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之鄉(xiāng)常山(常山縣油茶)
1. 常山縣油茶
常山物產(chǎn)豐富,先后被命名為“中國常山胡柚之鄉(xiāng)”、“中國食用菌之鄉(xiāng)”、“中國油茶之鄉(xiāng)”、“中國觀賞石之鄉(xiāng)”。
特別是常山以盛產(chǎn)山茶油而聞名全國,一直享有“浙西綠色油庫”的美稱。2. 常山縣油茶樹苗基地
油茶是我國傳統(tǒng)油料樹種,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被譽為東方綠橄欖油。中國的油茶之鄉(xiāng)有很多,都是由中國經(jīng)濟林協(xié)會評定的,有湖南耒陽市、浙江常山縣、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湖南常寧市、江西興國縣、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湖南邵陽縣、福建浦城縣、湖北麻城市、廣東平遠縣等。
3. 常山縣油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中心
2021年征地樹木補償標準是多少錢?
這個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因為地區(qū)不同,標準不同;就算地區(qū)相同,樹木種類不同,補償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就是樹木相同,但是規(guī)格不同,補償標準也是有所區(qū)別的。
一般來說,征地樹木少的話補償一塊或者幾塊錢一株,多一點的話補償幾十元到幾百元一株不等,如果是稀有樹木,可能補償上千元一株。具體補償多少,還得看當?shù)卣l(fā)布補償政策文件。
二、2021年征地果樹、油茶、銀杏樹補償多少錢一株?
地方不同,樹木種類、規(guī)格不同,補償標準是不一樣的。這里為大家列舉幾個地方的征地果樹、油茶、銀杏樹補償標準,以供大家做個參考。
1、常山縣
根據(jù)2021年3月20日《常山縣人民政府關于明確征收集體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政策的通知》(常政發(fā)〔2021〕12號):
(1)茶葉園、桑園、食用竹補償6000元/畝,零星茶葉、桑樹、食用竹補償15元/叢;初產(chǎn)油茶山、毛竹山補償5000元/畝,優(yōu)質油茶山、毛竹山補償6000元/畝,零星油茶樹(大、中、?。┭a償40、20、10元/叢.
(2)培育杉木林、國家生態(tài)林補償5000元/畝,雜樹類(大、小檔)補償20、10元/株(胸徑10cm以上,胸徑5cm以下不計)、300元/株(胸徑50cm以上),零星香樟類樹木補償120元/株(胸徑20-50cm)、60元/株(胸徑5cm以上)。
(3)桔果樹類(盛產(chǎn)、初產(chǎn)、中苗、小苗)補償120、80、40、10元/株,葡萄、獼猴桃、吊瓜子、提子等(盛產(chǎn)、初產(chǎn)、中苗、小苗)補償70、50、30、10元/株。
2、樂清市
根據(jù)2021年3月8日《樂清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征收集體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的通知》(樂政發(fā)〔2021〕10號):
