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氣候盛產(chǎn)茶葉(四川的茶葉品種)
四川的茶葉品種
茶的種類分為: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綠茶,紅茶,花茶,茉莉花,鐵觀音,素茶,普洱茶,苦丁茶、還有大紅袍、熊旦茶、參茶、普洱茶等。
一、基本茶類:
1、綠茶:
基本工藝流程:殺青——揉捻——干燥
01、炒青綠茶:
長炒青——眉茶(炒青、特珍、珍眉、風眉、秀眉、貢熙等)
圓炒青——珠茶(珠茶、雨茶、秀眉)
細嫩炒青(龍井、大方、碧螺春、雨花、松針等)
02、烘青綠茶:
普通烘青(閩烘青、浙烘青等)
細嫩烘青(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高橋銀峰等)
03、曬青綠茶:(滇青、川青、陜青等)
04、蒸青綠茶:(煎茶、玉露等)
2、紅茶:
小種紅茶(正山小種、煙小種等)
工夫紅茶(滇紅、祁紅、川紅等)
紅碎茶(葉茶、碎茶、片茶、末茶)
3、青茶:
閩北烏龍(武夷巖茶、水仙、大紅袍、肉桂等)
閩南烏龍(鐵觀音、奇蘭、黃金桂)
廣東烏龍(鳳凰單樅、鳳凰水仙、等)
臺灣烏龍(洞頂烏龍、包種等)
4、白茶:
白芽茶(銀針等)
白葉茶(白牡丹、供眉等)
5、黃茶:
黃芽茶(君山銀針、蒙頂黃芽等)
黃小茶(北港毛尖、溈山毛尖、溫州黃湯等)
黃大茶(霍山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
6、黑茶: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湖北黑茶(蒲圻老青茶等)
四川邊茶(南路邊茶、西路邊茶等)
滇桂黑茶(普洱茶、廣西六堡茶等)
7、再加工茶類(以各種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
花茶(茉莉花茶、珠蘭花茶、玫瑰花茶等)
緊壓茶(黑磚、茯磚、花磚、方茶、餅茶)
萃取茶(速溶茶)
二、以季節(jié)分類
1、春茶----是指當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葉。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樹經(jīng)過了半年冬季的休養(yǎng)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zhì)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如六安瓜片)
2、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葉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葉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等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多不如春茶強烈,由于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葉增加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如普洱茶)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葉。秋季氣候條件介于春夏之間,茶樹經(jīng)春夏二季生長、新梢芽內(nèi)含物質(zhì)相對,減少了茶葉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fā)脆,葉色發(fā)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如鐵觀音)
4、冬茶----大約在10月下旬開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氣候逐漸轉(zhuǎn)冷后生長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長緩慢,內(nèi)含物質(zhì)逐漸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氣濃烈。(如凍頂烏龍)
四川的茶葉品種9號多少錢
普洱茶等級劃分0-9級,一共10個級別,其中特級(0級)最嫩,能夠看到細小的芽頭,帶有金色的毫毛;九級最粗老,大葉帶有梗。
級別高的嫩青是不必來壓制的,一般特級到四級會做成散茶發(fā)售,五級到八級壓餅,九級做磚茶。
四川的茶葉品種,種131,還是9號茶為好
四川大學開設本科專業(yè)131個,覆蓋了文、理、工、醫(yī)、經(jīng)、管、法、史、哲、農(nóng)、教、藝等12個門類。四川大學專業(yè)有:臨床醫(yī)學、英語、電子商務、核工程與核技術、美術學、生物醫(yī)學工程、歷史學、工程管理、通信工程、自動化、物聯(lián)網(wǎng)工程、建筑學等。
