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茶油炸豆腐(貴州紅油米豆腐)
1. 貴州紅油米豆腐
【食材】:300克大米,5克堿面,清水等
【具體做法】
第一步:準(zhǔn)備300克大米先將大米清洗掉上面的淀粉然后重新倒入清水浸泡一夜,將浸泡一夜的大米倒進破壁機中,連水帶米一共是800毫升,然后打成細(xì)膩的米糊。
第二步:鍋中倒入2斤左右的清水,在碗中加入5克堿面倒入少量的清水給它融化,將它混合到米糊中攪拌均勻,燒至水冒泡的時候?qū)⒚缀惯M來,快速的攪拌均勻,開小火慢慢的攪拌,不停地攪拌,米糊慢慢的變得黏稠,變黏稠以后加一點鹽調(diào)味增加筋性,再繼續(xù)攪拌,防止糊底,多攪拌一會兒,全程大約煮3分鐘左右。
第三步:準(zhǔn)備一個干凈的模具,將熬好的米糊倒進模具中,雙手端起來振動幾下,將表面振動的平整一些放涼,放涼以后的米豆腐搖晃起來不散就說明已經(jīng)成型了。
第四步:將放涼的的米豆腐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脫模的時候表面要涂上一點清水,切的時候每一刀都要涂上一層水,避免粘連,切成小塊裝在盤中。
第五步:接下來調(diào)一個料汁,在碗中加入1克鹽,3勺醋,1勺生抽,1勺蒜汁,1勺花椒油,10勺水?dāng)嚢杈鶆?,然后倒在切好的米豆腐上面,喜歡吃辣的再放點辣椒油,最后再倒點香油,適量香菜攪拌均勻就可以吃了,冰涼爽滑的米豆腐就做好了。
2. 米豆腐貴州銅仁
米蝦為銅仁的米豆腐,外型獨特且別具風(fēng)味。
其外形如河蝦,味道爽滑。在其上放上切碎的榨菜、酥花生、酥黃豆、鹽菜、蔥花等配菜,再淋上用紅油、姜汁、醬油、麻油、花椒油、醋、蒜水等調(diào)成的汁。紅白綠相間,酸辣可口,養(yǎng)顏開胃,對夏日中煩燥的胃也是一種保養(yǎng)。沒事可以去貴農(nóng)網(wǎng)看看,里面很多貴州特產(chǎn),非常的棒!
3. 貴州的米豆腐
準(zhǔn)備材料:大米200g,熟石灰10g,菠菜汁適量,清水適量1、大米洗凈后加水浸泡8小時備用。
3、將浸泡好的大米加400ml水研磨成米漿。
4、米漿磨好后倒入鍋中加入菠菜汁和熟石灰水?dāng)嚢杈鶆颉?/p>
6、將煮好的米漿倒入模具中晾涼。
7、米漿冷卻后就變成米豆腐了,用刀切成塊狀即可食用,吃不完也可加水放冰箱冷藏保存。
4. 貴州油炸豆腐
1、炸豆腐和豆泡的最大區(qū)別是后者是炸到膨脹起泡的,而前者并不要求炸成這個形狀。
2、豆腐泡是一種傳統(tǒng)豆制食品。南方稱之為油豆腐。北方統(tǒng)稱為豆腐泡。豆腐坯下鍋油炸時,油溫要掌握在120度左右,才能使豆腐坯膨脹變形鼓起。
3、當(dāng)油溫低于要求時要少下坯,豆腐坯炸至鼓起定型時撈出,再放到180度高溫中炸透,撈出控油、冷卻、不要大堆存放,避免擠壓變形,就能得到理想的發(fā)泡效果。
5. 貴州蝦米豆腐
完全可以的。
稍作調(diào)味就行了,味道別調(diào)的太重。吃的是食材的鮮香味,韭菜的辛香,蝦米的鮮味,雞蛋的香滑,還有木耳的爽脆,用豆腐把它們?nèi)诤掀饋怼:芎?,呵呵呵呵呵?/p>6. 貴州米豆腐的做法圖片
米豆腐做法:
1、將大米浸泡,淘洗干凈,然后放入盛器中,加水蓋過米3.5厘米。
2、將1千克米加50克粉狀石灰調(diào)成漿,然后攪拌均勻,浸泡3--4小時,使米變成淺黃色,口感帶苦味后,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為止。
3、然后磨漿(磨漿的水和米的比例為1︰2),在洗凈油污的鐵鍋里放入水(1千克米放2千克水),然后倒入磨好的米漿。煮漿時邊煮邊攪,開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時改小火,邊燒邊攪,煮熟為止,約15分鐘。
