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瑤族茶油的做法(瑤族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1. 瑤族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在云南,將茶作為主料或配料來佐菜,制成一道道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的茶菜,就形成了一桌豐盛的茶宴,一起來看看云南這些有茶參與的美食。
普洱茶燉排骨
排骨既有濃郁的肉香,又有香滑的湯汁。可否試過,一邊食肉,一邊排油呢?普洱茶用來泡飲有減肥消脂的功效,入菜則可去油膩、清腸胃。將普洱茶與排骨一同燉煮,既可消除排骨多余的油脂,又使排骨染上茶湯紅艷的色澤,吃起來軟嫩鮮美之余,還有滿口的茶香,普洱茶搭配排骨的做法比較多樣,可燉也可蒸。
普洱茶燉排骨,就是將普洱茶葉沖泡后,取茶湯入燉鍋,然后加入排骨燉便可。普洱蒸排骨做法則是,普洱茶葉沖泡,茶葉與茶湯一起倒入排骨中,然后放入蒸鍋蒸熟即可。
雪地春色
“雪地春色 ”因其菜品呈現(xiàn)白色和綠色,酷似冬末春初的場景而得名。
此道菜品是用云南當?shù)匦『诙鼓ブ贫傻哪鄱垢右匀饽⑨u料、黑木耳、泡開的新鮮回龍茶葉水小火慢燉而成。慢燉中茶水慢慢浸入豆腐中,豆腐的嫩與茶水的苦澀相互交融,起鍋后用綠茶加以點綴,故名雪地春色。此道菜品中豆腐鮮嫩,伴有茶香,回味悠長。
涼拌茶
居住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的基諾族人民,自古至今仍保留著用鮮嫩茶葉制作涼拌茶當菜食用的習慣,是極為罕見的吃茶法。
涼拌茶以現(xiàn)采的茶樹鮮嫩新梢為主料,再配以黃果葉、酸筍、酸螞蟻、辣椒、大蒜、食鹽等制成。制作時,可先將剛采來的鮮嫩茶樹新梢,用手稍加搓揉,把嫩梢揉碎,然后放在清潔的碗內(nèi),再加入黃果葉、辣椒、大蒜等配料,加上少許泉水,用筷子攪勻,便成為基諾族喜愛的涼拌茶。
普洱茶肘子
油膩的肘子和去油的普洱茶奇妙結(jié)合在一起,便成了既解油膩又添茶香的美味佳肴。
將陳年熟普洱茶置入茶杯中沖泡,取其第1至6泡茶湯備用。先用茶湯浸泡豬肘,去其油腥,然后再入鍋里燜,直至豬肘燉爛,茶香進入肉中。油膩的肘子和去油的普洱茶在這里相遇,成就了既解油膩又添茶香的豬肘。
打油茶
居住在云南的瑤族、彝族等少數(shù)民族同胞十分好客,喜歡喝油茶。因此,凡在喜慶佳節(jié),或親朋貴客進門,總喜歡用做法講究,佐料精選的油茶款待客人。
瑤族打油茶一般用的茶葉是耐泡的云南大葉茶,制作時,先將鍋預熱,放適量食用油,待油面冒出陣陣青煙時,投茶葉入鍋不停翻炒,少許片刻,加入適量食鹽、芝麻再炒,隨后加水煮沸三至五分鐘,就可以將油茶連湯帶料盛起入碗了。
這油茶如是自喝,那這樣一般就算打好了。但如果這茶要用作宴客或作慶典,那么這還不算完成,還必須細心配料,將事先準備好的香糯米、花生、玉米花、花椒、糖、鹽、芝麻等炒熟,放入茶碗中備好,然后將油炒燜煮過的茶湯,濾除茶渣,趁熱倒入之前裝有各色食料的茶碗。此茶茶香、油香,各色食料味齊具,香氣濃郁、滋味甘醇,沁人心脾。一旦打好油茶,主人就會請客人席坐,奉上油茶和筷子(用筷是為了食用茶碗中的食料)。
居住在麗江市永勝縣的彝族同胞也有打油茶習俗。彝族打油茶用土罐預熱,加入炒米、花生、麻子、花椒、豬油、茶葉、糖、泉水,煮數(shù)分鐘后倒出分茶、品飲。彝族的打油茶滋味醇厚甘甜,是極好的保健飲料。
