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霉豆腐用茶油(紅油霉豆腐怎么做)
1. 紅油霉豆腐怎么做
霉豆腐的家常做法
【準備食材】:5塊豆腐,食鹽,辣椒油,米酒,稻草,紙箱
【制作方法】:
首先咱們要準備好豆腐滋生霉菌的環(huán)境,將準備好的紙箱用紙巾擦拭干凈,再往里面噴灑適量的米酒,放到干燥通風(fēng)的地方晾干,再往準備好的稻草上面也噴上適量的米酒,同樣按照紙箱的方法晾干,接著把豆腐全部放到清水里面沖洗一遍,用刀切成大小均勻的小方塊備用。
接著往紙箱底部墊上一層稻草,把瀝干水分的豆腐塊依次放到紙箱里面,要是豆腐比較多的話,可以用稻草割開豆腐塊,依次的往上面堆積即可,不過一定要保持豆腐塊之間的間隔,這樣豆腐才有足夠的空間發(fā)酵,最后用一層稻草將豆腐覆蓋起來,將箱子密封放到干燥通風(fēng)的地方進行發(fā)酵,大約15天左右即可取出。
然后再給豆腐進行調(diào)味,把準備好的辣椒油倒入干凈的碗中,加入一大勺食鹽,要是喜歡吃辣的朋友,還可以準備一碗辣椒面,另外準備一碗米酒,用筷子將豆腐依次取出,先放到米酒里面裹上一圈,再放到辣椒油中沾上一圈,最后裹上一層辣椒面,再裝到瓶子里面,等到所有的豆腐裝完后,往瓶子里面倒入一勺辣椒油密封起來,放到冰箱儲存即可。
2. 油霉豆腐的制作方法竅門
霉豆腐制作過程中一定要完全避光,不然容易長黑色的菌,長了黑色的菌就不能要了,一般發(fā)酵好的霉豆腐會長白色的毛,或者是紅色的,其他顏色就是壞了,如果喜歡吃麻的人可以在辣椒面里多加3~5克的花椒粉,鹽一定不能放少了,容易壞,白酒也不能省略
3. 紅油霉豆腐的制作方法
霉豆腐沒有長毛,肯定不能制作霉豆腐的,一定要讓它長上毛了之后,調(diào)配料,首先,將鹽味精花辣椒面放在鹽放在一起調(diào)勻,將長了毛的霉豆腐放在這個辣椒面里面去滾勻,將每一個都都涂勻,拿回家放幾天入味就可以吃了,如果想長時間保存,就可以把它放在瓶子里面,放點熟辣椒油放在里面就可以長期保存了,想吃的時候隨時可以拿出來吃。
4. 發(fā)霉的油豆腐如何處理
可以,豆腐泡放冰箱保存,有些超市就有售賣冰凍的豆腐泡,說明豆腐泡為了保存的久一些,是可以冷凍的。豆腐泡太多吃不完,可以把豆腐泡裝入保鮮袋內(nèi),放置在冰箱冷凍。豆腐泡放冰箱冷凍,短期內(nèi)是不會壞掉的,因為冰箱冷凍食物可以保存的久一些,但是也不要放的太久,以防發(fā)霉變質(zhì)。
5. 紅油霉豆腐怎么做好吃
將豆腐切片放在油鍋里煎一下,然后放一點點水,放入紅油,豆瓣醬鹽醬油燒熟就可以
6. 霉豆腐怎么做法?
