竺可楨的故事
從1917年在哈佛大學讀書時開始,竺可楨養(yǎng)成了記日記的習慣,其中又主要記錄了氣象研究的各種資料.由于戰(zhàn)亂,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記,共計38年37天,其間竟然一天未斷!這些日記頁頁蠅頭小楷,一筆不茍,共計800多萬字,令人嘆為觀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還用顫抖的筆在日記本上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等數(shù)據(jù).
竺可楨身為知名科學家,卻一生過著儉樸生活.在抗戰(zhàn)最艱去的歲月里,身為大學校長兼中央氣象研究所所長的竺可楨有一年的年夜飯吃的竟是霉米,卻把所長應得的幾千元的救濟費平分給其他同事.1974年初,病危中的竺可楨決定:把以女兒竺薪名義存的一筆錢作為黨費交給組織.原來從1966年起竺可楨便以女兒名義把每月工資的三分之一存進銀行,七年存款已達萬元.這筆巨額黨費,表現(xiàn)出這位氣象學大師對黨和人民的無限熱愛.
竺可楨不僅愛學習,還愛用腦子思考問題。家鄉(xiāng)雨水特別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發(fā)出“滴滴答答”的響聲。竺可楨站在一旁數(shù)那滴答作響的水滴,數(shù)著數(shù)著,他像發(fā)現(xiàn)了奇跡,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納悶:哎,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個一個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塊石板,也是同樣的情況。他立即跑去請教父親。
竺嘉祥聽了兒子的問話,由衷地高興,耐心地向他解釋說:“小熊啊,這就叫‘水滴石穿’呀!別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沒有什么厲害的,但是,天長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讀書、辦事情,也是這個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p>
拓展資料:
竺可楨(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zhèn)(今屬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楨考入唐山路礦學堂(今西南交通大學)學習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楨公費留美學習,191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20年秋應聘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34年竺可楨與翁文灝、張其昀共同成立中國地理學會。1936年4月,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歷時1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先后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他對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qū)劃及變遷等,對地理學和自然科學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楨是中國物候學的創(chuàng)始人。
歷史氣候學的奠基人
竺可楨是歷史氣候學的創(chuàng)建人、奠基人,其中歷史氣候變遷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個領域,蜚聲國際科學界。竺可楨在歷史氣候學上另一大貢獻是歷史物候學。竺可楨曾經(jīng)在國內(nèi)建立了40多個氣象站和100多個雨量測量站的中國氣象觀測網(wǎng)。
他一方面重視物候的觀察記錄,自1921年留學回國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觀察并記錄物候和天氣;另一方面廣泛收集歷史物候資料,他與宛敏渭合撰的《物候學》一書中收集有豐富的歷史物候資料和研究成,這在其他國家的物候著作中是少見的。?
現(xiàn)代氣象科學的貢獻
作為中國現(xiàn)代氣象科學的奠基人,竺可楨先生始終關注并“盡畢生之力”開展氣候變化研究,他關于氣候變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對于人們今天認識這一全球重大問題,具有基礎的科學意義。
在歷史地震學上的貢獻
竺可楨在歷史地震學方面的貢獻主要表現(xiàn)在他和李四光共同領導的中國科學院地震工作委員會所組織編制的《中國地震資料年表》及有關研究工作。
在自然科學史研究上的貢獻
竺可楨畢生領導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發(fā)掘事業(yè),目的在于闡明中華民族在世界科技發(fā)展中的杰出貢獻,以激發(fā)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研究歷史上的中外科學文化的交流,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系。他本人也在天文學史、氣象學史、地理學史、科學通史等方面進行研究,發(fā)表過許多論文。?