(1)果樹:楊梅補償80-120元/株(未產(chǎn)期)、400-450元/株(盛產(chǎn)期)、240-300元/株(衰退期),柑橘補償60-80元/株(未產(chǎn)期)、175-200元/株(盛產(chǎn)期)、100-120元/株(衰退期),葡萄、獼猴桃、枇杷、桃、梨、李等補償30-50元/株(未產(chǎn)期)、220-250元/株(盛產(chǎn)期)、80-100元/株(衰退期),柿子、板栗補償30-50元/株(未產(chǎn)期)、150-200元/株(盛產(chǎn)期)、60-100元/株(衰退期)。
(2)油茶:補償6000-7000元/畝;茶葉補償8000-10000元/畝。
(3)林木:普通松樹、杉樹、柏樹、柳杉等針葉林樹種,泡桐、樟樹、梧桐等一般闊葉樹種,以及其他雜樹,補償10-20元/株(胸徑≤5cm)、40-80元/株(5cm<胸徑≤10cm)、100-180元/株(10cm<胸徑≤20cm)、200-300元/株(胸徑>20cm)。銀杏,補償25-50元/株(胸徑≤5cm)、100-180元/株(5cm<胸徑≤10cm)、220-300元/株(10cm<胸徑≤20cm)、340-480元/株(胸徑>20cm)。
3、金華市
根據(jù)2021年3月16日《金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fā)市區(qū)征收集體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試行)的通知》(金政辦發(fā)〔2021〕24號):
(1)果木:地徑8cm-15cm,桔子補償80-150元一株,枇杷100-170元一株,桃、梨80-150元一株;地徑3cm-10cm,無花果補償7-60元一株,桑樹7-50元一株;種3年以上,葡萄補償15000元一畝。
(2)樹木:桂花(地徑5cm-15cm)補償18-300元一株,粗造型羅漢松(地徑6cm-15cm)72-738元一株,壓枝羅漢松(地徑6cm-15cm)50-510元一株,紅豆杉(地徑8cm-15cm)88-656元一株,銀杏(地徑12cm-30cm)144-1904元一株,廣玉蘭(地徑10cm-30cm)72-2100元一株。
4. 常山縣油茶交易中心
1、湖南省常寧市
常寧,隸屬湖南省,是由衡陽市代管的縣級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南岸。2001年,常寧被國家林業(yè)局命名為“中國油茶之鄉(xiāng)”。常寧是湖南省茶油生產(chǎn)大縣,油茶資源豐富,油茶栽培歷史悠久。
2、江西省興國縣
興國縣隸屬于江西省贛州市,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2004年12月,國家林業(yè)局公布了第三批“中國名特優(yōu)經(jīng)濟林之鄉(xiāng)”名單,興國縣榜上有名,被命名為“中國油茶之鄉(xiāng)”。被譽為“江南綠色油庫”的興國,油茶資源豐富,是江西最大的“綠色油庫”之一。
3、浙江省常山縣
常山縣,為浙江省衢州市轄縣,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西部、錢塘江上游。常山縣有兩千余年的油茶栽培史,素有“浙西綠色油庫”之美稱。2001年,常山縣被國家林業(yè)局授予“中國油茶之鄉(xiāng)”,2007年“常山山茶油”又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浙江首個“地理標志”保護品牌。
4、湖南省耒陽市
耒陽,湖南省轄縣級市,位于衡陽市南部,油茶栽培歷史已達一千八百多年,素有“湖南油海”之稱。2000年3月,耒陽被國家林業(yè)局命名為“中國名特優(yōu)經(jīng)濟林--油茶之鄉(xiāng)”稱號,2014年再次被授予“中國名特優(yōu)經(jīng)濟林——油茶之鄉(xiāng)”的稱號,2017年被授予“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qū)域示范縣”稱號。
