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生產(chǎn)基地(中國茶葉加工)
中國茶葉加工
茶的制作流程為采摘、攤晾、殺青、揉捻、干燥五個步驟,首先在春節(jié)或采摘季節(jié)將茶葉采摘下來,之后將茶葉進行平整的攤開,進行攤晾,散發(fā)水分,接著用用加熱鍋進行殺青或整齊殺青,然后對茶葉進行揉捻,掌握好力道與火候,最后進行干燥,干燥又分為曬干、晾干、烘干等方式。
中國茶葉加工的歷史發(fā)展過程
國茶葉加工分三大部分,即初制、精制、拼配加工。近年來茶葉加工不斷深化,向廣度和深度擴展,產(chǎn)生了保健茶加工和其它深加工。一 初制加工1 綠茶初制 分三大工序:殺青、揉捻、干燥。在干燥上有一些變化,即用滾筒、烘干機、和炒鍋組合成不同的干燥程序。有一種不同的就是蒸青綠茶,系唐代發(fā)明的制法,在我國目前少用,但經(jīng)日本人研究改進后生產(chǎn)的綠茶色綠、湯綠、葉底綠,很受歡迎。2 紅茶初制 分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四道工序。萎凋的目的是為了蒸發(fā)適當水分,揉捻是為了破壞葉細胞,形成化學反應(yīng)。3 烏龍茶的制作 分萎凋、做青、殺青、揉捻、干燥五大工序。做青是烏龍茶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序,需搖青、攤青多次,我曾經(jīng)做過烏龍茶,那真是煩死人呀,在揉捻中有一道包揉工序,用厚實的白布把茶包起,使勁揉,沒幾分力氣的書生哪干得了這個。做茶真的辛苦,倒是喝茶我還喜歡,呵呵。4 黑茶 分殺青、揉捻、渥堆、干燥。關(guān)鍵在渥堆。5 黃茶 分殺青、揉捻、悶黃、干燥。悶黃是其特點。6 白茶 很特殊的做法,不揉不炒,只晾曬和烘干。精制我就不講了,一本幾百頁的書都講不清,光是那些什么輕身路、本身路、長身路、抖篩、滾筒篩、平園篩、飄篩就會把你的腦殼搞大。
中國茶葉加工雜志
《蠶桑茶葉通訊》是江西省唯一的蠶桑茶葉科技期刊,主要刊登有關(guān)蠶桑茶葉科技的研究論文、科技成果、蠶桑茶葉的基礎(chǔ)科技知識和經(jīng)營管理技術(shù)等文章,報導有關(guān)蠶桑與茶葉的生產(chǎn)、加工、營銷等方面的動態(tài)信息。適合廣大蠶桑、茶葉科技工作者惠稿。
1976年6月26日《蠶桑茶葉通訊》創(chuàng)刊。由江西省農(nóng)業(yè)廳主管,江西省蠶桑茶葉研究所主辦。創(chuàng)刊至1979年8月,為內(nèi)部刊物。
中國茶葉加工是核心期刊嗎
中文排名1.食品科學2.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3.食品工業(yè)科技4.食品工業(yè)5.中國糧油學報6.中國油脂7.中國調(diào)味品8.茶葉科學9.食品研究與開發(fā)10.中國乳品工業(yè)11.食品科技12.釀酒科技13.食品與機械14.中國釀造15.糧食與飼料工業(yè)16.鄭州工程學院學報
中國茶葉加工與分類
1、綠茶:鮮葉-殺青-揉捻(做形)-干燥
綠茶是以采摘鮮葉為原料,綠茶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殺青,揉捻,干燥三道工藝。綠茶的最大的品質(zhì)特點就是“三綠”,即葉綠,湯綠,葉底綠。綠茶的花色品種都很多,按照殺青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炒青綠茶和蒸青綠茶;按照干燥方法不同,又可以分為炒青綠茶,曬青綠茶以及烘青綠茶;按品質(zhì)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名優(yōu)綠茶和大宗綠茶。綠茶又分為炒青、烘青、曬青、蒸青。
2、黃茶:鮮葉-殺青-揉捻-悶黃-干燥
黃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它的最主要特點是“黃湯黃葉”。黃茶的分類按照采摘鮮葉的嫩度以及芽葉的大小可以分為三類,即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黃芽茶的代表主要由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等;黃小茶的代表有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平陽黃湯,蔚山白毛尖等;黃大茶的代表有霍山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燈。
