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縣帥府園茶油(永修縣帥府園茶油加工廠)
1. 永修縣帥府園茶油加工廠
茶油的煙點很高,所以帥府壓榨茶油主要用于日常炒菜用油
2. 永修哪里有茶
云居山茶即攢林茶,又名“攢林云尖”,俗呼“云霧尖”,屬于綠茶。它產(chǎn)于森林蒼蒼、秀霧茫茫的永修縣云居山中;該山位于九嶺山脈東端,高山峻嶺,連綿起伏,叢林密布,云霧繚繞;因茶樹與林木混雜相生,故名攢林茶。與江蘇宜興的陽羨茶、浙江杭州的龍井茶和湖南的君山銀針茶齊名。
3. 永修縣茶葉
在哪里呀
4. 永修哪里有好茶
贛江寬度從37米-69米之間。
這個沒有固定的數(shù)字,一般水深達17米,南昌大橋下就不能通航,這樣算,大概20多米深,最大寬度應該不超過1040米(八一大橋主橋長度)
贛江是長江主要支流之一,江西省最大河流。位于長江中下游南岸,源出贛閩邊界武夷山西麓,自南向北縱貫全省。有13條主要支流匯入。長766公里,流域面積83500平方公里。自然落差937米,多年平均流量2130立方米每秒,水能理論蘊藏量360萬千瓦。從河源至贛州為上游,稱貢水,在贛州市城西納章水后始稱贛江。
贛江以萬安、新干為界,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萬安以上,山嶺縱橫,支流眾多,主要有桃江、濂江、湘水、綿水、梅江、平江、上猶江等,呈扇形分布,分別納入貢水和章水。章、貢兩水于贛州匯合后,始稱贛江。贛州以下,由于河流割切,遂由山地進入變質巖和花崗巖構成的峽谷段,灘多流急,有著名的萬安十八灘。萬安以下,贛江流經(jīng)吉獺滂地,江面漸寬、水勢漸緩、東西兩岸均有較大支流匯入,主要有遂川江、蜀水、瀧江、禾水、恩江等。在峽江附近穿越武功山余脈,兩岸群峰疊峙,形成峽谷帶,峽江因此而得名。新干以下進入下游,地勢平坦、水流平緩,江面開闊,至樟樹鎮(zhèn)有袁水來匯。贛江越樟樹鎮(zhèn)北流至市汊街附近,又有發(fā)源于宜春山區(qū)的錦江,經(jīng)萬載(鼓浪嶼在哪里個城市?鼓浪嶼位于廈門,因島上的鼓浪石而得名,與廈門大學隔海相望。鼓浪嶼代表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等等。)、上高、高安、新建、豐城縣境匯入。贛江在南昌縣以北,進入尾閭地區(qū),分為干流(西支)及南、中、北支分別注入鄱陽湖。流域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年降水量 1400~1800毫米,年徑流量638億立方米,約占鄱陽湖水系總徑流量的46.6%;入湖泥沙年約1140萬噸,占鄱陽湖水系各河入湖泥沙總量的63.8%,水能蘊藏量360萬千瓦,約占全省水能蘊藏總量的52.8%,其中大都分在新干以上的干流和各支流上,已開發(fā)的水電裝機容量24.45萬千瓦,占可開發(fā)水力資源的7.5%,較大者有上猶江、江口、白云山、長岡、南河等水電站。正在興建的萬安水電站,裝機容量50萬千瓦。此外,會昌的白鵝峽、于都的峽山墟也均有優(yōu)良壩址。
流域內(nèi)耕地近 118.5萬公頃,占江西省耕地面積的49.8%。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經(jīng)濟作物有甘蔗、煙葉、茶葉、油茶、油菜、柑橘等,其中尤以贛江中、下游沿岸與袁水下游沖積平原上所產(chǎn)的三湖紅橘,馳名中外,遂川的狗牯腦茶及泰和的武山雞均為名貴特產(chǎn)。贛江流域60%以上為丘陵、山地,森林資源豐富,除松、杉等主要樹種外,有棱木、銀杏等珍貴樹種,提供的商品木、竹占全省一半以上。贛江流域特別是下游地區(qū),河流縱橫,汊港密布,為江西主要水產(chǎn)基地之一,魚類多達60余種,尤以鰣魚最為名貴。礦藏資源主要有鎢、 錫、銅、 鉛、鋅、鈷、煤、鈾及稀土等。非金屬礦主要有石灰石、石膏等。