腌茶
云南景頗族人民喜愛的腌茶是一種以茶做菜的食茶方法。喝茶可以解渴,但吃這種茶不是為了解渴,而是為了佐食。
將茶鮮葉用鍋煮或蒸,再放在竹簾上搓揉,然后裝入大竹筒里,用木棒舂緊,筒口用竹葉堵塞,將竹筒倒置,濾出筒內(nèi)茶葉水分,兩天后用灰泥封住筒口。經(jīng)二三個月后剖開竹筒,取出茶葉晾干裝入罐中,加香油浸腌,可以直接當菜食用,也可以加蒜或其它配料炒食。
普洱冬茶粥
用普洱茶和甘菊花泡茶,用其茶湯來煮粥。普洱茶的色澤決定了粥呈紅中帶黑的顏色。
將普洱茶加菊花泡茶,濾去茶葉,取茶湯備用。再將白米洗凈,加入茶湯及適量水煮粥,至湯汁黏稠加糖拌勻即可起鍋。由于普洱冬茶粥具有暖胃功效,秋冬季節(jié)食用特別合適。
云南藏族酥油茶
藏族民間有個諺語:“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
千百年來,藏族與茶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對上門拜訪的客人,藏族同胞首先會敬上一杯濃香撲鼻的酥油茶。出門遠行時,家人或親朋好友會提著酥油茶前來送行,祝福吉祥如意。
酥油茶是藏族的一種飲料,多作為主食與糌粑一起食用。此種飲料用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
制作酥油茶,先將適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鹽,再注入熬煮的濃茶汁,用木柄反復搗拌,使酥油與茶汁溶為一體,呈乳狀即成。與藏族生活環(huán)境相似的一些民族,亦有飲用酥油茶的習慣。寒冷的時候喝杯酥油茶,可以幫你驅(qū)寒;饑餓的時候可以充饑;吃肉的時候可以去膩;困了的時候,還可以解乏清醒頭腦。
普洱茶香蝦
普洱茶香蝦這道菜的獨特之處就在于普洱茶香與蝦肉的鮮香曼妙融合,既有蝦肉鮮美的口感,也有讓人唇齒留香的沁人茶味。
這道菜在家就可做,將鮮蝦洗干凈,剪去須和頭部硬刺,開背挑去蝦線,瀝干水后,用花雕酒、姜絲、鹽腌制15分鐘入味,瀝干備用。此外,再收集適量茶湯備用。
熱鍋后倒入油,爆香姜絲;放入蝦,爆炒約30秒后,加入生普茶葉,紅糖小半勺,邊炒邊倒入普洱茶湯,蓋上鍋蓋燜煮2至3分鐘。然后開蓋,大火爆炒,至湯汁變少后,調(diào)味炒勻,即可出鍋。
普洱茶酥紅豆
這道菜具有紅豆酥脆,茶香味濃的特點。
先把紅豆煮熟,普洱茶用水泡開;鍋里放油,待七成熱時把紅豆、普洱茶加淀粉拌均勻下鍋炸酥,撈出瀝油;重新把鍋置火上,放油,下湯池老醬炒焦香,放普洱茶、紅豆,調(diào)入五香粉、鹽、味精、芝麻油出鍋裝盤,一盤普洱茶酥紅豆就做好了。
普洱茶飯
普洱茶飯是一種美味的茶膳,深受人們的喜愛,其做法也很簡單。
將米提前浸泡半小時,然后準備適量的普洱茶湯。在電飯鍋中倒入浸泡好的米,注入和平時煮飯的水量相同的茶湯,按下煮飯鍵即可等待一鍋清香的普洱茶飯出鍋。
普洱茶炒包漿豆腐
普洱茶炒包漿豆腐云南風味特色明顯,是將云南兩種特色食材——包漿豆腐和普洱茶結(jié)合。
因為包漿豆腐內(nèi)含水分很多,因此炸的時候溫度不能太高,一般控制好溫度后離火浸炸,反復將油鍋置于鍋上,小火慢炸至金黃色,這樣炸出來的豆腐,表層酥脆,內(nèi)里軟嫩。普洱茶味苦,用它做菜,需要至少泡三次茶才好用,然后處理好后控干水分再進行油炸。
將包漿豆腐和普洱茶都炸好后,鍋留底油燒熱,下入豆腐、紅豆、普洱茶,加鹽、丘北辣椒面翻炒均勻,出鍋裝盤即可。炸好的豆腐外酥里嫩,而普洱茶也酥脆清香。
茶香雞