其中,國家“雙一流”專業(yè):數(shù)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yī)學、口腔醫(yī)學、護理學。
四川的茶葉品種介紹
我四川地大物博,茶葉品質(zhì)上乘,品牌眾多,各具獨特。我雖很少喝茶,但很愛喝本地野生老鷹茶;它生長在海拔1000米以上,吸大地之靈氣,納日月之光輝,吮甘泉之雨露,抽巖頁之富硒,與山花吐芳香,經(jīng)四季之更替,是植物中的精靈。
四川的茶葉品種有哪些
中國茶類分為六種,紅茶、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黑茶,紅茶代表茶為正山小種、祁門紅茶等,綠茶為信陽毛尖、安吉白茶、西湖龍井等,黃茶為蒙頂黃芽、君山銀針等,白茶為白牡丹、白毫銀針等,青茶為鐵觀音、武夷巖茶等,黑茶為安化黑茶、廣西六堡茶等。
1、綠茶
不經(jīng)發(fā)酵,茶性偏寒。
六大茶類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類。自古為世人所知的名茶,多數(shù)都是綠茶,比如龍井、毛峰、瓜片、碧螺春等。
綠茶要炒,專業(yè)術語叫做“殺青”。
鮮葉下鍋炒制,葉片中一種叫做“酶”的物質(zhì)因為遇到高溫死亡了,綠茶就沒辦法進行發(fā)酵,因此綠茶始終都保持著綠油油的外觀。
經(jīng)過炒制以后,鮮葉中原本的青草味就散去,演變成了綠茶特有的清香,有的還有炒栗子香。
此外,還有少量綠茶采用蒸汽殺青的。
2、白茶
輕微發(fā)酵,新茶屬性偏涼,老茶相對溫和。
六大茶類中制作工藝最簡單的一類。鮮葉經(jīng)采摘之后,不經(jīng)殺青或揉捻,只經(jīng)晾曬或文火干燥制成。白毫銀針、壽眉等屬于此類。
白茶有句耳熟能詳?shù)脑?,叫做“不炒不揉、自然天成”。白茶的工藝可以說是六大茶類中程序最少的一種,但也并不簡單。
曬白茶,并不是讓白茶在太陽底下暴曬,是根據(jù)天氣情況,把白茶在室內(nèi)外攤放晾曬。
日光強度、溫度、攤放的厚薄都需要謹慎把握,晾曬到一定程度烘干即可。在晾曬過程中,白茶微微發(fā)酵,產(chǎn)生淡淡的花香和純凈的甜味,還有日曬的香氣。
3、黃茶
微發(fā)酵茶,茶性寒涼,
六大茶類里存在感最低的一類。其加工工藝類似于綠茶,只是多了一道“悶黃”的工藝。,代表茶葉有蒙頂黃芽、君山銀針、霍山黃芽等。
黃茶的制作與綠茶很相似,但是多了一個“悶黃”的步驟。在黃茶的干燥前或后,趁熱用紗布或草紙包裹起來,讓黃茶在濕熱的作用下進行輕發(fā)酵。
因此,制成的茶顏色明顯發(fā)黃,帶有悶制過的熟香,味道比綠茶少了一絲鮮,多了一絲醇。黃茶加工難度很高,悶黃沒做到位或過了頭,都出不來黃茶的味道。
4、烏龍茶
半發(fā)酵茶,茶性平和
青茶即烏龍茶。著名的安溪鐵觀音即是屬烏龍茶類。由于其工藝特點,烏龍茶葉底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綠葉紅鑲邊”的情況,代表茶有鐵觀音、鳳凰單叢、大紅袍等。
把鮮葉稍微攤晾變軟之后,就要用竹篩進行“搖青”了。葉片在竹篩里搖晃碰撞發(fā)酵,產(chǎn)生濃郁的花香。
葉片的邊緣比較脆弱,碰撞變紅,而葉片的中心始終是綠的,最后形成烏龍茶“七分綠三分紅”“綠葉紅鑲邊”,這就是半發(fā)酵。
烏龍茶的搖青除了用竹篩手工搖青,還有放進一個類似滾筒的機器進行搖青的。
5、紅茶
全發(fā)酵茶,茶性溫和
我國第二大茶類,聲名遠播海外。著名的正山小種、祁紅即是屬于此類。紅茶是全發(fā)酵茶,相比半發(fā)酵的烏龍茶搖晃碰撞,紅茶的發(fā)酵力度要更大一點,因此要“揉捻”。
鮮葉采摘回來,稍微晾一晾,葉片水分減少、變軟之后更便于揉捻。經(jīng)過揉捻,茶葉的細胞和組織破損,茶汁溢出,酶與茶中的內(nèi)含物質(zhì)充分接觸,發(fā)酵得以快速進行。
其他茶類也有揉捻這個動作,但都多在把促進發(fā)酵的酶殺死以后進行的,因此主要以整理茶葉形狀為目的。
6、黑茶
后發(fā)酵茶,茶性溫和(存放一定時間后)
六堡茶和安化黑茶為代表。屬后發(fā)酵茶,通常以緊壓茶的形態(tài)出現(xiàn)。
四川的茶葉品種有什么
清茶 普洱 少數(shù)喜歡喝黑茶 還有當?shù)亟凶觥把┭俊焙汀苞棽琛?/p>
補充:茶,屬于山茶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植株高達1-6米。茶樹喜歡濕潤的氣候,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qū)廣泛栽培。茶樹葉子制成茶葉,泡水后使用。茶樹種植3年就可以采葉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長出4-5個葉的嫩芽,制作茶葉質(zhì)量非常好,屬于珍品。廣泛流行于世界的保健飲品,起源于中國。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漢人飲茶已有幾千年的歷史。[1] 三皇五帝時代便有神農(nóng)以茶解毒的故事。
