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什么特產(chǎn)可郵寄
湖南有什么特產(chǎn)可郵寄
1、湖南特產(chǎn)豐富多彩,主要有湘蓮、湘茶、油茶、辣椒、生姜、冬筍、香菇、苡米、獼猴桃、苧麻、柑桔、湘黃雞、溆浦鵝、寧鄉(xiāng)豬、湖粉、湖南米粉等都可以郵寄。
2、湖南地處云貴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嶺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的地帶,地勢呈三面環(huán)山、朝北開口的馬蹄形地貌,由平原、盆地、丘陵地、山地、河湖構(gòu)成,地跨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更多關(guān)于湖南有什么特產(chǎn)可郵寄,進入:查看更多內(nèi)容
湖南的特產(chǎn)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郵寄的推薦:1. 桂花糕:是由糯米粉、桂花、紅糖等原料制成的傳統(tǒng)糕點,有著濃郁的桂花香氣,口感柔軟香甜。2. 辣椒醬:湖南辣椒醬以辣椒為主,還包含了蒜、姜、豆瓣、芝麻等多種調(diào)味品,味道鮮美,是湖南家常菜的必備之一。3. 湘蓮:湖南省婁底市產(chǎn)的蓮種,其蓮子肥大肉厚,味道鮮美,口感甘甜,是營養(yǎng)豐富的零食。4. 臘肉:湖南臘肉以豬肉為主要原料,經(jīng)過掛、晾、腌、熏等多道工序制成,口感咸香,是一種美味的肉類制品。5. 糯米藕:湖南岳陽的特產(chǎn),由糯米粉和鮮藕制成,外皮糯滑,內(nèi)餡有藕香味,是一種獨特的湖南小吃。以上是一些湖南的特產(chǎn),如果需要郵寄,建議在網(wǎng)上購買,選擇信譽良好、口碑好的商家。同時注意包裝和保鮮措施,避免食品變質(zhì)或損壞。
湖南有許多特產(chǎn)可以郵寄,其中一些包括:1. 桂花糕- 湖南的傳統(tǒng)糕點,以桂花原料,口感香甜。2. 湖南臘肉- 風味獨特,適合煮飯、炒菜、煮湯等多種用途。3. 花熘蛋- 也稱為花雕蛋,被譽為湘菜中的經(jīng)典之作。4. 湖南茶葉- 杭州龍井、鐵觀音、武夷巖茶等品種均可郵寄。5. 湖南蜜餞- 有山楂、紅棗、桂圓、蓮子等多種口味。6. 湖南辣椒醬- 著名的豆瓣醬和辣醬等均可郵寄。7. 紅燒臭豆腐- 湖南的傳統(tǒng)美食,又稱為“湘西臭豆腐”。以上是湖南一些可郵寄的特產(chǎn),但需要注意的是,寄送前需查閱相關(guān)郵寄規(guī)定及郵寄渠道,避免違反郵寄規(guī)定導致郵件無法寄達。
湖南有以下特產(chǎn)可郵寄:1. 湖南茶:如韶山毛尖、岳陽樓前茶、張家界云霧茶等。2. 臘肉:如岳陽臭豆腐、益陽臘肉、長沙米粉臘肉、湘西臘肉等。3. 湖南酒:如洞庭竹葉青、岳陽黃酒、株洲赤霞酒等。4. 湘繡:湘繡是湖南省的傳統(tǒng)手工刺繡,可以郵寄湘繡包、湘繡抱枕等。5. 柚子:湖南柚子口感濃郁,可郵寄柚子干、柚子皮、柚子茶等。6. 咸菜:湖南咸菜味道獨特,可郵寄醬黃咸菜、辣椒糟咸菜等。7. 枸杞:湖南是枸杞的重要產(chǎn)區(qū),可郵寄枸杞干、枸杞茶等。8. 桂花糕:桂花糕是湘桂地區(qū)的傳統(tǒng)食品,可郵寄桂花糕禮盒等。
湖南的特色美食有很多,可以郵寄的特產(chǎn)包括:1. 湘西臘肉:有熏肉、臘肉、臘腸、臘鴨等。2. 湘南鹵味:包括鹵鴨脖、鹵豬蹄、鹵鴨舌等。3. 岳陽樓麻薯:香甜軟糯,口感獨特。4. 廣濟茶:產(chǎn)自湖南岳陽市,為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5. 懷化咸蛋:有花生咸蛋、茶葉咸蛋、藕葉咸蛋等。6. 鳳凰古城方糕:湖南鳳凰古城的特色美食。7. 桐鄉(xiāng)王光大湖南烤乳豬:以豬肉的香氣和綿軟的口感著稱。8. 湖南棕樹脂:產(chǎn)于衡陽、邵陽等地,是一種天然樹脂,具有抗菌、防腐等作用,可以用作藥材或配合飲品。以上是湖南可郵寄的特產(chǎn),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選擇郵寄。
高分懸賞問苗族的特色
苗族服飾
?????苗族分布較廣,支系眾多。服飾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婦女較典型的裝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過去以麻織土布為主,普遍使用獨具特色的蠟染、刺繡工藝。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飾的用料、顏色、款式、刺繡等方面,都極具民族風格。配飾以頭、頸、胸及手等部位的銀飾為多見,苗族的銀飾在各民族首飾中首屈一指。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充分顯示了苗族的聰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
生活習俗
????吃:1.吃油茶。油茶是將油炸后的爆花米,摻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興,不喝,則視為瞧不起主人。有的還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2.吃山泥鰍(晰蜴,統(tǒng)稱四腳蛇)。將處理后的山泥鰍加少量米粉,一起腌入壇子內(nèi),用來招待貴客。3.吃青菜。農(nóng)歷過年喜歡吃青菜,一般不切碎。
???穿戴:苗族的服飾因地區(qū)不同而有差異。男,一般老人穿無領(lǐng)斜扣大襟衣,束腰帶,穿褲腳,打綁腿。中年人和青年人,穿開襟上衣,短而小,布料多是自產(chǎn)的家機斑衣,婦女服飾另具風格,上身穿無領(lǐng)鑲邊繡花衣,綴欄插花瓣與其間,下身著鑲邊、繡花或數(shù)紗寬腳褲。引人注目的女頭帕,一般有一丈多長,顏色是青、藍兩種,黑色相間襯花格子有的包絲帕。
????。?.吊腳樓,吊腳一般2-3屋,飛檐翹角,并有走廊圍白木質(zhì)欄桿,欄桿雕有各種圖案。吊腳下層用來貯藏糧食,存放農(nóng)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豬及廁所等。上層為人居住。2.火爐,形狀為方形,高60-70厘米,上面周圍用木板蓋好,四周用磚、石砌好,中間圍成正方形火塘,用來燒火做飯,周圍下層為空間,用以關(guān)雞、鴨。天冷時,主、客人都坐在火爐上,說笑、談?wù)摷沂潞托菹??;馉t上吊有一個不同形狀的木架,將種子、茶葉簍、草鞋等掛在上面。
?
???節(jié)日、宗教信仰
?
???節(jié)日,除了漢族的節(jié)日外,苗族還有以下節(jié)日。
???1.三月初三青年男女對歌戀愛。
???2.四月初八吃烏飯,紀念楊再思,也有傳說是紀念要一妹烏飯用樹葉煮成,要提前將姑娘接回娘家一起吃烏飯;近處的可以不回娘家,但要給她們送去。此俗僅限于楊姓。
???3.六月初六敬土地神,到田坎上掛紙、燒香。一般都將家譜曬一次。
???4.十月初二過小年,要殺老鼠吃。
????信仰:1.敬奉楊公再思。過去,鄉(xiāng)境內(nèi)有飛山廟16座。每年秋天舉行盛大的慶廟活動。唱幾天幾晚人戲,其中扛華山和打求財?shù)仁敲看伪爻墓?jié)目,主要內(nèi)容是,教育家庭和睦。在慶廟期間,要擺豬首、裝香、燒紙。2.過去祭祖要殺牛,以自然寨子為整體,舉行殺牛儀式,牛內(nèi)臟用來祭祖先然后每人帶一份肉回家。3.敬奉幡蝴,傳說幡蝴是苗族的祖先。?
?
???婚?喪?習?俗
?
???戀愛:以歌為媒,農(nóng)歷三月初三,青年男女穿戴整齊,成群結(jié)隊趕到山頭水邊,對歌戀愛。情同意合者,便相邀離去,表示戀上了。平時看牛、放羊也對歌,并贈紅。雙方父母同意便結(jié)婚,如不同意,還有逃婚的習俗。
????結(jié)婚:一般在結(jié)婚前一個月,長則半年,就開始哭嫁。對長輩要一個一個地器,然后再送禮物,現(xiàn)在改變了許多。男女結(jié)婚時,女方和來人到男方家吃三天三晚酒,這三天新娘只能同伴娘睡,不能與新郎同床。三天后,新娘與伴娘一起回娘家生活,二年、三年、五年不等。男方有農(nóng)事需人幫忙,接女方在男方家同住。待女方懷孕后,才能接新娘到男方家長住期共同生活。?
???喪事:老人落氣時,要抬到中堂里,坐在正中,備有斗(容器)、涼篩,坐在斗上腳踏涼篩落氣。洗尸,由長教子井里擔水,參入桃葉、菖莆葉煮成溫水給洗尸,洗過的水(倒入便桶),讓其后代每個嘗三點,表示吃字不愁,叫衣飯水,在死者身上圍白線,一歲一根,平時掉的牙齒要保存著,殮時放入棺材內(nèi),死后頭發(fā)禁燒。進棺材時,口含銀,手捏茶葉米還要到飛山廟點亮。
?