5、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
玉屏是貴州省銅仁市下轄縣,貴州油茶重點產(chǎn)區(qū)之一,有五百多年的栽培歷史,油茶資源豐富。2001年玉屏被國家林業(yè)局授予為“中國油茶之鄉(xiāng)”稱號。
6、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
連南瑤族自治縣,位于廣東省西北部。2007年,連南瑤族自治縣被授予“中國油茶之鄉(xiāng)”稱號。連南種植茶油和生產(chǎn)山茶油的歷史悠久,據(jù)歷史記載可追溯到唐朝,清康熙年間曾被官方推崇為名優(yōu)物種,推廣至百里瑤山繁衍發(fā)展到3萬多畝。
7、廣東省平遠縣
平遠縣是廣東省梅州市下轄的中央蘇區(qū)縣,位于廣東省東北部。2010年,該縣被中國經(jīng)濟林協(xié)會授予“中國油茶之鄉(xiāng)”稱號。
8、湖北省麻城市
麻城市,由湖北省直轄,黃岡市代管,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黃岡市北部。2009年10月14日,由中國經(jīng)濟林協(xié)會經(jīng)實地考察評審,正式認定麻城市為“中國油茶之鄉(xiāng)”。
9、湖南省邵陽縣
邵陽縣為湖南省邵陽市下轄縣,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偏西,是全國油茶基地示范縣,被冠名“茶油之都”和“中國油茶之鄉(xiāng)”。邵陽縣生產(chǎn)茶油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有湘南“天然油庫”之美譽。
10、福建省浦城縣
浦城縣(古屬建寧府浦城縣)是福建省南平市轄縣,中國丹桂之鄉(xiāng),位于福建省最北端、閩浙贛三省交界處。2009年5月7日,中國經(jīng)濟林協(xié)會正式命名福建省浦城縣為“中國油茶之鄉(xiāng)”,浦城有2300多年的種植歷史。
5. 常山縣油茶加工企業(yè)
茶麩,也稱茶枯、茶籽餅,茶麩茶粕的別名。系茶籽榨油后剩下的渣料,油渣籽榨油后的副產(chǎn)品。茶麩含有機物82%,氮1.37%,磷0.17%,鉀1.13%。茶粕中含12%—18%的茶皂素。茶麩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湖南、江西、廣東、湖北、廣西、福建等省,其中湖南、江西的油茶種植最廣。由中國經(jīng)濟林協(xié)會評定的中國油茶之鄉(xiāng),主要有湖南常寧,江西豐城市,湖南攸縣,浙江常山縣,廣東興寧市、平遠縣,湖北麻城市、興遠縣,湖南祁陽市,湖南邵陽縣,湖南常德市鼎城區(qū)等。
6. 常山縣油茶產(chǎn)業(yè)中心
衢州物產(chǎn)豐富、特產(chǎn)眾多,旅游商品價廉物美。每縣都有一批名牌旅游特色產(chǎn)品,如開化紙、開化根雕、江山西硯、柯城瑩白瓷等。衢州還被稱為中國特產(chǎn)之鄉(xiāng):如中國花卉、特禽之鄉(xiāng)柯城區(qū),中國椪柑、竹炭之鄉(xiāng)衢江區(qū),中國竹筍、黃花梨之鄉(xiāng)龍游縣,中國白鵝、獼猴桃、白菇、蜜蜂之鄉(xiāng)江山市,中國胡柚、油茶之鄉(xiāng)常山縣,中國龍頂茶、金針菇、根雕藝術之鄉(xiāng)開化縣。
