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土茶油圖片欣賞(正宗土家油茶湯圖片)
1. 正宗土家油茶湯圖片
土家油茶湯是湖北恩施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現象之一,據清代的《來鳳縣志》記載:“土人以油炸黃豆,花生,包谷,米花,綠焦諸物,取水和油,煮茶葉和湯泡之,餉客致敬,名曰:‘油茶’”。
恩施油茶湯是一種似茶飲湯質類的點心小吃,香、脆、滑、鮮,味美適口,提神解渴,故有民諺曰:“不喝油茶湯,心里就發(fā)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來硬邦邦”,“一天不喝油茶湯,滿桌酒肉都不香”。
2. 正宗土家油茶湯圖片大全
重慶市酉陽縣特色的小吃有:風蘿卜,酉陽板栗糕,土家豆腐,干鍋兔,烏羊肉干、土家龔灘_豆花,老臘肉,酸醡魚,菜豆腐,渣海椒,苦薺粑,酉水河蝦,麥粑,薺面,麻旺醬板鴨,油茶湯、土家釀豆腐、酉陽罐罐雞、酉陽板栗糕、麻辣牛肉片、火炕臘肉、油香兒、綠豆粉、米豆粉、豆腐魚、麻辣洋芋等。
3. 土家油茶湯高清圖片
各地的做法不同,在重慶主城區(qū)的早點油茶我就吃過多種不同的做法。我所知道的土家族油茶湯做法就是很講究的,在當知青時的現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當年是四川省涪陵地區(qū)酉陽縣),生產隊的社員老鄉(xiāng)就常做來當午餐,我們吃過多次,慢慢地也學會自己做油茶湯。
2012年6月中旬我們回到闊別41年的第二故鄉(xiāng)去看老鄉(xiāng),看故土,我特意提出要吃油茶湯,張三嫂、吳大嫂特意為我和王同學做了油茶湯,只可惜她們有很久都未做(當地叫:開油茶湯)油茶湯了,因現實行退耕還林了,沒有已前集體勞動那種強度了,飲食結構也發(fā)生了變化,很遺憾的是缺了些必需的食材,這倆位嫂子感到很難為情,但是也算了確了我們的鄉(xiāng)愁,永久留在記憶里不會消失滴。
4. 土家族油茶湯圖片
油茶和擂茶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油茶屬于土家族的特色美食,和擂茶差別特別大,基本上可以說桃江人除了婚喪嫁娶等重要日子,平時在家的時候,一家人在一起也經常喝擂茶。由于桃江人常年喝擂茶,而且做擂茶是桃江當地家庭主婦的主要任務哦!
土家人的油茶湯,制作十分考究。先將茶葉、粉絲、黃豆等物,用油炸過,加煮熟的臘肉粒、豆腐顆和玉米泡,再加蔥花、姜米等佐料,摻上燒沸的油湯,吃起來清香爽口:泅茶湯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療饑醒酒,許多人四季不離,每日必飲。 擂茶,盛產于常德,又名三生湯,是一種特色食品。起于漢、盛于明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綠豆、食鹽、茶葉、山蒼子、生姜等為原料,用擂缽搗爛成糊狀,沖開水和勻,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5. 土家油茶湯的來歷
油茶是侗族、土家族傳統(tǒng)食品。又稱油茶湯。流行于廣大侗族、土家族地區(qū),亦為與侗族雜居的苗、瑤、壯、漢各族所共同喜愛。
主要有兩種:用豬油(或茶油)、糯米、茶葉同炒焦后,加清水煮熟,吃時放入米花、飯豆、黃豆、花生或其他副食的叫罐罐油茶;先煮煎粑條(或塊),再加入茶葉、鮮湯、米花、辣椒油、肉屑、姜蔥及醬醋加工而成的叫煎粑油茶。
前者清脆香甜,后者鮮嫩香辣。是侗族人人喜愛的家常與待客佳品。每當節(jié)日春社,侗族便聚集一堂,少者一二十人,多則百余人,熱熱鬧鬧地舉行油茶會。
