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綠針茶葉怎么樣(四面綠針綠茶)
四面綠針綠茶
、永川秀芽:永川秀芽是針形名茶,屬于綠茶類。產于重慶市永川區(qū),主要包括永川區(qū)云霧山、陰山、巴岳山、箕山、黃瓜山五大山脈的茶區(qū)。由重慶市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1959年研制生產,1964年經國內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正式命名為永川秀芽。
2、涪陵白茶:“涪陵白茶”是重慶市涪陵區(qū)2005年從浙江安吉引進的茶樹新品,經過十余年的發(fā)展,目前在涪陵芝南茶廠、重慶盛茗農業(yè)公司、涪陵翠南茶廠等種植基地種植2000多畝,每年茶葉產量10萬公斤左右,外形油潤金黃,自然呈丫,沖泡后湯色清澈明亮,葉底似蘭花盛開,葉色綠白相間(葉脈翠綠,葉片乳白),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具有嫩香持久帶花香,滋味鮮醇似雞湯的特點
3、西農毛尖:西農毛尖產于重慶西南農業(yè)大學實驗茶場。其形美、色綠、顯毫,香氣芬芳馥郁,滋味鮮醇爽口,乃花茶之珍品。有西農毛尖茶、臘梅花茶、西農綠茶系列、縉云毛峰等多個系列。其中綠茶系列為大眾系列,價格較低;毛峰系列質量為上,價格也最高;臘梅花茶為季節(jié)性特產花茶,僅在臘月前后上市供應。
4、金佛玉翠:南川金佛玉翠茶,重慶市南川區(qū)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地海拔600~1200米,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外形緊直綠潤,湯色嫩綠明亮,栗香持久,滋味濃醇爽口,葉底黃綠明亮。5、雞鳴貢茶:雞鳴貢茶是一種主產于重慶城口雞鳴寺一帶的扁形炒青綠茶。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城口廳志》:“古茶園,在八保雞鳴寺后。茶樹皆明時植。所產之茶,較他處諸茶細嫩,又獨早,其味清香,愈于凡品。”故有“雞鳴院內茶,白鶴井中水”之說。
6、秀山毛尖:秀山毛尖茶產于武陵山區(qū),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霧山中,且地處北緯30℃的黃金產茶帶,遠離城區(qū),無公害、無污染。以優(yōu)質鮮嫩茶葉為原料,經精細加工而成,具條索緊密、湯色晶瑩,清香持久,有味醇鮮爽之特色,是茶葉中的精品。
7、四面綠針:四面綠針茶產品臻選江津區(qū)貓山富硒茶園核心區(qū)的鮮葉為原料,采用傳統(tǒng)手工與現(xiàn)代工藝有機結合,匠心深蘊,制就“四面綠針”一壺好茶。外形扁直肥壯,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爽回甘,香氣栗香濃郁,經久耐泡。
8、巴南銀針:巴南銀針是巴南二圣茶廠開發(fā)生產的特制高級針形名茶,系系列茶葉產品中的名綠茶珍品。它以早春幼嫩芽葉為原料,手工精細制作,其外形挺直秀麗,綠潤顯毫,嫩香持久,滋味鮮爽回甘。該茶原料選用海拔700米、終年多霧山區(qū)的無性系香氣特濃的“梅占”、“福安”及福鼎、云南大葉茶等良種,具有營養(yǎng)豐富、芽葉嫩勻、肥壯、葉片大實的特點。
