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小青柑和大紅柑有什么區(qū)別?
區(qū)別一:所用柑皮不同 小青柑:指在樹枝柑果皮未著色,生理未成熟時(通常指農歷立秋至秋分)采收果實所加工的皮,此時橙皮甙[dài]含量較高,多糖的含量較低,油室則較小而并不十分飽滿;果皮青綠色,陳皮色澤青褐色至青黑色,質硬、皮薄,味辛苦、氣芳香,耐貯。 大紅柑:指用新會柑(通常指立冬至冬至前后采收,果實已成熟)果實所加工的皮,此時橙皮甙含量較,,多糖的含量較高,油室則大而飽滿;果皮色澤鮮紅色至大紅色,陳皮色澤棕紅色至棕黑色,質軟、皮厚、性溫,味甜香,不耐貯。 區(qū)別二:口感滋味不同 小青柑處于生長的“青年”期,果胎硬且皮薄,味辛氣香,所以用小青柑制作的柑普茶一般比較辛香,清新可人。細品小青柑普洱會發(fā)現(xiàn),其滋味略有水汽,生津無回甘,風格清新,青柑味重,幾乎遮掩住了普洱茶的味道。因為質硬味香,且辛辣留存,苦味未退,所以適合儲藏。 大紅柑皮厚、色深、性溫和,大紅柑皮糖分很高,用大紅柑陳皮制作的柑普茶,口感較為甜潤,對胃腸刺激性行對要弱。細品大紅柑則發(fā)現(xiàn):陳皮香濃郁,同時可以明顯體會到普洱茶味,相對青柑,較甜。同時有一定潤感,相對青柑有一些厚度,總體可以形容為普洱和陳皮結合相對略好,喝起來很舒服。 區(qū)別三:內含物質不同 小青柑和大紅柑相比,內含物質最大的不同在于,小青柑揮發(fā)性果油(檸檬烯)和果酸(柑橘酸)含量高。柑橘酸:是果酸的一種,是一種對皮膚有益的營養(yǎng)物質,對皮膚有良好的滋養(yǎng)作用。檸檬烯:具有良好的鎮(zhèn)咳、祛痰、抑菌作用,復方檸檬烯在臨床上可用于利膽、溶石、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 大紅柑和小青柑相比,內含物質最大的不同在于,大紅柑果香類芳香物質含量高,含海綿松絲較多,果糖含量高。海綿松絲:較好的膳食纖維,能夠幫助腸胃蠕動助消化、對于調節(jié)膳食平衡有較大的助益,且富含多種維生素。果香類芳香物質:大紅柑成熟度高,果香類芳香物質含量高,據研究表明,植物中芳香物質,對于控制中度、輕度高血壓患者血壓,具有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