四川的茶葉品種及圖片
四川植物資源特別豐富,有高等植物1萬種左右,約占全國總數(shù)的1/3。各種資源植物4500種以上,其間藥用植物3200余種,油脂類植物300余種,纖維植物220余種,單寧植物150 余種。
四川植物種類非常豐富,且大體按不同的地域分布。常綠闊葉林帶集中在四川盆地,針葉林帶多產(chǎn)于川西高山峽谷,草甸、灌叢僅見于川西高原。 四川闊葉林 闊葉林是四川盆地內(nèi)及周邊主要植被。
有偏濕性常綠闊葉林,建群種為刺果米櫧、青杠、楨楠、大頭茶、華木荷、峨眉栲等;有偏干性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于川西南山地,建群種有滇青杠、高山栲和多變石礫等;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建群種有包石礫、峨眉栲、珙桐、水青杠、多樺木等;低中山落葉闊葉林,多為常綠闊葉林破壞后的次生類型,主要建群種有麻櫟、栓皮櫟、榿木、水青杠等。
此外,在川西高山峽谷及山原邊部還生長有亞高山落葉闊葉林,多為暗針葉林破壞后的次生林。主要是白樺、糙皮樺、紅樺、山楊等;有山地硬葉常綠闊葉林,又稱高山櫟類林,為西南特有的植被類,主要有川滇高山櫟、黃背櫟、灰背櫟等。
四川針葉林 四川針葉類型之多居全國首位。其中,低、中山針葉林產(chǎn)于四川盆地內(nèi)及周緣山地,亞高山針葉林多分布在川西高山峽谷中。 低山常綠針葉林,主要由松、杉、柏屬組成,建群種為馬尾松、杉木、川板木等。
它是四川盆地內(nèi)主要用材林。中山常綠針葉林,建群種為云南松、華山松、干香柏等,產(chǎn)于盆周山地和川西南山地。亞高山常綠針葉林,主要建群種有鐵杉、云杉、高山松、冷杉等。鐵杉與槭、樺等常構成色彩艷麗的“五花林”。
云杉、冷杉林是四川分布廣、蓄積量大的主要用材林;亞高山落葉針葉林,是四川植被垂直分帶中海拔最高的針葉林類型,建群種為紅杉、大果紅杉、四川紅杉等。 四川竹林灌叢草 四川盛產(chǎn)竹子,產(chǎn)量占全國的 1/5 。
主要建群種有楠竹、斑竹、壽竹、硬頭黃竹、刺楠竹、水竹、白夾竹等。 竹子成片成林,分布于四川盆地內(nèi)和盆周低山。竹子用途極廣,有“寧肯食無肉,不肯居無竹”之說。此外,在龍門山中的高山針葉林下常有竹叢,建群組為箭竹屬,是國寶大熊貓的主食。
四川灌叢主要有:山地灌叢,多為次生不穩(wěn)定群落。建群種有四角柃木、川灰木、白櫟、馬桑等,廣泛分布于四川盆地內(nèi)及部分高山峽谷中。 亞高山灌叢,常為森林破壞后形成的不穩(wěn)定類型,建群種有杜鵑、高山櫟、秀麗梅、地盤松等,分布于川西高原、高山峽谷及盆周山地。
高山灌叢,又分常綠叢,建群種為草原杜鵑、百里香杜鵑等。還有落葉灌叢,建群種有窄葉卑花、柳、金露梅等。主要分布于川西高原及高山峽谷中,位于林線上;干旱河谷灌叢,建群種有青香木、合金歡、白刺花、霸王鞭、仙人掌等耐旱、耐瘠薄的種類組成。
分布于川西高山峽谷及干旱河谷內(nèi)。 四川草甸有:亞高山草甸,建種群是穗序野古草、垂穗鵝冠草、四川蒿草、銀蓮花等,主要分布于川西河谷的寬谷階地、丘陵上;高山草甸,建群種有高山蒿草、淡黃香青、四川蒿草、黃總花等,川西高山峽谷區(qū)常有大面積分布;沼澤草甸,建群種有矮生蒿草、苔草、發(fā)草等,大多分布在川西北高原沼澤區(qū)。
四川珍稀瀕危保護植物 椐《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資源保護條例》的附件《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確定,我國的第一批354種保護植物中,四川有76種,約占21%左右。其中屬于一級重點保護的植物的有4種:銀杉、桫欏、珙桐、水杉,占一級保護植物的一半。
水杉有“植物中的大熊貓”之稱,在石柱保存有20余株原生的水杉,其發(fā)現(xiàn)被譽為本世紀植物學界的重要事件;銀杉僅產(chǎn)于南川金佛山和武隆白馬山;珙桐又叫“中國鴿子樹”,多分布在龍門山中;桫欏是一種起源古老的大型蕨類植物。
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31種,占21。6%左右,它們是:荷葉鐵線蕨、伯樂樹、蓖子三尖杉、連香樹、獨花蘭、星葉草、峨眉黃連、華榛、岷江柏木、攀枝花蘇鐵、光葉珙桐、香果樹、杜仲、福建柏、水松、獨葉草、四川紅杉、鵝掌楸、峨眉含笑、櫨菊木、狹葉瓶兒小草、康定云杉、白皮云杉、金錢松、瀾滄黃杉、木瓜紅、山白樹、金佛山蘭、水青樹、崖柏、金鐵鎖。
三級重點植物有41種,占全國的19。7%,即長包冷杉、梓葉槭、雪上一支蒿、穗花杉、銀葉桂、黃連、德昌杉木、金錢槭、八角蓮、天麻、野大豆、猬富、厚樸、西康玉蘭、扇蕨、紅豆樹、海菜花、黃牡丹、紫苞牡丹、峨眉擬單性木蓮、垂枝云杉、胡黃連、楨楠、黃杉、青檀、白辛樹、筇竹、棕背杜鵑、大王杜鵑、香水月季、大葉柳、峨眉山莓草、桃兒七、紫莖、羽葉丁香、銀鵲樹、延齡草、麗紅鐵杉、楠木、黃蓍、領春木。
