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工藝(葡萄酒工藝學題庫)
葡萄酒工藝學題庫
這可不容易,涉及酒字的是有的,求實的寫出酒名的很少。
1、三國時,曹操詩《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相傳黃帝時期的杜康為管理糧食的一位大臣,無意之間用杜康溝之杜康泉水釀出了酒,后來被尊為釀酒的始祖。
后代詩人多用杜康代指美酒。
2、北周文學家庾信在《春日離合二首》詩中有:“三春竹葉酒,一曲昆雞弦”。
竹葉青酒遠在古代就享有盛譽。
當時是以黃酒加竹葉合釀而成的配制酒。
現(xiàn)代的竹葉青酒用的是經過改進的配方,據(jù)說這一配方是明末清初的愛國者、著名醫(yī)學家傅山先生設計并流傳至今的。
傅山先生關心民間疾苦,精通醫(yī)道,他寓良藥于美酒,使竹葉青酒成為今天名冠全球的佳釀。
3、唐朝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詩中產于西域的這種美酒,其制法與現(xiàn)代葡萄酒釀造技術頗為相似,據(jù)周桓剛《白酒工藝學》、李約瑟《中國古代金丹術的醫(yī)藥化學特征及其方術的西傳》等著述說,它就像是古代的白蘭地或葡萄燒。
也有專家認為,《唐會要》等書中描繪的那種西域葡萄酒,更像是現(xiàn)代葡萄酒中的桃紅葡萄酒,其顏色介于紅、白葡萄酒之間。
簡述葡萄酒釀造的基本工藝
釀造葡萄酒不能加水的,因為,葡萄酒質量控制國標中規(guī)定:葡萄酒的酒度應12±1 %(V/V)。當葡萄原料在好的年份,紅色品種含糖量應達到234g/l,而白色品種則在200g/l左右。(紅葡萄酒:果汁中18g/l糖可以發(fā)酵成1%(V/V),而白葡萄酒:17g/l發(fā)酵成1%(V/V)),葡萄酒的生產工藝總的來說可分為三個過程:原酒的發(fā)酵工藝、儲藏管理工藝、灌裝生產工藝。像國產通天酒業(yè)的葡萄酒就是這樣釀制而成的。
葡萄酒生產工藝的目的:在原料質量好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把存在于葡萄原料中的所有的潛在質量,在葡萄酒中經濟、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在原料質量較差的情況下,則應盡量掩蓋和除去其缺陷,生產出質量相對良好的葡萄酒。好的葡萄酒香氣協(xié)調,酒體豐滿,滋味純正,風格獨特;但任何單一品種的葡萄都很難使酒達到預期的風味。因為縱使是優(yōu)質的葡萄,其優(yōu)點再突出,也有欠缺的一面。釀酒工藝師為了彌補葡萄的某些缺陷,在新品葡萄開發(fā)之初就對擬用葡萄品種作了精心的研究,將不同品種的葡萄進行最合理的搭配,五味調和,才有品格高雅的葡萄酒奉獻給世人。
葡萄酒工藝學試題和答案
一般詩詞選本注釋這首詩,只籠統(tǒng)說\\"葡萄美酒\\"產自西域。由《涼州詞》這個題目,以及“琵琶馬上催”、“沙場”、“征戰(zhàn)”等語,可知這種美酒確實應該與西域有關。而一般工具書解釋古代的“葡萄酒”時,也比較籠統(tǒng),比如《辭源》說是“用葡萄釀制的酒”,“漢時來自西域,唐時已能自釀”,《漢語大詞典》解說稍詳,云“用新鮮葡萄或葡萄干經過發(fā)酵而制成的酒”,并引《史記·大宛列傳》、晉張華《博物志》等為例。
殊不知,古代的葡萄酒并非只有一種,而來自西域的葡萄酒制法與中原地區(qū)舊有的葡萄酒制法尤其不一樣。
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卷二十五明確記載“葡萄酒有兩樣”,一種是簡單地釀制而成的,“取汁同曲如常釀糯米法,無汗用干葡萄末亦可”,這也就是中原地區(qū)舊有的方法,據(jù)傳漢代或三國時期就已開始制造,“魏文帝所謂葡萄釀酒,甘于曲蘗,善醉而易醒者也”。
宋人朱翼中所著《北山酒經》也記載了釀制葡萄酒之法,比《本草綱目》所說要詳細,說明了原料的份量、比例及具體制作工藝等,但可以肯定的是,用這樣的方法釀成的“葡萄酒”并非現(xiàn)代意義的葡萄酒。
另一種葡萄酒的制法則類似燒酒,“取葡萄數(shù)十斤同大曲釀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紅色可愛”,據(jù)李時珍說,這種制法“古者西域造之,唐時破高昌始得其法”。
《太平御覽》卷九七二引《唐書》:“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世或有貢獻,人皆不識。及破髙昌,收馬乳葡萄實于苑中種之,并得其酒法。
太宗損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醍醐。
既頒賜群臣,京中始識其味?!?/p>
《唐會要》、《冊府元龜》等也引述了這段記載,文字略異。
既然三國時已有葡萄酒,而來自西域的這種酒居然“人皆不識”,直到唐太宗試制成功,“京中始識其味”,這就是說,從高昌學來的酒法,與先前所知曉的釀制方法是迥然不同的。
