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燉湯怎么做(茶油燉湯怎么做好喝)
1. 茶油燉湯怎么做好喝
主料
雞肉:500g 香菇:10朵
輔料
姜:適量
調(diào)料
食鹽:適量 豆油:適量
做法
土雞肉氽過血水,控干水份。
香菇切小片。
熱鍋放茶油,倒入雞肉香菇不停地翻炒。
再加點鹽翻炒,加入清水沒過雞肉。
把雞肉及湯一起倒入電壓鍋里。
蓋上電壓鍋蓋,按燉湯鍵就可以了。
2. 油茶湯的做法
亳州蒙城油茶
油茶是蒙城的一道特色小吃,與蒙城的灑湯相比,毫不遜色。蒙城是莊子故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鏡內(nèi)歷史文化名勝星羅棋布,各種地方小吃名目繁多。因此,蒙城是全國唯一的一個被命名為“中國養(yǎng)生美食之鄉(xiāng)”的縣城。蒙城油茶,只是蒙城小吃的一個品種。
蒙城油茶用料比較多,主要有豆腐皮兒切成的細絲,煮熟的花生,手洗小麥面筋,雞肉絲和黑芝麻等等。湯料主要是用老母雞燉成的湯加水勾芡,不會加味精和雞精等化學(xué)化工廠佐料,講究一個“純正”。一勺在口,都是雞湯的醇厚和芝麻的清香。
在制作過程中,要先和面。把和好的面團餳上半小時后,拿個面盆加入大量的水,反復(fù)揉搓面團,把淀粉洗出,只剩下在團蓬松的面筋。然后,把豆腐皮和海帶切成細絲,把花生米炒熟切碎,再加上細姜絲兒。需要提醒的是,花生米切不可碾碎,一定要切成顆粒狀,否則吃不出口感。往大鍋里倒上水,水占鍋的一半上下,往水里放入海帶絲和豆腐皮絲,加入適量的黑胡椒粉燒開。最好用黑胡椒,不要用白胡椒,色澤不一樣,口感更不一樣。
用炒菜鍋加油,把蔥末和姜末炒香,再放入切碎的花生顆料,輕輕翻炒,然后倒入燒開的大鍋水里,繼續(xù)煮上十來分鐘,然后倒入洗面筋沉淀出來的淀粉水一定要攪勻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的漿糊狀,邊倒邊攪拌,淀粉水與鍋里的清湯的比例大約1:2,最后加鹽調(diào)制,倒進是一米高的鐵皮大油茶壺里。用鐵皮焊制的一個大肚子油茶壺,外面包上厚厚的棉胎,用作保溫。油茶壺上有一個長長的嘴兒。倒的時候,油茶壺稍微一傾,油茶便像一條錢一樣激射而出,注入陶碗里。當油茶在碗的一大半時,店主把茶壺扶正,油線斷掉,恰到好處地盛滿一碗。這個活兒,一般人是很難拿捏的。因此,僅僅倒油茶這一關(guān),便是一項非常難以掌握的技術(shù)活兒。
現(xiàn)在,用鐵皮大油茶壺賣油茶的越來越少了,為了省事,用敞口鍋燒制后直接盛出來賣。再喝油茶吃煎包,已經(jīng)缺少了當年的一種韻味兒。
3. 茶油燉雞湯的做法
可以。
主料:竹蓀30g
輔料:
姜適量 胡椒粉適量 食鹽適量 茶油適量
做法步驟:
步驟1
竹蓀用淡鹽水泡半個小時,泡好后擠干凈水,切去菌頭和網(wǎng)狀部分,
步驟2
雞洗干凈剁成塊,姜一塊去皮拍破
步驟3
鍋內(nèi)放茶油燒熱,下姜塊和雞塊一同煸炒,烹少許料酒
步驟4
雞塊稍久炒一會兒,炒得差不多的時候加清水沒過雞,大火燒開后,移至砂鍋改小火慢燉
步驟5
燉一個小時左右,雞湯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金黃色,加入處理好的竹蓀,再燉二十分鐘
步驟6
等竹蓀充分吸收了雞湯的鮮味后,加適量鹽、關(guān)火
步驟7
出鍋前撒上胡椒粉和蔥花即可
4. 茶油燉湯怎么做好喝竅門
正確吃法如下:
1.拌涼菜:山茶籽油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可以拌蔬菜瓜果、肉類食品食用。
2.炒菜:山茶籽油炒菜不用預(yù)熱,直接放入菜肉炒制即可(山茶籽油吃不宜食用過多,約平時用油量的1/3即可)。
3.烘烤面食:烘烤面包或蛋糕時抹些山茶籽油,烘烤后的食物鮮香酥脆。
5. 茶油燉湯怎么做好喝又營養(yǎng)
可以加的,茶油煲湯不油膩
操作方法如下;
1、用小燉鍋燉煮,足夠一人喝的量。準備好排骨、香菇和四味中藥:黃芪、西洋參、枸杞、黃精)
2、香菇泡發(fā)開來,排骨用熱水淖下再用清水洗
3、把主料和藥材就要入燉罐內(nèi),水加到滿,滴上兩滴茶油
4、加蓋燉煮,一般燉鍋很慢,至少也要燉上4小時
5、等到所有的料都燉得熟透了,藥味也全燉出來后,開始調(diào)味,再加蓋燉幾分鐘
6、出鍋后,要趁熱喝,這種四味湯比較清香,可以補血養(yǎng)氣
6. 茶油燉什么好吃
驢肉可以用茶油一起煮。
食材:驢肉 、胡蘿卜 、青辣椒、 食鹽、茶油
做法:
1. 驢肉、胡蘿卜、青辣椒分別切成塊
2. 胡蘿卜用開水燙熟
3. 熱鍋,放茶油少許,油熱后爆炒青辣椒與胡蘿卜
4. 將驢肉放入后大火快炒,片刻撒鹽
5. 再快炒至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