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頭茶油怎么吃(蔥頭豬油怎么吃)
1. 蔥頭豬油怎么吃
用的豬油,豬油的起酥效果好,做出來的成品容易分層。
擴(kuò)展資料:
手抓餅的做法:
準(zhǔn)備材料:面粉500克、開水150克、溫水150克、豬油膏(和面用)20克、蔥頭油(抹面用)150克、蔥花適量、鹽適量、香腸1根、雞蛋1個(gè)、沙拉醬1湯匙、番茄醬1湯匙、生菜2片
制作步驟:
1、500克面粉平均分成2份,一份加開水,一份加溫水。攪成絮狀,再和成面團(tuán)。
2、每一份面團(tuán)取10克豬油膏揉勻,不粘手為止。包上保鮮膜醒40分鐘左右。
3、醒發(fā)好之后,把兩個(gè)面團(tuán)揉到一起,揉均勻。
4、平均分成8個(gè)小面團(tuán)。滾圓。
5、用豬油加些蔥頭爆香,晾涼備用。(沒用蔥頭直接用豬油化開)
6、案板抹上油,取一小面團(tuán)搟開成長片,越薄越好。刷上一層蔥頭油,撒一些蔥花,一點(diǎn)鹽。像疊扇子那樣疊起來。
7、繞著團(tuán)起來,把收口塞進(jìn)里面。
8、團(tuán)好的面餅上下各鋪一張油紙。按扁,搟開成餅胚。做好所有的,就可以用冰箱凍起來。
9、吃的時(shí)候,平底鍋加熱,取出餅胚,不用解凍。小火,一面七成熱時(shí),打一個(gè)雞蛋。
10、一面煎好,翻面。兩面金黃,用鏟子輕輕從餅邊向內(nèi)擠壓,把餅打松散。
11、香腸用油煎一下。也可以用培根,根據(jù)自己需要。
12、有雞蛋那一面擠上沙拉醬,番茄醬。擺上香腸,洗凈擦干的生菜即可。
2. 蔥頭豬油的做法
唉呀媽呀,我們這里熬豬油都是什么都不放的純白色豬油。第一次聽說放蔥姜蒜。
豬油切麻將塊,涼水下鍋焯一下。起鍋重新加點(diǎn)水慢慢熬制,只至熬成白色的油和泛黃的油渣。
放不放蔥姜蒜這也是很好的一種提議,我決定下次一定要試一試,感覺味道應(yīng)該會很好。謝謝您的提議啊。
3. 蔥頭油怎么做?
1、準(zhǔn)備食材:主料牛油200g,油一斤多,輔料有鹽、青花椒、豆瓣辣椒、紅花椒、蔥、蒜、姜、干辣椒、小米辣、香料、醪糟、白酒2勺、洋蔥、五香粉。輔料的量以具體情況來適量配比。
1)適量五香粉
2)姜蔥蒜洋蔥切好
3)紅油豆瓣
4)香料包括青花椒,紅花椒,八角,良姜,白芷,小茴香,草果,桂皮,丁香4顆,香葉,肉蔻,白扣,砂仁,醪糟,干辣椒切斷用開水煮過,小米辣切段。
5)把牛油放進(jìn)油鍋里慢慢融化。
6)等油熱了之后,蔥姜蒜洋蔥下鍋,炸干后撈出。
7)再用小火炸兩種花椒,這樣才會又麻又香。
8)干辣椒與小米辣下過炒制一會兒,再放入豆瓣一起炒。
9)把香料和五香粉下鍋炒制,加兩勺白酒和適量醪糟,小火慢炒,炒出香味和麻辣味。
10)炒好的料
11)把料全部過濾出來
12)制作好的紅油,想吃火鍋的時(shí)候加上湯放幾個(gè)干辣椒和蔥段直接煮菜就可以開吃了。
13)九州碼頭提醒
火鍋的底料炒制:量多的情況下光炒制底料就需要6小時(shí),火鍋的油6小時(shí)左右,綜合起來火鍋的底料炒制需要一天。
根據(jù)當(dāng)?shù)厝丝谖?來決定辣椒的量。
清油隨便怎么吃不會凝固,牛油溫度底了就凝固 ,凝固的油吃了拉肚子 。
花椒與海椒選?。夯ń放c海椒都要泡或者煮,煮后就不是那么干,比較柔和
辣椒在鍋里炒時(shí) 注意不要炒發(fā)黑
八角容易買到假八角,食客吃了會中毒;加甘草羅漢果目的是為了清熱不上火,不干燥。
4. 蔥頭豬油怎么吃才好吃
油蔥酥
材料:豬油、紅蔥頭、醬油
做法:
1.紅蔥頭尾切掉,把表皮乾掉的部份剝除(不然很容易
紅蔥頭雞煲
材料:大江鹽酥雞500g、食鹽適量、料酒適量、紅蔥頭10個(gè)、元貞糖適量、調(diào)和油適量、生粉適量
1.雞塊用油、鹽、生抽、糖、料酒、蒜末、生粉等腌半小時(shí)以上;
2.紅蔥頭洗凈,然后去外衣;
3.熱油鍋,把雞塊下鍋煎至兩面金黃備用;
4.另一爐上把煲仔燒熱,放一點(diǎn)油把紅蔥頭煎香;
5.鍋中的雞塊加一點(diǎn)清水,一點(diǎn)老抽燒開;
6.然后把煮開的雞塊倒入煲仔中,繼續(xù)燜煮約15分鐘,收汁,最后撒點(diǎn)蔥花即可!
