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起源于云南(茶葉起源于云南哪個地方)
茶葉起源于云南哪個地方
云南五大茶區(qū):
1、西雙版納茶區(qū)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北接思茅市,西南鄰緬甸,東南連老撾。著名的國際河流瀾滄江穿境而過。版納州轄景洪市、勐??h,勐臘縣三地,著名的古六大茶山都在其境內(nèi)。版納地區(qū)無論臺地茶還是大樹茶原料用于制作曬青茶的品質(zhì)都是各個茶區(qū)中最優(yōu)的,版納地區(qū)內(nèi)的勐海茶廠是近現(xiàn)代最為著名的普洱茶企業(yè)之一。
西雙版納地區(qū)不僅大樹茶資源豐富,所出產(chǎn)滇青原料的品質(zhì)也居云南各個茶區(qū)之首。
2、思茅茶區(qū)
思茅市位于云南省西南,東接越南、老撾,西鄰緬甸,面積在普洱茶幾大產(chǎn)區(qū)中最大。區(qū)內(nèi)無量山、哀牢山為云南重要的氣候屏障,主要河流有瀾滄江、李仙江兩大水系。轄思茅、景東、鎮(zhèn)沅、景谷、墨江、普洱、江城、瀾滄、西盟、孟連十市縣,各地都有茶葉生產(chǎn),是重要的滇綠茶產(chǎn)地,近年來當?shù)仄髽I(yè)大量轉(zhuǎn)產(chǎn)普洱茶,產(chǎn)量居各產(chǎn)區(qū)之首。
3、臨滄茶區(qū)
臨滄市地處云南西部,西部與緬甸接壤,南接思茅,北靠保山,是云南茶葉產(chǎn)量最大的地區(qū)。區(qū)內(nèi)有老別山、邦馬山,水系以怒江支流為主,瀾滄江從東部繞境而過。轄臨滄、鳳慶、云縣、永德、鎮(zhèn)康,耿馬、雙江、滄源八市縣,各地區(qū)皆產(chǎn)茶,其中鳳慶、云縣等地因所產(chǎn)的滇紅品質(zhì)優(yōu)異,是國際知名的紅茶產(chǎn)區(qū)。亦生產(chǎn)滇綠、普洱茶。
4、德宏茶區(qū)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部。東鄰保山市,其余三面與緬甸接壤。區(qū)內(nèi)群山屬高黎貢山余脈,河流屬伊落瓦底江水系。轄潞西、盈江、梁河、隴川、瑞麗五市縣。出產(chǎn)滇綠、滇紅、普洱茶等。
滇紅是海外市場上最著名的中國茶種,歷來以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在國際拍賣市場價格上位居前茅,被譽為大宗拼配茶的“味精”。
5、保山茶區(qū)
保山市地處高黎貢山、怒山南段,怒江、瀾滄江從此經(jīng)過,轄保山、騰沖、龍陵、施甸、昌寧五市縣。是滇西南茶區(qū)中地域最北,海拔最高的地區(qū),主要產(chǎn)出滇紅、滇青等茶品。
產(chǎn)自云南的茶葉
云南十大名茶既是一眾茶友踴躍投票所產(chǎn)生的口碑茶,也是云南政府所欽定的“省字號”。
1、大益普洱茶生肖茶;
2、松鶴延年牌下頭甲沱沱茶;
3、“慶灃祥”正山古樹普洱茶(生茶);
4、帝泊洱茶珍;
5、龍生綠茶;
6、陳升老班章普洱茶(生茶);
7、祖祥有機普洱茶“無量淳普”;
8、八角亭(班章)普洱茶;
9、龍騰滄江;
10、001大餅
云南盛產(chǎn)茶葉的地方是哪里
景邁茶山,班章村,景洪古樹茶
茶葉的發(fā)源地在中國哪里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茶樹的發(fā)源地上,一直有很多說法。關(guān)于茶樹的發(fā)源地,有這么幾種說法:
1.西南說:“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chǎn)地和茶葉發(fā)源地?!边@一說法所指的范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說: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么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云南說:認為云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fā)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說:陸羽《茶經(jīng)》:“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jù)。