衢州著名的小吃有“三頭一掌” ,衢州三頭分別是兔頭、鴨頭、魚頭和鴨掌,都是衢州地方特色風味食品。以兔頭最具代表,其肉質細膩、疏松;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有利于身心健康。其中一粒志三頭一掌最有代表性?!暗结橹莶怀匀^一掌算白到,吃三頭一掌不是一粒志的算是沒摸出門道”。風味特色小吃還有衢州烤餅、衢州麻餅、八寶菜、龍游米糊 、龍游開洋豆腐干、龍游發(fā)糕、毛豆腐、衢州油炸果、山粉肉、開化青螄、開化焙糕、常山胡柚、菱角豆腐、開化板栗、高家蘿卜絲、衢州椪柑 、衢州柑橘、衢州蜜橘等。常山索面更是面中精品,如今手藝幾近失傳,其面條極細,質量非常好,風味更是獨特。
7. 常山縣油茶產(chǎn)業(yè)協(xié)會
一、節(jié)慶活動
衢州地處閩、浙、贛、皖交界之處,從雕刻建筑、飲食習慣到地方曲藝、民情風俗有受周邊地域文化的影響。在對吳越文化、徽派文化等文化因素兼容并蓄的基礎之上,衢州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衢州地方文化。
衢州歷史悠久,人文豐富。少數(shù)村縣有少數(shù)民族居住,本區(qū)域以漢民為主,衢州本地人基本和大多數(shù)漢民的習俗一樣,重要的還是春節(jié)、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陽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此外衢州人還過立夏、冬至、六月年、麻糍等節(jié)日。
二、古舍書院
蒙山精舍:南朝——齊(479~502年),徐璠之、顏延之于太末縣創(chuàng)建蒙山精舍,課授生徒。著名學者徐伯珍(璠之之侄)繼承叔父之志,遷蒙山精舍于九巖山,從學者眾。這是衢州有史料對授學的最早記載。
克齋講舍:又名衢麓書院,址在今講舍街,衢師所在地。朱熹等曾講學于此,明嘉靖年間,李遂為太守,政務之余也曾在此講學,后五縣之民,集資為李遂塑立銅像于講學之所。
清獻書院:位于城北書院村,南宋咸淳(1265~1274年)郡守陳蒙于趙忭故居創(chuàng)建書院。
鹿鳴書院:原西安縣學,位于市區(qū)縣學街,縣治北面。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衢州知府謝最淳于縣學東創(chuàng)建鹿鳴書院。先后多次修葺,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改為求益書院。1902年并府學(正誼書院)為衢郡中學堂。
包山書院:位于開化縣馬金包山之麓,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年)。淳熙三年(1176年),芳名學者呂祖謙、朱熹等人曾在此舉行“三衢之會”,影響深遠。南宋時期,其與廣信鵝湖、南康鹿洞、遂安瀛山書院并稱江南“四大書院”。
三、宗教信仰
衢州有世界三大宗教的教堂、廟宇和道家的廟觀。
佛教:衢州市區(qū)原有天寧寺、衛(wèi)寧寺、轂寧寺、彌陀寺、祥符寺、白蓮庵等?,F(xiàn)存天寧寺、大洲西山寺、東岳殿、九華山靈鳩寺、爛柯山寶巖寺等。
基督教:衢州市區(qū)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兩派,一處在蛟池街,一處在府山上。史上還有著名的“衢州教案”。
清真寺:衢州市區(qū)下街。
道教:衢州市區(qū)有天妃宮、神農殿、周王廟等。
四、地方語言
衢州地理復雜、歷史事件(戰(zhàn)爭、移民等)眾多因此而方言眾多,多受北部吳語、皖南徽語、江西贛語、閩北方言的建州語等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復雜多樣,其中江山方言堪稱是漢語活化石保留了不少古代詞匯,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擴展資料