苗族銀飾
???由于對銀飾的大量需求,苗族銀匠業(yè)極為興旺發(fā)達。僅黔東南境內(nèi),以家庭為作坊的銀匠戶便成百上干,從事過銀飾加工的人更是多達數(shù)干。家庭作坊多數(shù)為師徒傳襲的父子組合,也有夫唱婦隨的夫妻組合。這些作坊常是農(nóng)忙封爐,農(nóng)閑操錘,皆不脫離農(nóng)事活動。
??黔東南境內(nèi)的苗族銀匠可分為定點型和游走型兩類。多數(shù)為定點型,他們在家承接加工銀飾,服務(wù)于相對封閉而形成區(qū)域格局的一寨或數(shù)寨,客戶毫無例外來自本系,所以,也可稱之為支系內(nèi)部的銀匠。定點型銀匠的分布和數(shù)量,依據(jù)區(qū)域環(huán)境及市場需求自然調(diào)節(jié),以施洞、排羊、西江、灣水、王家牌等地較為典型。游走型銀匠同樣以家庭為作坊,農(nóng)閑季節(jié)則挑擔外出,招攬生意。通常每人郡有自己的專門路線。他們并不局限只為本系或本民族加工,對沿途數(shù)百里其他分支或民族的銀飾款式都了然在腑,加工起來亦輕車熟路,得心應(yīng)手,所以也可稱之為地域性銀匠。據(jù)調(diào)查,黔東南銀匠游走足跡遍歷全省,并延及廣西北部及湖南西部。
??黔東南境內(nèi)不僅苗族銀匠多,而且出現(xiàn)了以霄山大溝鄉(xiāng)的控拜、麻料、馬高為代表的銀匠村。銀匠村中數(shù)百戶人家,80%以上以銀飾加工為副業(yè)。農(nóng)閑時節(jié),村寨之中叮當之聲不絕于耳,炭火爐煙蕩然于戶,一派繁忙景象。游走型銀匠皆出于銀匠村,密集的加工力量迫使銀匠村的一部分人選擇外出經(jīng)營的方式。銀匠村是貴州境內(nèi)的一個奇特現(xiàn)象,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
??比起苗族銀飾的歷史,苗族銀匠的歷史要短得多。據(jù)對施洞、控拜、壬家牌等地銀匠的調(diào)查顯示,苗族銀匠大約出現(xiàn)于清末,至今才有近百年歷史。最初的苗族銀匠大多挾鐵匠之技藝改行拜師,向漢族工匠學習打制銀飾。龍里云霧山一帶的打鐵寨,是當?shù)匚ㄒ挥忻缱邈y匠的村寨,包攬了方圓數(shù)十里的銀飾加工制作。至今,仍不難由這一地名證實我們的觀點。苗族銀匠一般都是子承父業(yè),世代相襲,手藝極少外傳。苗族銀飾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內(nèi)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據(jù)需要,銀匠先把熔煉過的白銀制成薄片、銀條或銀絲,利用壓、寥、刻、摟等工藝,制出精美紋樣,然后再焊接或編織成型。苗族銀飾工藝流程很復雜,一件銀飾多的要經(jīng)過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銀飾造型本身對銀匠的手工技術(shù)要求極嚴,非個中高手很難完成。??
??貴州非白銀產(chǎn)區(qū),歷史上的銀飾加工原料主要為銀元、銀錠。也就是說,苗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復始,經(jīng)年累月,積攢下的銀質(zhì)貨幣,幾乎全都投入了熔爐。正因為如此,各地銀飾的銀質(zhì)純度以當?shù)亓餍械你y幣為準。譬如民國時期黔東南境內(nèi)是以雷山為界,其北邊銀料來自大洋,純度較高,南邊來自貳毫,銀飾成色較差。20世紀50年代后,黨和政府充分尊重苗族群眾的風俗習慣,每年低價撥給苗族專用銀。
??除了在錘砧勞作上是行家里手,在造型設(shè)計上苗族銀匠也堪稱高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苗族銀匠善于從婦女的刺繡及蠟染紋樣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另一方面,作為支系成員,也為了在同行中獲得競爭優(yōu)勢,苗族銀匠根據(jù)本系的傳統(tǒng)習慣、審美情趣,對細節(jié)或局部的刻畫注重推陳出新。工藝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銀飾日臻完美。當然,這一切都必須以不觸動銀飾的整體造型為前提。苗族銀飾在造型上有其穩(wěn)定性,一經(jīng)祖先確定形制,即不可改動,往往形成一個支系的重要標志。苗族女性飾銀,愛其潔白,珍其無暇。因此,苗族銀匠除了加工銀飾,還要負責給銀飾除污去垢,俗稱洗銀。他們給銀飾涂上硼砂水,用木炭火燒去附著在銀飾上的氧化層,然后放迸紫銅鍋里的明礬水中燒煮,經(jīng)清水洗凈,再用銅刷清理,銀飾即光亮如新。
??苗族銀飾以其多樣的品種、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藝,不僅向人們呈現(xiàn)了一個瑰麗多彩的藝術(shù)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個有著豐富內(nèi)涵的精神世界。苗族銀飾的種類較多,從頭到腳,無處不飾。除頭飾、胸頸飾、手飾、衣飾、背飾、腰墜飾外,個別地方還有腳飾。
苗族舞蹈
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蘆笙舞流傳最廣。貴州的丹寨、臺江、黃平、雷山、凱里、大方、水城,以及廣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過年、祭祖、造房、豐收、迎親、嫁娶等喜慶節(jié)日,都要舉行蘆笙舞會。舞姿以四步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點步以及左右旋轉(zhuǎn)等跳法。苗族一級演員金歐領(lǐng)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攝成舞蹈藝術(shù)影片《彩蝶紛飛》,在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群眾喜愛。
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僅苗族“鼓舞”一項,就近十種之多。苗族“鼓舞”在唐代《朝野僉載》上就有“五溪蠻,父母死,于村外閭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親戚飲宴舞戲一月余日”的記載,由此可見苗族“鼓舞”歷史的悠久。
苗族的“鼓舞”主要種類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貴州省東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帶。
黔東南的苗族《木鼓舞》,是過去每13年才舉行一次的“吃牯臟”大型祭祀活動時的“鼓舞”形式。節(jié)日時,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如醉如癡。
《花鼓舞》是湖南省鳳凰、保靖、花垣等縣苗族人民歡度農(nóng)歷“六月六”“八月八”“趕夏”“趕秋”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時,必有的自娛性舞蹈。屆時,在舉行盛會的廣場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負責敲擊的大鼓。由兩人持雙槌敲擊鼓皮,一人持單鼓槌敲擊鼓梆,參加集體作舞的人們,沒有人數(shù)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擊鼓者用本民族語言歌頌發(fā)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為對祖先的祭奠。然后,眾人便在鼓點的伴奏下圍鼓成圈翩躚起舞。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來于各類生活動作的模擬,其中還加入一些武術(shù)成分,使舞蹈動作柔美而剛勁?!痘ü奈琛返奶攸c,是兩位擊鼓者在旋轉(zhuǎn)、翻身或跳躍下表演多種對稱性舞姿的同時,還能敲奏出和諧而統(tǒng)一的鼓樂。
苗族民間舞蹈《猴兒鼓》,是以三人或多人模擬猴子各種習性與擊鼓姿態(tài)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時,由一名鼓手在鼓后擊鼓作樂,另一鼓面朝向穿猴裝、畫猴臉譜的舞者。舞蹈動作多為模擬猴子啃吃苞谷、蕩秋千、看鼓、試鼓、驚鼓、相互嬉戲等。扮演猴子的舞者可用拳擊鼓,也可以槌擊鼓。整個“鼓舞”不但風趣、熱烈、技藝性極強,而且具有一定的戲劇情節(jié)。
苗族民間自娛性的《踩鼓舞》,是年節(jié)、喜慶集會,尤其是農(nóng)歷三月“姊妹節(jié)”時,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舞蹈時,先由一名少女邊歌邊走入場內(nèi),然后繼續(xù)歌唱并擊鼓伴之。歌詞內(nèi)容基本為召喚,如姊妹們不要錯過時機,快來作舞等。隨后,眾多盛裝的苗族姐妹便聚攏在鼓架周圍,面對皮鼓踏節(jié)而舞。在舞蹈進入高潮時,外圍的男女老幼觀眾也可進入舞場,組成若干層同心圓圈共同作舞。舞蹈動作自由、歡快,時有兩腿顫抖而帶動全身的特點。
流行于黔東南的《反排木鼓舞》,現(xiàn)已成為苗族節(jié)日慶典以及出訪他國的代表性舞蹈,被鄰國友人譽之為“東方迪斯科”。
新中國成立后,在苗族諸多種自娛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礎(chǔ)上,人們又創(chuàng)造出了由四人同時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這種“鼓舞”流傳在湘西的鳳凰縣和貴州省松桃縣苗族聚居的地方。該舞男女均可參加,四人分別站在鼓面前,雙手持槌擊鼓。在統(tǒng)一的節(jié)奏下邊擊鼓邊表演規(guī)定套路。每一套路動作完成后,大家按順時針方向換到下一鼓面位置,再進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娛樂性。
苗族演奏蘆笙、以蘆笙伴舞的歷史,自宋代已有記載。清代刻本《廣輿勝覽》中的舞蹈形象與“每歲孟春,擇平地為月場,男吹蘆笙,女搖鈴,盤旋歌舞,謂之跳月”,分明是對現(xiàn)在所謂《銅鈴舞》的記載。
曾生活于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鳥為圖騰,因而今日苗族婦女的頭飾銀冠與彩條長裙,仍充滿著錦雞羽毛的斑斕色彩和飛鳥圖案。至今貴州省黔南苗族,保存著一種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蘆笙堂》。表演時,由男子吹奏蘆笙,專人敲擊銅鼓,身著盛裝、頭戴銀冠的少女,微乍雙臂作鳥態(tài)款款起舞。這種情景與云南省開化出土的2000余年前銅鼓鼓面上的紋飾極為相似。此外,從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的“擊鼓歌唱圖”中,可進一步窺探到苗族與古代百越部族及銅鼓文化間的密切關(guān)系。
在苗族的自娛性舞蹈中,還有頭戴銀冠、身著彩條長裙模仿錦雞動態(tài)的《錦雞舞》;頭戴羽冠、模仿雉雞相斗、跳躍、嬉戲,含有雜技技巧的男子雙人《蘆笙舞》和源于婦女刺繡、搓麻等家務(wù)勞動的《板凳舞》等。
中國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廣闊,形成了數(shù)量眾多、內(nèi)容豐富的歌舞品種。除以上介紹者外,貴州省“花溪苗”的《蘆笙舞》、“紅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樹舞》、流傳在丹寨縣的《古瓢舞》、云南省苗族的《蘆笙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苗族的《芒哥舞》,以及《斗?!?、《牽羊》、《花棍舞》等,種類之多不勝枚舉。?
苗族音樂
苗族音樂較為豐富、克滿民俗生活的生動情趣,是苗族社會生活的寫照,它由民間歌曲和民間器樂曲兩大部分組成。
??苗族民歌按社會功能及體裁可分為:山歌、酒歌、婚俗歌、敘事歌等幾類。山歌是苗族社會生活中演唱最為自由的一種體裁,它既能用漢語唱也能用苗語唱,編唱亦有較大的隨意性。它是苗族趕場、歌會、走親訪友,談情說愛所必須的一種演唱形式,流傳廣,影響大。
??苗族除了豐富的民間歌曲外,流傳著許多獨具特色的樂器和大量的樂曲。共同展現(xiàn)了“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樂器是蘆笙和嗩吶。
苗?族?歷?史?