贛江自古為溝通五嶺南北及長江中下游主要通道,現(xiàn)中、下游夏季可通行輪駁船隊和客輪,盛水期輪船可至于都。港口有南昌、樟樹、吉安、贛州。
5. 江西永修茶葉
廬山云霧茶是永修特產(chǎn)之一。
廬山云霧茶是漢族傳統(tǒng)名茶,是中國名茶系列之一,屬于綠茶中的一種。最早是一種野生茶,后東林寺名僧慧遠將野生茶改造為家生茶。始于漢朝,宋代列為“貢茶”。因產(chǎn)自中國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而得名。茶芽肥綠潤多毫,條索緊湊秀麗,香氣鮮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通常用“六絕”來形容廬山云霧茶,即“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特久、醇厚味甘”。云霧茶風味獨特,由于受廬山?jīng)鏊囔F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形成其葉厚,毫多,醇甘耐泡。
6. 永修老城油炸
芋頭扣肉
材料:
五花肉400克、芋頭400克、八角2個、大蒜2瓣、醬油3大匙、酒1大匙、醬油2大匙、糖1/2大匙、水淀粉1/2大匙
作法:
1、五花肉先整塊煮熟,取出后用醬油3大匙腌10分鐘,使外皮均勻蘸上醬油后,放入熱油中炸至上色撈出,立刻泡冷水。
2、芋頭去皮、切厚片,用油炸過撈出,五花肉切成芋頭等寬的厚片后,用熱油略炸,再以一片肉一片芋頭的排列方式放入蒸碗內(nèi),并淋上調(diào)勻的酒1大匙、醬油2大匙、糖1/2大匙和1/2杯清水及八角、大蒜。
3、入鍋以大火蒸40分鐘,取出時先將湯汁倒入鍋內(nèi),再將八角、大蒜揀除,扣入盤內(nèi),湯汁以水淀粉勾芡后,淋回肉面上即成。
輕松一點:
1、五花肉一定要選三層肉,其肉質緊實而且呈四方塊狀的才好,入油炸前用牙簽在肉皮上扎洞,這樣可將油脂抽除,吃起來不會油膩。
2、炸好的五花肉立刻泡冷水,可使豬皮有彈性。
23》梅菜芋頭扣肉
1、帶皮五花肉一大塊,燒開水,放進去煮至用筷子能插入,取出。用叉子在肉皮表面上扎小眼,扎得越密越好,這樣炸出來的皮才會蓬松,趁熱在肉皮表面上抹點老抽。煮肉的同時將大芋頭去皮,切成兩半,再切成約半厘米左右厚的半圓形塊。芋頭上的粘液會使手發(fā)癢,可以戴上手套。真的癢了就醋抹一抹,靠近火烤一下好可解癢。
2、油里放多多的油,燒到七八成熱(油面上的青煙向四周擴散,油面平靜),把整塊肉的皮朝下放入鍋中炸。最好用鍋蓋蓋上,以免油濺出燙傷了,轉小一點火,把肉皮炸黃撈出瀝干油。
繼續(xù)將油燒熱,分批將芋頭塊下鍋炸,炸到芋頭的邊上出現(xiàn)焦黃可撈出。芋頭一定要炸過,上鍋蒸才會軟爛。
3、把整塊肉肉皮朝下放入茶水(綠茶紅茶都可以,一盆熱水放一小抓,泡出色后瀝掉茶葉晾涼)中浸泡(這樣泡出來的扣肉不會太膩),泡到表皮軟軟的取出瀝干水份。
4、把炸好的肉切成件,每件大約0.8厘米厚,皮朝下,一件五花肉一塊芋頭(圓的朝下)相間在碗里排好。
5、梅菜洗凈,切碎。燒熱鍋頭,白鍋(就是不放油)炒干梅菜,盛出。
6、取一小碗,加南乳兩塊,白糖、老抽、生抽、米酒、八角粉、鹽等用少許水調(diào)均,按自己口味調(diào)好味,鍋里放油,燒熱,爆蒜茸,下梅菜炒,將碗里的汁倒入,燒開。煮好后,倒入裝肉的碗內(nèi),把碗放在高壓鍋里,上氣蒸半個鐘頭以上,到肉和芋頭全變軟可取出。
7、取一碟子扣在碗上,倒轉過來,將碗里的汁倒出來,燙些青菜圍邊,取出碗。汁下鍋再調(diào)一下味,加點雞精,麻油,用水淀粉勾一點薄芡,淋在扣肉上!