5.江浙說: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yè)最為發(fā)達的地區(qū),歷史若能夠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
茶葉發(fā)源于哪里
茶葉是發(fā)源于中國的一種古老飲品,也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在國內(nèi)外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在茶文化發(fā)展的過程中,中國茶葉也走過了起伏跌宕的歲月。沿著歷史的脈絡,依據(jù)人類在不同時期對茶葉的認識和利用特征為節(jié)點,茶葉大致經(jīng)歷了食用、藥用、飲用和品茗的四次升級轉(zhuǎn)變。
茶葉發(fā)源地是云南嗎
茶葉是茶樹。茶樹是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生長情況主要受到氣溫影響。氣溫影響地上部的生長,地溫影響根系的生長。茶樹的葉子可制茶,種子可以榨油,其木可用于雕刻。
茶樹材質(zhì)細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緯16度至北緯30度之間,茶樹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0℃以上時芽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陰,適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樹齡可達一二百年,但經(jīng)濟年齡一般為40~50年。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起源中心,世界上有60個國家引種了茶樹。
在熱帶地區(qū)也有喬木型茶樹高達15-30米, 基部樹圍1.5米以上,樹齡可達數(shù)百年至上千年。
云南是茶葉的最早起源中心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
在唐代陸羽撰寫《茶經(jīng)》之前,中國的古代史料中,早已有關(guān)于茶事的記載了。例如,在茶史研究上,每每要提到上古時代的神農(nóng):“神農(nóng)嘗百草,日通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nóng)嘗百草是我國流傳很廠,影響很深的一個古代傳說,這在《史記?三皇本紀》、《淮南子?修務訓》、《本草衍義》等書中均有記載。若按此推論:在中國,茶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始于原始母系:,迄今當有五六千年的歷史。
不過,正式見諸文子記載的,是公元前200年左右秦漢年間的字書《爾雅》,稱茶為“槚”;漢代司馬相如的《凡將篇》,稱茶為“荈詫”,將茶列為二十種藥物之一,是我國歷史上把茶作為藥物的最早文字記載。
茶起源于何時?按植物分類學的方法,可以追根溯源,先找到茶樹的親緣。據(jù)研究,茶樹所屬被子植物,起源于中生代的早期;雙手葉植物的繁盛時期,都是在中生代的中期;而山茶科植物化石的出現(xiàn),又是在中生代末期百堊紀地層中;在山茶科里,山茶屬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種群,它發(fā)生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而茶樹在山茶屆中又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種。所以,據(jù)植物學家分析,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歷史。
歷史文獻資料表明:我國古代野生大茶樹遍及南方諸省,特別是四川、云南、貴州、多有發(fā)現(xiàn)。據(jù)陳興琰報導,1961年在海拔1500米的云南省勐海縣巴達的大黑山密林中,發(fā)現(xiàn)一株樹高32.12米(前幾年,樹的上部分被大風吹倒,現(xiàn)高14.7米),胸圍2.9米的野生大茶樹,估計樹齡已達1700年左右,周圍都是參天古木。據(jù)虞富蓮報導,在海拔2190米的云南省瀾滄縣怕令黑山原始森林pl,也有一株樹高21.6米,樹干胸圍1.9米的野生大茶樹。在勐海縣南糯山還有一株大茶樹,樹高55米,樹冠10.9x9.8米,胸圍1.4米,據(jù)當?shù)毓崧檬酚泜饔?,此茶樹種植已歷55代,達800之久。這些古老的大茶樹是當今存世的活文物。
