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主頁(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培訓中心)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培訓中心
紫芽茶是按茶青原料幼嫩芽葉的顏色特點命名的茶。它是從幼嫩芽葉呈紫色的茶樹上采取茶青進行加工以后形成的成品或半成品。中國栽培茶樹里,芽葉呈紫色的不多。除栽培觀賞性茶樹外,有意識栽培紫色芽葉茶樹的行為更為罕見。中國代表性品種主要有云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選育的“紫鵑”、浙江省選育的“苔香紫”、福建“大紅袍”、“紅芽佛手”等。
中國農業(yè)大學茶葉研究所
是紅茶。
英德紅茶,廣東省英德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英德現代茶業(yè)始于1955年,當年試種國內著名茶樹良種——云南大葉種茶成功;1959年用云南大葉種茶成功試制英德紅茶。英德紅茶問世以來,以其外形勻稱優(yōu)美、色澤烏黑紅潤、湯色紅艷明亮、香氣濃郁純正等特點,與云南滇紅、安徽祁紅并稱中國三大紅茶。
英紅九號是英德紅茶中的極品,為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在引進的多個高香型茶樹品種中篩選培育出的高香型紅茶品種,用其鮮葉加工的紅茶品質上乘,滋味醇滑甜爽、鮮香持久,被茶界認為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好的紅茶品種。
2006年12月3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英德紅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業(yè)品牌目錄。2020年5月20日,入選2020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yōu)新農產品名錄。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培訓中心招聘
福建省農科院是直屬福建省人民政府的事業(yè)單位,專門從事農業(yè)科學研究的科研機構,研究方向有農作物遺傳育種、耕作栽培、農業(yè)科技推廣等。福建省農科院下屬還有水稻研究所、甘蔗研究所、茶葉研究所、經濟作物研究所、糧食作物研究所等等,福建省農科院為國家的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培訓中心地址
黃金芽屬于光照敏感型白化茶樹黃色系,陽光下全身金黃,遮蔭下葉片卻呈綠色。而黃金芽的產地為浙江安吉縣,其生長環(huán)境群山起伏,樹竹交蔭,云霧繚繞,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適宜黃金芽生長,其次黃金芽生長周期較長,一般較安吉白茶晚一周左右。
黃金芽的生長環(huán)境
黃金芽,上世紀九十年代,浙江余姚三七市三七市德氏家茶場場長張完林在附近茶葉地中偶然發(fā)現。
而“黃金芽”是光照敏感型黃色變異品種,是茶樹品種家族中的奇葩,經由浙江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培育而成,被列為國家珍稀茶樹資源品種。
"黃金芽"是國內目前培育成的少見的黃色變異茶種之一,可謂是茶中的貴族。
黃金芽的生長環(huán)境
黃金芽和安吉白茶一樣,按綠茶的加工工藝制作,而歸為綠茶類。盡管很多人因顏色黃而稱它為“黃茶”,但黃金芽是實實在在的綠茶。
黃金芽和安吉白茶大都是采制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其干茶外形相似度很高。除了機制的龍形安吉白茶,手工制作的安吉白茶和黃金芽都屬于鳳形,就是干茶尾部翹起形似鳳尾,所以稱之為鳳形。
黃金芽的生長環(huán)境
“黃金芽”品相、品質、品味十分獨特?!包S金芽”最大的特點“四黃”:鮮葉金黃、干茶亮黃 、湯色明黃、葉底純黃;從內在品質上講,氨基酸含量高,香氣濃郁,鮮醇爽口。
據有關資料報道,“黃金芽”氨基酸含量高達9%,安吉白茶5%~7%,普通茶3%~4%。
中國農科院茶葉培訓會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茶葉科研機構,我國現有10所高等院校設有茶葉專業(yè),在校學生居全世界之首。有兩所全國性的茶葉科研所。13所省區(qū)茶葉科學研究所,1個全國性茶葉學會及14個省地區(qū)茶葉學會的學術研究單位。
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
春蘭茶屬于綠茶。萊垍頭條
是海南特產綠茶之一。垍頭條萊
春蘭是一種產于海南瓊中五指山北麓新偉農場的條形炒青綠茶。采摘一芽一葉,經手工精制而成。香氣高爽,滋味純正,湯色黃綠。主銷海南及廣州、惠州等地條萊垍頭