4、煮熟的米漿變成糊后,趁熱裝入預(yù)先準(zhǔn)備好的盛器內(nèi),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來確定,一般以3--10厘米為宜。盛器內(nèi)要鋪薄布,裝時要厚薄均勻。待冷卻后即成米豆腐。
7. 貴州油豆腐圖片
一般人都說豆腐果燒肉這道菜里面的豆腐果要比肉好吃,這主要是因為,豆腐果燒肉之后,肉的香味會被豆腐果吸收掉不少,所以往往吃起來沒有單獨做的時候那么香;相反的,豆腐果因為有了紅燒肉的滋潤,吃起來那是非常爽口的?! ?、豆腐果用水沖洗一下,每一塊用手輕輕撕個小口子,方便燒制的時候入味; 2、鮮紅椒切長條備用; 3、將做好的紅燒肉倒入鍋子大火燒開,放入油豆腐一起拌勻煮開后轉(zhuǎn)中小火燜燒半小時; 4、加入鮮紅椒翻勻,調(diào)試鹽味繼續(xù)燜數(shù)分鐘,最后大火收汁淋醬油、蠔油拌勻即可(依個人喜好還可以添加適量的胡椒粉)。
8. 貴州特產(chǎn)米豆腐
準(zhǔn)備材料:大米200g,熟石灰10g,菠菜汁適量,清水適量 1、大米洗凈后加水浸泡8小時備用。 2、熟石灰放入碗中,加入清水?dāng)嚢杈鶆颉? 3、將浸泡好的大米加400ml水研磨成米漿。 4、米漿磨好后倒入鍋中加入菠菜汁和熟石灰水?dāng)嚢杈鶆颉? 5、開小火煮至米漿變得粘稠,煮的期間要不停的順時針攪拌。 6、將煮好的米漿倒入模具中晾涼。 7、米漿冷卻后就變成米豆腐了,用刀切成塊狀即可食用,吃不完也可加水放冰箱冷藏保存。
9. 貴州紅油米豆腐圖片
食材:
400克早稻米、15克熟石灰、300克清水、1000克清水、加1勺鹽、肉沫、蔥蒜末小米辣、1勺豆瓣醬、生抽、老抽、鹽、糖、胡椒粉、半碗清水、蔥花
平昌米豆腐的家常做法步驟 :
1、先來泡米,400克早稻米加水淘洗幾遍,淘洗干凈以后再加水泡8個小時;
2、接著我們再準(zhǔn)備15克熟石灰、300克清水,攪拌均勻后澄清備用;
3、大米泡好后直接倒出來瀝干水分,這時候的重量變成了500克,接著我們把大米加到料理機里面來,再加1000克清水分次研磨成米漿,大米和清水的比例的1:2;
4、磨好的米漿直接倒入鍋中,然后把石灰水澄清的部分倒出來,不要渾濁的部分,不然做出來的米豆腐發(fā)苦。接著也倒入鍋中,攪拌均勻開小火加熱,用木棍一直順時針攪拌,邊攪邊煮,剛開始就是比較稀的米漿,慢慢的米漿就會越來越稠,直到米漿全部煮熟后就成了米糊,再繼續(xù)煮一會,米糊會開始冒大泡,而且變得非常粘稠,大概像這種狀態(tài)就可以了;
5、可以刮一小塊兒放入冷水中看一下狀態(tài),能成團兒還不黏就可以了,關(guān)火將熬煮好的米糊直接倒入模具中,表面用鏟子刮平后讓其自然冷卻。完全冷卻后就可以倒扣脫模了,這個是完全不粘的,輕輕一倒過來就脫模出來了,完全是又嫩又滑;
6、一次吃不完可以加水浸泡放冰箱冷藏保存,平常我們這邊最愛的吃法就是香煎和燜煮,先將米豆腐切厚片,再切小方塊,接著煮一鍋水,水開倒入米豆腐,再加1勺鹽焯水1分鐘,撈起瀝干水分后備用;
7、起鍋燒油,先下肉沫翻炒,再加蔥蒜末小米辣爆香,接著再來1勺豆瓣醬炒出紅油后把米豆腐倒進來,翻炒均勻后加生抽、老抽、鹽、糖、胡椒粉、半碗清水,拌勻后蓋上蓋子燜煮入味;我燜了8分鐘,鍋里的湯汁都快收干了,翻炒一下后撒上蔥花就可以關(guān)火出鍋了,香噴噴的肉沫米豆腐就做好
10. 貴州炒米豆腐
江口米豆腐
江口米豆腐是貴州銅仁著名的風(fēng)味小吃之一,主要原料是梵凈山貢米、稻草灰或桐殼灰。首先將稻草灰或桐殼灰加入適量的水浸泡,使其變成堿水;然后將梵凈山貢米用堿水浸泡數(shù)小時后磨成漿,打熟芡,捏成個狀和條狀米豆腐,用大火蒸熟即成。 江口米豆腐嫩黃鮮亮,晶瑩剔透,可切成片、條、塊或制成蝦仁米豆腐,配以江口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佐料,酸香麻辣,滑軟可口,涼吃熱煮均可。
松桃鹵鴨