云南的茶葉的產(chǎn)地特點
云南有眾多的避暑城市,也有10個堪稱火爐的地方,如:
一、元江在云南有“小火爐”之稱,地處紅河邊干熱河谷地帶,海拔低,氣候炎熱,而且又是壩子盆地地形,四周環(huán)山,空氣難于流通。這里一年四季只有夏天沒有冬天,夏天的平均氣溫達23-34度。
二、元謀是楚雄下轄縣,海拔1120米,按理說這個海拔高度氣候不應該炎熱,但它的確是云南北回歸線以北最熱的地區(qū),這源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元謀境內(nèi)有40%的地方處于金沙江流域有名的干熱河谷地帶,夏天這里的平均氣溫在21-34度,一般進入5月份以后,元謀縣境內(nèi)就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連續(xù)的大范圍的高溫天氣,甚至最高氣溫會達到40度以上,所以夏天這里發(fā)布高溫預警已經(jīng)是家常便飯。
三、元陽是云南省紅河州下轄縣之一,縣城海拔621米,這里也是云南熱帶水果、云霧茶及黃金的重要產(chǎn)地之一,每年夏天這里的平均氣溫在22-33度之間,其中以6月的溫度最高,歷史溫度的最高值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這個月份。
四、勐臘勐臘海拔只有640米,所以即使這里有較高的森林覆蓋率,但也避免不了夏天的炎熱,夏季這里的平均氣溫在22-33度,每年要從5月份熱到9月份,勐侖、易武是勐臘最有熱帶雨林和茶文化特色的旅游小鎮(zhèn),冬天,這里不失為避寒的好地方。
五、景洪市區(qū)海拔只有552米,這里一年只有干、濕兩季,11月至翌年4月為干季,也是景洪一年中最舒服的季節(jié),5~10月為這里的濕季,5月以后就會進入夏天,而且炎熱會一直持續(xù)到10月份,這里夏天的平均氣溫在19-33度。
六、巧家縣是昭通市下轄縣,這里地表被江河切割,山高谷深,地勢高差懸殊,最高海拔4041米,最低海拔517米,是云南省地形最為復雜的縣城之一。縣城位于金沙江干熱河谷地段,金沙江環(huán)流于縣境西北,這里的海拔只有876米,縣城周邊又有大藥山等山巒遮擋,通風不暢,所以巧家縣夏天氣候炎熱,平均溫度在22-32度之間,甚至4月份氣溫都曾經(jīng)達到過37.8度,以夏天涼爽著稱的昭通市,夏天平均氣溫13-23度,竟然有巧家這樣的火爐縣城,不能不讓人感慨云南多變的氣候。
七、河口縣是云南地勢最低的地方,這里的最低海拔位于紅河與南溪河匯合處,海拔只有76.4米,緯度低,海拔低,又處于河谷這一特定的地理位置,河口的夏天也是比較炎熱的,平均氣溫22-31度,最熱月7月的平均氣溫達27.6℃。所以河口是一個比較適合冬天避暑的地方。
八、開遠海拔1050米,這里屬于滇東高原南部陷落盆地和河谷平原地區(qū),氣候比較偏亞熱帶,夏天也比較熱,平均溫度在20-31度之間,夏天30度以上很平常,一般最高溫可達36左右,冬天很少低于10度,因為氣溫高。
九、耿馬縣
十、滄源縣
茶葉起源于云南哪個地方的
關(guān)于茶樹的起源地,存在著不同的說法,但我們現(xiàn)在一般認為它起源于東南亞的中部,也就是今天的印度東北部、緬甸北部和中國西南部的交界處。
在中國,根據(jù)商代(公元前1500-1046年)史料的記載,人們飲茶已經(jīng)有幾千年之久。 最早在云南,人們將茶當作藥品飲用。
云南的茶主要產(chǎn)至哪里?
三頁梅:紫紅的的樹葉,三角形的,在五月份的時候會全部盛開,異常壯觀! 2 炮仗花:黃色的花瓣,像炮仗一樣懸掛在枝頭,很常見。 3 榕樹:在市區(qū)最常見的樹,也是南方的特有樹種,發(fā)出很多氣根扎入土壤,還會有絞殺現(xiàn)象出現(xiàn)。 4箭毒木:在西雙版納見過??埔娧夂碇参?。生長在西雙版納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綠林中,是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是一種劇毒植物和藥用植物。當?shù)厣贁?shù)民族在歷史上曾將見血封喉的枝葉、樹皮等搗爛取其汁液涂在箭頭,射獵野獸。據(jù)說,凡被射中的野獸,上坡的跑七步,下坡的跑八步,平路的跑九步的就必死無疑,當?shù)厝顺蔀椤捌呱习讼戮挪换睢薄?jù)分析,見血封喉植物的主要成分具有強心、加速心律、增加血液輸出量的功能,是有較好開發(fā)前景的用植物。 5當然就是茶樹了:云南生產(chǎn)茶葉,尤其是普洱茶。 6.云南榧樹,漸危種。常綠喬木,高15至20米,胸徑達1米。