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山茶油(湘西山茶油圖片)
1. 湘西山茶油
湖南農(nóng)林特產(chǎn)豐富多彩,主要有湖南臘肉、豬血丸子、洞庭銀魚、蘭花蘿卜、張家界野生木耳、岳州扇、湘西野山茶油、東江魚、武岡豆腐、湘蓮、攸縣米粉、攸縣香干、攸縣麻鴨、攸縣啤酒鴨、臨武麻鴨、仁化銀毫茶、洞庭春茶、湘茶、油茶、辣椒、苧麻、安江香柚、柑桔、湘黃雞、手撕鴨脖、童胖子醬板鴨、益陽水竹涼席、湘繡、瀏陽菊花石雕、桃源石雕、銅官陶器、望城剪紙等。
2. 湘西山茶油圖片
油茶果采摘回來后,堆放在家里,等待它自然的裂開,然后取出里面的油茶果肉,叫做油茶籽。
趁太陽好的時候,把油茶籽放到太陽下面曬干,然后拉去榨油坊來榨油,榨出來的油叫做油茶油,這種油茶油價值珍貴,在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一斤的售價大概是80-100元左右。算是比較貴的食品了。
3. 湘純山茶油
茶油是茶樹上的籽炸出的油,品質(zhì)好的,顏色要清亮,晃動時無粘稠感,聞時無油膩味,其它油品聞時有很重的油膩味,下鍋時油煙少,油膩味比其它油輕,炒好菜后看著清亮,不像其它油那樣油膩。
4. 湘西山茶油榨油
九月的最好。
每年三九月,山巒起伏的湘西,山上大片的松樹林底下總會有菌子爭先恐后般扎堆長出來。偏紅色的叫紅樅菌,偏褐色的叫烏樅菌。
炸菌油應(yīng)選精制菜籽油或茶油,樅菌要挑選個小,鮮嫩,肉質(zhì)厚實的,最好是菌傘還沒打開的那種,而且大多數(shù)人更喜愛用九月的烏樅菌,過了季節(jié)就沒有新鮮的了,其香味更勝紅樅菌一籌。
5. 大山湘茶油
山茶油盛產(chǎn)于中國大別山區(qū)域、西南及湘、贛南、贛西部
6. 湖南湘西茶油
在湖湘大地以及湘西山區(qū),農(nóng)民每逢春季社日都要祭祀土地神,祈求年景順利、五谷豐登、家運(yùn)祥和,俗稱過社、攔社,他們要煮一種食物叫做社飯,用于做節(jié)日的祭品,湘西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shù)民族最為突出。土家族人十分看重過社,家家戶戶都要做社飯,并且樂此不疲。清代《潭陽竹枝詞》:“五戊經(jīng)過春日長,治聾酒好漫沽長。萬家年后炊煙起,白米青蒿社飯香?!笔敲鑼懲良易迦诉^社的真實寫照。
湘西山區(qū),土地是他們的衣食之本,為了尊敬土地神,農(nóng)村素有春季戊日不動土的習(xí)俗。過社這一天,男人們都在家里修整犁耙等農(nóng)具,準(zhǔn)備迎接春耕生產(chǎn);婦女和兒童則提著竹籃、背簍上山采摘青蒿和胡蔥,準(zhǔn)備煮社飯之用,晚上用來祭祀天地神。
大家所熟悉的社飯,是到湘西鳳凰縣旅游時,吃到當(dāng)?shù)匦〕?-社飯。湘西每當(dāng)立春以后,草長花開,山村從嚴(yán)冬中緩過勁來,大地開始轉(zhuǎn)為嫩綠色,青蒿和胡蔥從土里冒出芽來。農(nóng)民為了祭祖、祭神,從田野里采摘鮮嫩的青蒿,用石臼沖碎,用清水洗凈其苦酸味,再放到鍋里烘干,拌上胡蔥用茶油炒熟,做成傻菜;將本地特產(chǎn)香糯米與切成小顆粒的臘肉拌合同煮;飯半熟時拌上傻菜,再燜煮片刻,社飯就做成了。鳳凰社飯既有糯米的甜香,又有臘肉的熏味,還有青蒿的清香,飯一開鍋,香味四溢,令人饞涎欲滴,食欲大振。