制作茶香雞可以用鐵觀音、龍井茶、綠茶、普洱茶等。用鐵觀音制作茶香雞會讓雞肉有一絲甘甜的口感,選擇龍井茶制作的茶香雞香嫩鮮爽;用普洱茶制作的雞肉茶香味厚重......選擇喜愛的茶葉,將茶葉用紗布袋包起來然后沏上一大杯,放一邊備用。
準備處理好的雞一只和干辣椒、茴香、香葉、肉桂、蔥結(jié)、姜片,生抽、老抽、鹽、糖等配料。用適量的姜片、鹽、米酒、生抽、白砂糖、老抽等反復揉搓按摩雞身,直到吸收充分,然后加入姜片、蔥段、蒜瓣,倒入泡好的茶水,腌制30分鐘備用。
選用密封性良好,加熱溫度比鐵鍋高的砂鍋,將腌好的雞和調(diào)味汁倒入砂鍋,再加入適量的水,水剛好漫過整只雞即可,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選用砂鍋是因為砂鍋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熱能傳遞給內(nèi)部原料,鍋內(nèi)形成相對平衡的環(huán)境溫度,有利于調(diào)味湯汁與食物的相互滲透,能更大限度地釋放雞肉的味道。
在平底鍋中加油,開小火炸茶葉,切記火不可太大,否則茶葉味道會變得苦澀,將茶葉和油淋在雞身。一道茶香雞就做好了。做好的茶香雞賣相誘人,清香撲鼻,油而不膩
2. 侗家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廣西賓陽美食
龍脊水酒
到龍勝一定要嘗嘗龍脊水酒。這是道地的土酒,它雖然不是很有名,但享譽全縣,成為各族人民人人交口稱贊的美酒。水酒純屬上等糯米之原汁,用土制酒藥釀造密封后兌沖甘泉而成,芳醇爽口,潤脾生津,營養(yǎng)豐富。人說龍脊十三寨人,肌膚紅潤,健康長壽,是常年飲食佳釀之故。其中有一種推為上乘的陳年窖酒,幾十斤的糯飯,溶成一小團沉于壇底,此酒澄清見底,滴而成絲,喝了沾唇;其味芬芳蜜甜,極為爽口,欲罷難止。不過需當心其后勁,雖醉力遲緩,但一醉即倒,數(shù)日方醒。這種酒一般人難于喝到,游人需深入壯家,被主人奉為上賓,視為至愛親朋,方能一飲。
鳥鮮
“鳥鮮”是一種著名的風味小吃。每年立冬前后,瑤家將在深山老林捕來的雪鳥(一種候鳥)去毛除臟,用炒米粉和食鹽伴勻置入罐中封存,制作出這種肉香骨脆,味道鮮美的佳肴。宋人周去非在《嶺外對答》中說:“凡親戚贈遺悉用酒鮮,唯以老鮮為至愛?!边@里的“老鮮”就是指鳥鮮。
侗家吃俗
侗族的飲食特點有二:一是不離酸。每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碗酸菜。侗家的酸有多種多樣。泡缸酸就是用壇子裝著酸水,把各節(jié)令的時鮮瓜菜放入壇中泡制成酸菜,然后食用。
酸魚、酸肉便是侗家食譜中的特有風味。每年八九月間,侗家總是把一時吃不完的鮮魚鮮肉洗凈,放入壇子中腌酸。一般腌制3-5年。而酸草魚則腌存幾十年,它是用來盛情款待貴賓的。來侗鄉(xiāng)旅游,若能吃到這樣的酸魚,那將是一大樂事。因為侗家人有句俗話:“十年酸魚送老酒,做人一世也抵得?!?/p>
二是吃糯米。糯米飯是侗族人民的主食。他們做飯的方法獨具一格。他們是隔夜將糯米用清水泡脹,翌日清晨,由主婦把米濾干,放進鍋內(nèi)蒸熟。這蒸糯飯又干又柔軟,把它裝在特制的大白瓜殼內(nèi),可以保持蒸糯飯一晝夜的溫軟。每到用餐時,只需從瓜殼內(nèi)把飯挖出,就可以吃了。又因糯飯干爽柔軟,進餐時一般都是各人先洗凈手,用手抓坨坨飯吃。當然,侗家待客人時還是給碗裝的,一來表示客氣,二來也好給客人來菜。但到侗鄉(xiāng)來的游客可要記著,吃蒸糯飯時別因貪嘴吃得太飽,否則你的胃就會被脹得難受不堪!