5. 蔥油豬腦怎么做好吃
你講的是四川的冷菜味型吧,其它菜系的沒有這么定。四川的味型是固定的,其中放多少精鹽、味精等有標(biāo)準(zhǔn)的,其它菜系很少有明確標(biāo)出來的標(biāo)準(zhǔn)味。這就是川菜比別的菜系超出之處和世界流行的一個(gè)原因。盡管百人有百口,但是又一個(gè)標(biāo)準(zhǔn)味,在這個(gè)基礎(chǔ)上去調(diào),總比別的菜系沒有標(biāo)準(zhǔn)的亂調(diào)容易學(xué),也容易掌握。
本人現(xiàn)在也沒有過好的,但是能提供一些資料供你參考。
下面給你的是本人收藏的冷菜味汁和其中使用的調(diào)料:
適用于250克原料的標(biāo)準(zhǔn)配味。(其中后面有部分是上海的)
1紅油味2姜汁味3蒜泥味4椒麻味5怪味6白油味(咸鮮)7芥末味8麻醬味9麻辣味10魚香味11糖醋味12酸辣味13酒香味14糟香味15醉汁味16醬汁味17五香熏魚鹵味18五香鹵味19蔥油味20陳皮味21炸燒味(叉燒味)22熗蝦蟹味23熗溫蟹味24話梅味25鹽水味26豬皮凍味27水晶肴汁味28豉香味29蜜汁味30煙熏味31掛霜32冰鎮(zhèn)
1紅油味 紅油20克,精鹽1克,宴會醬油3克,白糖5克,味精2克,香油10克雞湯10克
2姜汁味 去皮老姜25克,米醋35克精鹽,雞精3克,香油15克,雞湯10克
3蒜泥味 蒜泥7克,宴會10克,精鹽少許,紅油10克,味精3克,香油少許雞湯10克
4椒麻味 椒麻糊(60%的花椒與40%的蔥青或蔥白剁細(xì)成茸即成)15克,宴會醬需油10克精鹽少許味精少許香油5克,雞清湯8克。
5怪味 精鹽少許,宴會醬油10克,味精5克,芝麻醬15克,白糖5克,米醋5克,香油7克,紅油7克,花椒末2克,熟芝麻適量,雞湯10克
6白油味 香油20克味精3克精鹽5克雞湯適量
7芥末味 精鹽2.5克醬油少許,芥末醬20克香油5克,味精少許,醋少許,雞湯10克
8麻醬味 精鹽3克芝麻醬20克味精2克香油5克,白糖少許,雞湯5克
9麻辣味 精鹽3克,醬油15克,紅油20克,花椒末5克,白糖3克,味精少許,香油7克雞湯10克
10魚香味 泡紅辣椒10克,紅油10克,精鹽3克,醬油10克,白糖8克,米醋8克,姜末、蔥花、蒜蓉各6克,味精少許,香油5克,雞湯8克
11糖醋味 精鹽5克,醬油5克,白糖50克,香油10克,醋50~55克,雞湯7克
12酸辣味 精鹽4克,醬油10克,辣椒油25克,醋50克,香油5克,雞湯8克
13酒香味 蔥姜汁8克,汾酒5克或優(yōu)質(zhì)白酒,花椒粉2克,五香粉1.5克,沙姜粉2克,麻油3克,細(xì)鹽3.5克,雞精4克,白糖5克,雞湯適量
14糟香味 黃酒100克,香糟150克,桂皮5克,茴香4克,花椒10粒,蔥段15克,姜片8克,精鹽20克,白糖6克,雞湯1400克,味精6克
15醉汁味 (適宜2500克原料使用):上等白酒100克,玫瑰露酒或桂花酒150克,精鹽20克,草菇醬油10克,花椒15克,蔥段100克,姜片80克,冰糖屑75克,清水2500克,雞精25克,香葉5片,白胡椒粉15克
以醉蟹為例:
1選用毛蟹(即仔河蟹,75~110克/只)2500克,逐只洗凈,瀝干,放入壇罐中壓上重物,使其受壓而動彈不得。這樣蟹就不會疲峭,蟹黃、蟹肉就會結(jié)實(shí)。
2醬鹽、醬油、清水、花椒、姜、蔥、冰糖屑、香葉同燒,沸后再煮五六分鐘,使其香味透出,再離火冷卻。然后將白酒和玫瑰露酒先倒入活毛蟹中,再撒入雞精、白胡椒粉,并倒入涼透的醉汁味鹵水中,浸沒原料,3天后即可以食用(最佳食用時(shí)間是5~7天)。醉制時(shí)間過久,則蟹黃起沙,蟹肉偏咸,質(zhì)地也會變粗硬。