主料
黃豆適量
輔料
紅曲粉適量 黃酒適量
步驟1
腐乳的發(fā)酵類型
根據(jù)生產(chǎn)工藝,腐乳發(fā)酵類型有四種:①腌制腐乳②毛霉腐乳③根霉腐乳④細菌腐乳
1、腌制腐乳:豆腐坯加水煮沸后,加鹽腌制,裝壇加入輔料,發(fā)酵成腐乳。這種加工法的特點:豆腐坯不經(jīng)發(fā)酵(無前期發(fā)酵)直接裝壇,進行后發(fā)酵,依靠輔料中帶入的微生物而成熟。其缺點是蛋白酶不足,后期發(fā)酵時間長,氨基酸含量低,色香味欠佳,如四唐場腐乳,湖南茲利無霉腐乳
2、毛霉腐乳:以豆腐坯培養(yǎng)毛霉,稱前期發(fā)酵,使白色菌絲長滿豆腐坯表面,形成堅韌皮膜,積累蛋白酶,為腌制裝壇后期發(fā)酵創(chuàng)造條件
毛霉生長要求溫度較低,其最適生長溫度為16℃左右,一般只能在冬季氣溫較低的條件下生產(chǎn)毛霉腐乳。傳統(tǒng)工藝利用空氣中的毛霉菌,自然接種,需培養(yǎng)10-15天左右(適合家庭作坊式生產(chǎn))。也可培養(yǎng)純種毛霉菌,人工接種,15-20℃下培養(yǎng)2-3天即可
3、根霉型腐乳:采用耐高溫的根霉菌,經(jīng)純菌培養(yǎng),人工接種,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也能生產(chǎn)腐乳,但根霉菌絲稀蔬,淺灰色,蛋白酶和肽酶活性低,生產(chǎn)的腐乳,其形狀、色澤、風(fēng)味及理化質(zhì)量都不如毛霉腐乳
結(jié)合以上各種優(yōu)缺點,經(jīng)過實驗,采用混合菌種釀制豆腐乳,不但可以增加其風(fēng)味。還可以減少輔料中的白酒用量,降低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毛霉和華根霉的比例為7:3最好
制作方法
1.制坯
(1)浸泡:泡豆的目的是使大豆能充分吸水膨脹。浸泡時間長短要根據(jù)氣溫高低的具體情況決定,一般冬季氣溫低于15時約泡8~16小時,春秋季氣溫在15~25℃時約泡3~8小時;夏季氣溫高于30℃時約僅需2~5小時左右。泡豆程度的感官檢查標準是掰開豆粒;兩片子葉內(nèi)側(cè)呈平板狀,但泡豆水表面不出現(xiàn)泡沫。泡豆水用量約為大豆容量的4倍左右
(2)磨漿:將浸泡適度的大豆,連同適量的三漿水均勻送入磨孔,磨成細膩的乳白色的連渣豆?jié){。在此過程中使大豆的細胞組織破壞,大豆蛋白質(zhì)得以充分溶出
(3)濾漿:將磨出的連渣漿及時送入濾漿機(或離心機)中,將豆?jié){與豆渣分離,并反復(fù)用溫水套淋三次以上。一般100公斤大豆約可濾出5~6°Bé的豆?jié){1000~1200公斤。(測定濃度時要先經(jīng)靜置20分鐘以上,使?jié){中豆渣沉淀)
(4)煮漿:濾出的豆?jié){要迅速升溫至沸(100℃),如在煮沸時有大量泡沫上涌,可使用消泡油或食用消泡劑消泡。生漿煮沸要注意上下均勻,不得有夾心漿。涌泡油不宜用量過大,以能消泡為度
(5)點漿:點漿是關(guān)系到豆腐乳出品率高低的關(guān)鍵工序這一,點漿時要注意正確控制4個環(huán)節(jié):①點漿溫度80±2℃;②pH5.5~6.5;③凝結(jié)劑濃度(如用鹽鹵,一般要12~15°Bé);④點漿時間不宜太快,凝結(jié)劑要緩緩加入,做到細水長流,通常每桶熟漿點漿時間約需3~5分鐘,黃漿水應(yīng)澄清不渾濁