小注:
1、調(diào)味時汁里還可以加一個辣椒或酸梅(話梅亦可,要甜的)三個,有一點酸酸辣辣的很開胃,還解膩。
2、梅菜芋頭扣肉做好了要隔頓再吃,比較入味。假如急著當餐吃的話,可以把切好的肉塊放入調(diào)味汁里煮,當然水要加得比較多,調(diào)味料也要放很多(但不要太咸),一邊煮一邊收汁,然后再裝碗倒扣即可。
24》芋頭扣肉
材料:
芋頭、五花肉、南乳等。
做法:
將芋頭去皮切成片,五花肉先煮熟,再經(jīng)油炸透后切成片與芋頭相夾,加入南乳等配料,隔水燉2至3個鐘頭即可。
口感:
芋頭即為菜肴,又是美味時令小吃,五花肉綿軟而不油膩,深受人們的青睞
25》東坡肉的由來
東坡肉的由來1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兩度杭州為官,第一次是當通判(公元1069年),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西湖詩。公元1088年時,西湖久無整治日見頹敗,官府花了大錢整治西湖卻未見成效。時任太守竟欲廢湖造田。危急時刻蘇東坡再度到杭州任太守。
蘇東坡認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是絕對不能廢的。他帶領杭州民眾疏浚西湖,終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盡,紛紛敲鑼打鼓、抬豬擔酒送到太守府。蘇東坡推辭不掉,只好收下。面對成堆豬肉,他叫府上廚師把肉切成方塊,用自己的家鄉(xiāng)四川眉山燉肘子的方法,結合杭州人的口味特點,加入姜、蔥、紅糖、料酒、醬油,用文火燜得香嫩酥爛,然后再按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冊,每戶一塊,將肉分送出去。
民工們品嘗著蘇太守送來的紅燒肉,頓感味道不同尋常,紛紛稱其為“東坡肉”。有家飯館老板靈機一動,設法請來太守府的廚師,按照蘇東坡的方法制成“東坡肉”,于是飯店從早到晚顧客不斷,生意格外興隆。別的飯館一見也紛紛效仿,一時間,大小飯館都賣起了“東坡肉”,“東坡肉”遂成了杭州第一大菜。后來,“東坡肉”越傳越廣,越做越精,成為風靡全國的一道名菜。目前,全國著名的有杭州“東坡肉”、黃州“東坡肉”、江西永修“東坡肉”、江蘇揚州和蘇州“東坡肉”、云南大理“東坡肉”以及蘇軾故鄉(xiāng)四川“東坡肉”等。
東坡肉的由來2
“東坡肉”是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他對詩文、書法有很深的造詣,對烹調(diào)菜肴亦很有研究。他自己會烹制菜肴,并十分擅長燒肉,在他的許多名詩中都有關于飲食方面的內(nèi)容,如《食豬肉》、《老饕賦》、《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詩,都反映出他對飲食烹調(diào)的濃厚興趣。
“東坡肉”起先是蘇東坡在黃州制作的,那時他曾將燒肉之法寫在《食豬肉》一詩中:“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但此菜當時并無名稱,以其名字命名為“東坡肉”,是在他到杭州做太守的時候。當時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他上任后組織民工鏟除葑草,疏通湖巷,筑堤建橋,使西湖重新恢復了容貌,并增加了景點。杭州城里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聽說他平時最喜歡吃紅燒肉,于是不少人不約而同地上門送豬肉。他收到許多豬肉后,便讓家人將肉切成方塊,加調(diào)味和酒,用他的烹調(diào)方法煨制成紅燒肉,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后,稱贊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膩,于是人們便以他的名字將此燒肉命名為“東坡肉”。后來此菜流傳開來,并成為中外聞名的傳統(tǒng)佳肴,一直盛名不衰。
26》東坡肉
配料:
豬五花肋肉1500克,蔥100克,白糖100克,紹酒250克,姜塊50克,醬油150克
制作方法:
1、將豬五花肋肉刮洗干凈,切成10塊正方形的肉塊,放在沸水鍋內(nèi)煮5分鐘,取出洗凈。
2、取大砂鍋一只,用竹箅子墊底,先鋪上蔥,放入姜塊,再將豬肉皮面朝下整齊地排在上面,加入白糖、醬油、紹酒,最后加入蔥結,蓋上鍋蓋,用桃化紙圍封砂鍋邊縫,置旺火上,燒開后加蓋密封,用微火燜酥后,將近砂鍋端離火口,撇去油,將肉皮面朝上裝入特制的小陶罐中,加蓋置于蒸籠內(nèi),用旺火蒸30分鐘至肉酥透即成。
注意:
1、豬肉選以金華"兩頭烏"烏豬為佳。
2、100克蔥其中50克打蔥結。
風味特點:
1、"東坡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流傳下來的。蘇東坡不僅才學出眾,對烹飪也頗有研究。"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貴不能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就是蘇東坡的燒肉經(jīng)驗。"東坡肉"是蘇東坡將百姓送來的豬肉、紹酒,吩咐家人燒好,連酒一起送給民工,家人誤認為酒肉一起燒,結果燒出的肉,特別香醇味美,別致可口,一時傳為佳話,人們紛紛傳頌蘇東坡的為人,信效他獨特的烹調(diào)方法。從此后"東坡肉"便流傳下來。
2、"東坡肉"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是1956年浙江省認定的36種杭州名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