?????苗族先民于秦漢時聚居在“五溪”地區(qū),即今湘西、黔東等地。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guān)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人口:7398035
????分布:主要聚居于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廣西等省區(qū)的交界地帶。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后,設(shè)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并用漢文。??
????苗族地區(qū)以農(nóng)業(yè)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手飾制作等工藝美術(shù)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苗族民居史料載,為蚩尤部族后,蚩尤者,炎帝屬也,于炎黃一統(tǒng)后背而南下,入百越進入今天的湖南、廣西、云南一帶居住。
苗族(Miao nationality ),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總?cè)丝跒椋?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qū))。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huán)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chǎn)水稻、玉米、谷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除此,還蘊藏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和礦產(chǎn)資源。 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guān)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于中原地區(qū)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nóng)業(yè)稻作。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2 0 世紀5 0 年代后期創(chuàng)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F(xiàn)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shù),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節(jié)日較多,較隆重的節(jié)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jié)等。
苗族曾經(jīng)自稱“牡”、“蒙”、“摸”、“毛”,有的地區(qū)自稱“嘎腦”、“果雄”、“帶叟”、“答幾”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稱為苗族。
[編輯本段][宗教習俗]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凹拦墓?jié)”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農(nóng)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tǒng)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shù)。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極少。
傳統(tǒng)地講,苗族對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認為是一種靈性的體現(xiàn),因而對其頂禮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巖洞、大樹、山林等。此外,苗族認為一些自然現(xiàn)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語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兩詞并用。多數(shù)情況下,鬼被認為是被遺棄或受委屈的靈魂和工具所變成的,常給人類帶來災(zāi)難、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謂東方鬼、西方鬼、母豬鬼、吊死鬼、老虎鬼等,被稱為惡鬼。而有靈性的自然現(xiàn)象常被認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風神、雷神、雨神、太陽神、月亮神等。對于善鬼、惡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對善鬼有送有迎,祭祀較真誠,對惡鬼則須賄賂哄騙直至驅(qū)趕使之遠離。
在許多地區(qū),苗族還認為自然界存在許多精怪。比如牛在廄內(nèi)以糞便蓋身或在廄內(nèi)打轉(zhuǎn)、將糞踩成圓圈,豬吃豬仔或躺在食槽里,鴨吃鴨蛋,老虎進田,遇到兩蛇交尾,母雞發(fā)出公雞的鳴叫等均屬出現(xiàn)了相應(yīng)的精怪。
在一些苗族地區(qū),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薩、土地奶、家神、祭橋、水井等。土地菩薩苗語叫土地鬼,一般由幾塊石頭壘成,土地屋多為木制或用三塊石板搭成,極為簡陋,設(shè)于寨旁路口處或大路邊行人休息處。家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設(shè)立“家神”偶像。祭橋流行于黔東南大部分地區(qū)。龍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對象。
圖騰崇拜方面。東部地區(qū)許多苗族與瑤族共同崇拜盤瓠(一種神犬)。他們世代傳說著“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盤瓠視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區(qū)一些苗族認為他們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楓木樹心,因而把楓樹視為圖騰。另有一些地區(qū)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為自己的圖騰崇拜對象。
普遍地,祖先崇拜在苗族社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去,其靈魂卻永遠與子孫同在,逢年過節(jié)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飲食也要隨時敬奉祖先。許多地區(qū)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豬”、“椎牛祭祖”,黔東南有“吃牯臟”,黔中地區(qū)叫“敲巴郎”,黔西北、滇東北有打老牛習俗。其中,黔東南的吃牯臟至今盛行不衰,最為典型。吃牯臟亦稱祭鼓節(jié)、鼓社節(jié)、鼓藏(牯臟)節(jié),以宗族(鼓社)為單位,每七年或十三年舉行一次。他們認為祖先的靈魂寄居中在木鼓里,祭鼓就是敲擊木鼓召喚祖先的靈魂來享用兒孫的供品。主祭者稱為牯臟頭,祭品牯臟牛是專門為此而飼養(yǎng)的。每屆祭祀活動前后延續(xù)三年之久。
大多數(shù)苗族人虔信巫術(shù)。主要的巫術(shù)活動有過陰、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還有蠱術(shù)等。巫術(shù)活動由巫師主持。巫師大多是非職業(yè)化的。他們在前述各種原生性崇拜和巫術(shù)活動中起著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師還兼任寨老。巫師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還能講述本宗支的譜系、本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和遷徙來源的路線,熟悉各種神話傳說、古歌古詞和民間故事,有的巫師還兼有歌師和舞師的職能。所以說,巫師是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的傳承人,在苗族社會中充任知識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師還掌握一定的醫(yī)術(shù),懂得一些草藥,在為人驅(qū)鬼的同時,輔以科學的醫(yī)藥手段。
除了這些傳統(tǒng)信仰之外,自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傳教士深入我國內(nèi)地傳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區(qū)、貴州凱里、湖南沅陵等地區(qū)有一些苗族群眾皈依了基督教,在滇東南有少數(shù)苗族信仰天主教。尤其是滇東北、黔西北一帶的基督教信仰曾經(jīng)勢頭強盛,影響極大。外國傳教使團或者傳教士們在苗族地區(qū)開設(shè)了許多的中小學校、醫(yī)療機構(gòu)、甚至實施了一些經(jīng)濟發(fā)展項目,對于苗族社會的進步、政治地位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抹滅的作用。著名的牧師有安順的黨居仁、柏格理、張道慧、王樹德等,前二者均殉職苗區(qū)。
新中國建立之后,基督教、天主教的影響一度衰微,近年有一定的復蘇的趨勢。但是,現(xiàn)在基督教、天主教實行“三自”,與1950年以前的基督教信仰在社會組織、社會影響甚至信仰內(nèi)容方面都有許多的不同。
國外的苗族,在越南、老撾有少數(shù)苗族信仰天主教。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苗族也有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老撾、泰國的苗族也受佛教文化的影響。盡管如此,在他們的社會中,傳統(tǒng)的祖先崇拜、靈魂觀念等仍在很大程度上的保留。
[編輯本段][民族歷法]
苗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
遠古時期,苗族文化科技十分發(fā)達,從近期發(fā)掘的苗族古歷足見一般。苗族古歷,豐富了中國與世界歷法體系。
據(jù)中國著名天文學專家陳久金教授考證:苗族有古歷體系。迄今為止,還沒有他人能夠推算、編寫出苗族古歷,筆者欲予嘗試。
據(jù)考證:中國苗族古歷體系屬陰陽歷,以太陽歷為主。
苗族古歷以十二生肖記時、日、月、歲,一歲365.25日,陽歷平歲365日,閏歲366日。
每歲分為動月、偏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其中1、3、5、7、9月5個月為月長日,每月31日;動月、偏月、2、4、6、8、10月等7個月為月短日,每月30日。
以“冬至”為歲首、年首、節(jié)首、氣首,屬中國歷法“子正人統(tǒng)”。
一歲分“冬至”(陽旦)、“夏至”(陰旦)兩個年節(jié),“冬至”前一日為苗歷大年。
一歲分冷季、溫季、熱季三季,分上半歲和下半歲,每半歲中冷季、溫季、熱季各占兩個月,一歲中冷季、溫季、熱季各占4個月。
上半歲由“冷漸熱”,下半歲由“熱漸冷”,歲歲循環(huán)往復。4歲1閏,附加值為1日,閏在動月,亦即歲首,閏月31日。
苗歷10月的最后一日為除夕夜(“冬至”前一日)。
動月的第一個子日、丑日、寅日分別為天歲節(jié)、地歲節(jié)、人歲節(jié)。因此,有“歲首初日不出門”的苗習。
苗歷除使用十二生肖記時、日、月歲外,還用1、2、3、4、5、6、7、8、9、10、自然數(shù)相輔助記時、日、月、歲,為老人祝壽:“祝120歲高壽”。
十二生肖來源,與中國遠古十二個氏族有關(guān)。用十二生肖記時、日、月、歲,一歲分12個月,一日分12個時辰,歲、月、日、時固定不變,日按十二生肖相記,循環(huán)使用。建制以“建”作日首,固定循環(huán)使用。
二十七宿與苗族九卦有關(guān)。
苗族先民還用所住房屋的相應(yīng)方位與十二生肖輔助記時、日、月、歲,將一日分為夜、晨、晝、昏4個時段,與十二生肖相配記為“大門口、堂屋、左屋、屋后、右屋、屋頂”,觀測日出日落。陰歷從月圓到下一輪月圓為1 個月,每月分27宿。陰歷平歲358日,閏歲387日。動月、偏月為月短日;1—10月為月長日。月長日30日,月短日29日,閏月29日。苗族古歷不論陽歷或陰歷均在歲鼠、歲辰、歲申置閏,每4歲一閏,閏動月。苗族古歷體現(xiàn)了“一分為三、三位一體”的苗族生成哲學觀和“九卦”立體思維觀(即前后、左右、上下、表里、中或東、南、西、北、中、東南、西南、西北、東北)。
苗族先民崇拜“日、月、星”,視三光為純潔之至。