除以上已列入保護植物的外,四川還有許多種類也屬于珍貴稀有的植物,如大血藤、串果藤、伊桐、虎榛、裸蕨、動蕊花、珊瑚苣苔、叢菔、冬麻豆等。
四川有多少種茶葉
四川主要的4條江是金沙江、雅礱江、泯江、嘉陵江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位于我國西南地區(qū),長江上游,省會成都市。轄成都、自貢、綿陽等18個地級市,阿壩藏族羌族、甘孜藏族、涼山彝族等3個自治州,都江堰、邛崍等14個縣級市及123縣、3個自治縣。面積約48萬平方千米,總人口8329萬。地形以丘陵和高原山地為主,可分四川盆地、西北高原、西南山地等3部分,地勢西高東低。河流多屬長江水系,有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等著名大河,湖泊以西昌邛海較有名。多屬亞帶濕潤季風氣候,西南山區(qū)屬濕潤、半濕潤高原氣候。有豐富的農(nóng)林、礦產(chǎn)和水力資源,工業(yè)為我國內(nèi)地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以電子、機械、冶金、化工為主體,成都電器、攀枝花鋼鐵、川中油氣田、自貢鹽化工、瀘州釀酒等聞名全國。農(nóng)業(yè)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川西平原自古被譽為富庶的“天府之國”。水稻、油菜、甘蔗、桑蠶、茶葉、油桐、生豬及中藥材的產(chǎn)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四川名字由來
四川是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注:非川陜路),后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后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
四川的地形和地貌,大致沿東經(jīng)130°子午線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東邊是著名的四川盆地,地勢低陷,海拔高度一般在300或400米間,丘陵低山散布其間,物產(chǎn)十分富饒;西邊則是高原、群山的世界,地勢高亢,天高云淡,崇峰深峽,層層疊疊,雪峰、冰川、高原、沼澤、草原……多種多樣的地勢,在這里應有盡有。四川地理的概勢,所呈現(xiàn)出的是“西高東低”、“四周高,中間低”的地勢大觀。這樣的地勢地貌條件,造就了四川類型各異的自然環(huán)境和獨特風光,使四川成為全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開展旅游的空間環(huán)境十分優(yōu)越。
四川省位于我國西部,地跨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橫斷山脈、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幾大地貌單元,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復雜多樣。最高點是西部橫斷山脈的主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最低點在南邊瀘州市合江縣的長江之濱,海拔約220米。以龍門山—大涼山一線為界,東部為四川盆地及盆緣山地,西部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一)四川盆地底部地區(qū)
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7萬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為海拔1000-4000米的山脈所環(huán)抱。盆地底部龍泉山以西為川西平原區(qū),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積達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龍泉山以東地區(qū)為盆地丘陵區(qū)。該區(qū)地貌條件差異較大,據(jù)此又可分為川中方山丘陵、川東平行山地兩個地貌亞區(qū)。廣安市附近的華鎣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內(nèi)最高峰。
(二)四川盆地邊緣地區(qū)