《吐魯番出土文書》記載了古代高昌所謂“踏漿”之法,也就是破碎葡萄果粒的方法,與今日歐洲一些小型酒廠沿用的方法非常相似。
現(xiàn)代葡萄酒釀造技術告訴我們:葡萄只有被破碎,使果汁與果皮上的酵母接觸后,才能發(fā)酵,除了自然酵母,還可以在葡萄漿汁里加入酒母。
《本草綱目》所稱的“大曲”,應該就是酵母或酒母。
王翰詩中產于西域的這種美酒,其制法與現(xiàn)代葡萄酒釀造技術頗為相似,據(jù)周桓剛《白酒工藝學》、李約瑟《中國古代金丹術的醫(yī)藥化學特征及其方術的西傳》等著述說,它就像是古代的白蘭地或葡萄燒。
也有專家認為,《唐會要》等書中描繪的那種西域葡萄酒,更像是現(xiàn)代葡萄酒中的桃紅葡萄酒,其顏色介于紅、白葡萄酒之間。 來自西域的這種新型葡萄酒,其技術居于同時代之前列。
不過這方法在中國似乎并未得到廣泛流傳,據(jù)美國學者勞費爾《中國伊朗編》載,直到晚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阿拉伯商人仍認為“中國人喝的酒是米制的,他們不用葡萄制酒,也沒有從外國輸入葡萄酒”(這記載是針對華南地區(qū)的)。
金朝文豪元好問寫了一篇《蒲桃酒賦》,序言中說,當時雖然多種葡萄,但“人不知有釀酒法”,“世無此酒久矣”,他的朋友劉光甫等人試著釀制了一些,自認為得到了“不傳之秘”,但他們也承認,他們造的這種酒已沒有古人所謂甘而不飴、冷而不寒等特點,看來頂多達到《北山酒經》、《本草綱目》等所載的釀制葡萄酒水準。
簡述葡萄酒的釀造工藝流程
葡萄酒的發(fā)酵時間前后需要一個月,中途需要濾渣,以保證葡萄酒的成色,下面介紹葡萄酒釀制的具體過程:
準備材料:巨峰葡萄4斤、冰糖1.5斤、玻璃器皿1個、玻璃瓶4個、紗布1塊
制作步驟:
1、放盆子里浸泡一兩個小時,不要把葡萄表面白色的東西洗掉,看資料說那是天然的發(fā)酵劑。
2、留下最好最新鮮的,摘下來自然風干。攤開放在干凈的布上,這樣會干得快一些。
3、準備一個大的廣口玻璃器皿,冰糖。
4、套上手套,保鮮袋也可以。挨個挨個把葡萄捏碎。
5、一層葡萄一層冰糖,這樣循環(huán)著。
6、留一些空間,太滿的話葡萄在發(fā)酵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沒法釋放,可能會爆。
7、保鮮膜封口。
8、蓋子不需要擰太緊。陰涼處靜置20天左右。
9、把葡萄汁和渣全部倒進開水燙過的盆里(盆要放涼),廣口玻璃器皿上蓋上紗布,準備過濾。
10、紗布過濾得比較慢,等它慢慢濾水。
11、最后濾出的葡萄汁,其實酒味已經很濃了。還需要放置七天再過濾一遍。
12、最后過濾一遍,就可以喝了。
葡萄酒工藝學思考題
臨大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還行吧。將來就業(yè)之后主要從事營養(yǎng)師,食品質量監(jiān)督員,如果考研的話可能會在機關工作,或者在生產企業(yè),就業(yè)會很容易不過工資不會很高,學歷越高工資越高了,我要向研究生的目標前進。也可以去相關的食品行業(yè),全國比較出名的臨沂企業(yè):金鑼集團。(臨沂市蘭山區(qū)半程鎮(zhèn))待遇不錯。規(guī)模很大~其他的還有就是沂州水泥也很大,不過和食品扯不上太大關系,江泉集團也很大,也涉足食品這一塊,地點在臨沂市羅莊區(qū)那邊,可以過去應聘看看~ 另外,課程設置的話,主要有高等數(shù)學、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化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藝學、發(fā)酵工程原理、葡萄酒工藝學,挺有意思的。 臨大很不錯的學校呀。歡迎你。
葡萄酒工藝學題庫及答案
西餐工藝專業(yè)和烹飪工藝與營養(yǎng)專業(yè)首先學習的課程是相同的,都是要先學習烹飪原料學,中國烹飪概論,烹飪器具及設備,烹飪工藝學,烹飪基本功,同時還會接觸食品營養(yǎng)學,烹飪衛(wèi)生與安全學,當然都只是最基本的開始。當對烹飪食品有了一定基礎認識并逐漸深入,有了一定烹飪基本功,就是實際操作(開始的時候不會給真的食物你練習,都是從磨刀,怎么用刀,晃鍋抖鍋之類的)之后就會有明顯區(qū)別了,西餐工藝會著重學習西餐的文化,各國西餐的歷史起源,西餐菜品的起源,西餐菜品的制作工藝,酒水的認識,西餐特有的原料及配料,西餐的注意事項,擺盤裝飾等!而烹飪工藝與營養(yǎng)會著重烹飪基本功的訓練,各種中式烹飪技能的掌握,同時還會學習雕工,白案,也就是面點的制作,還有營養(yǎng)學的深入研究。像我學的食療保健專業(yè)還要學習中醫(yī)基本知識,中國藥膳學,食譜的設計與制作等。這2個專業(yè)的動手能力都是一樣的要求,一個就是著重西餐的制作,一個就是中餐制作及食物的營養(yǎng),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祝你學業(yè)有成!