制作湘西社飯,農(nóng)家在立春之日開始,就安排自家的孩子在田園、溪邊、山坡上采摘鮮嫩的青蒿,在翻過冬土的地里尋找出芽的胡蔥,把采摘回來的青蒿、胡蔥分別洗凈、剁碎,揉盡青蒿中的苦水,焙干,與胡蔥、地米菜、臘豆干、臘肉干等輔料按三比一合成,糯米與秈米比例為二比一,秈米煮到半熟,把糯米倒入鍋內(nèi)與秈米同煮,直到糯米煮熟、煮透,把炒香的青蒿、胡蔥放入鍋里拌合均勻,燜煮半個小時,讓飯粒每粒熟透,顆顆散開,又有糯性粘連。煮出來的社飯有蒿香、飯香、肉香、菜香等多種味道雜合,香馨入鼻,沁人心脾。飯粒色澤晶瑩透明,油而不膩,吃社飯時香氣撲鼻,食欲大增,吃完一碗還想吃第二碗。社飯可以現(xiàn)煮現(xiàn)吃,也可以事后炒著吃,社飯只會越炒越香,其味鮮美,芳香撲鼻,松軟可口,老少皆宜。
其實,社日還是湘西山區(qū)農(nóng)民祭祀先人的日子,清明節(jié)是全國人民祭祖、掃墓的日子,社日是當(dāng)年或者頭年有親人去世,子女必須在清明前的秋社或者春社,帶上社紙、錢紙、社飯上山掛社、祭祖,墳頭掛滿五顏六色的紙花,昭示子孫發(fā)達(dá)。湘西山野開始社飯飄香,子孫祈禱先人安息。這種淳樸的鄉(xiāng)風(fēng)民情,至今一代一代在延續(xù)。
湘西人在吃社飯前,戶主要先祭土地神,吟哦祈禱的吉語:“田田出寶,挖土土生金。春種一粒籽,秋收千萬斤?!倍奔胰俗錾顼?,樂意與鄰里分享,給左鄰右舍送一些去,互相稱贊對方的社飯煮得好;土家族人做社飯,不光是為了自家人吃,還用它饋贈親友,民諺云:“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別家的?!背浞诛@示出土家人的淳樸、親和民風(fēng)。
7. 湘西山茶油歷史記載
湘西特色小吃有鳳凰血粑鴨、鳳凰姜糖、湘西米豆腐、苗族酸湯菜、酸菜煮水豆腐、湘西土家臘肉、浦市餃兒、陰米和糖散、湘西酸肉、苗家酸魚、茶峒碗兒糕、桐葉粑粑、黃橋酥餅。
湘西米豆腐
湘西特色小吃
湘西米豆腐是湖南湘西土家族的一大特色,是當(dāng)?shù)氐膫鹘y(tǒng)風(fēng)味小吃,用大米、大豆、石灰做成。湘西米豆腐口感清香,拌上了調(diào)味料,頗具當(dāng)?shù)仫L(fēng)味,可以用于熟食也可以冷食。
湘西土家臘肉
湘西特色小吃
要說湘西的美食小吃,湘西土家臘肉一定是其中之一,這是湘西張家界的知名特產(chǎn)之一。湘西人習(xí)慣每年制作熏臘肉,在年關(guān)將近的時候,殺了年豬,將正肉、豬頭、豬腳用于制作臘肉,土家臘肉制作方式多樣,很多湘菜都會用到。
鳳凰姜糖
湘西特色小吃
姜糖是湘西鳳凰地區(qū)的一種特產(chǎn)小吃,這種小吃歷史悠久,已經(jīng)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姜糖這種小吃在鳳凰古城是最有名的,這種賣姜糖的小店不少,價格也不貴。姜糖聞著甜香,咬一口酥脆可口,沒有糖果的甜膩,甜得恰到好處。
鳳凰血粑鴨
湘西特色小吃
血粑鴨子是鳳凰很有代表性的一道菜,制作的時候先將預(yù)先浸泡好的糍糯米裝盆,宰殺鴨子時,將鴨血溶入糯米浸泡均勻。鴨血疑固后蒸熟。血粑冷卻之后,再切成方塊,然后用茶油煎熟。將鴨肉和豬肉、花椒等一起爆炒,炒干水分,再加鹽、醬油拌勻,加清水煮十幾分鐘,成菜色香味俱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