鹵色淡紅,酒香撲鼻。原料本身的腥膻味消失二鮮味突出,肉質(zhì)滑嫩,口感清涼,風(fēng)味獨(dú)特。醉活水產(chǎn)必須冷藏操作,同時(shí)在夏秋季食用,溫感也令人愜意。
16醬汁味 (適宜1500克原料使用):1腌漬料:精鹽150克(適宜1500克凈肉,如蹄髈,雞鴨等均要把骨頭分量),硝0.5克,(一般雞鴨不用硝,但畜類原料,如肋條蹄髈,牛肉和禽類的飩肝等可以配用,適宜1500克凈肉)
2本幫醬汁料:蔥結(jié)15克,姜片7克,桂皮5克,八角4克,黃酒50克,紅醬油10克,紅曲米粉3克,白糖20克,冰糖屑50克。
3蘇錫幫醬汁料:不使用紅醬油和醬色,總的用糖量增加30%。
以醬鴨為例:
1用腌漬料揉擦在原料表面,揉擦至“出汗”(即鹽有溶化現(xiàn)象即可,一般連續(xù)揉擦3~4遍即“出汗”),肉厚處可揉擦一兩遍。再放入容器中靜腌12小時(shí)左右(天熱要冷藏,防止變質(zhì);加工數(shù)量多時(shí),可燒溶鹽水鹵浸腌),使原料皮緊縮、肉硬結(jié)、有咬口。
2將腌好的原料放入冷水鍋中煮至斷紅撈出,洗凈血污,以去腥臊并減輕原料中過多的咸味。
3將原料和醬汁料(除冰糖屑外)一起放入鍋中,加水淹沒,以旺火燒開,小火燜燒,焐至原料較熟(原料骨肉較易分離)時(shí)撈出。再取出鍋中原鹵一半,加入冰糖屑熬至溶化,鹵汁稠粘呈膠狀,再淋澆在原料表面或在鍋中與原料翻拌滾粘上。余鹵留作老鹵用。
特點(diǎn):色澤紫絳紅(本幫,蘇錫幫為鮮紅色),光亮,肉質(zhì)緊硬適度(既易脫骨又有咬勁);鹵汁粘稠,緊裹在原料表面,醇厚入味;滋味咸中帶甜(本幫,蘇錫幫為甜中帶咸),香味誘人。本幫汁味也可烹調(diào)熱菜“醬汁”系列品種,但不采用鹽腌法使肉質(zhì)收緊,而是運(yùn)用油炸的方法“緊身”,再燒至斷生。明顯的例如醬鴿子和鵪鶉時(shí),先油炸緊皮后,再處理入鍋醬制。醬汁料中要用甜面醬以增粘度。
17五香熏魚鹵味
五香熏魚鹵味屬于五香味型。所謂“五香”,是以數(shù)種香料燒煮食物,以形成濃郁香味的統(tǒng)稱。所用的香料不外乎:姜、蔥、八角、桂皮、花椒、丁香、小茴香、香葉、豆蔻、草果、肉桂、沙姜等,一般要根據(jù)具體的菜肴的不同風(fēng)味選用,遠(yuǎn)不止五種。特點(diǎn)是:香味濃郁而豐富,廣泛用于冷熱菜式,以動物肉類和禽類內(nèi)臟為主,也有不少豆類、豆制品和菌筍蔬菜類原料制作的菜式如:五香酥雞,八寶香酥鴨,五香鹵牛肉,五香熏魚,五香排骨,五香豆。五香豆腐干,五香冬筍等
配方:蔥結(jié)15克(2只),姜塊拍碎或姜片10克,宴會草菇醬油100克特級生抽125克,冰糖250克,味精3克,黃酒25克,八角1.5克。小茴香1.2克,桂皮1克,丁香花椒各0.8克,胡椒粉0.5克,白湯400克植物油50克,麻油20克
制法:1將油燒熱,煎炸姜蔥和八角等香料(胡椒粉除外)至香,加入醬油,再加白湯、白糖、酒燒開,改中小火煮熬半小時(shí),使鹵汁濃粘味厚,再加入味精胡椒粉和麻油即成。
2另將青魚草魚或鯧魚等切成瓦楞塊,用姜蔥酒醬油拌漬20分鐘后用高油溫炸至外表硬脆,香黃,里熟后,趁熱放入五香熏魚鹵中,以吸收鹵汁上色入味,撈出即成成品。
特點(diǎn):說是熏魚,但不經(jīng)過傳統(tǒng)上的的煙熏或燒烤,實(shí)際上是一種炸后收汁的清烹烹調(diào)方法。色澤紫絳紅,外催里熟(軟而不嫩),甜中帶咸鮮,,香透肌理。如果保管得當(dāng),此鹵可以反復(fù)使用。
18五香鹵味
(適宜1000克原料,浸沒烹調(diào))
紹酒50克,蔥結(jié)25克,姜塊(拍碎)10克,紅醬油100克,冰糖或白糖75克,細(xì)鹽2克,紅曲米粉3克,桂皮3克,八角2克,花椒0.5克,丁香1克,砂仁0.3克,白湯1000克。
