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的社員是怎么工作的?和互助組有何區(qū)別?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的社員是怎么工作的?和互助組有何區(qū)別?
社員是指
資金投放
入股
?;ブ彩且馑家粯?/p>
就是
資金互助
成員入社
還可以成員借款
。
第二章之三 互助組時期的記憶
作者 ?呂東平
我開始記事,是建國后農(nóng)村實行互助組的時候,還沒進入初級社,高級社,更沒到人民公社階段。
互助組,是50年代初期,在黨和政府的領導幫助下,農(nóng)民為了解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各自的勞動力、畜力、農(nóng)具不足的困難,在自愿互利基礎上建立的勞動互助組織。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臨時互助組,一般由幾戶農(nóng)民在農(nóng)忙季節(jié)臨時組織起來,進行換工互助,農(nóng)忙過后,即行解散,是互助組的初級形式。二是常年互助組,規(guī)模一般較臨時互助組大,組員比較穩(wěn)定,除全年在主要農(nóng)事活動上進行勞動互助外,還進行其他農(nóng)副業(yè)的互助結(jié)合,并且在組員之間有初步的勞動分工。
據(jù)資料說,1950年有272萬個互助組,到1954年最高達到 993萬個。互助組的進一步發(fā)展就是初級社,高級社。到1957年互助組全部轉(zhuǎn)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到1958年就進入人民公社了。
這些事當時我不懂得,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吃”。我每天早晨醒來后,還沒睜開眼睛,腦袋歪一歪就會碰上一塊炕餅,被炕餅一碰,馬上就醒了。那是爸爸做小買賣回來,特意給我買的。晚上回來我早就睡了,想給我一個驚喜但又不舍得叫醒我,所以就放在我的枕頭邊上。我睜開眼睛看到一塊炕餅,高興勁就不用提了,但不舍得吃,我就把炕餅樓到懷里,親切地抱著它再睡一會。
小孩最記得吃的事,我還愛吃八大爪子魚,大名叫章魚,它沒有刺,不怕扎嗓子,爪子嚼起來還哏啾的,那胖地方還有籽,很好吃的。經(jīng)常和韮菜或菠菜在一起做湯吃。還有馬羔魚,大名叫巴魚,是老家那邊海域的特產(chǎn),也是先用油煎好了,再和韮菜或者波菜一起做湯吃,記得很解饞的。
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大同蟹了,好象就是現(xiàn)在那老大老大的大閘蟹,不過大同蟹是海里的。不但我不喜歡,當時大人們也不喜歡,因它除了殼和那十個爪子,沒有太多的肉可吃。那時都講實惠,不好就是不好,沒人愿意買,價格自然就特別便宜。現(xiàn)在人的口味與過去比升級了,大同蟹成了比較貴重的海鮮了。但我喜歡它的大拇指,里邊有點肉,摳著吃很好玩,更喜歡它的殼,可以做撥郎鼓,拿著到大街上晃蕩著玩。
能吃到這些,都是爸爸的辛苦換來的。爸爸那幾年做小買賣,起早貪黑。我雖然沒看到爸爸什么時侯把炕餅放在枕頭邊的,但能猜到,一定是很晚很晚,我早已熟睡以后了。等早上摟著炕餅的時候,也見不到爸爸,他已經(jīng)很早很早,可能還不到五更時分就走了!
那時還沒有后來的“洋畫”、國畫,過年家家貼炕頭畫,財神畫,都是土畫,就是那種土制印刷的,濰坊那邊很多人會這個工藝。爸爸每到過年前就去濰坊販炕頭畫,來回可能六七百里,都是步行走,來回都挑著貨,不空肩。也上諸城的皇華店,五蓮的街頭大集做些小買賣,江蘇的新浦更是常去的地方,都是來回擔挑,看什么能賺點小錢就販賣什么,來回不空肩。那時剛建國,百廢待興,政治清明,國家提倡做些小生意,還沒有打擊投機倒把那一說。
爸爸特別勤勞,能吃苦,不怕受罪。這么起早貪黑地干 ,為的就是一家人的生活,因為爺爺在東北,爸爸就是這一家的頂梁柱。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爸爸十六七歲就開始出民工,幫八路軍轉(zhuǎn)移醫(yī)院什么的。一九四八年還參加了淮海戰(zhàn)役的支前,給前線送炮彈。爸爸經(jīng)常給我說那些殘酷且感自豪又值得回憶的片斷。
爸爸在那幾年能做點小買賣,添補生計,除了爸爸有這方面的擅長,吃苦耐勞之外,更幸運的是遇上好人了。
這個互助組,我只知道有×思方,他是本族長輩,很有威望,還有×景喜,有我們家?!了挤揭患胰苏睒銓?,慮事周全。年紀比我爸爸大十多歲,但論輩份他是爺爺輩的,爸爸稱他二爺爺,×景喜是和爸爸同輩的,比爸爸大幾歲!
建國初期,爺爺闖了關東,奶奶和爸爸媽媽領我們兄妹幾個過日子,家境貧寒。無牛無犁張,無生產(chǎn)工具。
奶奶爸爸媽媽在莊里人緣好,老老少少沒有不夸獎的。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互助組里本來沒有幾畝地,如果全都上地干活,也浪費勞動力?!了挤酵榘职旨彝ヘ毢?,更看重爸爸的忠厚老實。因為爸爸識幾個字,能記賬,估計也許能會做點買賣。于是就和大家商量,我們那份地由組里給耕種著,秋收后照常分配,讓爸爸去做點小買賣,能賺點油鹽醬醋,日常零花錢。
至于如何互助,雖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但爸爸心中有數(shù),每次賺了錢就隨心給他們買幾斤旱煙葉或帶點別的東西,或一家給一元兩元的,形式上看也算互助了,重要的是成全照顧了爸爸這一家人。
我們不但沒有生產(chǎn)工具,生活工具也沒有,用碓、推磨也都到×思方家。無論白天黑夜,啥時用都行,從不拒絕,就象用自已家的似的。爸爸也做過炕餅生意,得夜間推磨把小麥磨成面,然后做成大餅,白天再趕大集去賣,夜間磨面也都是用他們家的磨!
爸爸晚年時常和我們提起那段時光,回顧互助組的溫暖,感恩感德。我前年回村里,×思方的后人還邀我到他家吃飯,閑聊之間,我沒忘記先父說的那一段。是啊,人家?guī)臀?,永志不忘;我?guī)腿思?,莫記心上。感恩之心應代代相傳?/p>
(第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