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存茶葉
??家庭用茶的保存
家庭選購的茶葉,不論是散裝的或是有包裝的,啟封后一時用不完的,都應立即重新包裝貯藏,才能保持茶葉原有的品質。茶葉的表面疏松多孔,極易吸收潮氣和異味(茶葉中的烯萜類物質最易吸收異味)。家庭茶葉的貯存,力求做到防潮與無異味。目前,城市居民中冰箱冰柜比較普及,凡有冷藏條件的,最好冷藏保存茶葉。
??家庭如果不具備冷藏條件保管茶葉,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貯存:
(1)瓦壇貯茶法
中國是茶葉王國,過去對茶的貯存十分講究。自唐代起就有用瓷瓶貯茶的,趙磷《因話錄》卷五有一段專記御史臺兵察廳(又稱茶瓶廳)保存茶的記述,當時以蜀地所產的茶最受歡迎,買下后貯于陶瓶,以防暑濕。
??這種陶瓶,也叫茶罌,實際是瓷器。唐、宋時的茶器,在考古發(fā)掘中,多有發(fā)現(xiàn)。較為典型的為鼓腹平底,頸為矩形而平沿口。明代發(fā)展了散條,茶的貯藏更為重要。貯藏容器比唐、宋茶瓶更為復雜。主要用瓷或宜興紫砂大陶罌。貯茶方法是,把陶罌洗凈后放在火上烘烤至干,然后把編好的竹葉片若干層置于陶罌底,再將烘干的茶葉人罌,上蓋竹葉片。
??最后用宣紙折疊六七層扎于罌口,再蓋厚木板。這說明,古代人貯茶已注意到茶的干燥和隔絕外界空氣的重要。
在當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家庭貯存茶葉所用材料和方法也有了改進。一般是先用牛皮紙或其他較厚實的紙(切忌用報紙等異味紙張)把茶包好,茶的水分含量不要超過6%(用手捻茶葉易成粉末時的含水量),然后將茶葉放在陶質壇罐的四周,中間放塊狀石灰包,石灰包大小視茶葉數(shù)量而定,再用軟草紙墊蓋壇四,減少空氣進入。
??石灰視吸濕程度每過2個月~3個月檢查一次,見塊狀石灰變?yōu)榉勰r,及時更換。這樣一般可以保持6個月~10個月。如一時沒有塊狀石灰更換,也可用硅膠代替,當硅膠呈粉紅色時取出烘干(變?yōu)榫G色)再用。
(2)罐貯茶法
一般用從市面上購買的馬口鐵罐或鐵聽,也可采用原放置其他食品的鐵聽、鐵筒,只要沒有異味的都可使用。
??最好是有雙層鐵蓋的,以增強防潮性能。有的小鐵聽本來就是貯裝茶用的,外形有圓、方、扁的,千姿百態(tài),大小各異,聽面印有山水、花卉或吉祥圖案,淡雅宜人,既很實用,又可觀賞。用鐵聽貯茶簡單方便,取飲隨意,是當前家庭貯茶最流行和最常用的方法。只要把買回的茶葉放人潔凈的鐵聽即可。
??為了更好地保持聽內干燥,可以在貯存茶葉的同時,放入l~2小包干燥的硅膠。如果是新買的鐵聽,或放過其他食品的鐵罐,可先放少量的茶葉末入內,然后蓋好蓋,存放數(shù)日,便能把異味吸盡。用茶葉末擦洗鐵聽也能去除異味。裝有茶葉的鐵聽,應置于陰涼處,不能放在陽光直射或潮濕、有熱源的地方,這一方面既可防止鐵聽氧化生銹,又可抑制聽內茶葉陳化、劣變的速度。
??
(3)袋貯茶法
塑料袋是當今最普遍和常用的包裝材料,品種繁多,性能各異,價格不高,使用和攜帶方便。因此用塑料袋保存茶葉是目前家庭貯茶最簡便、最經濟實用的方法之一。家庭貯茶選用塑料袋時,首先,必須是適合食品用的包裝袋,非食品袋不能用。其次,袋材要選用密度高的,即選用低壓材料要比高壓的好。
??第三,袋材要有一定的強度,厚實一些的為好。第四,材料本身不應有孔洞和異味。貯存方法,先用較柔軟的凈紙把茶葉包裝好,再置入塑料袋內。如短時間內不飲用的茶葉,可用以下簡便方法封口:取不怕燒的直尺一把,蠟燭一支,用直尺把塑料袋口疊在需封口處,放在燭光上方以適當距離緩慢移動,即可封好袋口。
??為減少香氣散失和提高防潮性能,可以套上一層塑料袋,依上法再封口。一般第一次包裝后,再反向套上一只塑料袋,用繩子扎好袋口,放置于陰涼干燥處,同樣能達到滿意的貯存效果。近年來,對一些名優(yōu)茶的貯藏在實踐中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有些地方采用三層鍍鋁膜的茶葉袋,在裝茶葉時再加FTS型茶葉專用保鮮劑(保鮮劑與茶葉比例為1:5O),然后密封袋口,其保鮮效果,與抽氣充氮貯存或冷藏相比不相上下。
??
(4)熱水瓶貯茶法
熱水瓶能保溫,是由于其瓶膽中間真空和內層瓶壁鍍有反射系數(shù)極高的鍍層,兩者缺一其保溫性能就大為下降。然而,保溫性不好的熱水瓶,用來貯茶,廢物利用,仍然是有效器皿。貯存方法是,把瓶膽的空間裝滿茶葉,蓋好塞子。若一時不飲用,可用蠟封口,這樣可以保存數(shù)月,仍如新茶。
??利用熱水瓶膽時,隔層不能破損,而且茶葉一定要十分干燥。當然瓶口破損不能封口的,更不能使用。 。
??儲存茶葉常識
要知道如何儲存茶葉,必須先懂得茶葉是會受什么破壞,然后才知道要如何儲存,以避免受這些事物的損壞。而各種茶類的素質有異,受破壞的方式與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儲存的方式與要求也有不同了。
以下分不發(fā)酵茶、半發(fā)酵茶與全發(fā)酵茶三大茶類來闡述茶葉的儲存要求與方法。
??