制法:1如鹵制較大的原料(如全雞、整鴨、全兔或豬肚、牛肉),可將上述調(diào)料湯水一起放入鍋中燒沸,使之成為五香鹵味鹵水。
2如鹵制形體較小的原料(如雞爪、肫肝、麻雀或蘭花豆腐干、香菇等)則必須將上述香料放入小紗布袋中,再放入鍋中燒鹵水。以免香料與原料混雜,成熟后難以揀去。
3凡是動物性原料,必須在鹵制之前焯水、洗凈、除盡血污腥臊,再入鹵水燒開,改小火燜焐至熟。凡豆制品原料一般應(yīng)油炸至表面結(jié)皮、增香,再入鹵水燜之入味上色。
4一般來說,,某些畜類原料(如牛、兔、狗和鴨肫)在鹵制前,最好用少許硝水和花椒鹽水推擦腌制一段時(shí)間(牛肉500克/塊,四面戳洞后腌制,春秋天為2~3天),再焯水、洗凈,然后鹵制。成品肉色紅潤,香味特好。
特點(diǎn):色澤紅亮,香味濃郁,咸中帶甜,肉質(zhì)酥熟(但不軟爛)。此鹵水克反復(fù)使用,每次重用時(shí)再視所烹調(diào)原料的數(shù)量,酌補(bǔ)鹵水所需添加的調(diào)料。此鹵如保管的好,可連續(xù)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重用,越燒越香,鹵制原料的風(fēng)味質(zhì)量也越好,是謂“老鹵”出上品。
19蔥油味
冷菜用配方:(約適合400克凈料拌、熗用):蔥花15克,熟花生油15克,精鹽5克(或紅醬油15克配精鹽2克),綿白糖3~5克,味精2.5克。
熱菜用配方:(約適合500克凈料蒸、煮后用):蔥絲10克,嫩姜絲5克,精制油10克,特級生抽25克,味精2克
制法:1前者是將油燒熱,放入蔥花炸香但不能炸黃炸焦即離火冷卻,與其它調(diào)料一起拌入凈料中。例如:蔥油拌海蜇、蔥油拌黃瓜、蔥油肚絲、蔥油蘿卜絲、蔥油青筍等。
一般原料本色漂亮的,絕不用醬油。
另外一種做法是將白煮原料裝好刀面后,另將蔥和油炸香后,加入約25克鮮湯,再加入其它調(diào)料調(diào)勻后淋澆在原料上。例如:蔥油雞、蔥油肚片、蔥油鴨脯等。
成品均蔥香濃郁,咸鮮和醇,油潤滑爽。一般葷料應(yīng)吃不出甜味,素料允許微甜。
2后者是在原料成熟后,淋澆生抽(溶入味精增鮮,也可放少量糖吊鮮助味),再將蔥絲姜絲放在原料上,另將油熬至沸熱后澆在澆在姜蔥絲上,以增進(jìn)菜肴香味和色彩。例如:蔥油魚、蔥油腰花,蔥油鳳肝等。
特點(diǎn):不論冷菜還是熱菜,都必須蔥綠香濃,滋味均應(yīng)為清淡型或柔和型,不可太濃厚;甜味越燒越好,也不可有酸辣味。
20陳皮味
1海派川幫風(fēng)味
適宜1500克原料
陳皮10克,料酒15克,蔥段50克,姜絲20克,花椒2克干辣椒5克,植物油150克(實(shí)耗),精鹽10克,紅醬油30克,白糖25克,米醋5克或酒釀汁8克,麻油10克。
制法:1將牛肉或羊肉等畜類原料切成粗絲或薄片、小丁,放入熱油中炸干水分,使之香、硬、黃。如果是禽類原料如雞、野鴨等,則去除大骨切成小塊;如果是麻雀,則可以斬去腳爪后整只使用。也要用熱油炸至香、黃,但不必炸干水分。也有禽畜原料去骨切丁、條、片者,炸黃即可。2起少量油,炸香花椒,將其撈除,再放入陳皮、姜蔥、干辣椒,炸煸至香且辣味散出,加入其它調(diào)料和湯水,再把炸好的原料入鍋燒開,改小火燜燒至料酥軟汁濃稠,然后淋入麻油顛翻,即可晾冷冷吃冷菜。
特點(diǎn):色澤金紅,鹵汁稠包,麻辣咸甜,非常入味,富有陳皮的特點(diǎn)方向,嚼口有勁,饒有回味。著名的菜肴有:陳皮牛肉,陳皮羊肉,陳皮麻雀,陳皮雞丁,等。
2海派本幫風(fēng)味
鮮橘子皮100克(取凈料50克,一般鮮橘子皮涼占7%~10%0),蔥段20克、姜片10克料酒25克,紅醬油50克,麻油40,白糖35克,味精3克,白湯180克植物油15克