灌木型,中葉類,早生種。植株高大,樹姿半開展,分枝中等偏密,產量高,芽葉黃綠,呈水平著生,茸毛少。春芽萌發(fā)期一般在三月上中旬,一芽三葉期在4月上中旬,扦插成活率中等,定植成活率較高,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取名“春蘭”,也有“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獨”之境,垍頭條萊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培訓中心官網
答:黃金芽新茶是3月下旬。
黃金芽茶葉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浙江余姚三七市德氏家茶場場長張完林在附近茶葉地中偶然發(fā)現的。經過十多年的選育,在余姚相關部門和浙江大學的支持下,先后系統(tǒng)地完成了繁育特性、應用領域、產業(yè)化關鍵技術等研究。
黃金芽現已被列入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該茶種已經引種到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珍稀名茶種質資源圃。因黃金芽一年四季均為黃色,干茶亮黃,湯色明黃,味道鮮美,又貴如黃金而得名。農業(yè)科研部門成功培育出了“黃金芽”這一新品種,它是珍稀白化茶樹種質資源品種,是國內培育成的惟一黃色變異茶種。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培訓班
中國茶6000年前余姚一帶先民就開始種植了。萊垍頭條
6000年前,生活在余姚田螺山一帶的先民就開始植茶樹,田螺山是迄今為止考古發(fā)現的、我國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地方,萊垍頭條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昨聯(lián)合在杭宣布,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遺址考古發(fā)掘和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田螺山遺址出土的距今6000年左右的山茶屬樹根,經專家綜合分析和多家專業(yè)機構檢測鑒定,被認定為山茶屬茶種植物的遺存,是迄今為止我國境內考古發(fā)現的、最早的人工種植茶樹的遺存頭條萊垍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官網
臥龍吟是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研制、杭州龍冠實業(yè)有限公司實驗生產的綠茶品種,屬于西湖龍井一系,曾榮獲第二屆中茶杯一等獎.原實驗產地在杭州五云山風景區(qū),品質及口感參照西湖龍井
中國農科院茶葉協(xié)會示范基地
中國最早產茶地不在湖北,而是貴州。
1980年,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農業(yè)局茶專業(yè)技術人員盧其明在晴隆縣一塊野生茶地發(fā)現了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經過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等權威機構的檢測,認定這個茶化石距今大約100萬年。
除了化石之外,黔西南一帶還發(fā)現大量的古茶樹。在普安縣發(fā)現了樹齡超過2000年的茶樹有19株,這是國內已發(fā)現的最古老最大的栽培型灌木中小葉種茶樹,也是世界最大的灌木型古茶樹居群。目前貴州省已經發(fā)現了120株古茶樹。對此,2019年,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發(fā)布:“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貴州位于我國茶樹的起源中心。貴州茶樹種質資源類型非常豐富,遺傳多樣性高,分布著大廠茶、禿房茶等野生茶樹群,存在著普安四球茶、興義大茶樹、習水大茶樹、道真大茶樹等許多珍稀特異古茶樹資源,是我國寶貴的茶樹基因庫?!?/p>
農科院茶科所
青島嶗山綠茶;日照綠茶。
嶗山綠茶是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王哥莊、沙子口、中韓、北宅等4個街道辦事處現轄行政區(qū)域,選擇背風向陽的半山坡或丘陵地,坡度在30°以下,土壤pH值4.5至6.5,土質深厚肥沃的花崗巖母巖棕壤土,有機質含量大于1.0%,土層厚度不低于60cm,地下水位在60cm以上的地理環(huán)境選擇適宜的茶樹品種,用特有的工藝加工制成的綠茶。
日照綠茶,山東省日照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日照是世界茶學家公認的三大海綠茶城市之一(另兩個分別為日本靜岡和韓國寶城)。日照綠茶具有湯色黃綠明亮、栗香濃郁、回味甘醇、葉片厚、香氣高、耐沖泡等獨特優(yōu)良品質,被譽為“中國綠茶新貴”。
日照綠茶是中國最北方的茶。因為地處北方,晝夜溫差極大,因而這種茶葉生長緩慢,但也正因為此,具備了南方茶所沒有的特點。中國農科院茶科所對日照綠茶評價:香氣高、滋味濃、葉片厚、耐沖泡,屬中國高檔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