6. 正宗土家油茶湯圖片欣賞
土家油茶湯、張關合渣、土家臘肉、柏楊豆干、社飯、鲊廣椒、葛仙米、鳳頭姜、福寶山莼菜、年肉。
7. 土家油茶湯的制作方法
食材用料
面500g,千張1張,蔥末適量,黑胡椒3-4勺子,海帶絲半斤,生姜一塊,花生半斤,鹽、味精適量
做法步驟:
1/10
先和面團,醒20分鐘大約
2/10
拿個大盆子把面團用大量的水洗
3/10
洗出面筋,一大盆子的淀粉水倒掉1/4,用不了那么多,別留太少也別留太多
4/10
把豆腐皮切絲,海帶絲切一段一段的,和豆腐絲一樣長
5/10
花生米必須是炒熟的,最好是帶皮的,全部切碎,生姜去皮切末,必須切末越碎越好
6/10
花生不可用攪拌機研磨成粉末,切成花椒粒那么大小,否則吃不到花生的顆粒感
7/10
這一步非常關鍵,先拿個蒸饅頭的大鍋,倒上水,水大約鍋的一半以下~水里放入海帶絲和豆腐絲加入3勺黑胡椒粉燒開它(不要問我可不可以用白胡椒代替,不可以的,味道不一樣)。接下來另支起炒菜鍋把蔥和姜末炒香,再放入花生碎炒,然后倒入燒開的大鍋水里,繼續(xù)咕嘟咕嘟15分鐘
8/10
把洗好的面筋團,雙手攤開成大餅狀,提到鍋里,前后來回擺動面筋,讓面筋自己一塊一塊的掉入湯里,當然你圖省事的話,可以揪
9/10
什么菜都全放入了,就差淀粉水了,這一步至關重要,淀粉水不能一下全到清湯里,先倒一點,攪拌一會,邊倒邊攪拌,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的成漿糊,淀粉水與鍋里的清湯的比例大約1:2吧。最后鹽味精調味就成了
10/10
油茶成了,這個也叫面筋湯,喝的時候不能用勺和筷子攪和,會變稀的,直接端起來呼嚕呼嚕一口一口的喝下去,這主要以生姜味和黑胡椒味最為突出的。
8. 客家油茶圖片
龍川豐稔五色茶嶺不要門票,但具體游樂項目或買茶葉要掏錢。
五色茶嶺景區(qū)為龍川縣綠譽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開發(fā)建設的旅游景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利。景區(qū)以“客家文化”、“油茶文化”及“研學文化”為旅游主題。
景點有山茶花蕊觀景平臺、黃花風鈴木花海、四季花海,攀爬繩網,半山滑梯,登山棧道、懸索單車、卡丁車、植物觀賞園、客俗文化廣場,農事農活體驗園等游玩項目。
9. 恩施土家油茶湯介紹
油茶湯”是恩施土家族的一道獨特的傳統(tǒng)風味湯肴。喝來香溢口齒,余味悠長,即解渴,又充饑。有提神、驅熱、御寒等作用。在民間,喝油茶湯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這一食俗沿襲至今,尤以來鳳、咸豐縣民間最盛。
油茶湯的制作十分講究。先用茶油或菜籽油分別炸焦茶葉、花生米、核桃仁,豆干、陰米、芝麻、粉條等茶料,再將清水燒沸,備好蔥蒜、姜米、鹽等佐料。先將炸過的菜油和茶葉放入碗內,再到入沸水。這時碗面上浮一層油和焦黃的茶葉,然后用小勺一一加進花生米、核桃仁等茶料和佐料。經這樣精制而成的油茶湯,油是香的,茶是香的,油炒焙了茶香,茶香又解油膩,加上焦脆脆、香噴噴的“茶料”,喝一口真是滿口生香,別有風味。在1991年4月杭州中國首屆國際茶文化節(jié)上,來鳳縣土家油茶湯藝術團制作的油茶湯獲得榮譽證書。在此茶文化節(jié)上,中國茶葉研究學會理事長、農業(yè)部茶葉質量檢測中心主任程啟坤品嘗后,當場揮毫寫下了“土家油茶香九州”的贊詞。一些國內外專家品嘗后,也都贊口不絕。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