3、黑茶:鮮葉-殺青-揉捻-渥堆-干燥
黑茶是在六大茶類中原料最為粗老的,成茶色澤呈黑褐色或黝黑色,主要是因為堆積發(fā)酵時間較長造成的。黑茶根據(jù)產(chǎn)區(qū)和制作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湖南黑茶,四川邊茶,湖北老青茶以及滇貴黑茶等。
4、白茶:萎凋-干燥(新工藝白茶:萎凋-輕揉-干燥)
白茶是我國的主要茶類,是由宋代三色鮮芽,銀絲水芽演變而來的。白茶的最大特點是“銀葉白湯”。白茶按照茶樹品種與鮮葉采摘的不同可以分為芽茶和葉茶,芽茶主要有白亳銀針等,葉茶主要有白牡丹,壽眉,貢眉等。白茶分為白芽茶、白葉茶。
5、烏龍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做形)-干燥
青茶最初起源于福建省,迄今為止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青茶最早可追索到宋代的北苑茶。青茶是我國特色茶之一,它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特點,既有綠茶的清香,同時又有紅茶的濃郁花香。青茶的最大特點是沏泡后的葉底“綠葉紅鑲邊”。清茶根據(jù)產(chǎn)地以及制作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閩北烏龍茶,閩南烏龍茶,廣東烏龍茶以及臺灣烏龍茶。
6、紅茶: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
紅茶屬全發(fā)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jīng)萎凋、揉捻(切)、發(fā)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紅茶初制的重要工藝,紅茶在初制時稱為“烏茶”。紅茶因其干茶沖泡后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中國紅茶品種主要有:日照紅茶、祁紅、昭平紅、霍紅、滇紅、越紅、泉城紅、泉城綠、蘇紅、川紅、英紅、東江楚云仙紅茶等,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2013年湖南東江楚云仙紅茶喜獲“中茶杯”特等獎。
中國茶類種類豐富,備受廣大人民喜愛,茶道被稱為高雅藝術(shù),喝茶對人身體有好處,中國六大茶類指的是我國所產(chǎn)的茶葉分為紅茶、綠茶、烏龍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六大類。
中國茶葉加工是核心嗎
“茶興于唐而盛于宋”。
在唐以前,中國人用茶的歷史過程,是由藥用、食用到飲用的過程。中國茶文化在此時發(fā)展出了工藝繁復,兼具美感的煎茶法。
在宋代,茶大多是半發(fā)酵的膏餅,在點茶前,還要用沸水沖洗杯盞,預熱飲具,以使“盞熱而茶難冷,難冷而茶味不變”。
中國茶葉加工技術(shù)
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加工的技術(shù)和手段不同,達到的目的也不一樣。
茶葉初加工是指把鮮葉制作成毛茶的過程。比如綠茶加工就有殺青、揉捻、干燥等工序。
茶葉深加工是指把毛茶加工成精制茶的過程。一般都有篩選、揀梗、拼配等工序。
中國茶葉加工期刊怎么樣
1.食品科學
2.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3.食品工業(yè)科技
4.食品工業(yè)
5.中國糧油學報
6.中國油脂
7.中國調(diào)味品
8.茶葉科學
9.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10.中國乳品工業(yè)
11.食品科技
12.釀酒科技
13.食品與機械
14.中國釀造
15.糧食與飼料工業(yè)
16.鄭州工程學院學報
中國茶葉加工官網(wǎng)
1.茶青烘干機,約2萬元
2.烘烤機,約1萬元
3.裝袋機(現(xiàn)在有自動重量分裝機,不須在另買電子計重機了),約3千元
4.其它如茶袋茶罐…等,約2000元即可,看你需多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