制法:1燜燒法:將畜禽類原料改刀成塊,用旺火熱油煸炒至斷生,加入料酒、醬油、白糖、白湯燒開,改小火燜燒至原料成熟;另用凈鍋用麻油燒熱炸橘皮塊、姜、蔥,至香味出來后全部倒入鍋中,并加入味精同燒,改用中火收濃鹵汁即可。
例如:陳皮牛肉、陳皮雞、陳皮鴨、陳皮鳳爪、陳皮豬爪等。
2拌制法:將橘皮用水浸泡半天,再入沸水煮一下,晾涼,片凈皮內(nèi)白筋,切成絲,加微量鹽拌漬;然后將橘皮略擠一下,去除多余鹽水,切成絲后撒在原料上面,再將上述原料全部攪勻成為陳皮鹵汁(可酌加胡椒粉和辣醬油),淋澆在原料表面即可。
例如:陳皮雞絲、陳皮魚片、橘香海帶結(jié)等。
21炸燒味(叉燒味)
適宜1500克畜禽肉
腌漬料:蔥結(jié)25克,姜片10克,桂皮3克,大茴香(八角)2克,黃酒20克,花椒2克。
燜燒料:黃酒15克,姜片5克,桂皮、大茴香(八角)、花椒各1克,特級生抽150克,白糖250克,味精5克,紅曲米粉4克,優(yōu)質(zhì)麻油50克,植物油實(shí)耗150克。
以蘇式叉燒為例:1將夾心肉片去皮和大部分膘,截切成3.3厘米寬、1.8厘米厚的長條,用竹簽在肉面上戳很多小洞,以便于腌漬入味。然后與腌漬料拌和,放在容器中加水浸沒約5~8小時(shí)(天熱時(shí)候時(shí)間要短一些,但要冷藏以防止變質(zhì)),再撈出瀝去多余之水。
2開大油鍋,用旺火旺油將肉條下鍋適量,炸至味香、色金黃、表面硬脆后撈出,將油倒去,再將肉與燜燒料放入鍋中加水浸沒,以旺火熱油燒透,改小火燜約45分鐘,再端回旺火,燒濃鹵汁并下味精、麻油,不斷翻動,稠至汁濃光亮?xí)r出鍋,冷后切片裝盤。
特點(diǎn):色澤鮮紅,油炸香調(diào)料、汁濃味粘,肉質(zhì)外韌里軟,咬口油潤不膩,滋味咸中帶甜。按此法更換主料,可以炮制蘇式叉燒小排,蘇式叉燒雞腿。這種叉燒不是以火直接烤出來的,但是也有獨(dú)特的香味,而且比正宗的叉燒更顯濕潤味厚、不干枯。
22熗蝦蟹味
55゜白酒12克,花雕酒18克,蔥絲8克,嫩姜絲10克,紅泡辣椒絲5克,純米醋或浙江大紅醋30克,沙姜粉5克,鮮美香粉6克,白糖15克,海鮮醬7克,精鹽1克。
制作方法 :將鮮活草蝦、河蝦或紅膏蟹、紅花蟹(均應(yīng)鮮活)洗凈或卸蟹蓋,去腮污,瀝干,用白酒腌漬,放入冷藏箱約半個(gè)小時(shí)。然后將蟹改成八刀塊,斬去爪尖,碼成全蟹形狀,將用其它調(diào)味料調(diào)勻并靜置4小時(shí)以上的熗料汁盛入蝦或蟹中,再熗漬約20分鐘后才上桌供食。
特點(diǎn): 色澤絳紅、紅、綠、黃三絲精細(xì)美觀,醋香、酒香撲鼻,滋味酸而鮮甜,微有一縷辣味,開胃消食,襯托出蝦、蟹天然之海河鮮本味。不但適宜鮮活蝦蟹,凡刺身生吃或活吃的海河鮮均可套用。也可作為白灼、蒸、煮、煎、炸類菜肴之佐料。例如:燙熗貝殼類菜式、刺身三文魚、北極貝以及沙律海鮮卷等。
23熗溫蟹味
米醋500克,大蒜茸75克,生抽王150克,姜末100克,綿白糖225克,汾酒30克,花雕黃酒50克,花椒10粒,白胡椒粉2克,草果3只,香葉5片,羅漢果2只,甘草一段。
制作方法 :將所有調(diào)料、香料混合,使原汁都溶解于熗料汁中,約放置10小時(shí)以上。為了避免香味散失,要用保鮮膜密封住,待用。使用時(shí),將活膏白蟹(或膏花想)揭蓋、除腮、去味雜,用過濾水洗凈,斬成帶腳小塊后放入玻璃鋼(深盆)中,再倒入溫蟹熗料,熗漬約10分鐘后再上臺食用。
特點(diǎn): 色澤淡紅,醋香、酒香、沁人心脾,酸而不烈,甜而不膩,咸鮮適口,使蝦蟹之天然鮮味體現(xiàn)無遺,且開胃消食。
該熗汁起源于溫州漁戶發(fā)展于港式粵菜調(diào)味,曾盛行于上海家常酒家、飯店,故稱為“溫蟹”。