苗族先民認為組成宇宙萬物的原生物質(zhì)為雷、龍、夔三種(意譯為水、火、氣),記為“三?!?;“五行”分別依次為光、氣、水、土、石。大堯(亦稱鬼谷先生)歸順黃帝(自稱天子),大夔妹嫘祖(雷祖)嫁給黃帝為妻后,大堯為討黃帝之好改九卦為八卦(漢書稱伏羲制八卦,有誤),改一分為三(陽、陰、不陽不陰)為一分為二(陽、陰),改立體思維為平面思維。將十干支與十二生肖結(jié)合創(chuàng)天干、地支、六十甲子(漢書有此記載)。改27宿為二十八宿。將五行按平面方位及所產(chǎn)之物改為金、水、木、火、土(西、北、東、南、中),同時與金、水、木、火、土星、日、月相配創(chuàng)七曜歷?!镀哧讱v日》乃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歷書。
中國苗族古歷與古埃及歷同屬太陽歷,但比距今6200年的埃及歷還要早3800多年,每歲365日,4年一閏;不同的是古埃及歷閏年的附加日為6天,苗族古歷閏歲的附加值為1日。苗族古歷與太陽回歸年長度365.25日一致,天狗周期為1460歲,準確率高。
中國苗族古歷對遠古苗民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主要是水稻生產(chǎn))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民間亦曾應(yīng)用于擇吉。(詳見石啟貴的《湘西苗族實地考察報告》)。
中國苗族古歷的使用時限,上溯至少可達一萬年,下限是光緒三十三年(即公元1907年)。據(jù)《永綏直隸志》記載:“父子遞傳,以鼠?;ⅠR記年月,暗與歷書合。”(清?楊瑞珍撰,同治七年刻本)清?董鴻勛撰,光緒三十三年鉛印本《古丈坪廳志》也有同樣的記載。根據(jù)珍藏于北京博物館《乾隆六十年苗匪檔》內(nèi)的原始奏折和被捕苗族首領(lǐng)的“供單”以及當年參予鎮(zhèn)壓起義的人士編著的史書或地方志記載:商定鳳凰、乾州、永綏、松桃四廳起義日期為乾隆六十年二月初六(農(nóng)歷)。據(jù)吳添半在“供單”中解釋說,這一日是苗年的正月初一(苗歷陰歷年),把起義日子定為這一日,取去舊還新之意。后因泄密,提前于正月十八日(農(nóng)歷)起義。這是史書記載與苗族古歷有關(guān)的重大歷史事件。
中國苗族古歷與聯(lián)合國公布的“未來日歷方案”(詳見于《資料卡片》1988年第二期《未來的日歷》,新華社內(nèi)蒙古分社主辦)有異曲同工之妙合。苗族古歷比現(xiàn)行公歷、陰歷每月的日數(shù)單一,且閏法簡單,易于掌握和運用。
中國苗族古歷體系表明十二生肖、七曜歷和二十七、二十八宿均產(chǎn)生于中國,后傳入巴比侖、印度等國。由此可見:中國苗族古歷是中國歷法之母,也是世界歷法之母。
苗歷的月份與節(jié)氣對應(yīng)見下表:
苗歷十二月與二十四節(jié)氣表月份
生肖 建制 節(jié)氣 季節(jié) 11月
鼠 子 冬至、小寒 冷季 12月
牛 丑 大寒、立春 冷季 1月
虎 寅 雨水、驚蟄 溫季 2月
兔 卯 春分、清明 溫季 3月
龍 辰 谷雨、立夏 熱季 4月
蛇 巳 小滿、芒種 熱季 5月
馬 午 夏至、小暑 熱季 6月
羊 未 大暑、立秋 熱季 7月
猴 申 處暑、白露 溫季 8月
雞 酉 秋分、寒露 溫季 9月
狗 戌 霜降、立冬 冷季 10月
[編輯本段][民族節(jié)日]
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jié)慶獨特鮮明。苗族傳統(tǒng)節(jié)慶按功能含義分為:⒈農(nóng)事活動節(jié)慶;⒉物質(zhì)交流節(jié)慶;⒊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jié)慶;⒋祭祀性節(jié)慶;⒌紀念性、慶賀性節(jié)慶。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jié)慶日。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jié),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jié),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jié),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jié),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zhì)交流、男女社交節(jié)(漢籍稱為三月三街節(jié))。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jié)(漢籍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jié)和大端午節(jié),其中小端午節(jié)后來為紀念苗族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羋姓),亦稱屈原節(jié)、歌師節(jié)。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jié)(漢籍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jié)(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jié)(夏至日,陰旦? 冢???個午日為七巧節(jié)(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jié),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jié)。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jié)(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jié)(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愿、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 月)狩獵節(jié),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jié)(殺年豬),灶神節(jié)(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編輯本段][飲食習慣]
大部分地區(qū)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yǎng),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diào)味品,有的地區(qū)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肴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fā)酵后,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tǒng)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fā)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制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xiāng)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編輯本段][婚喪習俗]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彩色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貴州一帶苗族現(xiàn)今保存有完好的懸棺葬和洞棺葬,據(jù)說此舉是為了方便苗家后人打回中原是將已故祖先帶回故土入土為安。
[編輯本段][服飾特色]
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qū)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tǒng)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jié)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shù)特色。從內(nèi)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制作技藝看,服飾發(fā)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范例,歷史層級關(guān)系清晰,堪稱服飾制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于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gòu)圖上看,它并不強調(diào)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yīng)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jié)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xiàn)苗族服飾的藝術(shù)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qū)差別。
這也是苗族服飾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書的原因。
苗家的姑娘最愛穿百褶裙,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 0 0 多個,而且層數(shù)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后繪圖繡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繡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說到“服”,不得不想到“飾”。
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發(fā)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wǎng)鏈、銀花梳、銀耳環(huán)、銀童帽飾。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fā)髻于頭頂,戴上高約2 0 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 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qū),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 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huán)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lǐng),胸前、背后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huán)、手鐲都是銀制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xiàn)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diào)的刺繡,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shù)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編輯本段]【苗族族稱的起源】
苗族族稱古老,最早見于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蠻”、“荊蠻”、“五陵蠻”等稱呼。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苗族的自稱,在湘西地區(qū)的苗族稱“仡熊”(果熊),而在其它地區(qū)稱“卯”、“猛”或“蒙”等?!懊汀被颉懊伞保瓥|南苗語意為“樹心”,傳說楓樹心生“妹榜妹留”(蝴蝶媽媽),“妹榜妹留”才生苗族遠祖“姜央”,故把“猛”或“蒙”作族稱。局部地區(qū)稱為“嘎鬧”,意為烏,或許是古代烏氏族圖騰的遺跡。歷史上,曾按其服飾、居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稱。1949年以后,統(tǒng)稱為苗族。?
關(guān)于苗族族源,與早在4千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qū)的被史籍稱為“南蠻”的氏族或部落有聯(lián)系。有人認為古史傳說時代的蚩尤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與苗族有親緣關(guān)系。有人認為古代三苗與苗族有淵源關(guān)系。有人則認為今日之“苗”可追溯到古代的“髳”人。此外,還有驩兜說、夜郎說、巴郡南郡蠻說、盤瓠蠻說、武陵蠻說等。
