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茶葉采摘(茶樹幾月份采摘)
茶樹幾月份采摘
茶樹一般種植后經過大約3年就可以少量采摘,10年后達到盛產期。茶樹一般生長超過30年之后開始老化,此時可以從茶樹的基部砍掉,讓茶樹重新生長,再到老化后就要挖掉重新栽種新茶樹。
茶樹養(yǎng)護方法:
1、提供土壤
茶樹適合生長在微量元素含量較為豐富、土質較為疏松的土壤中,在種植茶樹的過程中,就可以使用有機質含量較為豐富、排水性好的腐殖土或者花園土,在栽種茶樹前,還可以翻新晾曬土壤,消滅其中的害蟲和細菌。
2、科學施肥
茶樹在生長的過程中,對養(yǎng)分的需求較大,在養(yǎng)護的過程中,可以為茶樹提供均衡的氮磷鉀復合肥,讓植株生長的更加旺盛,在為茶樹施肥時,最好選擇雨天前進行,并將肥料直接埋藏在茶樹根部的土壤中。
3、進行修剪
在養(yǎng)護茶樹時,可以對其進行修剪,使用鋒利的剪刀,將茶樹生長不良、生長過密的枝葉剪去,保持環(huán)境的空氣流通,也可以將茶樹生長過長、干枯受損的枝葉剪去,幫助植株節(jié)省養(yǎng)分,長出更多的分枝。
4、補充光照
茶樹適合生長在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中,且耐曬性好,在養(yǎng)護的過程中,可以將茶樹放在向陽的環(huán)境中,讓植株可以正常的進行光合作用,儲存足夠的營養(yǎng),在光照過強時,不需要為茶樹遮陰。
茶樹幾月份采摘好
摘要茶樹一般種植后經過大約3年就可以少量采摘,10年后達到盛產期。茶樹一般生長超過30年之后開始老化,此時可以從茶樹的基部砍掉,讓茶樹重新生長,再到老化后就要挖掉重新栽種新茶樹。種苗期是茶樹一生的開始,從種子成熟,經播種發(fā)芽,到地上部植株第一次生長停止,全程約8—9個月。
幼年期約4—5年,是栽培茶樹培養(yǎng)樹冠的重要時期,在這四、五年當中的后1—2年,也就是幼年期的后期一般可以采取打頂采摘的方法,開始采茶獲得收益。成年期是茶樹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旺盛時期,在營養(yǎng)狀況較好的情況下一般可維持20年左右,這是茶樹發(fā)揮最大經濟效益的時期。衰老期茶樹經多次采摘,形成頂層分枝細密的“雞爪枝”,發(fā)芽能力減弱,芽葉瘦小,產量明顯下降。
因此,栽培茶樹種植以后一般要經過3—4年才能正式采茶。采茶對種茶的人們來說是獲得經濟收益,而對茶樹來說是一種刺激和損傷,所以對處于采摘期的茶樹,必須加強肥培管理,大量補充營養(yǎng),這樣才能維持持續(xù)的高產優(yōu)質。
采茶是采摘茶樹上新發(fā)出來的嫩芽葉,嫩芽葉是由芽和葉組成的,采下一個芽帶一個葉片的稱作“一芽一葉”,一個芽帶二個葉片的稱作“一芽二葉”,以此類推,有一芽三葉、一芽四葉等。當芽葉逐漸成熟,頂端只剩一個極短小的芽(稱駐芽),下面就是葉片了,兩個葉片對夾著駐芽的芽葉就稱作“對夾葉”。有時不小心采下的是單個葉片,就稱單片葉。
采摘芽葉的大小和老嫩度是根據不同茶類的不同要求而確定的,也就是不同茶類有不同的采摘標準。
高檔名優(yōu)茶,如龍井茶、碧螺春等都要求采摘細嫩的芽葉作原料。特級、一級的龍井茶一般是采摘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為原料。二、三級可以采摘一芽二、三葉為原料。有些名優(yōu)茶要求采摘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為原料,如白毫銀針、雪水云綠就是如此。因此做一公斤高級名茶少則要采摘6~8萬個芽葉,多則要采摘10萬個芽葉,可見采制茶葉之艱辛。
大宗紅、綠茶是分級別生產的,一、二級茶一般要求以一芽二、三葉為主,三、四級茶要求以一芽三、四葉和對夾二、三葉為原料,五、六級茶一般都是對夾葉為主,葉子也較粗老。
茶樹在什么時候采摘
茶樹種植后約三年起可少量采收,十年后達盛產期,三十年后即開始老化,此時可從基部砍掉,讓茶樹重新生長,再到老化后就須挖掉重種。
茶樹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0℃以上時芽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陰,適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袞老期。樹齡可達一二百年,但經濟年齡一般為40~50年。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起源中心,目前世界上有60個國家引種了茶樹。在熱帶地區(qū)也有喬木型茶樹高達15-30米,基部樹圍1.5米以上,樹齡可達數百年至上千年。
茶葉都是幾月采摘
茶葉都是清明節(jié)前采摘的,所謂明前茶。
茶樹采摘時間
1.從季節(jié)上來看,春季采摘最為合適