“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貢獻
作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先行者,竺可楨始終從科學視角,關注著中國的人口、資源和環(huán)境問題,他不僅在學理上大力關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相關理論問題,而且知行合一,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實踐中傾力躬親,從世界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形成的歷史進程看,他的這些思想的提出,標志著中國科學家較早地、獨立地關注并研究人口、資源和環(huán)境問題,是中國科學界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的早期探索。
竺可楨明確提出大學要培養(yǎng)以天下為己任的領袖人才。
在竺可楨擔任浙大校長的13年之中,浙大從原來文理、工、農(nóng)三個學院 16個系的規(guī)模,發(fā)展到文、理、工、農(nóng)、師、法、醫(yī)七個學院25個系(最多時達30個系)、10個研究所,教授也由原先的70余名發(fā)展到200余名,在校學生也由原來的500余人增至2000千余人。先后成為國家高級專門人才的浙大學生(諸如錢人元、程開甲、胡濟民、葉篤正、谷超豪等)也達3500余人。換言之,這些人才后來幾乎全是新中國科學教育事業(yè)的骨干力量。
為紀念竺可楨校長,后人于2000年5月成立了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竺可楨從1917年在哈佛大學讀書時就養(yǎng)成了記日記的習慣,其中主要記錄了氣象研究的各種資料。由于戰(zhàn)亂,只保存下來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記,共計38年37天,約800萬字,這對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史特別對中國科學院院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價值。
竺可楨一生著作繁多,如果不算其日記的話,他一生的著作是300萬字左右。從1966年起,他就差不多沒有專門的學術論文問世了,在八年之中他的文字幾乎只有信函。這是其主要文學作品。
著名的氣象與地理科學家、教育家竺可楨生于1890年,逝于1974年,享年84歲,很是高壽,可是在早年他卻并不善于養(yǎng)生。他在逝世3個月前的日記中寫道:“我從小身體就差,現(xiàn)已活到了83歲,何復所求?”原來,他早年讀書上海澄衷中學,因學習過于刻苦,搞得身體很差,那時他的一個同班同窗叫胡嗣穈,也就是胡適,曾背后對人打賭說:竺可楨活不過20歲。竺可楨無意中聽到這句話,驚出一身冷汗,從此發(fā)誓鍛煉身體。后來他與胡同學同船去美國留學。
1912年,兩人相遇,打起賭來。竺可楨問:“我要是活過60歲怎么樣?”胡適爽朗地回答:“你要是活到60歲,我在你60歲壽筵上當著所有親友的面給你磕三個響頭。要是比我活得長,你可以在我的尸體屁股上踢上一腳。”“行。你可得記住今天說的話?。 斌每蓸E說。
后來,竺可楨活到了1974年,享年84歲,在北京溘然去世。直到去世的前夜,他還在堅持寫日記。而胡適僅活到1962年,享年71歲。但由于兩位朋友,一位在大陸,一位在臺灣,所以竺可楨60大壽時,胡適沒有機會給他磕那三個響頭。而胡適逝世時,竺可楨也沒有在他的屁股上踢上一腳。
竺可楨在日記中感嘆:當年胡適這個“聰明人”曾預言他的早夭,終成一句妄語。從那以后,竺可楨極其重視身體健康,也因此愛上了體育運動。
人物軼事:
著名的氣象與地理科學家、教育家竺可楨生于1890年,逝于1974年,享年84歲,很是高壽,可是在早年他卻并不善于養(yǎng)生。
他在逝世3個月前的日記中寫道:“我從小身體就差,現(xiàn)已活到了83歲,何復所求?”原來,他早年讀書上海澄衷中學,因學習過于刻苦,搞得身體很差,那時他的一個同班同窗叫胡嗣穈,也就是胡適,曾背后對人打賭說:竺可楨活不過20歲。
竺可楨無意中聽到這句話,驚出一身冷汗,從此發(fā)誓鍛煉身體。后來他與胡同學同船去美國留學。
1912年,兩人相遇,打起賭來。竺可楨問:“我要是活過60歲怎么樣?”胡適爽朗地回答:“你要是活到60歲,我在你60歲壽筵上當著所有親友的面給你磕三個響頭。要是比我活得長,你可以在我的尸體屁股上踢上一腳?!薄靶小D憧傻糜涀〗裉煺f的話??!”竺可楨說。
后來,竺可楨活到了1974年,享年84歲,在北京溘然去世。胡適逝世時,竺可楨也沒有在他的屁股上踢上一腳。竺可楨在日記中感嘆:當年胡適這個“聰明人”曾預言他的早夭,終成一句妄語。從那以后,竺可楨極其重視身體健康,也因此愛上了體育運動。
擴展資料:
晚年生活:
1961年,在竺可楨的指導下,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國物候觀測網(wǎng),制定了物候觀測方法,確定國內(nèi)共同物候觀測種類。
1962年6月,他以72歲高齡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63年,他聯(lián)合其他科學界代表由他領銜向人民代表大會呼吁開展自然保護工作。
1964年,竺可楨發(fā)表了《論我國氣候的特點及其與糧食生產(chǎn)的關系》,分析了光、溫度、降雨對糧食的影響,提出了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許多設想。