本區(qū)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為主,占山地面積的96%左右。該區(qū)主要的山脈有:東北緣的米倉山、大巴山;東南緣的巫山、七曜山、大婁山;西北緣、西南緣的龍門山、邛崍山、大相嶺等。盆地西南緣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緣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為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區(qū)內(nèi)最高峰為西部岷山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該區(qū)丘陵和平原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間,平原在當?shù)厮追Q為壩子。比較有名的有廣元壩子、天全壩子等,是當?shù)氐霓r(nóng)業(yè)中心。
?。ㄈ┐ㄎ髂仙降貐^(qū)
川西南山地區(qū)位于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系中段,地貌類型為中山峽谷。全區(qū)94%的面積為山地,且多為南北走向,或兩山夾一谷。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個別山峰超過了4000米。主要山脈有小涼山、大涼山、小相嶺、錦屏山。最高峰為石棉、九龍與康定三縣交界處的無名山峰,海拔高達5793米。本區(qū)東部的大涼山山地為山原地貌。山原頂部海拔為3500—4000米,北部為大風頂,南部為黃茅埂。本區(qū)中部的安寧河谷為平原,面積約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四)川西北高原地區(qū)
本區(qū)為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川西北高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分為丘狀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間,谷寬丘圓,排列稀疏,廣布沼澤。分布在若爾蓋、紅原與阿壩一帶的高原沼澤是我國南方地區(qū)最大的沼澤帶。川西山地西北高、東南低。根據(jù)切割深淺可分為高山原和高山峽谷區(qū)。主要山脈在岷山、巴顏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兒山、沙魯里山。橫斷山脈的主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四川地區(qū)主要產(chǎn)哪些茶葉
浙江和四川都是生產(chǎn)綠茶的大省。我們只比較他們的綠茶。
1.品種。四川的本地群體中是老川茶。品質(zhì)特征是滋味厚重香氣好回甘持久,現(xiàn)在主要栽中的良種茶樹是福選9號、福鼎,適合制作蒙頂甘露,口感偏醇和帶花香,回甘和刺激性偏弱。
浙江的龍井群體中花香馥郁、滋味醇厚。優(yōu)良品種龍井43、安吉白茶,后面的黃金芽等等,都是滋味偏清淡外形美觀的。安吉白茶和黃金芽被引入到多個產(chǎn)茶省,包括四川。
2.生態(tài)環(huán)境。在這一點上,四川高山茶有天然的優(yōu)勢,四川處于內(nèi)陸山地和地勢抬升帶,背靠青藏高原,四面環(huán)山,山高雨多濕度大,植被豐富,茶樹的天堂。在四川高山茶的海拔范圍是800-1400米,500-700算中山,500以下只能算低山。而五六百的海拔 ,在浙江已經(jīng)算很高的了??偹苤吆0蔚貐^(qū)氣溫降低、且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茶葉的持嫩性好,積累的內(nèi)含營養(yǎng)成分更多,品質(zhì)就更好。之所以眾多名茶來四川做代加工,就是因為這個原料優(yōu)勢。
3 加工工藝。浙江的綠茶加工手法,以西湖龍井為主,做得更熟,偏熟板栗香,滋味醇厚。四川名優(yōu)綠茶以蒙頂甘露為例,卷曲形多毫,偏清香帶板栗香。自從浙江教會了四川做龍井的工藝,哼哼……話不多說。
四川的茶葉品種9號
鴨屎香屬于半熟茶
鴨屎香是屬于廣東鳳凰單樅茶的一種,也是屬于半發(fā)酵式的烏龍茶類,鴨屎香屬于烏龍茶的一種,由于它的葉片很大,且顏色呈深綠色,看上去就像烏潤的色澤感,故因此得名。鴨屎香屬于半發(fā)酵茶品種,由于發(fā)酵的程度不是很高,茶葉中含有的綠色活性營養(yǎng)成分比較豐富。
四川的茶葉品種排名
貴州茶和四川茶各有特色吧,云貴川不分家,所以每個地方都有他自己的特色,貴州省由于獨有的氣候,景點也特別多,茶品種繁多,會喝茶的不一定會品茶,四川省的茶也不分高低,拋開地域性來說,個人認為兩者都好都很有特色,最關鍵你得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