打油茶
油茶是侗族人民喜愛的飲料。他們用侗鄉(xiāng)盛產(chǎn)的糯米、茶油和茶葉,制成甘甜清香的油茶,飲用后可以提神醒腦,煥發(fā)精神,解除疲勞,而且還有祛寒暖胃,治療感冒、腹瀉珠功效。侗族人每天都喝油茶,而客人來到,必定要熱情地打油茶接待。
侗家打油茶非常講究,先將糯米蒸成飯,陰干備用,叫做陰米。打油茶時將陰米放進燒沸的菜油鍋內(nèi),炸成香甜爽脆的米花,然后將一把粘米放進鍋里炒焦,再伴上茶葉混炒片刻,加水煮水,過濾之后即成茶水,加進米花、黃豆、花生或者豬肝、瘦肉等配料,就是色、香、味俱全的可口油茶了。
在侗家里作客打油茶是很有趣的。主人和客人圍坐在桌邊或鍋臺旁,由主婦動手烹調(diào)、分配和端送,客人可以欣賞整個制作過程。第一碗油茶必須端送給座上的長輩和貴賓,以表敬意,然后依次端送給其它客人,最后才是主人。吃油茶是有規(guī)矩的,只能使用一根筷子,各人接到第一碗油茶后,必須等主人說一聲“敬請”,才開始吃。吃完,則由主婦添茶。每人至少吃三碗,否則會被認為對主人不尊敬。吃了三碗后,若不想再吃,只需把筷子架在碗上,作為不吃的表示,不然,主婦還會不斷地端油茶來。這是侗家熱情好客的一種表現(xiàn)。
老友面
這是有著百年歷史的面食.據(jù)說,一老翁每天都光顧周記茶館喝茶,有一天因感冒沒有去茶館,周記老板便以精制面條,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熱面條一碗,送予這位老友吃。老翁吃后出了一身汗,病狀減輕,故由此而得"老友面"之名。老友面食之開胃驅(qū)寒,深受食客歡迎而經(jīng)久不衰。
八仙粉
相傳是清宮食譜之一,因其配有山珍、海味、時鮮八味以上,味道相異相輔,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故而得名。八仙粉以鮮滑清爽為特點。
干撈粉
把米漿蒸熟后切成條形,拌以調(diào)制好的叉燒、肉末、蔥花、炸花生、醬料、香油等即可食用。特點是香、酸、脆、甜、咸適度,食而不膩。
卷筒粉
用磨成的民漿放進托盤攤成一張薄餅,撒一些肉末、蔥花在上面,蒸熟后卷成卷即可上碟,佐以醬料、香油等拌以食用。特點是軟滑爽口。
八寶飯
將糯米泡濕,拌以食用油、綠豆、百合、蓮子、白果、蜜棗、山黃皮、冬瓜糖等近十種清補原料,蒸熟即成。以其香溢軟滑,甜而不膩著稱。
粥品
南寧人早餐愛吃粥,粥也有十幾個品種之多,有瘦肉粥、豬紅粥、魚片粥、紅豆粥、皮蛋粥、田雞粥等。特點是香熱鮮美。
酸品
南寧方言叫"酸野"。南寧有句俗話稱"行人難過酸野攤",即將"酸野"描述得維妙維俏。制作是采用當?shù)匚锂a(chǎn)木瓜、蘿卜、黃瓜、蓮藕、椰菜、菠蘿等時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腌制而成。吃起來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開胃。
檸檬鴨