葡萄酒工藝學考試
《齊民要術》共92篇,其中6-9專論制曲、釀酒,為世界上最早的釀酒工藝學。另外,已知的釀酒最早記載,約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出現(xiàn)雕刻著啤酒制作方法的粘土板。
以下是中國關于釀酒的記載
《黃帝內經· 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饵S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尚書》有“若作酒醴,爾惟曲蘗”的記載。
《史記·大宛列傳》中首次記載了葡萄酒。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shù)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館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
《漢書·食貨志》記載,當時釀酒用曲的比例,“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葡萄酒工藝處理ppt
1、為什么要構建知識體系
如果想真正地開始讀一本書,一定要明白自己的閱讀動機并發(fā)現(xiàn)興趣點。
建立個人知識體系的第一步是,學會提問。
你要建立什么樣的知識體系?你想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和效果?你關注了哪些領域?你對哪些方面比較感興趣呢?比如時間管理,閱讀,寫作,手繪,美食,健身,心理咨詢……你要明白自己的興趣愛好點在哪,正如我們閱讀時強調的,必須帶有目的性,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進行閱讀,才能最大程度調動大腦的精力參與閱讀,進行知識管理尤其如此。
從吸引力法則上來說,你關注什么,吸引什么,就能看到什么。比如說,我在app上搜索讀書方法的文章,在一段時間里簡書首頁就推薦很多關于讀書方法的文章,大數(shù)據(jù)時代,后臺可以基于用戶瀏覽給出相應信息。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這樣,關注什么,就能經??吹绞裁?,對于知識尤其如此。
我們可以從黃金思維圈來思考:
學習有很多思考工具和方法。影響最大、幫助最立竿見影的方法是——黃金思維圈。
黃金思維圈的最基本應用便是: 你遇到每一件事情, 首先問“為什么”, 也就是, 問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件事。
所謂黃金思維圈, 其實是我們認知世界的方式。 我們看問題的方式
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what層面, 也就是事情的表象, 我們具體做的每一件事;
第二個層面是how層面, 也就是我們如何實現(xiàn)我們想要做的事情;
第三個層面是why層面, 也就是我們?yōu)槭裁醋鲞@樣的事情。
絕大多數(shù)人思考問題的時候, 是從what的角度出發(fā), 很少有人能夠從how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而站在why的角度思考問題的人, 就少之又少了。
哲學家常思考的問題:" 我是誰?" 我從哪里來?" "要到哪里去?" 相類似。
應用到我們知識體系:
1、為什么要學習?
2、該怎么學?
3、學到什么?
2、收集知識
知識的主要來源有三:書籍、網絡、導師。
1、書籍
書籍是人類最經典的知識存儲載體,尤其是經歷史檢驗而流傳下來的書,記錄著人類寶貴的思想火種、智慧密碼。
讀書的好處在于,寫一本書通常需要經過系統(tǒng)的思考和組織,書中知識會比較成體系、成邏輯。但書的短板在于,通過寫作、編輯、出版、上架銷售這個漫長周期,書中知識較為滯后。
所以讀書宜讀經典,暢銷書適當參考。
且現(xiàn)在新書越出越多,質量良莠不齊。如何選書就變得越發(fā)重要。張五常說他花在找書的時間遠勝讀書時間,因為真正值得讀的書很少。讀對一本書,你會判若兩人。而你讀那些垃圾書,自己也會變成垃圾。
2、網絡:
比書更具時效的是網絡,去網上找你學習領域的最新論文、頂級高手的談話和文章,這些才代表一個學科、領域的前沿和趨勢。頂級高手今天一句話,也許過個一兩年就會變成幾本暢銷書內容。
所以論文和談話是第一手知識,書籍是二手知識。
你關注到這些,就比只讀書的人領先了一兩年。但并不是每個人的談話都是一手知識,更多人不過是綜合道聽途說和爛書之后的三手知識,聽這些三道販子的課還不如好好讀書。
網絡更是泥沙俱下的環(huán)境,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搜索到你想要的知識,并且在海量信息中洞察到本質和趨勢,就愈加重要。
這是對學習力的新要求,你要具備的不是記憶知識的能力,而是搜索&過濾&洞察&理解知識的能力。
1、微博:我會關注不同領域的大V,觀察他們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
2、微信公眾號:關注有影響力的公眾號。
2、知識APP:
3、導師
導師并不是用來教你知識的。