近年來,有人提出傳說時代的蚩尤、唐虞夏時代的三苗、殷周時代的髳、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荊蠻、秦漢時代的黔中蠻或武陵蠻,都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內(nèi),是苗族先民在歷史上不同時代的不同名稱。
總之,根據(jù)史籍記載和傳說,苗族先民殷周時代已在今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帶生息。約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荊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動。秦漢時,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區(qū)定居,小部分繼續(xù)遷徙到黔東南都柳江流域。嗣后,由于戰(zhàn)爭、饑饉、疾病流行、生育繁密、農(nóng)田丟荒等原因而不斷遷徙。
[編輯本段][苗族歷史上的五次大遷徙]
根據(jù)專家的研究,苗族歷史上五次大遷徙的情況如下:
第一次大遷徙,是苗族先民以其發(fā)源地今四川的雅龍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帶,沿長江向東遷徙到長江中游的南北兩岸:南岸的達到洞庭、彭蠡之間定居下來;北岸的達到江漢平原。在這里居住了很多年,隨著生產(chǎn)的發(fā)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東的大遷徙,大遷徙的原因是遠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向東遷徙,時間約在若干萬年以前(原始初民社會)。
第二次大遷徙,是苗族先人在長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人多勢大,號稱“九黎”,與南方的炎帝族發(fā)生矛盾,打敗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達黃河北岸。在這里又經(jīng)過了很多年,九黎族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這時誕生的蚩尤,聰明好學,勇敢善戰(zhàn),后來成了九黎族的首領(lǐng),制造多種兵器,軍事力量強大,與來其黃河上游的黃帝族發(fā)生武裝沖突。起初黃帝九戰(zhàn)九敗,后來聯(lián)合炎帝族等,與蚩尤大戰(zhàn)于涿鹿之野,結(jié)果蚩尤戰(zhàn)敗被殺,身首異冢。從此九黎族的各部雖與黃帝族斗爭了很長時期,但終因群龍無首屢戰(zhàn)屢敗。這次由南向北的遷徙,時間約在4300—4600年之前(遠古到黃帝)。
第三次大遷徙,蚩尤戰(zhàn)斗失敗很久以后,九黎族的各部屬,一部分在北方建立了黎國;一部分被俘成了奴隸,后來融合到漢族中去了;一大部分經(jīng)過長途跋涉,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間,建立起三苗部落聯(lián)盟。這是由北向南的遷徙,時間約4200—4100年之前(黃帝到唐堯)。
第四次大遷徙,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間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聯(lián)盟,又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休養(yǎng)生息,漸漸強大起來。唐堯很懼怕三苗、共工、歡兜(即“驩兜”)等,故到舜即位,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歡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強大的三苗部落聯(lián)盟從此分化瓦解。有部分人還逃到了東海,這支苗族的先人也保存了一個獨立的群體。只有被流竄到三危的一支,斗爭不止,直到夏禹時期才初步歸順,在三危山一帶居住下來。這次是分途遷徙,遷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遷徙;其中部分是向東遷徙;歡兜是基本未動,即從洞庭、彭蠡之間轉(zhuǎn)移到今湖南西部。時間大約在4100年之前(虞舜——夏禹時期)。
第五次大遷徙,這次遷徙是分途回歸。如:被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是原來力量最強的一支。他們整體逃遷中屢遭武裝掠奪,一次次抵抗,一次次戰(zhàn)敗,一次次逃遷,從三危山出來,經(jīng)過大雪山、渡過渾水河(黃河),朝著南風吹來的方向一步步遷移,過甘肅、青海,經(jīng)產(chǎn)牦牛、駱駝的“藏彝走廊”,沿金沙江到川南、滇東北和黔西北這支苗人的遷徙方向是由北向南。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歡兜),都是近距離的遷移,即由崇山往東,曾達到今湖南常德一帶,又沿水達到洞庭、彭蠡之間,后來周王朝視為隱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蠻方”。到戰(zhàn)國時吳起發(fā)武力“南并蠻、越”,占有洞庭、蒼梧等蠻、越之地。這支苗人被迫逃進武陵山區(qū),剛發(fā)展強大一點,又遭到東漢王朝的一再進剿,又被迫“朝著太陽落坡的地方”逃遷,最后達到今湘西、黔東北、川東南和鄂西南一帶。這支苗人遷徙的方向是先向東、后向西。往東逃遷的一支(三苗中的部分有苗),也沒有在東海岸邊長久定居,而是慢慢離開海邊,逐步往西歸遷。他們中間有的人(約在四千年前后)可能渡海去了日本。今天日本有的地方有許多與中國黔東苗族相似,甚至相同的文化現(xiàn)象。從黔東苗族《跋山涉水》的遷徙歌中可以看出,這支苗人的遷徙是沒有械斗的和平轉(zhuǎn)移,他們從“就在海邊邊”的地方,由東向西,逐步回到原三苗部落聯(lián)盟的住地,經(jīng)過一段時間,為了“尋找好地方”,又由洞庭湖溯沅水遷移到五溪地區(qū),再沿巫水進入南嶺走廊,經(jīng)越城嶺北麓到今廣西融水(大苗山),再往北達到今黔東南地區(qū)。這支苗人的遷徙方向,大體是由東向西。上述三支苗人的這次遷徙時間,大約在1200年以前(約從周到宋時期)。
除以上幾次大遷徙外,還有很多小遷徙,但宋代前后,絕大部分苗人都先后到現(xiàn)在的居住地域定居。但元、明、清各代的統(tǒng)治者仍不斷“進剿”,湘西、黔東南等地的苗民四處遷逃,但都不離開湘西、黔東南和川黔滇地域。
總之,歷史上苗族的遷徙,經(jīng)歷了很多地方,歷盡了千辛萬苦,直到十九世紀(近百年)才定居下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實行了民族區(qū)域自治,才過上民族平等、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你好!朋友,我找的這些希望對你有用。苗族,現(xiàn)有人口739.8萬人。除貴州、云南、湖南西部有較大的苗族聚居區(qū)外,廣西、四川、海南及湖北地區(qū)也有分布。
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1956年制定了苗文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也有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苗族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兼營油茶、油桐、漆樹等經(jīng)濟林木業(yè)。
相傳,苗族起源于5000多年前居住于黃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遷徙至長江中下游,形成三苗(三苗:古族名)部落。在漫長的歲月中,苗族遷徙的足跡不僅遍布南中國的山山水水,而且漂洋過境,走向異域。如今越南、泰國、老撾以及歐洲、美洲等國家和地區(qū),都有苗族人在生活。
苗族地區(qū)盛產(chǎn)木材,因此,過去的房屋多為木結(jié)構(gòu)。建筑在山區(qū)的吊腳樓,一般分為兩層,上層住人,下層圈養(yǎng)牲畜或堆放雜物。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逗鬂h書》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盛裝,僅插在發(fā)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
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lǐng)、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致銀飾襯托。苗族男子的裝束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苗族分布區(qū)域廣闊,各地自然環(huán)境差異較大,因此農(nóng)作物品種和人們的飲食習慣有所差別,但總體來說,苗族以大米、小麥、包谷等為主食。苗族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湯、酸湯魚等。苗族還常以酒示敬,以酒傳情,不同時間、地點,不同的對象,飲酒的禮俗也有所不同,如攔路酒、進門酒、雙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體現(xiàn)了苗族人民豐富多彩的酒文化。
苗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jié)、吃新節(jié)、趕秋節(jié)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于漢族的春節(jié),一般在秋后舉行。節(jié)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肴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
男女跳起踩堂舞。入夜,村寨中響起銅鼓聲,外村寨的男青年手提馬燈,吹著蘆笙、笛子來到村寨附近“游方”(即男女青年的社交戀愛活動),村村寨寨歌聲不斷。
龍舟節(jié)是每年農(nóng)歷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此時萬人盛裝,云集江邊,參加龍舟出發(fā)前的獻祭活動。比賽開始,幾十條龍舟破浪前進,兩岸鑼鼓、禮炮齊鳴,觀眾吶喊驚天動地。岸上還舉行對歌、跳蘆笙舞等活動。入夜,余興未盡,青年男女相聚對歌,傾訴真情。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飛歌”高亢嘹亮,極富感染力;舞蹈有蘆笙舞、板凳舞、銅鼓舞等,以蘆笙舞最為普遍。蘆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陽節(jié)等節(jié)日及建房、豐收、迎親等日子里跳,舞姿多重下肢變化。民間群眾性蘆笙舞一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蘆笙領(lǐng)舞,其他人圍一圓圈踏樂而舞,場面壯觀、氣氛熱烈。競賽性的蘆笙舞一般在節(jié)日或集會上由少數(shù)技巧較高的男女表演,一般二至四人,動作有大蹲、屈身乃至仰臥、倒立等高難動作,很受群眾歡迎。
文化藝術(shù)
苗族的種類很多,主要有三種:一是衣服、胸圍鑲邊用的錦邊,苗語稱為“耕”。二
是錦帶,寬2至3厘米,用作褲帶、袋帶、背帶等,青年男女戀愛時,姑娘多以自己精心
織的錦帶贈送給情哥。三是錦幅,苗語稱為“倫”。錦幅多用作背面、背帶兜等。
蠟染,也是苗族著名的傳統(tǒng)工藝。苗族染的圖案是苗族婦女的天才創(chuàng)作,是她們現(xiàn)
實生活的反映,代表著她們的美好心愿和對生活的追求。在苗家看來,蠟染藝術(shù)是美的
象征,也是愛的表示,不僅自己要發(fā)揚,而且樂意傳授給別人。蠟染藝術(shù)漂洋過海,傳
到國外,或許就是這個原因。
蘆笙,是苗、瑤、侗民族最主要的傳統(tǒng)樂器,其中以苗族使用最多。苗族在重要的
傳統(tǒng)節(jié)日都要吹蘆笙,伴以舞蹈,規(guī)模龐大,氣勢磅礴,并因此而聞名于各民族。
民風民俗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苗年、拉鼓節(jié)、蘆笙節(jié)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內(nèi)容最
豐富的就是苗年。
過苗年的時間,各地并不相同。融水、三江、龍勝一帶的苗年一般在農(nóng)歷十一月的
亥日。苗年隆重熱烈,除祭祖、飲宴之外,還舉行各種活動。新年來臨,全家守歲。吃
了“過地餐”(這是苗家人與在陰間的祖先共進的團圓餐),拜過年,人們就開展各種
活動。祭龍?zhí)丁⒓捞锷?、吹笙伴舞,熱鬧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場面。祈神求豐收,是
苗年活動的一個大主題。
苗族過年,食品也多種多樣,有米飯、糯米粑、肉(酸肉)、魚(酸魚)等,還有
一種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進食欲,驅(qū)風御寒,防治感冒,是苗