松桃鹵鴨,亦稱蓼皋鹵鴨,是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的特色美食,以色香味俱全享譽湘黔渝川四省。松桃鹵鴨取本地優(yōu)秀鴨品種麻鴨的老鴨子作為鹵鴨的基本原料,并以寨英和蓼皋兩鎮(zhèn)的麻鴨為最好,除毛剖腹后用泉水浸泡去腥,配以桂皮、草果、白扣、丁香、肉桂、三耐、葵香、干蔥、花椒、生姜等鹵料,文火鹵制而成。
銅仁社飯
社飯的主要原料為是青蒿、糯米、大米、野蔥和臘肉,青蒿野蔥味馨香,臘肉香味濃郁,米飯油而不膩。據(jù)《銅仁府志》記載,社飯源于社日祭祀,主要流傳于銅仁市,根據(jù)當(dāng)?shù)仫L(fēng)俗,長輩逝世后頭3年在清明前要到墳上去祭祀,稱之為“掛社”。銅仁人一般利用星期天,邀集親朋好友到墳上去祭祀,然后吃社飯。后來由于社飯好吃,就不管有無“掛社”都做社飯吃社飯的習(xí)俗。
石阡綠豆粉
石阡綠豆粉是貴州具有獨特風(fēng)味的食品,因最早出自貴州銅仁市的石阡縣而得名,具有清熱解毒、理腸健胃的功效。綠豆粉是以大米和綠豆為原料,加水磨成漿,把漿放在鍋里烙成粉皮,拿菜刀切成絲條狀而成。食用的時候,將新鮮的綠豆粉放入沸水里煮半分鐘左右撈在碗里,加上肉末軟哨、酸菜、姜粒、蔥花、花椒油等佐料即可。
思南花甜粑
花甜粑是貴州省思南縣人的必備年貨,因其制作工藝獨特,味道甜美而享譽四方,是一種集中國南北年糕文化之大成的藝術(shù)美食,為思南縣代表性美食?;ㄌ痿问且耘疵?、粘米為主要原料,采用摔、搓、揉、壓等手法,在粑內(nèi)做花,制成橫截面直徑約兩寸左右的長筒狀粑體后,上籠用猛火蒸至熟透即可。花甜粑有多種吃法,蒸、煮、烤、炸均可。
江口豆腐干
江口豆腐干是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人民的傳統(tǒng)食品之一,經(jīng)過泡豆、磨漿、過鹵、晾干等十道工序制成。江口豆腐干吃法多樣,可直接用來下酒,也可以下鍋油炸或炒食,吃起來香韌可口,別有風(fēng)味。
思南米豆腐
思南米豆腐是銅仁思南最享譽盛名的特色美食小吃,是思南飲食文化的杰出代表。按其形狀可分為蝦子型和方塊型兩類,蝦子型米豆腐又稱米蝦,是將煮熟的漿糊趁熱用篩子過濾到有水的水缸里迅速冷卻成蝦狀米豆腐,吃時在其上放上切碎的榨菜、酥花生、酥黃豆、鹽菜、蔥花等配菜,再淋上用紅油、姜汁、醬油、麻油、花椒油、醋、蒜水等調(diào)成的汁;方塊型米豆腐用刀劃成若干塊加上調(diào)料和臊子即可。
侗鄉(xiāng)油茶
侗鄉(xiāng)油茶,又名罐罐茶,是玉屏侗族特有的風(fēng)味小吃,制作過程很復(fù)雜,原料為茶油、茶葉、灰堿粑、炒米、辣椒、以及各種香料,香辣可口。侗鄉(xiāng)油茶的種類很多,按紅白喜事分為生日茶、婚嫁茶、敬老茶、慶賀茶、分憂茶;按食用時間分,有早上的“早晨茶”、中午的“半日茶”、下午“夜背茶”、和晚上的“夜頭茶”;按原料分為粑粑茶、糯飯茶、米花茶、苦筍茶、黃豆茶、花生茶、包谷茶、肉絲茶、腸子茶等。
沿河糯米包子
沿河糯米包子是銅仁沿河縣地方風(fēng)味小吃,以糯米為主。沿河糯米包子至今經(jīng)久不衰,代代相傳,倍受歡迎,每逢正月十五,糯米包子是沿河土家人必不可少的美食。其獨特之處是用糯米粉做皮,冰糖、芝麻、花生碎屑、肉哨子,少量柑桔皮細(xì)末為餡,蒸熟后滋味豐滿、甜香鮮酥。吃時最好用碗盛著吃,以免油餡漏掉。
糖醋芝麻冰涼粉
糖醋芝麻冰涼粉是貴州銅仁地區(qū)特色風(fēng)味小吃,為銅仁傳統(tǒng)夏時小吃。冰涼粉是流行于西南地區(qū)的特色美食小吃,各地叫法和做法不同,大部分都是加糖加各種果脯,但銅仁的冰涼粉則是加白醋紅糖和芝麻花生碎仁,即糖醋芝麻冰涼粉。其主要原料有涼粉籽、堿水、石灰水、白(紅)糖、香醋、芝麻等,制成后其形如冰塊,具有晶瑩透明,食之滑刷爽口、清香酸甜、透涼沁脾、解熱止渴等特點。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