9、龍缸秀芽:龍缸茶業(yè)位于云陽龍缸5A級景區(qū),海拔1100米以上,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茶園常年云霧繚繞,是高品質茶葉生產的好地方。龍缸云霧牌“龍缸秀芽”,是針形名茶,屬于綠茶類,以早春優(yōu)質茶樹細嫩芽頭或一芽一葉初展為原料,經殺青、揉捻、理條、提香四道工序精細加工而成。
10、雙鳳至尊:重慶沐樹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旗下有雙鳳至尊、千年烏江、中國紅2號等多種類高山有機茶品。武隆高山茶雙鳳至尊,萃取高山原葉、采用竹炭慢焙、多道人工細致篩選堅持本真、醇正好茶、留住原本的本真韻味,干茶顆顆獨芽,勻整肥壯,內含物質豐富,香氣好,滋味鮮醇,耐沖泡。
四面綠針是什么茶
麻城,位于湖北省東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中段南麓,地處武漢、鄭州、合肥三角經濟區(qū)域中心,緊鄰省會武漢。版圖面積3747平方公里,人口120余萬。境內東西最長距離為76公里,南北最寬跨度82公里。麻城奇山秀水,花色似錦,“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杜鵑花海蔚為壯觀。麻城也是革命老區(qū)。
★三臺八景,為麻城著名的名勝。[13]
★白云臺:位于市北仙居山,有石隆起,上平臺,時有云氣往來其巔,高瞻遠眺,縹緲繽紛,相傳為麻姑行游之所。[13]
★雁臺:位于市東白梟山之南,有石平坦如席,釋道一修真是山,早晚率動彌課頌于臺上,梵語一聲,群雁下集,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道力佛性作如是觀。[13]
★釣魚臺:位于市風陂河,兩水夾流,巨石突起于河中,縱橫各丈許,明季邑人周柳塘建寨碧樓于臺上,暇則垂釣其中,海內名士朝夕過從,稱盛一時,迄今僅存遺址。[13]
★龜峰旭日:龜山峻極,高聳入云,頂望江河如匹練,而于凌晨觀日出為奇,扶桑動搖,海水吞吐,金蛇萬道,射目蕩心,恰似泰山之觀日出。[13]
★白臬飛泉:山頂有石壁,泉從罅出,稍下為石所截,激怒有聲,嘖玉濺珠,不可遏止,飛向半空,千丈一落,奇瀑也。[13]
★麻姑仙洞:洞在仙居山之腹。邑志記后趙麻秋建城時,督工子夜不輟,其女麻姑側憫民工,偽作雞聲,冀父聞聲罷役,久為,秋覺而笞姑,姑遂逃此修真。山半為靜月寺,寺左邊一亭,更上有洞,懸石支架,中空如室,底有一池,魚游其中,背有平臺,方廣十笏,東南居峰護衛(wèi)屏列,西北則煙云繚繞,彌望無際,四方名士,選勝來游者甚眾,雅士留詩,代有所聞。[13]
★柏子秋蔭:柏子塔在市東北二十里之九龍山,相傳唐時所建,塔高九丈九尺,其頂覆以鐵鑊,有柏樹盤生于中,每于立秋日午時,塔四面無影,夙傳中洲有塔,每日中無影,論者謂土圭正景之義,茲塔獨于立秋日無影,實為異事。[13]
★鳳嶺朝云:鳳嶺位于市西北十五里麻姑仙洞之側,相傳有鳳集此,朝陽未升,晨霞初啟,云蒸霞蔚,晴絲萬縷,若煙非煙,似霧非霧,可與巫山神女峰比美。[13]
★萬松古亭:亭在古縣城西七里,昔縣令張公毅植樹萬株于西崗,立亭其間以觀風,宋蘇子瞻過此,有詩且以名其亭。[13]
★桃林春色:桃林位之市東五里之桃林河,兩岸多桃花,綿亙十余里,居民村巷,羅錯其間,桃花盛開,紅霞如錦,茅檐竹舍,掩映芳華。[13]
★龍池夜月:黑龍池在市東南三里許,池水清澈如碧玉,每值夜水輪涌,皎浩異常,人立池旁,清鑒毛發(fā),儼居玻璃世界。[13]
革命圣地
★烈士陵園:位于市西面牛坡山,面積約90余畝。臨山石階百級而上,門內矗立氣勢雄偉、高聳入云的,碑上面以閃閃發(fā)光鎦金大字,鐫刻著、葉劍英、李先念、徐向前等同志的題字和題詞。園內還興建有革命烈士紀念堂和革命博物館。[13]