家常備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苗族民居建筑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黔東地區(qū)多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干欄式樓房;
湘西及貴州松桃等地,多以瓦木或磚木構(gòu)成平房;
貴州中部地區(qū)多為木結(jié)構(gòu)房屋;
黔西北和滇東北多是土木或草木構(gòu)成的平房。
這些建筑類型都具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營造而成的特點 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舞姿以四步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點步以及左右旋轉(zhuǎn)等跳法。分布于貴州的丹寨、臺江、黃平、雷山、凱里、大方、水城,以及廣西融水等地, [宗教習俗]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凹拦墓?jié)”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農(nóng)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tǒng)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shù)。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極少。
傳統(tǒng)地講,苗族對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認為是一種靈性的體現(xiàn),因而對其頂禮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巖洞、大樹、山林等。此外,苗族認為一些自然現(xiàn)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語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兩詞并用。多數(shù)情況下,鬼被認為是被遺棄或受委屈的靈魂和工具所變成的,常給人類帶來災(zāi)難、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謂東方鬼、西方鬼、母豬鬼、吊死鬼、老虎鬼等,被稱為惡鬼。而有靈性的自然現(xiàn)象常被認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風神、雷神、雨神、太陽神、月亮神等。對于善鬼、惡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對善鬼有送有迎,祭祀較真誠,對惡鬼則須賄賂哄騙直至驅(qū)趕使之遠離。
在許多地區(qū),苗族還認為自然界存在許多精怪。比如牛在廄內(nèi)以糞便蓋身或在廄內(nèi)打轉(zhuǎn)、將糞踩成圓圈,豬吃豬仔或躺在食槽里,鴨吃鴨蛋,老虎進田,遇到兩蛇交尾,母雞發(fā)出公雞的鳴叫等均屬出現(xiàn)了相應(yīng)的精怪。
在一些苗族地區(qū),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薩、土地奶、家神、祭橋、水井等。土地菩薩苗語叫土地鬼,一般由幾塊石頭壘成,土地屋多為木制或用三塊石板搭成,極為簡陋,設(shè)于寨旁路口處或大路邊行人休息處。家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設(shè)立“家神”偶像。祭橋流行于黔東南大部分地區(qū)。龍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對象。
圖騰崇拜方面。東部地區(qū)許多苗族與瑤族共同崇拜盤瓠(一種神犬)。他們世代傳說著“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盤瓠視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區(qū)一些苗族認為他們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楓木樹心,因而把楓樹視為圖騰。另有一些地區(qū)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為自己的圖騰崇拜對象。
普遍地,祖先崇拜在苗族社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去,其靈魂卻永遠與子孫同在,逢年過節(jié)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飲食也要隨時敬奉祖先。許多地區(qū)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豬”、“椎牛祭祖”,黔東南有“吃牯臟”,黔中地區(qū)叫“敲巴郎”,黔西北、滇東北有打老牛習俗。其中,黔東南的吃牯臟至今盛行不衰,最為典型。吃牯臟亦稱祭鼓節(jié)、鼓社節(jié)、鼓藏(牯臟)節(jié),以宗族(鼓社)為單位,每七年或十三年舉行一次。他們認為祖先的靈魂寄居中在木鼓里,祭鼓就是敲擊木鼓召喚祖先的靈魂來享用兒孫的供品。主祭者稱為牯臟頭,祭品牯臟牛是專門為此而飼養(yǎng)的。每屆祭祀活動前后延續(xù)三年之久。
大多數(shù)苗族人虔信巫術(shù)。主要的巫術(shù)活動有過陰、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還有蠱術(shù)等。巫術(shù)活動由巫師主持。巫師大多是非職業(yè)化的。他們在前述各種原生性崇拜和巫術(shù)活動中起著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師還兼任寨老。巫師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還能講述本宗支的譜系、本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和遷徙來源的路線,熟悉各種神話傳說、古歌古詞和民間故事,有的巫師還兼有歌師和舞師的職能。所以說,巫師是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的傳承人,在苗族社會中充任知識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師還掌握一定的醫(yī)術(shù),懂得一些草藥,在為人驅(qū)鬼的同時,輔以科學的醫(yī)藥手段。
除了這些傳統(tǒng)信仰之外,自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傳教士深入我國內(nèi)地傳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區(qū)、貴州凱里、湖南沅陵等地區(qū)有一些苗族群眾皈依了基督教,在滇東南有少數(shù)苗族信仰天主教。尤其是滇東北、黔西北一帶的基督教信仰曾經(jīng)勢頭強盛,影響極大。外國傳教使團或者傳教士們在苗族地區(qū)開設(shè)了許多的中小學校、醫(yī)療機構(gòu)、甚至實施了一些經(jīng)濟發(fā)展項目,對于苗族社會的進步、政治地位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抹滅的作用。著名的牧師有安順的黨居仁、柏格理、張道慧、王樹德等,前二者均殉職苗區(qū)。
新中國建立之后,基督教、天主教的影響一度衰微,近年有一定的復蘇的趨勢。但是,現(xiàn)在基督教、天主教實行“三自”,與1950年以前的基督教信仰在社會組織、社會影響甚至信仰內(nèi)容方面都有許多的不同。
一、服 飾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飾,男女差別很小,一律是“色彩斑瀾”;上身穿花衣,下著百褶裙,頭蓄長發(fā),包赭色花帕,腳著船形花鞋,佩以各種銀飾。
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政府指令“服飾宜分男女”之后,變化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換上漢人服裝。如今天的永順、龍山等縣的苗族,其服飾與漢族已無分別。但在花垣、保靖、鳳凰、吉首、古丈、瀘溪等縣境內(nèi),苗族的服飾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飾較為簡單;頭纏布帕,身穿對襟衣,衣袖長而小,褲簡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腳。頭帕有青帕和花帕兩種,帕長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纏戴時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顏色有花格、全青、全藍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為七顆。有的青年男子,為使人欣羨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層的衣服只扣最下邊的一對紐扣,第二層衣服扣下面兩對紐扣……以此類推,一直到扣完最里層的七對紐扣為止。這樣,層層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別有一種情趣。
與苗族男子的簡單衣著相反,苗族婦女的服飾十分精美復雜。
頭帕:苗族婦女的頭帕,因地而異。鳳凰縣境內(nèi)的苗族婦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長三尺多,由額頭包至腦后,連耳朵都包在內(nèi)面?;ㄔ瓤h境內(nèi)的苗族婦女喜用黑帕(父母去世者戴白帕),折疊整齊,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齊額眉。吉首縣境內(nèi)的苗族婦女頭帕較雜,與鳳凰縣相接的地區(qū)包花帕,與花垣縣相鄰的地區(qū)包黑帕。瀘溪、古丈和吉首東部地區(qū)的苗族婦女則包白色頭帕。帕上繡有四對青色花蝶,樸素美觀,獨具風韻。所謂“頭上帕子四個角,四個角上繡飛蛾”,說的就是這種白帕。
首飾:苗族婦女的首飾,造型精美,種類繁多。以制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飾、銀飾、銅飾、鋁飾、玉飾等,而以銀飾最為普遍。從佩戴的部位分:有銀帽、銀盆、鳳冠、蘇山耳環(huán)、項圈、手鐲、戒指、牙簽、扣絆等,而以手鐲和戒指必須常戴。從造型上分,僅耳環(huán)一項,就有瓜子吊耳環(huán)、石榴耳環(huán)、梅花針耳環(huán)、圈圈耳環(huán)、龍頭耳環(huán)、梅花吊瓜子耳環(huán)、耙粑耳環(huán)、龍頭瓜子吊耳環(huán)等等。
衣褲及其他:苗族婦女的衣服,過腰大而長,衣袖大而短,沒有衣領(lǐng)。袖口之大,約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習慣要滾邊、繡花或縷紗,并要加上欄桿花瓣于其問。有的還需在開岔和放擺前后兩面的邊緣刺繡挖云鉤。衣服式樣一律是滿襟,無對襟式。制作一套苗族婦女的衣褲,縫工、繡工精致的,需工日數(shù)十。褲子較短,褲腳較大。褲筒邊緣的滾邊、繡花或數(shù)紗與衣服相同。禮裙長而寬,下腳沿邊滿繡花紋,并滾欄桿及大小花瓣,五光十色,焯耀眩目。鞋子滿繡花,頭尖口大,后跟上耳,以便穿著。
解放后,在一些苗漢雜居地區(qū),苗族服飾受漢族的影響較大,一些青年已改著漢裝。
二、節(jié) 慶
湘西苗族的節(jié)慶較多,活動規(guī)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
1.趕年場。農(nóng)歷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熱心的是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趕年場.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著節(jié)日盛裝,互相邀約,成群結(jié)隊去趕場。年場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異常熱鬧。人們不但可以進行物資交流,還可以參加或觀看打秋千、舞獅子、玩龍燈、上刀梯等活動,青年男女也多利用這種機會,物色情侶,談情說愛。歌郎歌娘更是大顯身手,三五結(jié)伴,說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盤根,或祝賀,或敘述傳統(tǒng)故事,或即興演唱新詞。唱的人愈唱興致愈高,聽的人愈聽精神愈振。即使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年場也要如期舉行。
2.三月三。這是湘西苗族的傳統(tǒng)歌舞節(jié)。這一天,苗族人民自動集中到約定的歌場上,參加對歌、聽歌、跳舞、觀舞,盡情歡樂。