由于春天雨水充沛,氣溫溫和,加上茶樹經過一個冬季的休眠,根部積累了豐富的養(yǎng)分,使得春季茶樹生長特別旺盛,春梢芽葉肥厚,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幼嫩芽葉毫毛多,與茶葉品質形成的有關的有效成分,如氨基酸、可溶性果膠、維生素C和芳香油含量富集,不僅使茶葉滋味醇厚鮮美,香氣濃郁,而且保健作用更佳。因此,春茶,特別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茶葉品質最好和采摘最合適的時期。
2.從一天的時間來看
一天中最好的采茶時間是在上午7點后、1點前。如果茶園里有樹能擋陽光的話,下午1點后至4點前也可以。
總的來說,采茶的時間會因為茶葉的出產地域和品種而各不相同。我國大部分茶區(qū),季節(jié)分界明顯,一般每年3-5月份采摘和制作的茶葉,稱為春茶。
一般6-7月份采制的茶為夏茶,因夏季氣溫高,有利于茶多酚的合成與積累,茶葉苦澀味較重,適于做成品紅茶。
茶樹什么時候采摘
茶葉有兩個季節(jié)的采摘時間,分別在春季的3-4月和夏末的9月。茶葉的合理采摘是獲得穩(wěn)產、高產、優(yōu)質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采茶就是要根據茶樹品種、氣候條件、樹齡、生長勢及不同肥水水平等因素,結合市場需求采摘茶葉,采茶和留養(yǎng)結合,既收茶葉,又能保證茶樹正常生長,達到持續(xù)高產優(yōu)質的目的。
春茶采名優(yōu)茶原料,多為單芽,一芽一葉初展或一芽一葉展,如有5%達到開采標準時即可采茶。
采名茶要求原料細嫩勻整,一般采摘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一葉展或采單芽。
大宗紅條茶、綠茶、紅碎茶要求原料為中等嫩度,一般以采一芽二、三葉為主及采嫩的對夾葉。擴展資料茶葉的飲用注意事項:
1、忌喝隔夜茶,茶葉變質會產生對身體不利的細菌,易傷脾胃,尤其是夏天,容易引起胃腸炎癥。
2、忌喝久泡茶,茶葉泡久了,一是會使得茶葉內的苦澀物質過度的析出,使得茶湯滋味不好;
二是容易將茶葉內原本一些難溶物質泡出,不利于健康;
三是容易使得茶中的維生素遭到破壞,不宜飲用。
3、忌多喝濃茶,大量飲用濃茶可引起胃蠕動加快,胃壁細胞分泌亢進,胃酸增加,對胃粘膜刺激加強,易導致胃潰瘍。
另外,濃茶中的咖啡因濃度高還可以使人上癮,形成惡性循環(huán)。
4、忌空腹喝茶,空腹飲茶,沖淡了胃液,降低了胃酸的功能,妨礙消化,并影響對蛋白質的吸收,易引起胃黏膜炎癥。
茶樹幾月份采摘最好
1.春茶采摘時間 春茶的采摘時間為當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此時的春茶經過半年的修養(yǎng)生息,品質比較好。
2.夏茶采摘時間 夏茶的采摘時間為5月初至7月初,此時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葉生長迅速,但滋味較為苦澀。
3.秋茶的采摘時間 秋茶采摘時天氣較為涼爽,茶葉香氣好,時間在8月中旬以后為佳。
4.冬茶采摘時間 秋茶采摘完成后,氣溫逐漸下降,所以在10下旬便開始采摘制作冬茶
幾月份采摘茶葉
采茶時間一般是在春季的時候比較多,通常是在每年的三月份到五月份之間進行采摘和加工茶葉。而且這個時候的茶葉口感會更加香濃,最為典型的茶葉品種就是純毛尖。除此之外,還有夏季和秋冬季的時候也可以進行采茶,但是這個季節(jié)采摘的茶葉都屬于老茶葉,不能用來泡茶喝。
茶樹幾月份采摘比較好
不同茶葉的采摘時間不一樣。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時間段:
1、三月下旬到五月中旬
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樹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休養(yǎng)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氨基酸。代表是:六安瓜片、烏龍茶。
2、五月初到七月初
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葉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等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多不如春茶強烈。代表是:普洱茶。
3、八月中旬
秋季氣候條件介于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fā)脆,葉色發(fā)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代表是:鐵觀音、粵梅香。
4、十月下旬
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氣候逐漸轉冷后生長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長緩慢,內含物質逐漸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氣濃烈。代表是:凍頂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