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地區(qū),散生在海拔2000至3400米谷地或山坡針葉林、針闊混交林中。氣候夏涼冬冷,干、濕季分明,雨量充沛,多云霧,濕度大。為深根性樹種,耐陰濕。雌雄異株,傳粉不易,結(jié)實率低,有大小年之分,常2至3年結(jié)實一次,常有鼠害,故更新不良?;ㄆ?月,種子翌年9至10月成熟。 7.備荒樹:在云南獨龍江南部地區(qū),有一種叫“阿里”的樹。這種樹,樹干非常松脆,里邊儲藏著豐富的淀粉質(zhì)。當?shù)厝思毙杓Z食時,就把樹桿砍成數(shù)節(jié),放在水溝中,放在一塊石板上用重物敲打,樹干中所含的淀粉隨水流到準備好的桶里。然后沉淀凝固成塊,煮熟或開水燙熟即可食用,也可將粉塊取出曬干備用。一株大的“阿里樹”取得的淀粉,可以供一個大人半年多食用。 8.鹽巴樹:在云南阿佤山上,生長著一種高約三米左右的灌木,每到冬季,樹梢上會長出一串串黃豆般大小的果實。初為棕綠色,幾經(jīng)風霜后,會長出一層白色的鹽霜。這種鹽霜與食鹽一樣咸,當?shù)刎糇迦罕娂慈≈旣}用,也把這種樹稱為鹽巴樹。 9.雨樹:云南西雙版納有一種豆科大喬木,這種樹在朝暉四射的清晨或者烈日當空的正午,常會突然從樹上灑下一陣清涼的雨來,人們稱它為雨樹。雨水從哪里來的呢?原來這雨水是從雨樹葉里灑下的,這種樹的葉是羽狀復葉,有三十多厘米長,它能吸收周圍空氣中的水分,太陽當空時,葉子受熱伸展開來,葉內(nèi)吸收的水即一瀉而下,形成小雨。 10.夫妻樹:云南江城縣有一種樹,生長特性十分奇怪有趣,不能單獨栽植。即把它們分開,一年后,它們又自然合攏在一起,成為一棵呈“人”字型的整體樹。如果單栽,很難成活。故當?shù)厝朔Q為“永不分離的夫妻樹”。 11.龍血樹:這樹枝椏縱橫彎曲,形似盤龍,它分泌出一種脂汁具有活血止血化淤的功效。故稱龍血樹。生長在西雙版納,壽命可達5000多年以上,被譽為壽星樹。 12.花生樹:云南江城縣整康壩河對岸的小山上,有一棵四丈高的大樹,遠遠看去象一個大蘑菇。該樹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每年都開花結(jié)果,花是簇簇小白花,結(jié)的果是一串串的花生果。不僅外殼跟花生一模一樣,而且殼內(nèi)果仁也同花生一樣,吃到嘴里有些油膩。炒熟后吃有花生香酥的特點,另帶一點木質(zhì)香味,但吃多了會使人感到頭昏。當?shù)厝朔Q它為花生樹。一九八六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把該樹定為我國的稀有樹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樹木。 13.豬油樹:西雙版納有一種樹,結(jié)的果有西瓜大。果實里有六到八個籽,用火一烤,味似豬油。故有豬油樹之稱,一棵豬油樹一年可收一、二百個果,用其籽榨出的“豬油”,足夠一個普通家庭吃一年。 14.跳舞樹:西雙版納勐臘縣尚勇鄉(xiāng)有一棵“會跳舞”的樹。只要在樹旁播放音樂和歌曲,樹身便隨樂曲歌聲的節(jié)奏,搖曳擺動,翩翩起舞,就連樹頂?shù)募氈δ廴~也會左右扭轉(zhuǎn),宛如傣族少女舞蹈中的“扭腕”動作。 15.樹中樹:從海孟線進入佤山的公路兩旁生長著一種奇特的“樹中樹”。這種樹的樹干為闊葉喬木,樹條卻是另一種細葉樹。這種樹不是人工嫁接的。而是由螞蟻在樹上壘起泥團,山雀偶然間將另一種樹的種子銜落在泥團上,種子在樹上發(fā)芽生長,形成了奇異的樹中樹。 16.花園樹:在西雙版納的密林里有一種花園樹,一棵樹便是一座五彩繽紛的花園。花園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是這種樹上寄生著無數(shù)的熱帶蘭,有的多達萬棵以上,眾多的熱帶蘭在主樹上扎根繁衍。一到花開時節(jié)主樹和寄生蘭的花蕾竟相綻放,姹紫嫣紅,爭芳斗艷,形成了“千樹萬樹百花開”的絢麗景觀,一樹百花艷的花園奇觀。 17.洗碗葉樹:云南佤山還有一種被當?shù)厝朔Q為洗碗葉樹的小灌木,它的葉子有很強的去垢功能,巴掌大的一片葉子可以把油污的碗盆洗得干干凈凈。據(jù)說,它的去垢去油污能力比洗衣粉肥皂還強。且具有芳香味,制作豆豉時,用這種樹葉蓋著,豆豉還會帶有芳香。
茶葉起源于中國哪個地區(qū)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于上古,有的認為起于周,起于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jīng)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