★乘馬崗會館:1926年秋,乘馬地區(qū)第一個黨支部和乘馬區(qū)農民協(xié)會成立的舊址,毛澤東同志派來的三百名學生軍戰(zhàn)斗指揮部設在此處,縣農民自衛(wèi)軍也在這里成立。解放后,經人民政府保護和維修,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3]
★夏家山:位于市南夫子河鎮(zhèn)蘆家河附近,地居偏僻狹道,入而忽然開朗,背倚高山可為屏障,抗戰(zhàn)期間黨派方毅、劉西堯、張體學等同志在此開辟鄂東抗日根據(jù)地,第二十一集團軍抗日第五大隊,在此成立。[13]
★鄂豫皖紅四軍組建遺址:位于福田河鎮(zhèn)舊街,1931年1月,活動在鄂豫皖邊區(qū)的紅一軍與轉道而來的十五軍在商南竹園會師,就近開赴麻城福田河,合編為紅四軍,曠繼勛任軍長,徐向前任參謀長,全軍約1.25萬人。[13]
★順河柏樹(北風)咀紅軍醫(yī)院:位于順河集鎮(zhèn)垸店柏樹村,1930年,麻城縣蘇維埃政府成立,機關駐地柏樹咀,同時,省蘇維埃政府也在此建立紅軍醫(yī)院第二分院。醫(yī)院占地約200平方米,磚木結構平房。后多次維修,并辟為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13]
主要景觀
★龜峰山
位于麻城市龜山鎮(zhèn)境內,由龜頭、龜腰、龜尾等9座山峰組成,
天下第一龜
方圓100多公里,最高海拔1320米。國家AAAA級風景區(qū)。因其地形山勢酷似一只昂首吞日的神龜而得名“龜山”,大別山中的名山。有“天下第一龜”、“中國杜鵑第一山”和“第二廬山”的美譽。龜峰山主要景點有:杜鵑花海,龜首,抗戰(zhàn)遺跡石刻,能仁禪寺,望龜亭,觀音殿,龜山迎客松,杜鵑花溪等。[14]
龜峰山屬亞熱帶大陸濕潤季風氣候,它的位置恰好處在大別山南北氣候的分界線上,北坡是南溫帶針葉與落
葉混交林景觀,而南坡則是北亞熱帶綠針闊葉混交林景觀。大別山脈一名,正是體現(xiàn)了這種景觀上的兩種不同形態(tài)。氣候、水文和土壤上的巨大差異,構成了龜峰山所獨有的豐富多彩的四季美景。[14]
龜峰山平均氣溫為13℃,7月最高氣溫為23℃。盛夏時節(jié),當100公里外的武漢處于火爐狀態(tài)時,龜峰山卻是一片清涼世界。龜峰山春可觀賞蘭花杜鵑,夏可避暑納涼,秋可觀紅采山果,冬可踏雪尋梅。因長期的封山保護,自然地質資源和植被保存極為完整。是大別山少有的風景旅游勝地。[14]
龜峰山奇石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們全部都是由古老的石英花崗巖組成。
烈士陵園
與由石灰石與水作用下生成的溶巖石不同,龜峰山地區(qū)的象形蝕余奇石則是花崗巖在長期的物理風化、崩塌和地應力作用下形成的。因此,更顯得險峻瑰麗、雄渾蒼勁、粗獷神奇、自然天成。充分展示了之妙。它們有的像龜,有的像兔、,有的像貓,在的象獅身人面獸……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奇石的形態(tài)變幻無窮。登山路上,觀龜峰奇石,令人有峰回路轉,移步換景,遐想萬千之感。[14]
★麻城烈士陵園
麻城烈士陵園位于城區(qū)陵園路, 是為紀念”黃麻起義”和緬懷鄂豫皖革命先烈的而修建的,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qū)”之一和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節(jié)點。,該陵園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是湖北省愛國主義、國防教育示范基地。[15]