衢州被稱為中國特產(chǎn)之鄉(xiāng),各縣都有一批名牌旅游特色產(chǎn)品:開化紙、開化根雕、江山西硯、柯城瑩白瓷等。
柯城區(qū)花卉、特禽;衢江區(qū)椪柑、竹炭;龍游縣:竹筍、黃花梨;江山市:白鵝、獼猴桃、白菇、蜜蜂;常山縣胡柚、油茶;開化縣龍頂茶、金針菇、根雕藝術。
衢州著名小吃:三頭一掌,衢州三頭分別是兔頭、鴨頭、魚頭和鴨掌,都是衢州地方特色風味食品。
風味特色小吃:衢州烤餅、衢州麻餅、八寶菜、龍游米糊、龍游開洋豆腐干、龍游發(fā)糕、毛豆腐、衢州油炸果、山粉肉、開化青螄、開化焙糕、常山胡柚、菱角豆腐、開化板栗、高家蘿卜絲、衢州椪柑、衢州柑橘、衢紅桔、雙橋粉干、常山索面。
衢州也是產(chǎn)茶地區(qū),龍游是全國重點茶葉產(chǎn)區(qū)之一,有1500多年的種植史。龍游方山茶、開化龍頂茶、衢州玉露茶、江山綠牡丹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衢州 (浙江省轄地級市)
8. 常山縣油茶研究所張國良
看來您聽了相聲《學評書》了 這一段書的原版我沒找到, 相聲《八扇屏》里的詞如下: 后漢三國出了一個莽撞人。
自從桃園結義,大哥姓劉名備字玄德,家住大樹樓桑。二弟姓關名羽字云長,家住山東蒲州解梁縣。三弟姓張名翼德,家住涿州范陽郡。后續(xù)四弟,姓趙名云字子龍,家住真定常山縣,百戰(zhàn)百勝,后封為常勝將軍。只皆因長坂坡前,一場鏖戰(zhàn),趙云單人獨馬,闖進曹營,砍倒大纛兩桿,奪槊三條。趙云馬落陷坑,堪堪廢命。曹孟山頭之上見一穿白小將,白盔白甲白旗號,坐騎白龍馬,手使亮銀槍,實乃一員勇將?!拔胰羰辗藢ⅲ纬畲笫虏怀?!”心中就有愛將之意,暗中有徐庶保護趙云,徐庶進曹營一言未發(fā),見趙云馬落陷坑,堪堪廢命,言:“丞相莫非有愛將之意?”曹操言道:“正是?!毙焓缘溃骸昂尾皇樟粲谒??”曹操急忙傳令:“令出山搖動,三軍聽分明,我要活趙云,不要死子龍。若有一兵一將傷損趙將軍之性命,八十三萬人馬,五十一員戰(zhàn)將,與他一人抵命?!北妼⒙劼牐桓仪斑M,往后而退。一仗趙云懷揣真龍,二仗常勝將軍實在驍勇,殺了個七進七出,這才闖出重圍。曹操言道:“這員勇將,焉能放走,后頭緊緊追趕!”追在當陽,張飛趕到,高叫:“四弟不必驚慌,某家在此,料也無妨!”放過趙云的人馬,曹操趕到,不見趙云,見一黑臉大漢?!八呛稳??”夏侯言道:“他乃是張飛莽撞人?!辈懿俾劼牐蟪砸惑@,言道:“想當初關公在白馬坡斬顏良之時對我言道,他有一三弟,在百萬營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取物一般,今日一見,果然英勇,撤去某家青羅傘蓋,觀那莽撞人武藝如何?”青羅傘蓋撤下,只見張飛豹頭環(huán)眼,面如潤鐵,扎里扎煞一部黑鋼髯,猶如鋼針,恰似鐵線,頭戴鑌鐵盔,二龍斗寶朱纓飄灑,上嵌八寶,輪、羅、傘、蓋、花、罐、魚、長,腰系絲鸞帶,身披鎖子連環(huán)蛇矛。橋頭之上,咬牙切齒,大罵:“曹操聽真,現(xiàn)有你家三爺在此,爾等或攻或戰(zhàn),或進或退,或爭或斗。不攻不戰(zhàn),不進不退,不爭不斗,爾匹夫之輩?!贝蠛耙宦暡鼙撕螅淮蠛岸?,順水橫流;大喊三聲,當陽橋折斷。后有詩贊之:“當陽橋前救趙云,嚇退曹操老奸臣,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留芳莽撞人。” 連麗如口述本評書《三國演義》里的詞如下: 讓過趙云,張飛一捋丈八蛇矛槍,再回頭看看東邊的樹林,人喊馬嘶,塵土飛揚,心說:我今天守住長坂橋就靠身后的疑兵之計了。估計大哥他們已然走遠了,趙云也回來了,總算沒有后顧之憂了,無論如何不能讓曹兵過橋,就是拼一死戰(zhàn),我也得頂住。這時文聘帶人到了長坂橋前。