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里健山茶油(黃袍山山茶油)
1. 黃袍山山茶油
中國目前有600多家茶油生產企業(yè),出口量最大的企業(yè)只有幾家: 湖北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本草天香油茶籽油; 浙江省金勺食品有限公司——金勺茶油; 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金浩茶油; 以上排序按出口量和世界聲譽排序。
2. 黃袍山油茶籽油
通城屬于咸寧市 通城概要 通城縣位幕阜山北麓、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東連江西修水,南臨湖南平江,西、西南與湖南臨湘、岳陽毗鄰,北連本省崇陽。唐天寶初年(742年),今縣府駐地依水鎮(zhèn)始定名為錫山鎮(zhèn),元和五年(810年)更名為通城鎮(zhèn),北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通城鎮(zhèn)正式升格為縣,至今已有914年。革命戰(zhàn)爭年代,通城縣是湘鄂贛邊區(qū)老根據地之一。建國初期,1949年至1951年通城縣屬大冶專區(qū),1952年撤銷大冶專區(qū)不屬孝感專區(qū)管轄,1958年通城、崇陽合縣改為武漢市屬,1962年恢復通城縣后仍屬孝感專區(qū)。1965年以后歸咸寧地區(qū)?! ⊥ǔ强h總面積1172平方公里,縣政府設在雋水鎮(zhèn)。農業(yè)生產以種植業(yè)為主,稻谷占全年糧食總產90%,其中,雙季稻中又占稻谷 產量的90%以上。其次是甘薯、小麥和豆類作物,經濟作物主要有油料、藥材、苧麻等。 全縣現有水面面積人10.64萬畝,其中:塘堰、水庫水面面積2.64萬畝,已 養(yǎng)殖面積有1.93萬畝,占可養(yǎng)殖面積的93.7%。宜禁面積人107 萬畝,其中,有林 地面積87萬畝,年末封山育積32萬畝,森林覆蓋率48.9%,全縣木材積蓄量17萬平方米,楠竹積蓄量450萬根,已被國家農業(yè)部定為全國薪炭林基地縣。全縣地下礦藏資源比較豐富,有石煤、大理石、鋇礦、長石、云母、瓷土、六柱石和鉭鈮等。主要土特產是茶葉、油茶籽及是蠶繭,通城圈養(yǎng)的“兩頭烏”豬是湖北的優(yōu)良豬,早熟易肥,肉質細嫩,出內率高,遐邇聞名。 希望對您有用!
3. 黃袍山油茶食用方法
主要有以下13個品種,分別是:
1、黃袍野茶籽,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西。油茶果個頭小,呈鮮紅色,油茶籽內殼色黑、油亮,屬于晚熟品種(立冬籽更佳)。其出油率高,油料質量及所含營養(yǎng)成份居世界之首(超過油橄欖近20個百分點),據傳為呂洞賓自遙池所得,灑落于通城黃袍山而得名;
2、普通油茶(又名野生油茶),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廣西、四川、浙江,油料質量僅次于黃袍野茶籽,屬全國主栽物種;
3、小果油茶(又名門西子),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西、福建、廣西,栽培面積僅次于普通油茶;
4、軟枝油茶,主要分布在廣西、湖南,屬于高產、速生油茶品種,油料質量比野生油茶遜色;
5、越南油茶(又名大果油茶),主要分面在廣西、廣東;
6、紅花油茶,主要分布在江西,油質好、花可入藥,是良好的庭園綠化品種,宜在高海拔地區(qū)推廣;
7、多齒紅山茶(又名宛田油茶籽),主要分布在廣西;
8、茶梨(又名八瓣油茶),主要分布在湖北通城、浙江龍泉、江西龍南;
9、博大果油茶(又名赤柏子),不宜在中亞熱帶栽種;
10、白花南山茶,主要分布在廣東封開、廣西蒼梧;
11、南榮油茶,主要分布在廣西韶平;
12、金花茶,主要用作觀賞;
13、鄒果油茶,主要分布在廣西龍勝、湖南永順,產量低,不便于推廣。
4. 正宗山茶油
1、聞一聞
真茶油聞著是清香的。在手掌心底一兩滴油,合攏雙手摩擦發(fā)熱令其揮發(fā),聞一聞氣味。優(yōu)質的正宗茶油,肯定是一股獨特的茶油味,純正的天然氣息。如果味道不正常或者夾雜其它油種的味道,質量可能有問題啦。
2、嘗一嘗
真茶油口感是爽滑的。放一點茶油到嘴里嘗一下,如果口感爽滑且喉嚨里明顯帶著一股清香,基本上就是正宗山茶油。如果感覺到有酸味、焦苦味,或者是有明顯的異味,生吃之后很惡心肯定是摻假產品。有些摻假油茶油性很大,口感很非常的黏稠。
3、摸一摸
茶油可以直接摸到皮膚上,能起到美白的作用。假茶油非常油膩,涂在皮膚上是浮在表面不被吸收的,用清潔液洗過依然油膩,真茶油是潤而不膩的,很快會被皮膚吸收,不會給皮膚帶來任何負擔和厚重感。
4、燒一燒
在外時,取一兩滴油,涂在易燃的紙片上點燃:燃燒正常(只有輕微的油料沸騰聲音)無異常聲音,屬合格產品。燃燒不正常且發(fā)出“吱吱”聲,或者燃燒時發(fā)出“叭叭”的爆炸聲,則說明水分嚴重超標;在家里直接放到鍋里燒,真的茶油燒熱之后只會冒煙,假的茶油則會“叭叭叭”的水炸聲
5. 黃袍山山茶油 省農科院
中國目前有600多家茶油生產企業(yè),出口量最大的企業(yè)只有幾家: 湖北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本草天香油茶籽油; 浙江省金勺食品有限公司——金勺茶油; 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金浩茶油; 以上排序按出口量和世界聲譽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