是武鳴縣一帶的特色菜肴。其做法是將宰后洗凈的鴨切成塊,入鍋炒至六分熟再放入切成絲的酸辣椒、酸芥頭、酸姜、酸檸檬、酸梅、生姜及蒜泥,共同煨至八分熟,再放入鹽豉,炒熟后淋上香油即可出鍋。其味酸辣適宜,鮮香可口,極其開胃。
3. 壯族油茶怎么做
《壯族敬酒歌》
作詞:梁紹武
譜曲:農(nóng)禮生
貝儂哎
壯家敬酒要唱歌
山歌聲聲伴酒喝
貴客越多心越暖
貝儂哎
好比春風過呀過山坡
貝呀儂哎
客人來到家門口咧
敬上三碗迎客酒
米酒香醇山歌唱
貝儂哎
壯家情意捧呀捧在手
(油茶三棵不榨油
好酒三杯不夠喝
打開酒壇見到底
交杯交心是朋友)
貝呀儂哎
山歌出口不能收咧
杯中有酒不能留
酒滿敬客莫先喝
貝儂哎
一點一滴也呀也不留
(山歌不用錢來買
喝酒不用人來求
天遠地遠來相見
隔山隔水不隔酒)
貝儂哎
壯家敬酒要唱歌
山歌聲聲伴酒喝
貴客越多心越暖
貝儂哎
好比春風過呀過山坡
嗚~嘿~
4. 侗家油茶的做法
訂婚訂婚,當?shù)囟弊迦嗣穹Q為“燒茶”。
“燒茶”的全過程是這樣的:這地方在以前,男女訂婚都比較早,雙方父母同意后,男方請媒人帶上一小包茶葉和一小包鹽巴(約三、四兩)到女家去。 女家老人就用這些茶葉和鹽巴燒一鍋油茶,請族中老人吃,說明這個姑娘許給某家做媳婦了。
吃過油茶,訂婚手續(xù)就算完成。訂婚后,雙方正式承認為親戚。從此,男女雙方,都要堅守婚約,在此期間,不管任何一方遭受疾病或傷殘另一方都不能悔約,要信守終身。 結(jié)婚報京侗族青年男女結(jié)婚年齡,一般在十七、八歲。
舉行婚禮的時間,每年都集中在陰歷十月辛卯和癸卯兩日集中舉行(牯臟年例外)。有的年份,同時舉行婚禮的新人,多達六、七十對。這時報京大寨,真是喜氣洋洋,熱鬧非常,呈現(xiàn)出一派節(jié)日的景象。
結(jié)婚時,女家不苛求男家的財禮錢和酒肉,男家按古禮把六十二斤肉,二斗二升米(約百二十斤),六十碗酒(約二十五斤),在娶親的前一天,送到女家去,同時去兩個老年人,兩個中年人,兩人青少年。 兩個老年人,要選有福氣的,他們主要是到女家陳述婚姻禮,送舅爹錢、屎尿錢(撫養(yǎng)費)、謝媒錢,并在到達女家時放禮炮;兩個中年人是挑米和挑酒肉;兩個青年人是??競愕牡?,扛的傘是烏油傘,兩把并在一起,不張開,用棕葉子捆著,一人扛兩把。
其中一人的傘上要帶上一小包茶葉和一小包鹽巴,送給女家燒油茶用。 去時是左手拿左肩扛,不能換肩換手,不能回頭后望,一直往前走,直到女家,將傘交給女家來接傘的人。接傘人將傘放在神龕上。
女家嫁女,也不花費什么東西,不置辦嫁妝,不陪送東西只將男家挑去的米酒和肉用來辦酒席招待親友,將男家拿去的茶葉和鹽巴煮油茶給親友吃。接親人是作為貴賓招待。 在酒席上,接親的兩個老人要陳述婚姻古禮。
老人們述說完古禮后,這時主家拿出兩只牛角,斟滿酒豎在桌上,請來陪客的兩個老人,手扶牛角司發(fā)酒令:“今天的酒是喜酒,今天的酒是送親酒,遠來的客人,鄰近的親友,家有家規(guī),酒有酒令,吃酒要講文明……切不可借酒發(fā)狂,無事生非誰人不講禮義,不遵鄉(xiāng)規(guī),罰他離席,不得異議,大家斟酌,同不同意。