文聘一愣,趙云不見了,怎么換張飛了?文聘嚇了一跳,再往張飛身后一看,樹林中塵頭大起。文聘心說:原來張飛身后埋伏著千軍萬馬,我還是小心為是。文聘就沒敢繼續(xù)往前追。張飛這疑兵之計還真管事兒了,雖然是二十八個兵,可騎著馬一趟這土,后邊的馬尾巴上拴著大樹枝,這些兵都跑暈了。跑一圈兒,二十八匹馬,再加上這大掃帚,越跑越快,塵土飛揚,根本落不下來,從遠處看就好像千軍萬馬。文聘久經(jīng)大敵,想起諸葛亮足智多謀,不敢往前。這時曹仁、李典、夏侯敦、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于禁、許褚全到了,人越聚越多。眾將一看,張飛橫眉立目,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再往后一看,明白了,里邊一定埋伏著兵將,誰也不敢往前沖了。尤其是曹仁,吃過幾回虧了,倘若再中計打了敗仗,怎么辦?“眾位,張飛一個人敢站在橋頭,必然是諸葛亮的誘敵之計,樹林中必有騎兵。我們可不能再上當了,趕緊稟明丞相。”大家都同意曹仁的看法。夏侯敦點了點頭:“對對對,馬上稟報丞相。”有中軍官馬上飛報曹操。 曹操這時還在景山上等著活捉趙云呢,他可不知趙云已經(jīng)殺出重圍。等看不見子龍了,曹操后悔也來不及了??伤砼缘男焓鼊t暗自慶幸。這時中軍官前來稟報:“啟稟丞相,趙子龍已經(jīng)殺出重圍,沖過長坂橋。眾位將軍沖至橋頭,忽然看見一個黑臉將軍擋住去路,在橋東一帶樹林中有伏兵,誰也不敢過去,認為是諸葛亮的計謀,請丞相快去定奪!”曹操覺得新鮮,一個黑臉大將就能把我所有兵馬擋?。俊按戏蛴H自觀瞧?!闭f完,曹操帶兵將直奔長坂橋。來到長坂橋前,從遠處一看,張飛威風凜凜,煞氣騰騰,真是:遠看一片烏云蓋,馬上將軍無比賽。頭戴鑌鐵荷葉盔,一朵紅纓頂門蓋。身披大葉甲連環(huán),吞口獸面噴水怪。胯下戰(zhàn)馬似歡龍,登山涉水永不壞。手使丈八蛇矛槍,馬臨疆場敵人敗。曹操喊了一聲:“我兵閃開了!”曹兵讓出道路,得讓丞相到前邊去。這時,張飛圓睜環(huán)眼仔細觀瞧,就見曹操人馬往旁邊一閃,現(xiàn)出傘蓋,金瓜鉞斧,黃旄白旌。張飛知道,曹操到了。因為那時從旗子、傘蓋就能看出主將是誰。黃旄、白旌是古代兩種旗子,上頭拴著牦牛尾或綴上五色羽毛。這兩種旗子叫引軍旗,是指揮戰(zhàn)斗和開道用的,一般戰(zhàn)將沒有資格使用,只有曹操才夠得上這個排場。曹操催馬到橋頭,指揮四哨人馬往兩旁一立,眾將各持刀槍棍棒,眾星捧月一般擁護著曹操。 曹操看見張飛,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張飛根本沒把百萬大兵看在眼里,面對曹操,抖丹田一聲喝喊:“呔!我乃燕人張翼德,誰敢和我決一死戰(zhàn)?可惱呀可惱,哇呀呀呀呀呀!”這一嗓子,就好像半懸空中打個霹靂相仿。曹操的兵將一個個膽戰(zhàn)心驚,有幾個打傘蓋的軍校嚇得直哆嗦?!鞍パ?!”曹操不由用手一指:“這黑臉大漢是何人?”曹操嚇得都忘了這是張飛了。曹洪說:“這是劉備的三弟張飛?!薄皠涞娜?,張飛張翼德?”“是呀,丞相。”曹操這時突然想起一件事兒。想當初關羽在白馬坡斬顏良后,曹操贊其猶如天神下界。關羽當時說:“丞相,我的刀馬之能可比不了我三弟張飛。他胯下馬,掌中丈八蛇矛槍,在百萬軍中取敵人上將人頭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當時曹操嚇壞了,立刻拿起筆來,掭了掭墨,一翻自己的袍,就在袍的里襟兒上寫上了:姓張名飛字翼德,在百萬軍中取敵人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而且不光曹操寫,當時所有在白馬坡的戰(zhàn)將都把這幾句話寫在戰(zhàn)袍里了。