導師要做的事只有兩件:一是引導你思考,幫助你建立知識框架和邏輯;二是監(jiān)測你的表現(xiàn),幫你確定你在哪些地方做得不足,為你的行為提供反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灌輸知識是最無用的教法。
找導師當然要找高手,因為導師只能教你達到他曾達到過的水平,再往后就得看你自己修行。但遺憾的是,一個行業(yè)里的高手本就不多,愿意教人的更少,愿意教還懂得怎么教的簡直鳳毛麟角。
碰上了那是你的運氣,你就跟著好好學。碰不上也沒關系,畢竟學習這件事最主要還是靠自己。
從書里學系統(tǒng)知識,從網絡學趨勢,從導師學思考邏輯,這就是學習的三個主要來源。
獲取方式:
一是碎片化閱讀。在生活中零碎的時間里閱讀的碎片化信息,比如讀一篇公眾號文章、微信群文字、朋友圈圖片、微博熱點、知乎問答、喜馬拉雅FM、一本書的某一章節(jié)片段……生活中的碎片信息幾乎無處不在,不必帶有太強的邏輯要求。
碎片學習的核心是概念學習,收集知識也即收集概念。比如時間管理可以細分多個概念:吃青蛙、番茄鐘、GTD、精力管理、時間感知度、晨間日記、碎片時間、拖延、重要緊急四象限……
二是系統(tǒng)化閱讀。也即有計劃有目標的系統(tǒng)學習,比如系統(tǒng)課程、主題閱讀等。
3、整理分類
獲取和收集大量的知識,接下來就是整理的階段,也即對知識進行分類管理和保存。
提煉,就是選擇對我們自己來說是重要、有趣、有價值的部分,把它們提煉出來。
比如參加一個課程后,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提煉,找出對自己來說最精華的部分。在閱讀公眾號文章時,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找出自己覺得寫得比較好的部分,也許只是一個段落,也許只是一句話,都可以提煉出來并分類保存。
對書籍知識的整理,可以通過讀書卡片、視覺化讀書筆記、讀書PPT等方式。
①讀書卡片。把很多文字濃縮到一張卡片上,把從書本中提煉出的碎片化重點變成系統(tǒng)的知識內容。比如九宮格讀書表格,把核心的觀點用一張圖呈現(xiàn)出來,幫助我們去理解和消化。
②視覺化讀書筆記。用簡報或者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幫助我們在短時間里學習理解更多的內容,越簡潔清晰的圖像,大腦處理起來就越快。
③讀書PPT。利用PPT展示一本書內容,既結合了視覺化內容,又融合文字,整個畫面簡潔,能提高大腦理解能力。
4、分享知識
分享是一個反復學習的過程,教授別人是一種最好的學習方式。比如,參加讀書活動分享閱讀心得,在簡書撰寫讀書筆記文章,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發(fā)表閱讀感受……都是一個反復學習的過程。分享得越多,學習的次數(shù)也就越多。
分享是最好的學習
分享是最好的學習方式,能實現(xiàn)90%的知識轉化。
不管是把自己的知識輸入寫成文章,還是線上、線下的分享模式,都能讓你對知識的理解有非常大的幫助。Goodmor寧有自己的微課分享,我們在請嘉賓的時候,都會先看嘉賓作品如何。
只要覺得嘉賓有自己的閃光點,就會發(fā)出邀請。有時候嘉賓會說設計圈這么多大神,我哪敢分享?;蛘哒f我從來沒有分享過,怕分享不好。其實這個真沒有關系。分享也是大家互相學習的過程。
之前在設計公司的時候,每周都會有學習分享會。每個人一周輪流一次,上臺可以講任何東西。有的在臺上分享自己的設計心得,有的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我記得有一個設計師,分享自己的美食心得。特地在家里帶了鍋,現(xiàn)在教學,同時還帶了一瓶紅酒,跟我們講解紅酒相關知識,現(xiàn)在的氛圍熱鬧的不行。搞得像一個小型party。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上臺演講前,準備課件的時候,緊張的不行。感覺自從知道自己要分享,說話也不利索了,精神一直很緊繃。盡管怕的要命,但是還是認真準備課件,在家里練習,反復的對著空氣練,像個傻子一樣。最后演講勉強算順利完結。
現(xiàn)在在職場中,不管是工作匯報、客戶提案、線上線下分享,都不會緊張了,所以大家要抓住一切機會去鍛煉自己。演講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能體現(xiàn)一個人現(xiàn)場的魅力感。
5、應用知識
鏈接就是要跟自己的經驗相關聯(lián),加上我們自己的標簽和說明,為我們所用。
當我們閱讀文章并提煉出自己想要的概念和素材之后,最重要的是和我們自身產生關聯(lián),思考如何應用到自身實踐之中,這也是我們收集知識的目的。
我們需要進行多場景的應用,嘗試在不同的場景下運用該理論。
比如,利用RIA便簽讀書法就是這樣,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思考以后如何應用。
6、創(chuàng)造知識
有了足夠多的概念庫后,我們就可以隨意組合知識,更新創(chuàng)造自己的內容。
知識的管理,實際就是收集內容后,進行拆解、提煉出核心內容和知識體系,再經過加工、組合、創(chuàng)新變成我們自己的過程。
知識的創(chuàng)造
如何讓知識和知識之間產生鏈接?