★杏花村
杏花村圖冊(11張)
麻城杏花村位于麻城市岐亭古鎮(zhèn)旁,國家AAA級景區(qū)。據(jù)專家學者考證,即晚唐詩人杜牧詩中所寫的杏花村。明清詩人也多有詩賦。清乾隆皇帝曾御賜巨匾“杏花古剎”于村廟。這是一座文化名村,風景幽美,楊柳依依,小橋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誘人。
★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市區(qū)西北4公里處,國家AAA級景區(qū)。其森林覆蓋率達95%。公園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多彩多姿,帝主廟建于明代,是著名道教活動中心;麻姑仙洞泉水清澈,終年不涸,與鳳嶺朝云同列入 “麻城八景”;靜月宮綠竹通幽,藏獅洞冬暖夏涼;石筑城墻連綿數(shù)里,三國曹操手書“萬古高風”遺址等等。[16]
公園交通便利。五腦山森林公園地處麻城市區(qū),106國道、合武鐵路、大廣高速公路在這里交匯,距市區(qū)中心僅4公里,
雪映五腦山
距京九火車站10公里,距合武火車站2公里,距武漢天河機場80公里,交通極其便利,各景區(qū)道路暢通,便捷。[16]
公園風景優(yōu)美,氣候宜人,山峰連綿起伏,林海松濤,百鳥鳴唱,綠水青山,令人留連忘返。公園旅游資源豐富,帝主廟、法華寺分別是麻城道教、佛教活動中心;白云臺、麻姑仙洞、鳳嶺朝云同列入麻城“三臺八景”。[16]
建園以來,公園一是逐步完善基礎設施,修通帝主廟至麻姑仙洞山頂公路,硬化了進場4.5公里仙姑路,改造公園電網,新建通訊基站和供水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水、電、路、通訊“四通”;二是新建、修繕一批景點,修繕了帝主廟、麻姑仙洞、靜月宮等老景點,新建法華寺、動植物園、霸王寨、飛機場等新景點;三是通過招商建成了簡家沖水庫和輝煌山莊,仙姑洞山莊,提高了公園旅游接待能力。[16]
★柏子塔
柏子塔建于唐代,距今有1200多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朝古塔柏子塔
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區(qū)東北約10 公里的九龍山上,轄地屬閻河鎮(zhèn)柏子塔村。柏子塔為六邊形樓閣式磚塔,蓮花形平座以及直欞窗為唐代盛行的建筑風格,而球紋窗又具有五代風格。原為九層。日寇侵華時,將塔頂及八、九層炸毀,現(xiàn)存七層半,殘高34.72 米,保存總體狀況較好。據(jù)(《麻城縣志》康熙九年刻本)載:“唐德宗四年(783 年),虛應禪師建塔,九級,頂覆以鐵鑊,鑊側一柏蟠根而生,每立秋日午,塔身無影”。故稱“柏子秋陰”是“麻城八景”之一。塔旁有“唐王洞”、“龍井”、“寺院”。塔南50米處是“九龍寺”,為三開磚木結構建筑。內有僧人兼作柏子塔保護人。另外,明代思想家李贄講學、著述的龍?zhí)端?、釣魚臺遺址,亦在附近。[17]
遺跡及文物
★粟山崗遺址:位于市區(qū)龍池橋辦事松鶴村。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土墩,南北長120米,東西寬60米,高出地表1-3米。暴露遺物有陶器和石器兩大類。陶器有泥質磨光黑陶曲腹杯、彩陶高柄罐形鼎、鏤孔豆、孟、甑、紡輪等。石器有石斧、矛、鏃等。謝家墩遺址,位于宋埠大勝山村謝家墩垸,距宋埠4公里。遺址成長方形,高出地表3-9米,總面積4000平方米,出土器形有夾砂陶平折沿陶盆、麻面實心陶球、小口高頸陶罐、弦紋缸、陶環(huán)、陶缽等。器物紋飾有弦紋、繩紋、鏤孔和附加堆紋等。專家考證,屬新石器龍山文化,含有屈家?guī)X等早期文化因素,為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地。[13]