今天看見張飛,曹操突然想起這件事兒,他把身上的袍一翻,像你翻袍就別念了,他還念上了:“姓張名飛字翼德,在百萬軍中取敵人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他掀袍一念,旁邊這些戰(zhàn)將全想起來了,都把戰(zhàn)袍一掀,全念。好嘛,這倒不錯,跟大合唱似的,集體朗誦。手下兵將一聽,誰不害怕? 曹操這兒剛念完,張飛把眼一瞪:“呔!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和俺老張決一死戰(zhàn)?”就張飛單人獨馬往這兒一站,這股英雄氣概就把曹營兵將嚇壞了。曹操再看張飛身后樹林中塵土飛揚,準是諸葛亮的詭計。曹操心說:諸葛亮,你博望坡一把火、新野一把火,兩把火燒死我多少人馬,這回我絕不中你的圈套。曹操想到這兒就有退兵之意。沒想到曹操一猶豫,張飛看出來了。張飛差點兒樂了,心說:我這疑兵之計還真靈,把老奸巨猾的曹操唬住了,我再嚇他一下。“呔!曹營兵將聽真,你們戰(zhàn)也不戰(zhàn),退也不退,是何道理?可惱可恨!哇呀呀呀!”張飛一聲比一聲高,一聲比一聲大,就跟打雷相仿。張飛最后一聲吼叫,曹操身邊有一員戰(zhàn)將,瞪著兩只眼睛瞧著張飛,嘴一張,哇!吐出一口綠水,苦膽都嚇破了,撲通一聲從馬上栽下來,嚇死了。曹操一看,正是夏侯杰。其實夏侯杰也不是被張飛嚇死的。因為曹操傳令,一天一宿追上劉備,得跑三百多里地。書好說,三百多里地跑起來,有工夫吃飯,有工夫喝水嗎?夏侯杰累壞了。好不容易追上劉備,又聽說自己的親兄弟夏侯恩死在劉備兵將之手,手足之情??!一個是累,一個是心疼兄弟,張飛這一喊,曹操跟手下兵將掀袍一念,百萬軍中取敵人上將人頭就跟兜里掏東西這么容易,何況我這么一個無名小將?當時心里一難受,本來就虛脫了,心臟病一犯,嚇死了。張飛幾聲喊嚷驚得曹操后邊的人馬就撤下去了,曹操也不由自主往回一撥馬,往后就退,眾將想攔都攔不住了。曹操一跑,大隊人馬頭改尾,尾改頭,人撞人,馬踩馬,人如潮涌,馬似山崩,自相踐踏,死傷不計其數(shù)。后人寫詩贊美張飛: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 ∫宦暫盟婆Z震,獨退曹家百萬兵。曹操跑著跑著,頭上相貂也掉了,簪子也沒了,顧不上了,披散著頭發(fā)往下跑。張遼和許褚一左一右追上來:“丞相別怕,您慢走。”曹操不回頭,催馬還往前跑。許褚心說:您可是丞相,幾十萬大兵都服從您的命令,您要不站住,敗到哪天算一站呢?許褚真急了,緊催戰(zhàn)馬,來到曹操的馬前,伸手就把韁繩揪住了,曹操嚇一跳,以為張飛追上來了,差點兒從馬上下來,一看是許褚,“嚇煞老夫!”張遼也過來了:“丞相,您別跑了。張飛再厲害,他不過一人一馬,有什么可怕的?”曹操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吾頭尚在否?”我這腦袋還在沒在?就被張飛嚇成這樣。曹操慢慢定下神,才緩過這口氣兒:“二位將軍,以你們之見,應該怎么辦?”“丞相,咱這么多人馬有什么可怕的?張飛不過就一個人。您趕緊讓后隊變前隊,前隊變后隊,殺回長坂橋,劉備必然被您生擒。”“千萬不能粗心大意。你們以為老夫懼怕張飛?你們沒看見,橋東樹林里塵頭大起,那恐是諸葛亮埋伏的兵將。”“丞相,您也真是讓諸葛亮嚇壞了。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他有幾員戰(zhàn)將,有多少兵馬?就說樹林里有埋伏,能埋伏多少兵?咱們幾十萬大兵何懼諸葛?”“如此說來,你們趕快殺回去看看,探一探虛實,然后回來稟報老夫?!薄白窳?。”張遼、許褚撥馬直奔長坂橋?! 堬w嚇走曹兵之后,高興了,沒想到嚇退曹操幾十萬大兵。張飛撥馬下了長坂橋,來到樹林里,張飛也樂了,這二十幾個兵都跑糊涂了,還跑呢?!盃柕日咀?!”好不容易他們才站住?!叭龑④姡裁词聝??”這通兒喘。