不發(fā)酵茶類(綠茶)
不發(fā)酵茶類包括白(如:壽眉、銀針白毫〕、黃(如:均山銀針、黃山毛峰〕、綠(如:龍井、碧螺春〕茶類。不發(fā)酵茶含高量的維生素及活性的營養(yǎng)素,極容易受到破壞,所以儲存的要求也極高。不發(fā)酵茶最容易受到光曬、潮氣與氣味的影響及破壞。
??
一旦遭曬、受潮,茶葉便要變色、變味、變質了。而茶葉極敏感,要是隨便亂放,接觸異味,茶葉便會吸收這些氣味而影響、破壞自身的味道了。
基本上,儲存綠茶必須:防曬、防潮、防氣味。
在浙江一帶,珍貴的雨前茶(谷雨前采摘的茶葉〕與明前茶(清明節(jié)前采摘的茶葉〕都收在石灰中。
??原因是石灰干燥,能吸收潮氣,不使茶葉受潮。要不然,上好的春茶一到仲夏便要色香味俱變了。
新加坡四季皆夏日炎炎,潮氣又重,不發(fā)酵茶在此最難耐久。幾個月內,茶葉便會開始便黃,接著轉褐。一年之后,便逐漸發(fā)黑。質地,自然也遭受破壞了。
如果茶葉數(shù)量不多,估計在幾個月內便會用完,只需置于蔭涼通風之處便可。
??當然,儲存器必須密封,免受異味熏染。儲存器最好是錫罐,以免受日曬。市面上出售高檔茶葉時附帶的紙皮質茶罐、茶盒也可用。只是,茶罐里頭包茶葉的錫紙包必須保留,茶葉才會更耐收。最忌用裝咖啡精用的玻璃罐。既受光曬,又遭受咖啡精的氣味侵襲。
要是茶葉數(shù)量多,又準備飲用超過一年,便必須藏在冰柜之中。
??飲用之前酌量解凍。翌年,茶葉依然鮮嫩如綠葉。
半發(fā)酵茶(青茶/烏龍茶)
半發(fā)酵茶即烏龍茶類。又可稱為清茶。它既有不發(fā)酵茶的特性,又有全發(fā)酵茶的特性。所以,儲存清茶必須像儲存綠茶一般:防曬、防潮、防氣味。不過,清茶既然經過發(fā)酵的過程,則又比綠茶耐用了。
??不藏冰柜的話,綠茶可保用約一年,清茶則二、三年。
清茶又有輕焙、重焙之分;輕發(fā)酵、重發(fā)酵之分。大致上,輕焙、輕發(fā)酵者,較近似綠茶。所以,壽命較短,收久的話得藏冰柜。一些如臺灣的高山烏龍,是微微發(fā)酵的,壽命便如綠茶般脆弱。
半發(fā)酵茶與不發(fā)酵茶的儲存方法,基本相似。
??不過,由于清茶壽命較長,儲存要求便可松懈些。根據(jù)清茶的輕重焙、輕重發(fā)酵而酌時儲茶,便能保存清茶的新鮮了。
有的清茶,如武夷山之巖茶,人們有時故意久藏。待兩三年香氣漸漸消失之后,便有了醫(yī)療作用。當?shù)厝藙冭肿悠ざ¤秩猓缓髮r茶塞入柚皮中,再用針線縫回柚子狀。
??整粒裹了茶葉的柚子皮掛在通風處陰干,據(jù)說有醫(yī)療作用。這種茶叫柚子茶,也是儲存茶葉的一種方法。
全發(fā)酵茶(紅茶)
全發(fā)酵茶有紅茶與黑茶。這種茶經過完整的發(fā)酵過程,已無綠茶的特性、特質。茶葉的本質與味道已轉換成發(fā)酵之后所特有的味道。這種味道,越久越醇,價值越高。
??所以不需要防潮、防曬。不過,將它密封還是必要的。免得受異味侵襲。既然不需要防潮、防曬,便不需要收入冰柜。就讓它在室溫中,越加成熟吧。
怎樣儲存茶葉?
茶葉中含有大量氨基酸、糖類、多酚類、維生素、芳香物質等營養(yǎng)成分,是我國人民常用的保健飲料,但茶葉的保存要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陽光、溫度、水分、空氣等,怎樣貯存茶葉呢?
1.陽光直接照射,會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C,并使茶葉的色澤、味道發(fā)生變化,所以茶葉必須存放在不透明的容器中。
??
2.溫度升高,會使化學反應的速度加快,也就促使了茶葉有效成分的分解,使茶葉的營養(yǎng)價值降低。所以,茶葉要低溫保存。
3.水分的存在,是許多有機物分解反應的必要條件,而且也是細菌活動的必要條件,所以,如果茶葉水分過大,不僅茶葉易喪失營養(yǎng),而且容易發(fā)霉變質。
??因此,茶葉一定要干燥保存。
4.茶葉和空氣直接接觸,易被空氣中的氧所氧化;失去原有的風味,因此,茶葉的容器要密封。
。
放冰箱 是不行的
將茶葉放入密封的玻璃瓶中,并在瓶內放入抗氧化劑(主要成分為鐵粉,既吸氧又吸水,化學上稱為雙吸劑,一些食品包裝袋中有),然后將茶葉瓶放進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