(6)養(yǎng)花:豆?jié){中蛋白質(zhì)凝固有一定的時間要求,并保持一定的反應(yīng)溫度,因此養(yǎng)花時最好加蓋保溫,并在點漿后靜置5~10分鐘。點漿較嫩時,養(yǎng)花時間相對應(yīng)延長一些
(7)壓榨:豆花上箱動作要快,并根據(jù)花的老嫩程度,均勻操作。上完后徐徐加壓,劃塊最好待坯冷后再劃,以免塊形收縮,劃口當致密細膩,無氣孔
(8)制坯過程要注意工具清潔,防止積垢產(chǎn)酸,造成逃漿。出現(xiàn)逃漿現(xiàn)象時,可試以低濃度的純堿溶液調(diào)節(jié)pH至6.0。再加熱按要求重新點漿。如發(fā)現(xiàn)豆?jié){pH高于7.0時,可以用酸黃漿中和,調(diào)加pH值,至達蛋白質(zhì)的等電點
2.培菌
(1)菌種準備:將已充分生長的毛霉麩曲用已經(jīng)消毒的刀子切成2.0x2.0x2.0厘米的小塊,低溫干燥磨細備用
(2)接種:在腐乳坯移入木框竹底盤的籠格前后,分次均勻灑加麩曲菌種,用量約為原料大豆重量的1~2%。接種溫度不宜過高,一般允在40~45℃(也可培養(yǎng)霉菌液后用噴霧接種),然后將坯均勻側(cè)立于籠格竹塊上
(3)培養(yǎng):腐乳坯接種后,將籠格移入培菌室,呈立柱狀堆疊,保持室溫25℃左右。約20小時后,菌絲繁殖,籠溫升至30~33℃,要進行翻籠,并上下互換。以后再根據(jù)升溫情況將籠格翻堆成品字形,先后3~4次以調(diào)節(jié)溫度。入室76小時后,菌絲生長豐滿,不粘、不臭、不發(fā)紅,即可移出(培養(yǎng)時間長短與不同菌種、溫度以及其它環(huán)境條件有關(guān),應(yīng)根據(jù)實際情況掌握)
3.鹽酸裝壇。腐乳坯經(jīng)短時晾籠后即進行腌坯
腌坯有缸腌、籮腌兩種。缸腌是將毛坯整齊排列于缸(或小池)中,缸的下部有中留圓孔的木板假底。將坯列于假底上,順缸排成圓形,并將毛坯未長菌絲的一面(貼于竹塊上的一面)靠邊,以免腌時變形。要分層加鹽,逐層增加。腌坯時間約5~10天。腌坯后鹽水逐漸自缸內(nèi)圓孔中浸出,腌漬期間還要在坯面淋加鹽水,使上層毛坯含鹽均勻。腌漬期滿后,自圓孔中抽去鹽水,干置一夜,起坯備用。籮腌是將毛坯平放竹籮中,分層加鹽,腌坯鹽隨化隨淋,腌兩天即可供裝壇用
配料前要先將腌坯每塊分開,然后計裝數(shù)壇,并根據(jù)不同的品種配料。裝壇時將腌坯依壇排列,用手壓平,分層加料。裝完后灌足鹵汁,鹵汁以淹過坯面2厘米左右為好。裝壇不宜過滿,以免發(fā)酵時鹵汁涌出壇外
品種和配方 豆腐乳品種很多,現(xiàn)將華東地區(qū)的紅腐乳、白腐乳、青腐乳三種配法介紹如下
1 .紅腐乳 (小紅方) 原料配方(每萬塊,重約260公斤) 黃酒100公斤(15~16°) 面糕曲28公斤 紅曲4.5公斤 糖精15克 白酒5.4公斤(封面用)
其中配料a:加入染坯紅曲鹵(紅曲1.5公斤、面糕曲0.6公斤、黃酒6.5公斤)配料后浸泡2~3天,磨漿,再加黃酒18公斤,攪勻備用
配料b:裝壇紅曲鹵(紅曲3公斤、面糕曲1.2公斤、黃酒12.5公斤),浸泡2~3天,磨漿,加黃酒63公斤、糖精15克(開水溶化后加入),攪勻備用