毛澤東看到此文非常高興,專門請竺可楨到中南海談。對他說:“你的文章寫得好啊!我們有個農(nóng)業(yè)八字憲法,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彌補了八字憲法的不足。”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竺可楨
竺可楨小學畢業(yè)時,他的才學在同齡人中是一流的。然而,他的個子卻又瘦又小。有一天,在教室的走廊里,迎面走過來幾個同學,在經(jīng)過竺可楨身邊的時候,幾個人嘻嘻哈哈、擠眉弄眼。
其中一個人大聲挖苦道:“這副小身材,一遇臺風就要被吹上天?!?/p>
另一個接著大聲說:“好一個可笑的小矮子,我估計他活不過20歲。”
聽到這些話,竺可楨十分氣惱,真想走上前去狠狠地回敬他們幾句,可轉念一想:誰叫自己長了這么一副單薄的身子骨呢。要想將來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首先就得有一個好身體。
“對,男子漢想到就要做到?!斌每蓸E連夜制定了一套詳細的鍛煉身體的計劃,還寫了六個大字:“言必行,行必果”,貼在最明顯的地方,時時地提醒自己。
從那以后,竺可楨便聞雞起舞,每天天一亮就從床上爬起來,到校園里跑步、舞劍、做操。即使遇到大雨天,也從不間斷。
小竺可楨憑著自己的勤奮與好學,憑著自己的意志與精神,在知識的海洋中越走越遠,越走越遠……
竺可楨5歲進學堂,7歲開始寫作文。竺可楨寫作文,常常是寫了一遍,自己覺得不好又重新再寫一遍,等到他自己認為滿意了才停筆。竺可楨讀書很用功,一天晚上,當他上床睡覺時,大公雞已經(jīng)“喔、喔”地啼叫了。母親怕累壞了他的身子,就常常用陪學的辦法督促他早睡。竺可楨很聰明,有時隨母親睡了,可當他聽到雞叫時,知道天快亮了,又輕輕地爬起來,背誦老師教的國語課。竺可楨5歲進學堂,7歲開始寫作文。
五歲那年從故鄉(xiāng)紹興小學畢業(yè),考進了上海澄衷學堂。
在澄衷學堂,他的才學沒有哪個能比得上,可是他的個頭和體重,卻要比同齡人矮一截,輕十來斤。他的這副單薄瘦弱的身子骨,成了同學們譏諷和嘲笑的目標。一天,在教室的走廊上,迎面走來幾個同學。他們中,有的對著竺可楨擠眉弄眼,有的故意大聲挖苦:“好一個寒酸的小矮子,準活不過二十歲!”
拓展資料:
竺可楨(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zhèn)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
1910年,竺可楨公費留美學習,191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20年秋應聘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34年竺可楨與翁文灝、張其昀共同成立中國地理學會。1936年4月,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歷時13年。
1、故事
竺可楨5歲進學堂,7歲開始寫作文。竺可楨寫作文,常常是寫了一遍,自己覺得不好又重新再寫一遍,等到他自己認為滿意了才停筆。竺可楨讀書很用功,一天晚上,當他上床睡覺時,大公雞已經(jīng)“喔、喔”地啼叫了。母親怕累壞了他的身子,就常常用陪學的辦法督促他早睡。竺可楨很聰明,有時隨母親睡了,可當他聽到雞叫時,知道天快亮了,又輕輕地爬起來,背誦老師教的國語課。
竺可楨不僅愛學習,還愛用腦子思考問題。家鄉(xiāng)雨水特別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發(fā)出“滴滴答答”的響聲。竺可楨站在一旁數(shù)那滴答作響的水滴,數(shù)著數(shù)著,他像發(fā)現(xiàn)了奇跡,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納悶:哎,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個一個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塊石板,也是同樣的情況。他立即跑去請教父親。
竺嘉祥聽了兒子的問話,由衷地高興,耐心地向他解釋說:“小熊啊,這就叫‘水滴石穿’呀!別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沒有什么厲害的,但是,天長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讀書、辦事情,也是這個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p>
2、人物簡介
竺可楨(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zhèn)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
1910年,竺可楨公費留美學習,191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20年秋應聘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34年竺可楨與翁文灝、張其昀共同成立中國地理學會。1936年4月,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歷時13年。
3、代表作
《論我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chǎn)的關系》《我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