3.趕清明。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節(jié),又稱“清明歌會”。相傳,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嶺之中,一切日常用品都必須到比較遠的漢區(qū)趕場交換,常常受騙上當。所以,苗族人民便相約以清明節(jié)這一天作為自己的場期,互相交換物資,同時會見親友。這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會”了。
清明歌會均有傳統(tǒng)的中心會場。吉首市東部的苗族人民趕清明,其中心會場每年都在丹青的清明場上。到時,苗族歌手以手托腮,引吭高歌,你唱我和,喜氣洋洋。有的唱到夜幕降臨仍不肯散會,一直唱到通宵達旦。
4.看龍場。每年從農(nóng)歷三月谷雨那一天算起,逢辰便是看龍El,習慣稱做看頭龍后十二天又輪轉(zhuǎn)到辰日,再逢看龍之日,男女老少,均休息一天,踴躍參加。若在這天干了農(nóng)活,就屬于犯忌。因此,苗族人民對于“看龍”的事,非常重視。
5.四月八?!八脑掳恕笔区P凰縣落潮井鄉(xiāng)一個小山頭的名稱。傳說古代有一個名叫“亞宜”的苗族首領(lǐng),領(lǐng)導苗民向統(tǒng)治者進行斗爭。他曾組織各寨苗族頭人在現(xiàn)在的“喝血坳”地方喝雞血,發(fā)誓共同聯(lián)合,戰(zhàn)斗到底。并約定四月八日在某山頭聚眾起義。起義后,義軍連連獲勝,一直打到了四川、貴州。第二年的四月八日,亞宜不辛戰(zhàn)死在貴陽市的噴水池附近。苗族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便于每年的四月八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追思亞宜的業(yè)績,為戰(zhàn)死者掃墓。清代乾嘉苗民起義后,統(tǒng)治者禁止湘西苗族人民舉行這一活動,致使苗族人民失去了一個 極其有意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解放后經(jīng)國家民委批準,將“四月八”定為苗族統(tǒng)一的節(jié)日。
6.六月六。這是遠古遺俗,是苗族人民紀念六個男女祖先,希望自己也能生六男六女,繁衍后代的祭祖活動。每年的農(nóng)歷六月初六這一天,鳳凰縣落潮井一帶的苗族人民都要在勾良山上舉行盛大歌會。鄰近的花垣、吉首等縣和貴州的松桃、銅仁等地的苗族人民也都前來參加。到會人數(shù)常常達兩三萬人之多。
7.七月七。這是苗族的傳統(tǒng)鼓會,以吉首、矮寨坡、古丈穿洞一帶最為流行。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七日,苗族人民便穿著一新,歡聚鼓場,擊節(jié)敲鼓,翩翩起舞,縱情歡樂。
8.趕秋。趕秋是湘西苗族的大型喜慶節(jié)日之一。每年的“立秋”這一天,苗族人民都要停止農(nóng)活,身穿節(jié)日盛裝,邀友結(jié)伴,興高彩烈地從四面八方涌向秋場,參加或觀看各種文娛活動。傳統(tǒng)的秋場有吉首縣的矮寨場、花垣縣的麻栗場、鳳凰縣的勾良山、瀘溪縣的潭溪和梁家潭等地。這一天,秋場上人群摩肩擦踵,四周山坡,人影晃動,花團錦簇,歌音裊裊,笑語盈盈,十分熱鬧。
趕秋的由來,有的說是趕“立秋日”,有的說是“趕秋千”。相傳很久以前,苗寨有個名叫巴貴.達惹的青年,為人正直,英武善射,深受眾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獵,見一山鷹從空中掠過,便唾手拉弓,一箭射中了那只山鷹,同時墜下了一只花鞋。這只花鞋,繡工極為精巧,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聰明美麗的苗家姑娘之手。巴貴達惹決意要找到這只花鞋的主人,在鄉(xiāng)親的幫助下,他設(shè)計、制造了一種可以同時坐八個人的風車形秋千,取名“八人秋”。立秋這天,他邀約遠近村寨的男女前來打秋取樂。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愛的活動,巴貴達惹想,那個做花鞋的姑娘,一定會來。果然,巴貴達惹的愿望實現(xiàn)了。在秋場上,他找到那只花鞋的主人——美麗的姑娘七娘。他倆通過對唱苗歌而建立感情,結(jié)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滿。從那之后,人們沿襲此例,一年一度地舉行這種活動,擇配佳偶,形成“趕秋”盛會。
9.櫻桃會。苗山多櫻桃樹,每當春季櫻桃成熟之時,苗族青年男女便相約聚會在櫻桃林中唱和山歌,進行社交活動。此種活動,苗語叫做“柳比娃”,用漢語直譯的意思是“摘櫻桃”。以花垣縣和保靖縣一些苗寨最為盛行。
10.跳香會。跳香會流行于吉首、古丈、瀘溪和沅陵一帶,舉行此會時,以跳舞為主,兼及其它游藝活動。
苗族是一個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稱“木”、“蒙”、“達木”、“達吉”。他稱有幾種情況,一是以服飾顏色而稱“紅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住地或種植的作物而稱“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三是舊時代統(tǒng)治者對他們的侮稱,如“生苗”、“熟苗”、“麻布苗”等。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稱“苗族”。廣西的苗族占全國苗族人口5.5%,占廣西人口1%,在廣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漢、壯、瑤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國苗族的主要分 布地在貴州和湖南,廣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與湖南、貴州、云南接界的廣西北部、西北 部和西部的山區(qū)。苗族最大的特點是盛產(chǎn)各種木材和土特產(chǎn),保持燦爛古樸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
貴州苗族風俗
苗族有著上千年的歷史,由古以來,苗族留存著豐富、獨特的民族習俗。在婚姻方面,苗族一般都比較開放自由,他們實行一夫一妻制家庭;苗族的服飾款式多樣,工藝獨特,而且具有明顯的民族特色,苗族有著許多傳統(tǒng)特色的節(jié)日……
貴州苗族建筑
苗族地區(qū)盛產(chǎn)木材,因此,過去的房屋多為木結(jié)構(gòu)。建筑在山區(qū)的吊腳樓,一般分為兩層,上層住人,下層圈養(yǎng)牲畜或堆放雜物。
貴州苗族文化
歷史文化是由人民創(chuàng)造的。我們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人民以其勤勞和智慧,共同創(chuàng)造了祖國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對祖國的歷史文化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歷史的長河中,苗族曾涌現(xiàn)出許多杰出的革命家、科學家、藝術(shù)家、思想家等,他們是創(chuàng)造本民族歷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同時也對推動祖國歷史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貴州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反映了苗族歷史悠久、居住分散風俗多樣的特點,苗族支系與支系、縣與縣,易于寨與寨之間在服飾上都有嚴格區(qū)別。其服裝的主要色調(diào)亦不盡一致,所謂“白苗”、“黑苗”、“花苗”、“漢苗”等就是依據(jù)所著服色或服式而來的自稱或他稱,也有根據(jù)婦女的裙樣,稱為“長裙苗”和“短裙苗”的。其實,同一種稱呼之嚴,不同地域的婦女服飾也各各不同。同是“白苗”,麻栗坡一帶的人,上著圓領(lǐng)開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黑布鑲襯,內(nèi)著白色衣,領(lǐng)圍胸襟露出白衣,額部以白巾交叉而纏,白巾上又纏黑巾,黑白分明;而鎮(zhèn)雄、威信一帶的“白苗”,穿青黑色斜襟長衣,下著縐褶花裙,凡領(lǐng)邊、袖口、圍腰都以五色絲線鑲繡,以寬約五寸,長達丈余的青黑布纏頭,突出的白色在于裹白布綁腿。
苗族服裝大多遍施圖案,刺繡、挑花、蠟染、編織、鑲襯等多種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繚亂。尤其從刺繡圖案中往往可以尋出苗族的歷史和象征意蘊,可謂是“有意味的形式”。例如,文山“花苗”,在其黑色圓領(lǐng)斜襟窄袖衣的領(lǐng)邊、袖肘繡有紅、黃、藍、白等花紋,紋路多呈花狀、江水狀,據(jù)說這些花紋象征著苗族祖先所居之地:紅、綠波浪花紋代表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錯紋代表田埂,花點代表谷穗。祿勸、武定、安寧一帶的大花苗愛披加花披肩,上繡三道方形圖案,與苗族古歌上“格蚩尤老練兵場廣花三道”的說法正相符,所以,傳說它象征古代的練兵場和令旗,披肩兩頭的花紋代表過去京城的城市和街道……這些服飾的來由,大多與上古九黎三苗與黃帝逐鹿中原,戰(zhàn)敗后從黃河流域退到長江,又退到云貴高原的歷史有關(guān)。因而,苗族的衣裝圖案并非每個能織會繡的男女都可以隨心所欲地織繡,什么地方飾什么圖案,什么圖案表示什么,什么身份年齡的人該飾什么圖案,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
貴州苗族節(jié)日
苗族有很多節(jié)日,但各地區(qū)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一跋都過春節(jié)(亦即客家年),有的苗族過年時要用糯米飯喂牛,并將紅紙貼于牛角上,趕到水井邊給牛“照鏡子”。此外,還過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月半、趕秋節(jié)(立秋)、八月十五、吃新節(jié)(稻谷、玉米成熟時)等節(jié)日。篙明等地部分苗族七月立秋和八月十五要舉行熱鬧的斗牛。每年正月的“踩花山”,是全省苗族最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扒嗝纭狈Q“踩花山”為“奧道”,“紅苗”稱為“厚道”,意即“睬坡”。節(jié)日活動由兩三戶人家聯(lián)合主辦;主辦人稱為“尤厚道”,通常由無子嗣而為祈求子嗣者充當。舉行節(jié)日之前,主辦人家負責栽插一棵高約兩三文的五彩花桿(多用大龍竹)于選定的乎緩壩坡上,并陳設(shè)好酒于花山場內(nèi)。屆時,遠近各村男女皆來參加。節(jié)日期間內(nèi)容極其豐富,小伙子和小姑娘對唱山歌選擇情侶是花山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此外,青年小伙子要跳蘆篷舞,還有斗牛、跳獅子等活動,持續(xù)數(shù)日,熱鬧異常。苗族還有很多傳統(tǒng)購宗教節(jié)日。部分苗族正月初二、四、六三天要殺豬祭門,謂之“祭門主”,或稱為祭“火龍豬”,麗江有的苗族稱“殺中柱豬”,祭時殺小豬一日,門外懸掛斗整一個,外人和女子不得參加,漢族不得偷看,這部分苗族習損認為,祭了門主才能得到祖先保佑。河口一帶有的苗族二月初二要舉行全寨性的“祭龍”。祭時各家派一男子參加,嚴禁女子參加,以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文山“偏苗”六月二十四要祭土地神;正月或二三月全寨要在寨旁山坡上祭火星(火神)。祭時由魔公主持,并由魔公牽一只羊或一條狗念咒,念畢,眾人以石擊殺羊或狗,煮而食之,以此儀式祈求寨內(nèi)不發(fā)生火災(zāi)。苗族對人真誠,講究信義,爽直,好客,年節(jié)間盛行“盤根古”——串親戚,每有遠客到來,必以好酒招待,若是親戚,來時要送禮物,定時主人照樣要以禮答謝。
貴州苗族食品
苗族分布區(qū)域廣闊,各地自然環(huán)境差異較大,因此農(nóng)作物品種和人們的飲食習慣有所差別,但總體來說,苗族以大米、小麥、包谷等為主食。苗族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湯、酸湯魚等。苗族還常以酒示敬,以酒傳情,不同時間、地點,不同的對象,飲酒的禮俗也有所不同,如攔路酒、進門酒、雙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體現(xiàn)了苗族人民豐富多彩的酒文化。
貴州苗族手工藝
苗族以個體家庭組成一個生產(chǎn)單位,手工業(yè)附屬于農(nóng)業(yè),每個家庭成員既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人員,又都兼營手工業(yè)。苗族婦女負責園地種麻、割麻、紡織以及家禽飼養(yǎng)等。苗族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不少地方志書有苗族女子“能織苗錦”的記載?!?/p>