”在一片“同意”的歡呼聲中,人們分左右兩邊依次飲牛角酒。一人一牛角(約三、四兩),最后若是單數(shù),就得喝兩角,成為雙數(shù)。喝過牛角酒,接親人要唱歌封贈主人,先唱六至八對,主人不回答。
八對以后主人才回答。以后就是一唱一答,邊唱邊喝,直到半夜。到了半夜還要換席。換席,是到鄰近的房族家中去喝酒。 這時,其他親友方才人席吃飯。飯后,接親人又來喝酒對歌。這時,來接親的兩個老年人不再入席。
女家有一位老婦人,拿著一碗油煙墨來給接親人打記。所謂打記,就是在每人額頭上畫一“十”字??斓教炝習r,就給接親人都打成黑臉,然后出門上路,要到了男家才洗去(打黑臉據(jù)說是驅(qū)神避邪,使新人一路平安)。
姑娘出門上路時,原來扛傘的兩個青年人要唱歌討傘,主人才把傘發(fā)送他倆。去時是左手拿左肩扛,回來時是右手拿右肩扛,照樣不能換手換肩,直回到男家才放下。 姑娘出嫁,女家不收財禮錢,也不置辦鋪籠帳蓋,姑娘也不要娘家送任何東西。
出嫁時只穿一身半新半舊的衣服,帶上一把傘,穿上、雙新草鞋隨同接親人和送親的同伴走了。 結(jié)婚時,男家也不置辦家具,一切從簡?;楹?,女的都是住在娘家,逢年過節(jié),男家才來接女的到男家去,住上一兩晚又回娘家來了。
這里婚后的姑娘,女住娘家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時間,有的長達五、六年。伴嫁歌 唱伴嫁歌也是這里的一種習俗,是嫁姑娘的一項主要活動。姑娘出嫁時,她玩得比較好的男朋友,要來伴嫁唱歌。 出嫁的姑娘要在家中擺席,接待玩得最好、感情最深而不能成婚配的男朋友來家唱歌,這種作法,又叫做開歌堂,唱伴嫁歌,女家父母兄弟是允許的,嫁姑娘有人來唱伴嫁歌是好事,若沒有人來唱伴嫁歌倒是掃興的事情。
開歌堂,一般設在叔伯家(本家要接待親友),男方有男伴陪同,坐在席上彼此對歌。 伴嫁歌的內(nèi)容,相當豐富。男方來時,女家將大門關上,男的在門外唱開門歌,要唱十二對,女方才開門;開門后,男方要唱進屋歌;進到堂屋人坐后,男方唱討煙歌,女方取煙招待,男方又唱謝煙歌,這時男女邊唱歌吃抽煙。
抽過煙,又唱討茶歌女方倒茶(茶是侗家油茶),吃完茶,又唱謝茶歌。 這時女的也即時對唱。接著拿來一塊肉,一把鈍刀子,要男的去切肉,刀鈍切不斷,意味著雙方的感情不是從此終斷。
接著擺上酒席,每碗菜都用碗蓋著,男的就要唱開碗歌。如: “青花碗,一路陰來一路陽,雙手打開青花碗,打開花碗意情長?!蓖腴_后,女的的提壺斟酒,酒至三巡,就唱酒歌。 從此以后,就邊唱邊喝酒,由酒歌轉(zhuǎn)入敘情歌;敘情歌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由敘情到感嘆,由感嘆到怨恨,由怨恨進入咀咒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惡,痛罵媒人的的刁唆,唱到情感深處,真是悲痛欲絕,使得在坐人都流下同情的眼淚。
時至五更,男的就唱勸歌,勸女的出嫁,女的唱歌要男的搭救她。如:“細細蛤螞掉下坑,千爬萬爬爬不登,救生救死哥都救,為何不救難中人。 ”天快亮時,男方要回家,女的要出嫁,先由男方唱送歌,唱完送歌,男方離開女家,又唱辭別歌,女的就唱歌挽留歌,來回答男方,一唱一送,一直送到大路口,并贈送一只藍子給男方,籃內(nèi)有糯米飯,一斤肉,一元錢、一張親手繡的帕子。