此料也可熗活蝦、生熗象拔蚌、燙熗銀蚶,以及燙熗牛百葉、燙熗腰片等。
24話梅味
花雕黃酒500克,汾酒100克,生抽王125克,蘇式濕話梅450克,冰糖150克,鮮檸檬半只(切片),蔥白段50克,姜片20克,花椒2克,白胡椒粉3克,麻油4克,蠔油30克,雞精5克。
制作方法:將所有香料、調(diào)料混合,使原汁溶解于熗料汁中,約2小時(shí)即可。然后活熗草蝦,約浸漬2天為滋味最佳。燙熗腰片或三文魚則只需半小時(shí)即可達(dá)到最佳味感。
特點(diǎn):色澤深褐黃,酒香濃郁,話梅味開胃,酸甜醇和,咸鮮可口,食后饒有回味。適宜生熗、活熗,也可用于浸漬醉制。
著名的海派冷菜有:話梅熗草蝦、話梅熗銀蚶、話梅熗毛豆、生熗三文魚等。
注意事項(xiàng):如用廣式(干)話梅,則滋味較好,但價(jià)格稍貴,使用量可少五分之二左右;要使原味漬出,約需10小時(shí)左右。
25鹽水味
鹽水味系列菜肴有10多種,主要是熱制冷吃菜肴。鹽水實(shí)際上是蔥、姜、花椒(或增加八角)和鹽的鹵水。制法有三種:1是先用花椒鹽腌制,再用香料水蒸或煮,如鹽水鴨、雞、肚、肫、牛肉等;2將原料直接入香料水中煮熟或者汆熟,如鹽水蝦、蛤蜊、毛豆、藕等;3是先用沸水煮熟或者蒸熟,再用花椒香料水浸漬入味,如鹽水豬肝、豬腦、豆腐干等。
A鹽水蝦鹵水:將蔥結(jié)2只、生姜2片、黃酒50克、精鹽15克、花椒3~4粒、味精5克、白胡椒粉0.5克放入500克清水中煮至水沸,然后將剪過須、腳的大河蝦400克放入鹵水中,煮約3分鐘(中途要撇去浮沫),待蝦將熟時(shí)連湯一起離火。熱吃是連湯盛入玻璃深盆中,冷吃是待涼透后撈出鹽水蝦裝盆上桌。
關(guān)鍵:1蝦必須鮮活,久死或凍品蝦不能用。2旺火沸水速成,斷生即可,盡量保持鮮嫩。3鹽水蝦熱吃時(shí),應(yīng)蝦色鮮紅,鹵水澄清,清鮮帶咸,肉質(zhì)滑嫩而有彈性。如果冷吃,應(yīng)盡量在上桌前才將蝦從鹽水中撈出。使食用時(shí)殼內(nèi)含有鹵水而滋味濕潤,咸鮮有致。
B鹽水鴨鹵水
(1)南京式鹽水鴨
先將精鹽2000克用熱鍋炒至干松燙手,放入優(yōu)質(zhì)花椒粉25克,五香粉10克,拌合至香味透出即可,成為花椒五香鹽。
用100克此鹽把一只凈重1500克的大白鴨里外擦遍,進(jìn)行鹽腌(夏季1小時(shí),冬季2小時(shí),春秋季1.5小時(shí))。
然后放入“鹽水鴨鹵水”中浸漬(夏季2小時(shí),冬季6小時(shí),春秋季4小時(shí))隨后再在鴨腹內(nèi)放入姜片3克,蔥結(jié)5克、八角0.5克,把鴨子放入“
鹽水鴨香料水“中燜半小時(shí)至45分鐘(視鴨的老嫩而定),使用時(shí)取出改刀裝盆。
鹽水鴨鹵水制法:清水5000克,精鹽4000克,蔥姜各50克,八角10克,燒煮半小時(shí)至香味逸出,冷卻待用。
鹽水鴨香料水:清水4000克,姜蔥各10克,八角3克,香醋5克,用小火煨煮半小時(shí)至香味透出,即可焐燜鴨子。
(2)上海式鹽水鴨
先將1500克大白鴨用120克五香花椒鹽里外擦透(五香花椒鹽是將1000克精鹽炒熱后,放入200克花椒粉和50克五香粉拌合而成),腌2小時(shí)左右。
然后將鴨子放入大量清水中,以沸水燒煮20分鐘,并用冷水反復(fù)沖洗,使其表面白凈。隨后用白湯將鴨子浸沒,加入蔥結(jié)、姜片、黃酒(也有用大曲酒25克的)、味精和適量精鹽,蒸30分鐘左右(視鴨子的老嫩而定),至斷生后離火冷卻。鴨子在原鹵中浸漬,可保持嫩和保持白凈,食用時(shí)取出改刀裝盤。
26豬皮凍味