裝壇:腌坯先生染坯鹵中染紅,要求塊塊均勻無白心,然后裝入壇內(nèi),再灌裝壇用鹵,順序加面糕曲150克,荷葉1~2張,封口鹽150克,最后加白酒150克
2.白腐乳(小白方) 小白方為季節(jié)性銷售產(chǎn)品,一般不采用腌坯裝壇,只將毛坯直接在壇內(nèi)鹽腌4天,用鹽量為每壇(350塊坯、重約6公斤)0.6公斤。白方豆腐坯含水量較高,灌壇鹵汁由鹽水和新鮮腌坯汁(毛花鹵)加冷開水并成8~8.5°Bé灌至壇口,加封口黃酒0.35公斤
3.青腐乳(青方) 青方也是季節(jié)性銷售的產(chǎn)品,腌坯裝壇時使用的鹵汁,每萬塊(重約300320公斤)用冷開水450公斤、黃漿水75公斤及適量的腌坯汁(毛花鹵)和鹽水配制而成。(鹵汁應(yīng)在當天配用),灌至壇口,每壇加封口白酒50克
腐乳壇口可用水泥和熟石膏的混合物加水封固,泥料的常用配方是水泥1:熟石膏3∶水4
產(chǎn)品成熟期 豆腐乳成熟期因品種而異。一般約在6個月左右,青方、白方因腐乳坯含水量大(75~80%),氯化物少,酒精度低,所以成熟快,保質(zhì)期短。一般小白方30天左右即可成熟。青方也在1~2個月,不能久藏。否則應(yīng)在生產(chǎn)時采取腌坯措施,并調(diào)整鹽酒配料,必須十分注意
7. 紅油霉豆腐怎么做才好吃
霉豆腐做好裹上辣椒油,放入罐子里。一一周可以享用了
8. 霉豆腐用什么油浸泡
原料
more
豆腐(新鮮) (5000g)
色拉油 (適量)
辣椒粉 (100-300g)
花椒粉 (100-200g)
花椒粒 (少許)
白酒 (適量)
胡椒 (少許)
芝麻(可以不放) (適量)
鹽 適量
1/把豆腐瀝干水,然后在切成一小塊的,然后紙箱里面,紙箱底部可以墊一層玉米葉,然后把豆腐放進去,箱子再用玉米葉覆蓋,玉米葉一定要是沒有水和油的,紙箱一樣
2/豆腐要有一定的分層,然后分層也要用玉米葉覆蓋
3/豆腐乳大概放兩周多左右時間就可以了,就會長出霉菌
4/鹽還有花椒粉,辣椒粉,胡椒粉,按照一定比例來,喜歡味道重些的,可以加少許的味精
5/可以放入白酒,最好是度數(shù)高點的,52度適宜
6/要用酒把豆腐都搞濕,然后在鹽,花椒粉,辣椒粉,胡椒粉它們之間混合物,均勻的灑在豆腐乳上面
7/然后整齊的放入玻璃器皿,或者陶瓷的,最好是玻璃的,然后進行密封
8/如果要吃的急得話,可以取一些色拉油還有花椒,已經(jīng)辣椒什么的,色拉油,要燒開,就像開水一樣,然后混合在一起的,一起倒入豆腐乳里面,就可以吃了,當然也可以繼續(xù)保存
9/時間放的越久,味道越發(fā)的香濃
9. 紅油霉豆腐怎么做的
制作霉豆腐
做法簡單易學(xué)的霉豆腐
1 : 準備木棉豆腐,紗布包裹上鍋蒸冒氣,取出放案板上用重的壓24小時后,把豆腐切成均勻的小塊。
2 : 準備一個紙箱, 把干凈的稻草鋪在箱底,沒有就廚房紙, 然后把切成塊的豆腐放到稻草上, 豆腐和豆腐之間要留一定的空隙。
然后把紙箱蓋上, 放到陰涼處發(fā)酵 (一重點: 一定要放陰涼處, 不能放陽光下曬)
3 :豆腐會慢慢發(fā)酵發(fā)黃, 最后會長滿霉菌, 聞起來有點臭豆腐的味道, 就說明發(fā)酵好了。
4 : 取一個碗, 倒入辣椒粉跟鹽, 按照2: 1比例攪拌均勻, 用小火炒香一會兒。