苗族是我國人口較多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歷史悠久、分布面廣。苗族又是一個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跡,主要分布在泰國、老撾、越南、法國、德國、英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一在國內(nèi)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四川、廣西、湖北、海南等省內(nèi)。其中貴州最多,據(jù)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統(tǒng)計,共有3686900人,遍布全省的各專州縣市。古全國苗族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其中又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也最集中,而臺江又是全國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個縣,苗族占全縣人口97%,被稱為“天下苗族第一縣”;其余分布在畢節(jié)、銅六、遵義、黔南、黔西南、安順、六盤水、貴陽市等,人們常說:“貴州是苗族的大本營”。
苗族喜歡聚族而居,僅黔東南地區(qū)的苗族就占全國苗族總?cè)丝诘乃姆种?,為全省苗族?9。5%,且多數(shù)分布在遠離城市的偏僻山區(qū),以村辦單位聚族而居,與其官民族合村共寨的極少。
貴州苗族集中了全國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數(shù)土語(苗族語言屬于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文,有湘西、黔東。川黔慎三大方言區(qū)),臺江苗族屬黔東方言,主要的服飾類型,重要的工藝美術(shù),基本的風俗習慣,基本類型的耕作文化等等,無不具備,可說是全國苗族文化的代表。中外許多民族學者,都把貴州作為研究苗族的理想園地,而臺江又是這塊理想園地中一顆最亮麗的明珠。下面主要對臺江苗族歷史和習俗作簡要介紹。
苗族的源流及遷移
(一)源流
苗族源于黃帝時期的“九黎”,堯舜時期的“三苗”?!熬爬琛笔俏迩Ф嗄昵熬幼∮悬S河中下游的一個部落,后與黃帝部落發(fā)生戰(zhàn)爭,即歷史所稱的“琢鹿大戰(zhàn)”。在戰(zhàn)爭中,黃帝與炎帝聯(lián)合,九黎首領(lǐng)蚩尤被黃帝擒殺,余部退入長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建立了三苗國。在四千年前,以堯、舜,禹為首的北方華夏高部落與“王苗”爭戰(zhàn)近千年;最后、三苗國被夏禹所滅?!叭纭笔『?,一部分被驅(qū)逐到“三危”,即今陜甘交界地帶,后又被迫向東南。遷徙,經(jīng)過很長時間逐步進入川南、滇東北、黔西北等,形成后來西部方言的苗族,留駐長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區(qū)的“王苗”后裔,有部分與華夏融合,另一部分形成商周時期所稱的“南蠻”;而居住漢水中游的,被稱為“荊楚蠻夷”。后來,荊楚蠻夷中先進部分逐漸發(fā)展為楚族,建立楚,后進的部分繼續(xù)遷入黔、湘、桂、川、鄂、豫等省毗連山區(qū),成為今天東部,中部、方言的先民。
臺江境內(nèi)的苗族先民主要有“黎”和“方”兩大部落,“黎”部落有“九江黎”(九個氏族),源于古代“九黎”集團,最初居住在黃河下游、山東、江蘇濱海一帶;“方”部落源于古代的“虎方”,居住在今西起黃淮平原,東至山東、江蘇濱海一帶。這兩個部落聯(lián)盟相近,緊密相處。
(二)遷徙
l、遷徙原因:臺江苗族先民最初由祖國的東海之濱和黃淮平原開始遷徒而來?!睹缱骞鸥琛访枋鲞w徙前的情景是這樣的;我們的祖先苦難當/住地的地方平得象木板/到處一片水茫茫/由于戰(zhàn)爭和艱苦的生活所迫,才不斷遷徙。《遷徙歌》唱道:我們來唱五支祖/六祖爹媽上高山/遷到西方來過好生活......看出當時有六個部落遷徒。
2、遷徒的路線:境內(nèi)苗族先民遷徒的路線大體是:離開。黃河下游、山東、江蘇濱海老家后,向安徽、江西移動,再沿南嶺山脈西行,到達廣西、又沿都柳江北上,到達榕江一帶住很長一段時間,后因人多地窄,又分批分期遷往榕江、劍河、臺江交界處,最后陸續(xù)遷入臺江,形成現(xiàn)在外聚族而后的格局?!睹缱骞鸥琛窋⑹鲞w徙的路線曾經(jīng)過的方休擔----粉羊秀寨----綱方細朋----粉羊細乃----翁反翁留----翁整能----奶達----榮良----最滑----榮廣----榮更----榮鷂----榮有----翁有空----皆養(yǎng)動散----皆養(yǎng)動所----皆養(yǎng)細躲----掌耶蒙----德日西泥----甩西、天西(今榕江境)----方西(榕江城)----共丟辦(榕江沙江六百塘)----娘友娘路(丹寨)----九商兄汪、楊英楊營,黨固松計(今劍河縣境)等地居住。又陸續(xù)進入臺江東南部的南宮、交密、東扛、交江,方召、翁腳、登交等鄉(xiāng)村,然后向城郊及西北部地勢較低的革東,革一、施洞等地遷徙。定居臺江的時間約在兩千年前左右。
社會組織
(三)部落聯(lián)盟
苗族部落聯(lián)盟若干個“江略”(氏族)組成,是苗族早期最高一級的社會組織形式。臺江苗族先民主要有“方”、“黎”兩個部落聯(lián)盟,民間常稱為“九江黎”(即九個江略的黎部落聯(lián)盟,簡稱九江,漢籍史稱“九股苗”),“十江方”。這兩大部落內(nèi)部定期或不定期舉行各種集會,商議大事。有的以節(jié)日的形式加以固定,在登魯村和良田九匠,還有部落集會的遺址;有的在戰(zhàn)爭或重大事情時,聯(lián)盟以御敵,在今劍河太擁鄉(xiāng)的“黨固松計”地方,苗族九個部落曾在此立有九個石柱,代表九個部落,然后分支遷往各個地方;雍正十年,曾于臺雄殺牛盟誓,反抗清政府在臺拱寨筑城設(shè)官;清咸豐五年(1855年)3月15曰,以張秀眉為首于今臺盤鄉(xiāng)掌麻你舉行盟誓,起義反清。這些都是部落聯(lián)盟的遺風。
(四)江略(又稱鼓社)
1、組成和功用。江略是由若干具有共同血緣的家族組成,也稱“鼓社”,是一種氏族組織,同一江略內(nèi)嚴格禁止通婚。江略形成于原始社會而沿襲下來。苗族在自理自治時期,江略管理整個氏族的生產(chǎn)、祭祀、倫理及糾紛的調(diào)解。審判,以及與別的江略進行軍事聯(lián)盟等事宜、苗族先民就是依靠江略的這些職能來加強內(nèi)部的凝聚力,維系社會的安定,推動生產(chǎn)的發(fā)展和促進文明的提高。
2、鼓主
江略內(nèi)部分設(shè)若干個職位,各司其職。
第一鼓主;苗語稱嘎略,由江略選舉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擔任,是整個江略的主持者和領(lǐng)導者,地位至尊。平時不茍言笑,嚴守禁規(guī),吃飯穿衣有專人服侍,處處顯示祖先的民嚴。
第二鼓主:苗語稱嘎雄,協(xié)助第一鼓主處理事務(wù),并專職服侍第一鼓主的衣食住行。如為第一鼓主披上禮服并先扣第一個紐扣;吃飯時先喂第一鼓主第一口飯,然后第一鼓主才吃;喝酒時,先請第一鼓主喝第一口酒;祭祀時為第一鼓主打傘等。
第三導主:苗語稱嘎佬,由會念誦祭詞的人充任,其任務(wù)除了服侍第二鼓主外,還司職祭祀和念誦祭祖詞。
第四鼓主:苗語稱頂王,掌管軍事。
第五鼓主:苗語稱頂寶。掌管財物。
其余的有待尤柳:由第一鼓主的姐、妹夫或女婿擔任,參加有關(guān)娛樂表演儀式。嘎那:負責吹笙。嘎當:負責制作和擺設(shè)桌凳。喝釀:負責保管象征江略的“玉碗”。霸糯:由四個會唱古歌的歌師擔任,分主客兩邊,祭祀時對唱古歌。
臺江苗族的江略很多,從血緣上,除有九江黎,十江方之外。從形式上又可分為“黑江”“白江”兩種,祭祀時,黑江殺枯牛,踩的是長木鼓;白江殺豬,踩銅鼓。民國至解放初,從節(jié)約出發(fā),很多村寨的黑江漸漸演變?yōu)榘捉漓胗煞钡胶啞?/p>
3、榔社:苗語稱榔,有的由一個大寨組成,有的由居住在同一地域的胞族或若干村寨組成。榔社如遇重大事件或軍事行動,均要舉行全榔會議,制定公約,苗語稱“告榔”(議榔)。榔社有固定的議挪坪,坪上立有石柱,義榔時,在此殺牛飲血盟誓,制定榔規(guī)及違反榔規(guī)的處分辦法。
椰社可說是苗族的立法組織,議榔是原始的民主議事制度,榔規(guī)是不成文的法律,大多逐步形成后來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
榔社沒有常設(shè)機構(gòu)。有事才議榔,平時,嚴格執(zhí)行榔規(guī),相安無事。榔頭一般推舉(或公認)公正嚴格的長者或里老擔任。
苗族簡介
苗族的歷史悠久。據(jù)考證,遠古時代的盤瓠部落,即為苗族的先民。遠在2000多年前,他們就定居在今洞庭湖和沅江流域一帶,從事漁獵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由于歷代封建王朝野蠻的壓迫和掠奪,迫使他們向西南遷徙,逐漸形成了現(xiàn)在的分布局面。苗族大部分是清代中葉因避戰(zhàn)亂、災(zāi)荒和尋找可開墾的處女地先后遷入的。
金平、屏邊部分苗族說他們的祖先是聽說云南地廣土肥而從貴州遷來的,并普遍反映居住時間約在200年左右。也有少數(shù)人說他們是由四川南部進入云南紅河一帶的。苗族進入紅河州的主要路線是由貴州到云南的羅平,再到邱北,轉(zhuǎn)文山,到蒙自。然后一支進入金平山區(qū),一支進入屏邊、河口山區(qū)。
紅河州苗族的他稱有青苗、白苗、黑苗、花苗、青水苗、綠苗、漢苗
等。自稱“蒙”。由于方言土語的差異,黑苗自稱“蒙博”、“蒙把”、“蒙多”;花苗自稱“蒙碑”、“蒙能”、“蒙培”;青苗自稱“蒙施”、“蒙是”;綠苗自稱“蒙抓”;漢苗自稱“蒙刷”、“蒙剎”;白苗自稱“蒙樓”、“蒙勒”、“蒙豆”;青水苗自稱“蒙能”等。建國后,統(tǒng)稱為苗族。
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在全國的苗族四大方言中,紅河州屬西部方言,內(nèi)部又有若干土語,所以有的通話比較困難(漢苗與其他苗族)。由于長期與漢、壯、瑤等兄弟民族交往,大多數(shù)人兼通漢語、壯語、瑤語等。趕街(集市)、集會都以漢語作為交際工具。苗族歷史上沒有文字,近百年來,外國傳教士在川、黔、滇苗族地區(qū)設(shè)立教堂和附設(shè)學校,創(chuàng)造了一種很不完備的拼音文字。
苗族基本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過去,也有一夫多妻的,但多為富戶人家或原配妻子不育、妻大夫小等原因,數(shù)妻多能和睦相處?,F(xiàn)在,一些偏僻、邊遠的山區(qū)還偶有發(fā)生。由于婚姻自主,家庭比較穩(wěn)定。家庭成員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凡涉及重大問題,如財產(chǎn)繼承、買賣大牲畜、大項經(jīng)濟開支等問題都要經(jīng)過成年人員磋商。一般家庭不超過三代,少數(shù)三代、四代同堂。弟兄們成婚后,各自分家居住財產(chǎn)平分。上門女婿同樣享受平分財產(chǎn)的權(quán)利。父母帶著屬于自己的財產(chǎn),與小兒子居住。
每個家庭成員既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人員,又都兼營手工業(yè)。男子通常負擔耕作的重活部分,以及負責生產(chǎn)生活中所需器具的制造。男孩十四五歲就成為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婦女既要下地勞動、種麻,又要舂米、磨面、織麻、煮飯及飼養(yǎng)家禽。
苗族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很多禁忌。尤其忌諱侮辱性的稱呼,不能稱他們?yōu)椤懊缱印?;大的初一吃飯不能泡湯;農(nóng)歷二月屬龍日開財門,外人不得進門;公公不坐兒子媳婦的床,媳婦也不能到公公床邊;家中有男客在桌子上吃飯,婦女就在火塘邊吃,有女客在桌子上吃飯,公公就在火塘邊吃;家有產(chǎn)婦,大門外懸掛雨帽一頂,外人三日內(nèi)不得進入,若有不慎而入者,出門時要洗腳,喝一碗冷水,否則會被認為將產(chǎn)婦的奶婦“踩干”而受罰。
節(jié)日、宗教信仰
苗族節(jié)日除與當?shù)孛褡逡恢峦?,特殊的是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六舉行的“采花山”,又稱“花山節(jié)”。進入臘月中旬,花山主辦人就要在舉行花山盛會的地方高高地豎起一根木桿,稱為花桿。在離桿頂一米左右的地方,掛有紅、黃、藍、白色彩帶,以及象征喜慶和將要獎給爬花桿優(yōu)勝者的蘆笙、糖果等?;ㄉ焦?jié)不論是哪個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參加。主辦人準備一些酒,招待前來采花山的客人?;ㄉ綀錾?,舉行武術(shù)、斗牛、賽馬、射弩和打毽子等比賽活動。獲勝者由主辦人掛紅戴花,給予物質(zhì)獎勵。青年男女對唱山歌,尋愛寄情,互訂終身。過去,花山節(jié)往往由無嗣求子者籌辦。現(xiàn)在,各地政府為發(fā)揚民族文化。每年都撥??钯Y助,各地花山場日益興旺。
多數(shù)苗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鬼神和祖先,想念萬物有靈,認
為天地間都有看不見的“鬼”、“神”主宰著。天旱、天澇要祈求龍下雨或止雨。村邊寨腳或林中大而老、枝葉茂密的高大常青樹,常常被當作“龍樹”或“神樹”加以崇拜。人死后要請師傅“指路”,歷數(shù)通往祖先居住地方和遷徙的沿途地名,使亡魂到達其祖先的發(fā)祥地。日常生活中的祝福病痛、生產(chǎn)好壞都認為是“鬼”主宰著,觸犯了鬼,就要受到懲罰。部分苗族信仰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