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氣血不足,經(jīng)絡不通導致頸椎難受、頭暈、臉色差,怎么調(diào)理?
脾虛造成的氣血不足,屬于脾氣虛這一大類,但這僅僅是籠統(tǒng)的說法,實際上它有幾種情況,痰滯(飲停)、氣滯、氣逆、氣虛、肝郁等。因此,宜辨證、對癥調(diào)理,最好不要一概而論。
氣與血是相互聯(lián)系的。氣不足,血也就會不足,因此,經(jīng)絡到底通不通,要待氣順暢以后再做判斷,先入為主也是不對的。
全身疲乏,四肢無力,自汗,面色蒼白,口淡納少,腹部虛脹,舌體胖,舌質(zhì)淡,舌邊齒痕或有中裂,苔薄白,脈沉細。其中,舌象、脈象才是必具條件,證候應有三項以上符合者可確定為脾氣虛。
能導致題目描述的癥狀的病因有很多,這里只說說關(guān)于脾氣虛。非脾氣虛傾向者,不可胡亂對號入座。
就所說的幾種類型來簡單闡釋一下:
一、痰滯(飲停)型
此多緣稟賦弱,或因藥峻損而成。土虛木盛時作時止,面色淡黃,或青白相兼,身必溫和,昏睡眼合,或睡臥露睛,脈來遲緩,神氣慘慘,大便泛青??梢婋涓姑洕M不舒,胃內(nèi)振水聲或水在腸間轆轆有聲,嘔吐清水痰涎,或伴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舌質(zhì)淡胖有齒痕,苔白滑。
此種情況宜培補元氣、緩肝理脾、化痰。
用藥:胃苓丸、醒脾湯、苓桂術(shù)甘湯合小半夏湯等。食少便瀉者,宜香砂六君子湯。
茶飲:煨姜、大棗,與黨參、白術(shù)、木香、陳皮任選其一合用泡茶頻飲。
食物:首要低糖,可適當多吃魚類及苦味蔬菜、豆類。
二、氣滯型
脾胃氣虛而滯,最顯著的特征是常覺疲乏倦怠,視物昏花。除素體孱弱外,多因飲食不規(guī)律而成。脾虛不運,臟腑精氣不足,不能上貫于目,晶珠失養(yǎng),漸變混濁,故視物昏花。臟腑精氣不足以生神及充養(yǎng)周身,因而精神倦怠,面色萎黃,肢體乏力。脾虛運化不力,故食少便溏。
此種情況宜調(diào)補脾胃、升陽益氣。
用藥:補中益氣丹、六君子丸、歸脾湯等。
茶飲:當歸、白術(shù)任選其一泡茶頻飲。
食物:節(jié)制飲酒,少吃牛羊膻腥,適當多吃含淀粉的食物、薯類、洋蔥、藠頭、筍子等。
三、氣逆型
除一般的脾虛癥狀外,若痛而作嘔少食,則屬氣逆。
用藥:六君、炮姜、藿香。
飲食:小米、山藥、薏米、大棗。適當多吃或泡水喝即可。日常食物中可適當多用香辛料。
四、氣虛型
多因飲食不節(jié),或勞倦過度,或憂思日久,損傷脾土,或稟賦不足,素體虛弱,或年老體衰,或大病初愈,調(diào)養(yǎng)失慎等所致。 腹脹納少,甚則食后脹甚,大便溏薄,或肢體倦怠,形體消瘦,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或見肥胖、浮腫,舌淡苔白。
用藥:參苓白術(shù)散、健脾益氣丸等。
用藥:補中益氣丹、六君子丸、歸脾湯等。
食物:節(jié)制飲酒,少吃牛羊膻腥,適當多吃含淀粉的食物、薯類、洋蔥、藠頭、筍子等。
五、頓咳型
多因咳嗽日久,耗傷肺氣,肺脾氣弱故咳聲低弱,氣短懶言,自汗或盜汗。脾虛失運故納差食少,大便不實。舌淡,苔薄白。
治則益氣健脾。
用藥:人參五味子丹、溫肺止流丹。
茶飲:任選五味子、黃芪、西洋參、麥冬泡水代茶??人陨?,有痰者,加川貝母、款冬花、紫菀潤肺止咳。
飲食:清淡為主,忌油膩辛辣,可適當多吃鴨肉、糯米、干貝、紅菜頭、紫米等。
六、肝郁型
素體虛弱,或思慮勞倦過度,或飲食失調(diào)復傷。脾氣不足,統(tǒng)攝無權(quán),沖任不固,氣虛陽氣不布故氣短懶言,神疲肢倦,脾失健運,故食少腹脹。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故脅肋脹滿。每因情志怫郁即腹痛腸鳴泄瀉,瀉后痛減,脘痞胸悶,急躁,易怒,易嘆氣,噯氣少食,舌邊紅,苔薄白。
治則健脾調(diào)肝。
用藥:普通可用柴胡疏肝丸;肝旺者宜平肝潛陽,可用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內(nèi)熱型可用七味白術(shù)散。
茶飲:五味子、百合、生白芍任選其一泡水代茶頻飲。
飲食:少吃油炸、燒烤食物,多喝水,適當多吃豆類、番茄、蘿卜、藕、橘子、蘋果、荷蘭豆、牛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