5 : 杯子中加入適量的高度白酒, 把發(fā)酵好的豆腐放 到白酒中過一下, 再把豆腐放到辣椒碗中, 均勻的裹上辣椒調(diào)料。
6 :把裹好的豆腐放入干凈能密封的容器中, 放到陰涼處發(fā)酵, 一個星期左右可食用。
10. 紅霉豆腐的制作方法
霉豆腐發(fā)酵后的顏色分為三種:白、紅、青。
霉豆腐通??煞譃榘?、紅、青三種:白色霉豆腐在生產(chǎn)時不加紅曲,使其保持本色。霉豆腐坯加紅曲即紅霉豆腐,青色霉豆腐是指臭霉豆腐,又稱青方,它在腌制過程中加入了苦漿水、鹽水,呈豆青色。
霉豆腐在制作過程中發(fā)酵,蛋白酶和附著在菌皮上的細菌慢慢滲入到豆腐坯的內(nèi)部,逐漸將蛋白質(zhì)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和游離脂肪酸,3個月至半年后,松酥細膩的腐乳就做好了,滋味鮮美適口。
11. 茶油霉豆腐的制作方法
一、湖南霉豆腐
湖南霉豆腐沒有比較大的品牌, 霉豆腐的原料都非常簡單, 只有豆腐、鹽、水和辣椒, 是真正健康的食物, 好的霉豆腐四方見角, 質(zhì)地堅韌、口感香醇細膩、而湖南婁底新化白溪的霉豆腐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霉豆腐, 辣道和豆腐口感、軟硬程度正好, 白溪的豆子和山泉水算是一大特點
二、浙江咸亨
咸亨牌腐乳是除了黃酒之外的第二張紹興名片, 最推薦的還是咸亨壇裝醉方, 是白方的一種, 嫩白清爽,無多余佐料色素黏附,其特點就是加入了鮮甜醇和的紹興黃酒,在漫長的發(fā)酵期,腐乳被黃酒徹底滲入,釀成后色澤黃亮,酒香濃郁,尾凈而余長,
三、香港廖孖記
知道這家還是食神蔡瀾推薦,嘗過一次之后念念不忘。 廖孖記實際只有一家小檔口,專做白腐乳,位于九龍佐墩官涌閩街1號,由廖家雙生兄弟創(chuàng)于1905年,相傳至今已過三代,是好幾代港人的集體回憶。廖孖記仍保持傳統(tǒng)古法制作,一瓶腐乳密封發(fā)酵至少半年才供出售,以求味香質(zhì)軟。內(nèi)地沒有購買渠道。
四、廣東廣合
北有王致和,南有廣合, 廣東人最愛, 廣合素以白方聞名,經(jīng)典的原味白方,色澤乳白,相較中南和西南地區(qū)的腐乳,廣合白方口感細滑,咸而不辣,原汁原味,較適合不喜辣者。
五、臺灣江記
江記腐乳口味非常獨特, 有點甜甜糯糯的口感, 有點像芝士蛋糕,喜歡的人一口上癮,不對胃口的吃一次就形同陌路。
江記比較火的是梅子腐乳,梅子和米酒的加入帶來了酸甜的風(fēng)味,清爽開胃,咸味也是同系列中較淡的一款;芋頭腐乳中除了米酒和糙米,還特別添加了芋頭香料,芋香和腐乳的味道相互融合,無論是嗅覺還是味覺上都較有層次感;此外還有甜酒腐乳、米漿腐乳等,都是靠額外的輔料豐富滋味,江記的系列產(chǎn)品可以說確實拓寬了腐乳的味覺維度。
六、上海鼎豐
泡飯配乳腐,是骨子里的“上海味道”, 上海本地市場占有率最高。
進京腐乳和玫瑰腐乳是鼎豐的主推品類,包裝精美,二者均為紅方,色澤紅中帶褐,配料中的玫瑰花瓣帶有清香微甜,是鼎豐腐乳的獨特風(fēng)味,不過鼎豐的紅方口感比白方略咸,所以上海人常用來做泡飯。進京腐乳曾獲國家銀質(zhì)獎,而糟方、小玫瑰、小霉香等腐乳也曾獲商業(yè)
七、北京王致和
