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油的提煉過程(山茶油的制作過程)
1. 山茶油的制作過程
茶油籽曬干后和果殼之重量比是1:2。
壓榨前需經(jīng)粉碎和蒸炒處理:
①粉碎:將茶油籽去殼,為避免脫殼困難與種仁破碎過多,必須控制茶籽的含水率在5%—6%以內(nèi),脫殼后通過粉碎機(jī)加工成粉狀。若是采用石碾,必須在碾軋過程中過篩若干次,才能軋得細(xì)勻,無粗粒,得到較高的出油率。
②蒸炒:蒸炒的目的是把生料變成熟料,使料坯顏色加深,處于最適宜油分流出的狀態(tài),是壓榨前一道關(guān)鍵性的工序。傳統(tǒng)的蒸炒是用木甑蒸和鐵鍋炒。
生料先經(jīng)蒸汽或噴水濕潤后再炒,叫“濕蒸炒”;不經(jīng)濕潤就炒,叫“干蒸炒”,一般以“濕蒸炒”為好。蒸炒時的水分和溫度,因使用的機(jī)械類型不同而不同。
用液壓機(jī)和木榨機(jī),其炒料溫度一般在110—120℃,蒸炒后的含水量為7%—8%。用螺旋榨機(jī)其炒料溫度一般在130—140℃,蒸炒后的含水量為3%—4%。
2. 山茶油的制作過程文字
山茶油的制作方法:
1:烘干、粉碎、:將采收后的茶籽進(jìn)行暴曬,或用小火慢烘,待其殼脫落后,取圓形或扁圓形的茶籽用石碾研碎。因茶籽枌粘性好,要注意磨得越細(xì)越好。
2:提?。簩⒄艋\隔水蒸熟,取熱的碾粒(蒸柸料)乘熱快速踩餅,如果冷了,搞不成餅,降低出油率,甚至不出油。再將餅放入土榨中壓榨,壓榨時,猛打快榨,中途不能退榨。
3:精煉:榨出的油通過精煉,以除去雜志。可用20%的稀硫酸與油混合,在45頓溫度下靜放一晝夜,使褐色的雜志沉積下來,或者每100千克用酸性白礬土粉2千克,混合拌勻,靜放一晝夜,也可將雜志分離出來,使油色澄清。
3. 山茶油的制作過程的圖片
準(zhǔn)備好花生碎、馓子、米粉、榨菜、蔥、辣椒油
將蔥、榨菜切碎。
水沸后慢慢倒入米粉,不停攪拌至沒有顆粒狀且粘稠時盛出。
撒上花生碎、榨菜、蔥花。
淋上醬油,撒上馓子,淋上辣椒油攪拌均勻即可。
4. 山茶油拿什么做的
最好用瓦罐保存,長年不變質(zhì)。
或用茶油包裝鐵桶。在常溫下的保質(zhì)期可長達(dá)兩年,比一般食用油長很多時間。
1、茶油也適宜于儲藏在陰涼干燥避光的地方,正常溫度在10~25℃左右;
2、零度左右的低溫天氣,大罐裝的茶油會出現(xiàn)少許乳白色絮狀結(jié)晶物,屬于正?,F(xiàn)場;
3、茶油中存在大量的抗氧化物,在常溫下的能夠保存2年,比普通食用油的保質(zhì)期長得多。
5. 山茶油的制作方法
步驟/方式1
首先把曬干的茶籽,倒入大鍋中炒熟。
步驟/方式2
炒熟以后的茶籽,分批次的倒入研磨機(jī),磨成粉末。
步驟/方式3
把磨好的茶籽粉末,裝到容器里,放到一旁備用。
步驟/方式4
把茶籽粉末倒入蒸鍋中,隔水蒸熟。
步驟/方式5
蒸熟以后,用特制的布料包裹起來,這里需要多次的單獨(dú)包裹。
步驟/方式6
包好后,分別放到壓榨機(jī)的模具里,然后壓實(shí)。
步驟/方式7
把制作好的茶餅,放在一旁備用。
步驟/方式8
所有的茶餅制作完成以后,可以上壓榨機(jī)了。
步驟/方式9
壓榨機(jī)里面放滿茶餅以后,用工具在茶餅中間撬開一道縫。
步驟/方式10
準(zhǔn)備工作做完以后,可以啟動壓榨機(jī)。
步驟/方式11
這樣茶油就會自動從壓榨機(jī)下面流出來。
步驟/方式12
到這里,物理榨茶油過程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