男方接過藍子,就唱謝歌。男方走后,女方才回家收拾出嫁。 跨過“扁擔橋”廣西侗族青年男女是自由戀愛的。他們一般在春節(jié)前后幾天辦婚事。在辦喜事這天,新娘人屋前,所有主、客人統(tǒng)統(tǒng)走開。
寬闊的木樓里只留下一位最年長的婦女。新娘進入木樓,洞房門口放一根刻有色紋的龍頭扁擔,新娘見到扁擔,用幾尺侗布捆在扁擔上,然后跨過這“扁擔橋”進入洞房。 隨后,年長的婦女遞給她一盒火柴,新娘即點燃盛滿茶油的吊燈,這時主客人才能進來,鬧房就開始了。
鬧新房鬧房時,首先來的是一批年輕人,他們故意穿著破爛的衣服,有的還畫花臉,裝成怪樣,有的挑蘿筐,有的拿酒壺,進門后有的打滾,有的吹口哨,有的跳舞擠到新娘旁要酒要肉吃,直逗得全場人大笑不止,鬧新房有時直到天亮。
唱“開路歌”三天后,新郎陪新娘回門,這時,要有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來到女方家寨門的巷道口上,就被一大堆障礙擋住去路,如杉木、稻草、紡車、雞籠、木馬、干辣椒、柚子葉。
這就要唱“開路歌”,新郎由撐傘的老人領唱,要唱對攔路物中的一件,女方家就搬開一件,這樣要唱幾十首歌,有時要一百多首,一直唱到攔路物搬光為止,道路也暢通了。 美好的祝愿新娘回到嫁家,同樣也要請客歡飲,女方家作的是一些年紀相當?shù)暮笊?/p>
這批后生一邊喝酒,一邊看附近有心愛的姑娘,看準后,馬上離開座位,趁女方不備,用極快動搶走姑娘頭上的包頭巾。待客飲酒的廳堂,實際成了男女青年換信物的好機會。最后是一群小孩學貓叫,并扛來一枝楊梅 樹,樹枝上是孩子們用蘿卜丁削成的一個個楊梅。
這表示祝愿新成家后,日子過得象熟透的楊梅那么甜蜜。這時,新娘便拿來一團團的糯米飯和一大片酸肉分給孩子吃。至此,男婚女嫁儀式才算結(jié)束?! ∮捎谑亲杂蓱賽郏譀]有金錢、地位等因素的干擾,所以侗家人的愛情是極為和諧和美滿的。
男女青年一旦結(jié)合,就相敬如賓,白頭偕老,爭吵、打架以至離婚的事是極少發(fā)生的。 不過呢。。很多侗族的習俗已經(jīng)被漢化很嚴重了,已經(jīng)不純正了。只有少數(shù)還保留著原先的傳統(tǒng)。
5. 瑤族的油茶怎么做
主料:面粉500克。
輔料:熟去皮花生米100克、花生油100克、熟芝麻50克、小茴香粉1小勺、鹽2克。
1、花生油加熱至微微冒煙,倒入面粉,改小火不停翻炒。
2、炒至面粉有香味,顏色發(fā)黃后關火。
3、倒入小茴香粉。
4、倒入碾碎的芝麻。
5、放入花生米,翻炒均勻,油茶面就炒好了。
6、油茶面用適量冷水攪勻,開小火煮。煮的時候要不停用勺子貼著鍋底攪拌,煮至粘稠后就可以加鹽調(diào)味了。
7、出鍋。
6. 苗族的油茶制作工藝
苗族有苗年,苗族很少存在相親,因為苗族人男女會在晚上進行坐妹,過年男孩吹蘆笙,女孩跳蘆笙舞!苗族人喝油茶!苗歌對唱!喝酒喊“呦呀咿唔!”還有很多!反正從小到大就主要身邊是這些!