張飛想樂又不好意思樂:“你們趕緊下馬休息!”哪兒下得來呀,一個個滾鞍掉下馬來。張飛這回真樂了,這二十幾個兵連模樣都看不出來了。趟起塵土,又都是汗,土跟汗一和,都成泥了,眉毛、眼睛都看不出來了,就看見白眼珠,說話一嘴的白牙。“三將軍,還跑不跑了?”“別跑了,你們立下赫赫戰(zhàn)功,驚退曹操幾十萬大兵!怎么樣?你家三將軍的計策高明不高明?猶如軍師火燒博望坡!”“三將軍,您實在太高了,都快把我們累死了?!薄袄垩剑坷垡驳酶腋苫顑?。來,跟我把橋拆了!”“三將軍,我們沒勁兒了,拆橋干嘛?”“不拆橋,曹兵追上來怎么辦?”大家沒有辦法,不敢違抗,只好咬著牙嘁哧咔嚓把長坂橋拆了。這下張飛可失策了。張飛認為把橋拆了,曹兵追不上來了?!吧像R,追趕我大哥?!? 張國良先生的《三國志評話》更為詳細,《長坂坡》是整整一卷書?! ≈x謝9. 常山縣油茶誰是負責人
一. 常山貢面
常山貢面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的?!皾嵃姿沏y美亦香,纖細如絲意悠長”,這是人們對常山傳統(tǒng)名產(chǎn)—常山貢面的形象概括。千百年來,常山貢面以其獨特的“色、形、香、味”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貢面又稱索面,是常山傳統(tǒng)特色小吃,明朝時作為貢品進貢給皇家食用。貢面是純手工制作而成,整套程序下來要十二三個小時。
常山貢面是咸的。做貢面的人家各有各的配方,所以各家的口味也不同,和面和加鹽的比例也因季節(jié)不同而不同,所以制作面胚的過程是“秘密”。面胚做好后,會被切成條一圈圈的盤在一個大木盆里。貢面師傅會等比例的把“粗面條”纏在一粗一細,一長一短兩根“筷子”上。剛纏好時,面很短,很粗。所有的“粗面條”纏好后,都會被放進這個不透風和光的木箱子,這樣是為了保持面的濕度。纏好的“粗面條”會被分批次裝上拉面的木架,被反復拉扯、伸展。整個拉面的過程中,貢面師傅完全是憑借自己的經(jīng)驗來判斷什么時候拉面,什么時候曬面,以保證把貢面拉到自己最好的長度和細度。
常山貢面一般從8月份開始做,做面的日子最好是晴天,有太陽。鹽的多少和太陽的光照直接影響面的口感。一般來說,上半年做的面會偏咸,沒有下半年的好吃。拉好的貢面,一般有兩米長,細能穿針。等面差不多干了,就會被下架,等待包裝。貢面不易久藏,一般這個時候做的面,都不能放到三月后,三月后的面,就很不好吃了。
常山人過生日、孩子滿月、房屋上梁和大年初一早上都會煮貢面吃,所以貢面也是喜慶的代名詞。因為貢面本身是咸的,所以煮面是水要多放一些,面的調料姜、蔥、醬油、豬油都是在碗里調好的。喜歡吃辣和醋的人可以依照個人口味配料。常山貢面口味爽滑,食用方便,百吃不厭。常山縣球川鎮(zhèn)制作的口味最佳。(球川鎮(zhèn)與江西交界,有“浙西第一鎮(zhèn)”之稱。)
二. 常山銀毫
常山銀毫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chǎn)品名稱:常山銀毫
產(chǎn)品產(chǎn)地:浙江衢州
產(chǎn)品特點:細緊圓直,翠綠顯毫,香氣馥郁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醇爽口,葉底細嫩成朵。
產(chǎn)品成分:水分、多酚類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酶,生物堿、 糖類、維生素等。
產(chǎn)品功能:防治痢疾、腸胃炎、腎炎、肝炎、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癌癥、白細胞減少和輻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