★白骨墩楚墓:位于宋埠鎮(zhèn)大勝山村,古墓共6座,出土文物262件,其中陶器109件,有鼎、敦、壺、罐、豆、紡輪等;銅器142件,有劍、矛鏃、馬銜、鼎、壺等。墓葬均為長方形坑豎穴墓,棺木以懸底弧棺為特點。據(jù)專家考證,該墓與江陵楚墓、黃岡月兒沖墓為同時代墓葬。
針形綠茶有哪些
白皮芽不是什么茶,而是茶樹的芽。通常一芽未展做針形茶葉,如信陽毛尖。芽頭小小的,要6到7萬個丫頭才能做一斤茶葉。一芽一葉做螺形茶葉,扁形茶,圓形茶,碧螺春,龍井,黃山毛峰,等之類,一斤茶葉可能要4萬個芽頭。一芽二葉是做太平猴魁,7到8千個茶葉。一芽三葉做烏龍茶,安溪鐵觀音的要求更為嚴格,它要求的三葉要保持比較均勻,上邊的芽頭是駐芽,這樣做出來的安溪鐵觀音品質比較穩(wěn)定,喝起來口感是不錯的。
白皮芽不是什么茶,而是茶樹發(fā)的芽,可以選擇芽的不同類型制作成不同的茶葉,它們的品質是不一樣的。
針一樣的綠茶
1、外觀區(qū)別
茉莉蘭妃外表細長如針,而且表面有大量的白毫,色澤如銀;
而茉莉銀針在加工過程中會讓茶葉表面的白毫有所流失,它的顏色比較綠,而且有白色的茉莉花存在,這也是兩者之間的重要不同。
2、香味區(qū)別
茉莉蘭妃是用天然茶葉制成的干茶,在加工過程中沒有加入其他的任何材料,所以這種茶的香味只是天然的茶葉香味;
而茉莉銀針在加工的過程中則加入了適量的茉莉花,它制成以后的茶葉不但有誘人的茶香,還有誘人的茉莉花香,它的香味比白毫銀針更為誘人。
綠針是什么茶
云嶺牌永川秀芽 重慶云嶺茶業(yè)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芝楠涪陵白茶 重慶市涪陵區(qū)芝南茶廠生產
西農毛尖 重慶西農茶葉有限公司生產
金佛玉翠 南川區(qū)農業(yè)特色產業(yè)中心/重慶綠航母公司/重慶市金佛山茶業(yè)集團生產
雞鳴貢茶 重慶市城口縣雞鳴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皇茗苑牌秀山毛尖 重慶皇茗苑農業(yè)綜合開發(fā)有限公司生產
四面綠針 重慶市旺發(fā)茶葉有限公司生產
巴南銀針 重慶市二圣茶業(yè)有限公司生產
龍缸秀芽 重慶龍缸茶業(yè)有限公司生產
武隆高山茶雙鳳至尊 重慶沐樹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生產。
像針一樣的綠茶
墨江云針,是云南針形曬青綠茶。這茶的是由日本引進技術,仿日本“玉露茶”工藝炒制,故原名“玉露茶”,1958年改進工藝,由蒸青改為鍋式殺青,提高了品質,改變了口味。
1975年改名為云針茶,主要產于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一帶,因為外形緊細如針,鋒苗挺直,毫芽銀白而得名。
云針茶采用云南大葉種鮮葉制成,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占 70%,一芽二葉初展30%。用鍋炒高溫殺青,揉捻理條做菜采用平揉、滾揉、搓揉、碾揉等手法,使茶條挺直緊細如針。
加工制作方法是手工殺青,機械初揉,手工做形,晾至足干。主要工藝有殺青、初揉、做形(包括理條搓揉、碾揉、滾揉三個過程)、晾干、篩剔、補火等六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