7. 苗族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各地的做法不同,在重慶主城區(qū)的早點油茶我就吃過多種不同的做法。我所知道的土家族油茶湯做法就是很講究的,在當知青時的現(xiàn)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當年是四川省涪陵地區(qū)酉陽縣),生產(chǎn)隊的社員老鄉(xiāng)就常做來當午餐,我們吃過多次,慢慢地也學會自己做油茶湯。
2012年6月中旬我們回到闊別41年的第二故鄉(xiāng)去看老鄉(xiāng),看故土,我特意提出要吃油茶湯,張三嫂、吳大嫂特意為我和王同學做了油茶湯,只可惜她們有很久都未做(當?shù)亟?開油茶湯)油茶湯了,因現(xiàn)實行退耕還林了,沒有已前集體勞動那種強度了,飲食結(jié)構(gòu)也發(fā)生了變化,很遺憾的是缺了些必需的食材,這倆位嫂子感到很難為情,但是也算了確了我們的鄉(xiāng)愁,永久留在記憶里不會消失滴。
8. 傳統(tǒng)油茶做法和配方
食材主料千張2張面筋1個花生米50g白芝麻30g雞蛋1個 輔料雞湯適量鹽適量胡椒粉5g鮮辣粉5g香油適量水淀粉適量雞精2·5g 步驟1.準備好所有的食材。
2.千張切絲,面筋撕小條備用。
3.鍋中燒開水放入面筋和千張煮上2分鐘過涼備用。
4.鍋中再加水燒開放入花生米煮上5分鐘。
5.過涼后去掉花生皮備用。
6.芝麻小火炒熟備用。
7.鍋中倒入雞湯加熱。
8.放入去皮的花生米煮上15分鐘。
9.然后再放入面筋和千張繼續(xù)煮。
10.加入鹽調(diào)味。
11.再放入鮮辣粉。
12.放入胡椒粉繼續(xù)煮上10分鐘。
13.加入適量的水淀粉慢慢攪拌濃稠。
14.雞蛋打散慢慢淋入攪拌均勻。
15.把炒熟的芝麻加入攪拌均勻。
16.加入少許雞精淋入香油關火。
9. 土家族油茶湯的做法
油茶湯”是恩施土家族的一道獨特的傳統(tǒng)風味湯肴。喝來香溢口齒,余味悠長,即解渴,又充饑。有提神、驅(qū)熱、御寒等作用。在民間,喝油茶湯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這一食俗沿襲至今,尤以來鳳、咸豐縣民間最盛。
油茶湯的制作十分講究。先用茶油或菜籽油分別炸焦茶葉、花生米、核桃仁,豆干、陰米、芝麻、粉條等茶料,再將清水燒沸,備好蔥蒜、姜米、鹽等佐料。先將炸過的菜油和茶葉放入碗內(nèi),再到入沸水。這時碗面上浮一層油和焦黃的茶葉,然后用小勺一一加進花生米、核桃仁等茶料和佐料。經(jīng)這樣精制而成的油茶湯,油是香的,茶是香的,油炒焙了茶香,茶香又解油膩,加上焦脆脆、香噴噴的“茶料”,喝一口真是滿口生香,別有風味。在1991年4月杭州中國首屆國際茶文化節(jié)上,來鳳縣土家油茶湯藝術(shù)團制作的油茶湯獲得榮譽證書。在此茶文化節(jié)上,中國茶葉研究學會理事長、農(nóng)業(yè)部茶葉質(zhì)量檢測中心主任程啟坤品嘗后,當場揮毫寫下了“土家油茶香九州”的贊詞。一些國內(nèi)外專家品嘗后,也都贊口不絕。
10. 瑤家油茶制作方法
在700里賀州賀江的上游,有一片水天相連的湖水,位于富川瑤族自治縣境,它就是龜石水庫,龜石水庫1961年開始蓄水,最大庫容6億立方米,是廣西六大水庫之一。它匯集了賀江源頭無數(shù)條小溪的水,水色澄碧,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內(nèi)陸湖,故稱碧溪湖。
游玩攻略:
地點:廣西賀州富川縣龜石水庫濕地公園
出行方式:自駕 富川已經(jīng)通了高速了的,最好在柳家出口下,出了出口以后走上一段鄉(xiāng)道,很 快就可以看見很多大風車,那就是快要到了。
富川縣龜石水庫濕地公園
游玩時間:半天
去了之后建議游玩:一天
昨日去了半天,做以下總結(jié):
可玩性:
1.垂釣
2.游泳
3.這個湖有湖灘,可燒烤,野炊,車可以直接開到湖邊。
4.旁邊有個虎頭村,里面可以喝到富川瑤家油茶,特別適合一些女同志坐下來一遍侃大山一遍喝油茶。
5.適合帶一些小朋友來,濕地公園嘛,來認識親近一下大自然。
6.也適合情侶來,旁邊有綠道散步,一直連接到虎頭村。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