整理了知識概念后,就是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并探究詞組之間的關系。當我們把詞與詞、概念與概念之間關聯(lián)起來討論,這些內容就變成了我們的知識體系。
知識之間的鏈接
尋找聯(lián)系也即當看到某句話或某個概念時,下意識分析該內容是否能夠通過其他的現(xiàn)象解釋。
比如早起閱讀與精力管理聯(lián)系起來,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要在精力充沛的狀態(tài)下進行閱讀,疲勞的時候閱讀效果會很差,此時最好不要進行閱讀。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人經過了一晚的睡眠休息后,精力得到了恢復,早起時進行閱讀的效果良好。
找到知識的源頭
如果想了解背后的體系,就要學會追根溯源。就是逐漸地往上溯源,尋找第一手的知識,一手的知識往往是體系化的學術知識,通過實驗科學論證過,尋求概念背后的底層規(guī)律。
比如我們經??梢钥吹酱罂У母顿M課程有很多專業(yè)名詞,系統(tǒng)思考、思維模式、心智模式、復利效應、臨界知識……其源頭可以追溯到《窮查理寶典》中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以及《第五項修煉》的學習模式等經典書籍。從源頭上來說,事物都是相通的,世界總是以極其簡單的規(guī)律運行著。
葡萄酒工藝學題庫答案
全國本科專業(yè)基本專業(yè)分為12大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
專業(yè)代碼 專業(yè)名稱
01 學科門類:哲學
0101 哲學類
010101 哲學
010102 邏輯學
010103K 宗教學
02 學科門類:經濟學
0201 經濟學類
020101 經濟學
020102 經濟統(tǒng)計學
0202 財政學類
020201K 財政學
020202 稅收學
0203 金融學類
020301K 金融學
020302 金融工程
020303 保險學
020304 投資學
0204 經濟與貿易類
020401 國際經濟與貿易
020402 貿易經濟
03 學科門類:法學
0301 法學類
030101K 法學
0302 政治學類
030201 政治學與行政學
030202 國際政治
030203 外交學
0303 社會學類
030301 社會學
030302 社會工作
0304 民族學類
030401 民族學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
030501 科學社會主義
030502 中國共產黨歷史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0306 公安學類
030601K 治安學
030602K 偵查學
030603K 邊防管理
04 學科門類:教育學
0401 教育學類
040101 教育學
040102 科學教育
040103 人文教育
040104 教育技術學(注:可授教育學或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040105 藝術教育(注:可授教育學或藝術學學士學位)
040106 學前教育
040107 小學教育
040108 特殊教育
0402 體育學類
040201 體育教育
040202K 運動訓練
040203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040204K 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
040205 運動人體科學
05 學科門類:文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類
050101 漢語言文學
050102 漢語言
050103 漢語國際教育
050104 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
050105 古典文獻學
0502 外國語言文學類
050201 英語
050202 俄語
050203 德語
050204 法語
050205 西班牙語
050206 阿拉伯語
050207 日語
050208 波斯語
050209 朝鮮語
050210 菲律賓語
050211 梵語巴利語
050212 印度尼西亞語
050213 印地語
050214 柬埔寨語
050215 老撾語
050216 緬甸語
050217 馬來語
050218 蒙古語
050219 僧伽羅語
050220 泰語
050221 烏爾都語
050222 希伯來語
050223 越南語
050224 豪薩語
050225 斯瓦希里語
050226 阿爾巴尼亞語
050227 保加利亞語
050228 波蘭語
050229 捷克語
050230 斯洛伐克語
050231 羅馬尼亞語
050232 葡萄牙語
050233 瑞典語
050234 塞爾維亞語
050235 土耳其語
050236 希臘語
050237 匈牙利語
050238 意大利語
050239 泰米爾語
050240 普什圖語
050241 世界語
050242 孟加拉語
050243 尼泊爾語
050244 克羅地亞語
050245 荷蘭語
050246 芬蘭語
050247 烏克蘭語
050248 挪威語
050249 丹麥語
050250 冰島語
050251 愛爾蘭語
050252 拉脫維亞語
050253 立陶宛語
050254 斯洛文尼亞語
050255 愛沙尼亞語
050256 馬耳他語
050257 哈薩克語
050258 烏茲別克語
050259 祖魯語
050260 拉丁語
050261 翻譯
050262 商務英語
0503 新聞傳播學類
050301 新聞學
050302 廣播電視學
050303 廣告學
050304 傳播學
050305 編輯出版學
06 學科門類:歷史學
0601 歷史學類
060101 歷史學
060102 世界史
060103 考古學
060104 文物與博物館學
07 學科門類:理學
0701 數(shù)學類
070101 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
070102 信息與計算科學
0702 物理學類
070201 物理學
070202 應用物理學
070203 核物理
0703 化學類
070301 化學
070302 應用化學(注:可授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0704 天文學類
070401 天文學
0705 地理科學類
070501 地理科學
070502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huán)境(注:可授理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
070503 人文地理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注:可授理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學
0706 大氣科學類
070601 大氣科學
070602 應用氣象學
0707 海洋科學類
070701 海洋科學
070702 海洋技術(注:可授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0708 地球物理學類
070801 地球物理學
070802 空間科學與技術(注:可授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0709 地質學類
070901 地質學
070902 地球化學
0710 生物科學類
071001 生物科學
071002 生物技術(注:可授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071003 生物信息學(注:可授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071004 生態(tài)學
0711 心理學類
071101 心理學(注:可授理學或教育學學士學位)
071102 應用心理學(注:可授理學或教育學學士學位)
0712 統(tǒng)計學類
071201 統(tǒng)計學
071202 應用統(tǒng)計學
08 學科門類:工學
0801 力學類
080101 理論與應用力學(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0102 工程力學
0802 機械類
080201 機械工程
080202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0204 機械電子工程
080205 工業(yè)設計
080206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080207 車輛工程
080208 汽車服務工程
0803 儀器類
080301 測控技術與儀器
0804 材料類