簡稱皮凍。將鮮豬肉皮1500克,去盡肥膘,鑷盡毛,刮洗干凈后放入鍋中,加清水3500克,以旺火燒開。撈出肉皮再清洗一次,,并將原鹵水表面浮沫撇去,仍將肉皮放入,以中小火煮燜至酥爛撈出,用絞肉機(jī)或刀剁使其粉碎,再放入鹵水中,加紹酒75克、姜蔥汁15克、精鹽50克、桂皮、茴香共5克、生抽王125克、綿白糖50克,繼續(xù)熬至肉皮全部溶化、鹵汁自然粘稠后盛入平盤式容器中,自然冷卻后凝凍即為皮凍。
有些皮凍菜肴,可將鍋燜酥的黃豆凍起來,成為“黃豆凍糕”;可將同鍋燜熟的豬耳朵葉片層層相疊凍起來,成為本幫特色風(fēng)味的“千層順風(fēng)”;可將同鍋燜酥的另一部分的鮮肉皮層層相疊凍起來,便成為“千層皮凍”,入口易溶,柔韌,軟滑,咸鮮帶甜,富有彈性。如將紅燜至酥的羊肉撕碎后再用此凍起來,就變成聞名遐邇的凍羊羔,為冬季應(yīng)時(shí)的著名冷菜之一。
27水晶肴汁味
先將去骨去筋的帶皮的動物性原料(如豬蹄膀)皮朝下,用竹簽或鐵釬在瘦肉上戳幾個(gè)小孔,把硝水撒上(每只去骨蹄髈約650克,用硝水30克),再用精鹽揉勻擦透(每650克左右原料約用精鹽90克),平放在缸罐中腌制(一般春秋季腌3天,用鹽110克;夏季腌6~8個(gè)小時(shí),用鹽125克;冬季腌7天,要隨氣候變化而變化用鹽量和腌制時(shí)間)。然后放入流動的冷水中浸泡8小時(shí),去掉澀味。
再將蔥段3克、姜片2克、花椒、小茴香、八角各0.3克放入紗布袋中扎成香料袋,與腌制原料一同用清水浸沒,加大曲酒3克、冰糖2克、精鹽20克、以及明礬0.2克,用旺火燒開后改小火煮至9成熟。然后將原料撈出,皮朝下平放在邊高超過原料厚度的平盤中,把原鹵撇去浮油,舀入原料盤中淹滿原料,放在陰涼處讓其自然冷卻凝凍(天熱時(shí),涼透后放入冰箱中來幫助凝凍)。食用時(shí)切成厚片,用細(xì)姜絲,鎮(zhèn)江香醋佐食。
水晶肴類菜完全是靠硝水(將硝碾碎,與水以30克比5000克的比例調(diào)成)形成肉色桃紅,肥而不膩的特色。
28豉香味
剁細(xì)豆豉用熱油煸香,將原料汆熟,或同鍋炒香冷吃。
29蜜汁味
蜂蜜加冰糖水調(diào)制,主要用于夏季水果等上面。如蜜汁瓜元。
30煙熏味
木屑加茶葉,糖等點(diǎn)燃熏制的菜品。
31掛霜
糖水熬至將析,放入處理過的原料,翻勻離火晾干裹上糖粉即成。近年新意層出不窮,如加少許橘子粉或者奶粉或者其它芒果味等皆可。
32冰鎮(zhèn)
多為夏季應(yīng)時(shí)蔬果,如蘆薈,芥藍(lán)等皆可。
6. 蔥頭豬油怎么吃好吃
主料:熟切面500克。
1、將1500克面粉加水500克、鹽15克、食用堿15克調(diào)均勻,再用打面機(jī)多次折疊反復(fù)碾壓成約3毫米厚的面皮,再用間隙約4毫米寬的面刀加工成長約50厘米的生面。
2、大鍋放足量水(約7500克,若因鍋小水量不足,可分批次進(jìn)行)旺火燒開,下入生面撥散,再燒開鍋水使生面浮起時(shí)(不能煮開太久,只要面條浮起,不論是否有熟)撈出用冷水沖晾瀝去水分。
3、此時(shí)半成品切面還不宜烹制食用,還需有個(gè)“吸水”過程。即將冷水沖晾后的面分成10份盤在碗中(目的是保持半成品外形美觀,展示時(shí)能吸引顧客)再倒扣在細(xì)眼面篩中,面上加蓋濕布(以免風(fēng)吹使局部面條脫水變硬)靜置3小時(shí)以上。 切面食用時(shí)的烹制以熱拌最為簡便,因而也是居家最樂意采用的方法。熱拌的做法是將多量的水旺火燒開后下入面條,煮開透心裝盆,調(diào)入醬油、精鹽、味精、蒜頭醋(蒜泥加香醋混合浸漬)、蔥頭油(豬油加蔥白炸香)、蔥花等拌均勻即成。
4、若是煮面或炒面,可將配料先下鍋調(diào)味煮熟或炒熟,然后將切面下沸水鍋焯水后撈起加入煮開或與配料炒勻即成。
7. 豬油紅蔥頭做蔥油
1.紅蔥頭準(zhǔn)備好
