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油茶油果(恭城油茶脆果)
1. 恭城油茶脆果
恭城近1400年的建城史,也可算作一座歷史文化古城了。歲月更替,經(jīng)年累積,加上瑤族同胞對傳統(tǒng)文化的珍惜和保護,這里形成了“文”、“武”雙全,“商”、“情”并茂(即文廟、武廟皆備、瑤鄉(xiāng)山區(qū)特色經(jīng)濟和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民情的文化格局)。恭城豐富多彩的瑤族文化最惹人喜愛的是它的油茶和山歌。
桂林旅游城市轄的各縣都盛行打油茶,恭城油茶為最,享譽遐邇,曾被乾隆皇帝譽為“爽神湯”。油茶,顧名思義,一定要放油,而恭城人用來打油茶的油,多為豬板油和植物油混合煉過的油,絕不用牛、羊油,那樣會破壞茶味。油茶的統(tǒng)一制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小鍋搗碎(叫打油茶)加入姜、蔥、蒜,用油炒香,煮茶至沸。恭城有句俗話,“煮油茶,無巧法,只要水熱茶鍋辣”。
2. 恭城油茶吃法
1.準備工具,需要專門的茶鍋、木錘,篩子,鍋里放一抓老茶葉,茶葉要當?shù)氐牟耪?,當然用別的代替都可以,只是做出來沒那么好。
2.茶葉加開水泡軟,約五分鐘,可以適當開火煮一下,可去掉老茶的苦,后面再煮就沒那么濃,一般人更容易接受。
3.這些是輔料,具體多少克沒稱過。
4.將泡煮一下的茶葉濾掉茶水,還要用自來水沖洗一下,把茶葉里的水分擠出來。
5.開火,把茶和輔料都放到燒熱茶鍋里,干炒一下,看水稍干了,加入食用油。
3. 恭城油茶米果
不是。
它是在恭城的一種特色柿子,又叫做米果、恭城水柿。主要產(chǎn)于廣西恭城、平樂、陽朔縣一帶。果重大,重160~250克,大果重400~500克,扁圓形,金黃色,果項廣平,項點稍凹陷,微有十字溝,不明顯,蒂小,萼片上卷。樹冠稍低矮,枝較短,葉有波狀皺紋。是廣西傳統(tǒng)出口創(chuàng)匯的名優(yōu)產(chǎn)品之一,在恭城已經(jīng)有400多年的栽培、加工歷史,主要產(chǎn)地蓮花鎮(zhèn)。恭城月柿果型美觀、色澤鮮艷、個大皮薄、肉厚無核。脆柿味甜可口。吃起來甘甜美味。
4. 恭城油茶脆果店
恭城的即食油茶在桂林很多超市都有買。
5. 恭城油茶脆果的做法和配方
桂小廚用的五常大米。
桂小廚特色菜有秘制老友魚,桂林山水小刀鴨,桂花酸奶,花甲螺蒸腐竹,桂味酸湯肥牛,田螺鴨腳煲,邕城檸檬鴨,桂花蜜烤排骨,陽朔艾葉粑,龍勝臘味干鍋筍,百香果脆多士,恭城油茶土雞鍋等廣西特色菜。桂小廚是一家以廣西特色的菜館,在南寧有多家連鎖店。
6. 恭城油茶脆果的做法
品種通常有兩種選擇:一是經(jīng)專門烘炒的末茶;二是剛從茶樹上采下的幼嫩新梢,這可根據(jù)各人口味而定。
制作油茶的主要原料,一是茶葉,二是茶籽油(山茶油),三是配料:大米花、酥黃豆、炒花生、蔥花、糯米飯等。
油茶湯:
武陵山區(qū)土家族人的油茶湯,制作十分考究。先將茶葉、粉絲、黃豆等物,用油炸過,加煮熟的臘肉粒、豆腐顆和玉米泡,再加蔥花、姜米等佐料,摻上燒沸的油湯,吃起來清香爽口:油茶湯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療饑醒酒,許多人四季不離,每日必飲。它是土家人待客的傳統(tǒng)民族飲料。
油茶湯對土家族人來說一日三餐少不了。它是一種似茶飲湯質(zhì)類的點心小吃,香、脆、滑、鮮,味美適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傳統(tǒng)的非常鐘愛的風味食品。
7. 恭城油茶油果怎么做
1.準備原料,果仁略微壓碎一下,也可以不壓碎 這樣更有口感
2.鍋中不放油,小火把面粉炒熟炒到微微發(fā)黃
3.面粉過篩,把面疙瘩散開
4.鍋中倒油,小火炒慢炒
5.倒入面粉,小火繼續(xù)翻抄
6.加入花椒粉和五香粉,一比一 不喜歡麻味可以只加五香粉
7.碗中加一大勺炒好的油茶面
8.加入沸水沖開攪拌即可,也可以溫水泄開用微波爐或者鍋煮制
8. 恭城油茶糕點圖片
油茶做法:
1/5鍋中燒熱,讓入面粉,不停翻炒,炒至面粉顏色變成微微發(fā)黃,并且伴隨陣陣面香味飄出。
2/5
花生、黑芝麻、白芝麻混合均勻,稍微研磨一下,不用磨成粉,磨成粗顆粒即可。加入適量花椒粉,加入適量鹽
3/5
將炒好的面粉和稍微研磨后的花生、黑白芝麻混合,翻攪均勻,讓兩者充分混合。儲存起來,備用。
4/5
等要吃的時候,取出適量炒制的油茶粉,加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攪拌均勻。
5/5
用中火熬煮5分鐘即可聞到濃濃的香味,油茶就做好了,盛出上桌即可食用。
果子做法
1/4
面粉,泡打粉和酵母粉一起放在盆子里,攪拌均勻。加適量溫水和面。和好后靜置,帶面團發(fā)酵1小時。
2/4
將發(fā)好的面團用搟面杖搟成薄片,厚度和手搟面的厚度差不多就行了。
3/4
將面片切成邊長2厘米左右的菱形小塊。4/4
鍋內(nèi)放油,燒熱后將菱形面片炸30秒,帶面片中間鼓起,炸成金黃色即可。
9. 恭城油茶的口感
三江侗家人喜歡喝油茶,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喝油茶,一般還配有糯米飯,油茶泡冷米飯和糯米飯是三江傳統(tǒng)喝法。一種科學的說法是,因為侗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寒山區(qū),侗族油茶能御寒防病,還有生津解渴、提神醒腦、解除疲勞等功效。因其味微苦,所以又被稱為“侗族咖啡”。
恭城油茶的制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鹽加水煮沸,多數(shù)加生姜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恭城一帶還再加磨碎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并因煮的時間恰到好處,使恭城油茶被舉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
10. 介紹恭城油茶
油茶移栽三月或者十月都很好,我自己移栽了2000多株,成活率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