080401 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402 材料物理(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0403 材料化學(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0404 冶金工程
080405 金屬材料工程
080406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080407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080408 復合材料與工程
0805 能源動力類
080501 能源與動力工程
0806 電氣類
080601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0807 電子信息類
080701 電子信息工程(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0702 電子科學與技術(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0703 通信工程
080704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0705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0706 信息工程
0808 自動化類
080801 自動化
0809 計算機類
08090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0902 軟件工程
080903 網絡工程
080904K 信息安全(注:可授工學或理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
080905 物聯(lián)網工程
080906 數(shù)字媒體技術
0810 土木類
081001 土木工程
081002 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081003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081004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0811 水利類
081101 水利水電工程
081102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081103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0812 測繪類
081201 測繪工程
081202 遙感科學與技術
0813 化工與制藥類
081301 化學工程與工藝
081302 制藥工程
0814 地質類
081401 地質工程
081402 勘查技術與工程
081403 資源勘查工程
0815 礦業(yè)類
081501 采礦工程
081502 石油工程
081503 礦物加工工程
081504 油氣儲運工程
0816 紡織類
081601 紡織工程
081602 服裝設計與工程(注:可授工學或藝術學學士學位)
0817 輕工類
081701 輕化工程
081702 包裝工程
081703 印刷工程
0818 交通運輸類
081801 交通運輸
081802 交通工程
081803K 航海技術
081804K 輪機工程
081805K 飛行技術
0819 海洋工程類
081901 船舶與海洋工程
0820 航空航天類
082001 航空航天工程
082002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082003 飛行器制造工程
082004 飛行器動力工程
082005 飛行器環(huán)境與生命保障工程
0821 兵器類
082101 武器系統(tǒng)與工程
082102 武器發(fā)射工程
082103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082104 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
082105 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
082106 裝甲車輛工程
082107 信息對抗技術
0822 核工程類
082201 核工程與核技術
082202 輻射防護與核安全
082203 工程物理
082204 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
0823 農業(yè)工程類
082301 農業(yè)工程
082302 農業(yè)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082303 農業(yè)電氣化
082304 農業(yè)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工程
082305 農業(yè)水利工程
0824 林業(yè)工程類
082401 森林工程
082402 木材科學與工程
082403 林產化工
0825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類
082501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082502 環(huán)境工程
082503 環(huán)境科學(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2504 環(huán)境生態(tài)工程
0826 生物醫(yī)學工程類
082601 生物醫(yī)學工程(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27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082701 食品科學與工程(注:可授工學或農學學士學位)
082702 食品質量與安全
082703 糧食工程
082704 乳品工程
082705 釀酒工程
0828 建筑類
082801 建筑學
082802 城鄉(xiāng)規(guī)劃
082803 風景園林(注:可授工學或藝術學學士學位)
0829 安全科學與工程類
082901 安全工程
0830 生物工程類
083001 生物工程
0831 公安技術類
083101K 刑事科學技術
083102K 消防工程
09 學科門類:農學
0901 植物生產類
090101 農學
090102 園藝
090103 植物保護
090104 植物科學與技術
090105 種子科學與工程
090106 設施農業(yè)科學與工程(注:可授農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0902 自然保護與環(huán)境生態(tài)類
090201 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
090202 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qū)管理
090203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0903 動物生產類
090301 動物科學
0904 動物醫(yī)學類
090401 動物醫(yī)學
090402 動物藥學
0905 林學類
090501 林學
090502 園林
090503 森林保護
0906 水產類
090601 水產養(yǎng)殖學
090602 海洋漁業(yè)科學與技術
0907 草學類
090701 草業(yè)科學
10 學科門類:醫(yī)學
1001 基礎醫(yī)學類
100101K 基礎醫(yī)學
1002 臨床醫(yī)學類
100201K 臨床醫(yī)學
1003 口腔醫(yī)學類
100301K 口腔醫(yī)學
1004 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類
100401K 預防醫(yī)學
100402 食品衛(wèi)生與營養(yǎng)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5 中醫(yī)學類
100501K 中醫(yī)學
100502K 針灸推拿學
100503K 藏醫(yī)學
100504K 蒙醫(yī)學
100505K 維醫(yī)學
100506K 壯醫(yī)學
100507K 哈醫(yī)學
1006 中西醫(yī)結合類
100601K 中西醫(yī)臨床醫(yī)學
1007 藥學類
100701 藥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702 藥物制劑(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 中藥學類
100801 中藥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02 中藥資源與開發(fā)(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9 法醫(yī)學類