2.將紅蔥頭剝?nèi)ネ馄?,切掉頭部尾部。
3.將蔥頭切碎
4.全部切好的紅蔥頭。
5.炒鍋燒熱加入植物油,燒至大約七成熱時(shí)候倒入全部蔥頭。
6.小火慢慢熬制,待蔥頭發(fā)焦變黃,大約半小時(shí)左右。
7.關(guān)火晾至溫?zé)?,裝入容器中保存即可
8. 豬蔥油怎么做
材料:1、豬后丘肉、大蔥、鮮生姜、大蒜、香菜、花椒水、料酒、香油、米醋、綿白糖、胡蘿卜半根、淀粉。
做法:
1.把淀粉倒入清水中,浸泡20分鐘以上,將清水部分倒掉,只留下厚厚的淀粉糊。
2.肉洗凈后,切成發(fā)背厚的薄片。
3.用1克鹽、5克料酒、姜絲腌制20分鐘
4.蔥、姜、香菜、胡蘿卜切絲備用
5.肉片先裹一層干淀粉,再裹上第一步中的濕淀粉糊。
6.熱鍋倒油,將肉一片片下入鍋中,轉(zhuǎn)小火,炸至肉片漂起來撈出,炸完第一遍,開大火讓油溫達(dá)到最高溫,復(fù)炸第二遍,第二遍炸到焦黃色撈出來瀝干油。
7.鍋中留適量的底油燒熱,加入鹽適量,糖50克、米醋50克,熬制粘稠,繼續(xù)倒入蔥、香菜、胡蘿卜翻炒均勻。
8.開大火,倒入之前炸好的肉片快速的掛汁,淋入少許香油即可出鍋。
9. 蔥頭豬油怎么吃最好
用料:法式松餅一個(gè),豬油適量,洋蔥和姜適量,雞蛋一個(gè),芝士一片。
做法:
1、提前一晚制作肉餡,我是自己買的豬肉回來剁餡的,懶得人可以直接超市購買調(diào)味肉餅,剁好的肉餡加入切碎的洋蔥和姜末,加鹽,油 醬油,糖 ,蠔油,雞粉,胡椒粉 攪拌均勻放進(jìn)冰箱備用。
2、把肉餅按壓成圓狀,用油在平底鍋里面煎熟。
3、用圓形的模具煎一個(gè)蛋備用。
4、法式松餅放在200度的烤箱烤2分鐘拿出來。
5、趁松餅熱的時(shí)候用刀切開兩半依次放進(jìn)芝士、肉餅、雞蛋。這樣一個(gè)豬柳蛋餅滿分就完成啦 。
10. 蔥油用豬油
用料
油酥:
小蔥 4根
鹽 5克
中筋面粉 50克
油 35克
蔥油:
小蔥 4根
鹽 10克
油 30克
牛油 20克
做法步驟
步驟 1
油酥的做法
步驟 2
主要用蔥白,蔥味濃郁些
步驟 3
切蔥花前先把蔥段一開四,十字切開,這樣的蔥花切出來就很碎,不用后期再剁。
步驟 4
蔥白切碎點(diǎn)做油酥。綠蔥如果不太粗,可以原根切花,留著抹完油酥后和芝麻撒在面皮上面。
步驟 5
做油酥的蔥要切細(xì)些,才好出味。綠蔥可以留著備用揉餅的。
步驟 6
鹽,面粉(和做餅的是一樣面粉),蔥花碎
步驟 7
淋上常溫的油拌勻,油酥能做稠一些,要比稀一些好。因?yàn)橛退肿畲蟮奶攸c(diǎn)是卷餅的時(shí)候油不會四處流出來。
步驟 8
抹上面皮的是糊狀,牢牢地胡在上面,不容易溢出來。烙餅的過程蔥會蒸發(fā)出點(diǎn)水分,這里的蔥味是烙的時(shí)候烤出來的。
步驟 9
蔥油的制作方法
步驟 10
蔥油做出來能更香的原因因?yàn)闀尤肱S停蛘哓i油,甚至平常我們吃白切雞蘸的蔥油就是加上了雞油,所以才香的特別濃郁。
步驟 11
蔥白和綠蔥也要,盡量切碎一點(diǎn),因?yàn)榻谟屠锩?,可以讓蔥味滲到里頭,這里的蔥香味是泡出來的。
步驟 12
牛油與蔥末備用,加入鹽。這里可以應(yīng)個(gè)人喜好加入五香粉或者花椒粉
步驟 13
油燒熱,沒有測溫的可以用筷子,筷子伸到油內(nèi),開始沿著冒泡就可以了
步驟 14
分兩次倒油,第一次倒完用勺子攪一下,把牛油一塊拌勻,再淋上剩下的,可以看見直冒泡泡的
步驟 15
時(shí)間允許下,泡上一兩個(gè)小時(shí)或者一晚會更香。做白切雞的蔥油也是同樣的做法,不過換上雞油與油一起燒熱爆香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