北方豆腐乳代表, 品牌初創(chuàng)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開山人王致和,初以青方譽滿京城。青方就是北方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曾被慈禧賜名“御青方”,是地道的中華老字號。
最能代表王致和的還是青方臭豆腐,相較于其它品牌,其塊張表面豆青色更正,臭香味更濃郁,整體口感偏咸,宜送粥就飯。配吐司也非常好吃,
八、云南天臺羊泉
云南牟定天臺油腐乳出名,一大半是因為它所用的水——牟定天臺羊井水, 天臺羊泉腐乳是此中代表。
“油腐乳”是天臺羊泉腐乳的主打產(chǎn)品,用優(yōu)質(zhì)大豆和天臺石羊泉水發(fā)酵,采用民間傳統(tǒng)工藝自然發(fā)酵和自然晾曬后,配以辣椒、花椒等多種佐料,再浸泡在食用菜籽油中,味道醇厚,不燥不膩,咸味適中。
九、江蘇三和四美
三和四美的糟方、紅方、玫瑰、火腿等系列與咸亨牌腐乳基本重疊,配料上唯一的區(qū)別在于,三和四美釀造用酒為糯米酒,酒味較咸亨腐乳要淡,口味咸中帶甜。好吃不貴,比較受江浙一帶消費者的青睞。 好吃不貴,比較受江浙一帶消費者的青睞。
十、重慶石寶寨
忠州腐乳是重慶的傳統(tǒng)特產(chǎn), 想購買石寶寨腐乳,首推白方腐乳,以甘冽清泉、烏洋白酒、鹽湯釀造,配以十種藥材和香辛料,出壇后表面金黃色,菌香宜人。既然來自霧都重慶,石寶寨的風(fēng)味自然是典型的川渝風(fēng)味,麻辣口感主要來源于花椒等香辛料,比較適合重口
十一、四川海會寺
白菜腐乳非常獨特, 在腐乳外裹上一層白菜腌制發(fā)酵而成,麻辣鮮咸,醬香味濃郁,比較開胃下飯。
十二、黑龍江克東
克東腐乳是北方腐乳系的另一大牌, 克東腐乳口感偏咸,賣點主要在于發(fā)酵所用的微球菌和火山冰泉,微球菌發(fā)酵的腐乳雖然風(fēng)味鮮美,但它并不如根霉 (或毛霉 ) 菌發(fā)酵的腐乳般質(zhì)地堅韌,且本身汁液較多,在長途運輸中易碎,品相稍差。
十三、廣西花橋
白腐乳以桂林腐乳為代表。揚名清代乾隆年間,年年作為貢品入朝,逐漸為民間百姓流傳,一直有“桂林三寶”的美譽。
花橋牌腐乳則是其中翹楚,特點是色澤黃爽,皮薄肉嫩,質(zhì)地幼細,口感辣甜噴香,香中又能品辨出川椒、桂酊、八角、蒜泥以及三花酒的混合馥郁,極具地域特色。
十四、江西永叔公
永叔公腐乳表面密布的辣椒碎屑,讓辣味來得更為實在直接,其茶油腐乳采用贛味茶油和菜籽油浸泡,經(jīng)過180天釀造發(fā)酵、結(jié)合傳統(tǒng)配方及現(xiàn)代工藝釀造而成,濃濃的菜籽油和茶油香,勁道十足的辣味,讓永叔公在腐乳行業(yè)中具備了自己的辨識度,它的風(fēng)味更像是一道農(nóng)家特色菜,土而燥,讓人印象深刻。
十五、北京老才臣
作為老才臣的龍頭產(chǎn)品,它的腐乳制作秘方源于浙江,后流傳至福建,自明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老才臣腐乳產(chǎn)品包括紅方、青方、白方三類,口味多樣、選擇范圍廣,質(zhì)量較高,可惜相比其它品牌腐乳風(fēng)味不夠突出。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