100901K 法醫(yī)學
1010 醫(yī)學技術類
101001 醫(yī)學檢驗技術(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002 醫(yī)學實驗技術(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003 醫(yī)學影像技術(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004 眼視光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005 康復治療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006 口腔醫(yī)學技術(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007 衛(wèi)生檢驗與檢疫(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11 護理學類
101101 護理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2 學科門類:管理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120101 管理科學(注:可授管理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120102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注:可授管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120103 工程管理(注:可授管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120104 房地產開發(fā)與管理
120105 工程造價(注:可授管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1202 工商管理類
120201K 工商管理
120202 市場營銷
120203K 會計學
120204 財務管理
120205 國際商務
120206 人力資源管理
120207 審計學
120208 資產評估
120209 物業(yè)管理
120210 文化產業(yè)管理(注:可授管理學或藝術學學士學位)
1203 農業(yè)經濟管理類
120301 農林經濟管理
120302 農村區(qū)域發(fā)展(注:可授管理學或農學學士學位)
1204 公共管理類
120401 公共事業(yè)管理
120402 行政管理
120403 勞動與社會保障
120404 土地資源管理(注:可授管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120405 城市管理
1205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
120501 圖書館學
120502 檔案學
120503 信息資源管理
1206 物流管理與工程類
120601 物流管理
120602 物流工程(注:可授管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1207 工業(yè)工程類
120701 工業(yè)工程(注:可授管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1208 電子商務類
120801 電子商務(注:可授管理學或經濟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1209 旅游管理類
120901K 旅游管理
120902 酒店管理
120903 會展經濟與管理
13 學科門類:藝術學
1301 藝術學理論類
130101 藝術史論
1302 音樂與舞蹈學類
130201 音樂表演
130202 音樂學
130203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130204 舞蹈表演
130205 舞蹈學
130206 舞蹈編導
1303 戲劇與影視學類
130301 表演
130302 戲劇學
130303 電影學
130304 戲劇影視文學
130305 廣播電視編導
130306 戲劇影視導演
130307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130308 錄音藝術
130309 播音與主持藝術
130310 動畫
1304 美術學類
130401 美術學
130402 繪畫
130403 雕塑
130404 攝影
1305 設計學類
130501 藝術設計學
130502 視覺傳達設計
130503 環(huán)境設計
130504 產品設計
130505 服裝與服飾設計
130506 公共藝術
130507 工藝美術
130508 數(shù)字媒體藝術
2全國本科專業(yè)分類目錄及專業(yè)代碼:特設專業(yè)
全國本科專業(yè)特設專業(yè)分為12大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
專業(yè)代碼 專業(yè)名稱
01 學科門類:哲學
0101 哲學類
010104T 倫理學
02 學科門類:經濟學
0201 經濟學類
020103T 國民經濟管理
020104T 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
020105T 商務經濟學
020106T 能源經濟
0202 財政學類
0203 金融學類
020305T 金融數(shù)學
020306T 信用管理(注:可授經濟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
020307T 經濟與金融
0204 經濟與貿易類
03 學科門類:法學
0301 法學類
030102T 知識產權
030103T 監(jiān)獄學
0302 政治學類
030204T 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
030205T 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
0303 社會學類
030303T 人類學
030304T 女性學
030305T 家政學
0304 民族學類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
0306 公安學類
030604TK 禁毒學
030605TK 警犬技術
030606TK 經濟犯罪偵查
030607TK 邊防指揮
030608TK 消防指揮
030609TK 警衛(wèi)學
030610TK 公安情報學
030611TK 犯罪學
030612TK 公安管理學
030613TK 涉外警務
030614TK 國內安全保衛(wèi)
030615TK 警務指揮與戰(zhàn)術
04 學科門類:教育學
0401 教育學類
040109T 華文教育
0402 體育學類
040206T 運動康復(注:可授教育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40207T 休閑體育
05 學科門類:文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類
050106T 應用語言學
050107T 秘書學
0502 外國語言文學類
0503 新聞傳播學類
050306T 網絡與新媒體
050307T 數(shù)字出版
06 學科門類:歷史學
0601 歷史學類
060105T 文物保護技術
060106T 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注:可授歷史學或文學學士學位)
07 學科門類:理學
0701 數(shù)學類
070103T 數(shù)理基礎科學
0702 物理學類
070204T 聲學
0703 化學類
070303T 化學生物學
070304T 分子科學與工程
0704 天文學類
0705 地理科學類
0706 大氣科學類
0707 海洋科學類
070703T 海洋資源與環(huán)境
070704T 軍事海洋學
0708 地球物理學類
0709 地質學類
070903T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注:可授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070904T 古生物學
0710 生物科學類
0711 心理學類
0712 統(tǒng)計學類
08 學科門類:工學
0801 力學類
0802 機械類
080209T 機械工藝技術
080210T 微機電系統(tǒng)工程
080211T 機電技術教育
080212T 汽車維修工程教育
0803 儀器類
0804 材料類
080409T 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410T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080411T 焊接技術與工程
080412T 功能材料
080413T 納米材料與技術
080414T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0805 能源動力類
080502T 能源與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
080503T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0806 電氣類
080602T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080603T 光源與照明
080604T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0807 電子信息類
080707T 廣播電視工程
080708T 水聲工程
080709T 電子封裝技術
080710T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
080711T 醫(yī)學信息工程
080712T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080713T 電波傳播與天線
080714T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0715T 電信工程及管理
080716T 應用電子技術教育
0808 自動化類
080802T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0809 計算機類
080907T 智能科學與技術
080908T 空間信息與數(shù)字技術
080909T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
0810 土木類
081005T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081006T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0811 水利類
081104T 水務工程
0812 測繪類
081203T 導航工程
081204T 地理國情監(jiān)測
0813 化工與制藥類
081303T 資源循環(huán)科學與工程
081304T 能源化學工程
081305T 化學工程與工業(yè)生物工程
0814 地質類
081404T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0815 礦業(yè)類
081505T 礦物資源工程
081506T 海洋油氣工程
0816 紡織類
081603T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081604T 服裝設計與工藝教育
0817 輕工類
0818 交通運輸類
081806T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
081807T 救助與打撈工程
081808TK 船舶電子電氣工程
0819 海洋工程類
081902T 海洋工程與技術
081903T 海洋資源開發(fā)技術
0820 航空航天類
082006T 飛行器質量與可靠性
082007T 飛行器適航技術
0821 兵器類
0822 核工程類
0823 農業(yè)工程類
0824 林業(yè)工程類
0825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類
082505T 環(huán)保設備工程
082506T 資源環(huán)境科學(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2507T 水質科學與技術
0826 生物醫(yī)學工程類
082602T 假肢矯形工程
0827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082706T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
082707T 食品營養(yǎng)與檢驗教育
082708T 烹飪與營養(yǎng)教育
0828 建筑類
082804T 歷史建筑保護工程
0829 安全科學與工程類
0830 生物工程類
083002T 生物制藥
0831 公安技術類
083103TK 交通管理工程
083104TK 安全防范工程
083105TK 公安視聽技術
083106TK 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
083107TK 火災勘查
083108TK 網絡安全與執(zhí)法
083109TK 核生化消防
09 學科門類:農學
0901 植物生產類
090107T 茶學
090108T 煙草
090109T 應用生物科學(注:可授農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90110T 農藝教育
090111T 園藝教育
0902 自然保護與環(huán)境生態(tài)類
0903 動物生產類
090302T 蠶學
090303T 蜂學
0904 動物醫(yī)學類
090403T 動植物檢疫(注:可授農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905 林學類
0906 水產類
090603T 水族科學與技術
0907 草學類
10 學科門類:醫(yī)學
1001 基礎醫(yī)學類
1002 臨床醫(yī)學類
100202TK 麻醉學
100203TK 醫(yī)學影像學
100204TK 眼視光醫(yī)學
100205TK 精神醫(yī)學
100206TK 放射醫(yī)學
1003 口腔醫(yī)學類
1004 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類
100403TK 婦幼保健醫(yī)學
100404TK 衛(wèi)生監(jiān)督
100405TK 全球健康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5 中醫(yī)學類
1006 中西醫(yī)結合類
1007 藥學類
100703TK 臨床藥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704T 藥事管理(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705T 藥物分析(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706T 藥物化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707T 海洋藥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 中藥學類
100803T 藏藥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04T 蒙藥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05T 中藥制藥(注:可授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100806T 中草藥栽培與鑒定(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9 法醫(yī)學類
1010 醫(yī)學技術類
101008T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
1011 護理學類
12 學科門類:管理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120106TK 保密管理
1202 工商管理類
120211T 勞動關系
120212T 體育經濟與管理
120213T 財務會計教育
120214T 市場營銷教育
1203 農業(yè)經濟管理類
1204 公共管理類
120406TK 海關管理
120407T 交通管理(注:可授管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120408T 海事管理
120409T 公共關系學
1205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
1206 物流管理與工程類
120603T 采購管理
1207 工業(yè)工程類
120702T 標準化工程
120703T 質量管理工程
1208 電子商務類
120802T 電子商務及法律
1209 旅游管理類
120904T 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
13 學科門類:藝術學
1301 藝術學理論類
1302 音樂與舞蹈學類
1303 戲劇與影視學類
130311T 影視攝影與制作
1304 美術學類
130405T 書法學
130406T 中國畫
1305 設計學類
130509T 藝術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