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茶油作文(茶油的作文)
1. 茶油的作文
我的家鄉(xiāng)在江西省豐城市,接下來讓我來給大家介紹那美麗的豐城市。
走出家門,就看見黏糊糊的泥土覆蓋在原本干凈的大地上,真是把美好的心情給毀了。可這有怎們辦呢?我們智慧的人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便重新改造了豐城市,變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不斷打造整潔的馬路,使汽車方便駕駛;泥土漸漸不見了,變成了一條條干凈的道路……就是這樣不斷地改造使人們每天都攜帶著微笑?! ∨?,對了忘了介紹著名的休閑區(qū)了—楊柳湖。湖中間矗立著一把金銀透亮的劍,他是我們豐城市的象征,因為我們要像這把劍一樣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再往上走便看見一頭牛,氣勢非凡的站在那兒。繼續(xù)往前走,就到了最高的地方了。往下一看,就可以看到整個豐城市了。 還有這里的美食,更是讓你大吃一驚。比如說凍米糖。每年中秋一過,家家戶戶把糯米飯涼干,炒成爆花米,用米糖拌粘,切成塊塊,待客解茶。更講究者,用上等糯米飯做成凍米“干飯”,再用清茶油煎泡“干飯”,使“干飯,變成爆花米,再用飴糖粘結(jié),冷卻后用薄刀切成小塊,前后經(jīng)過半成品和成品共20個工序加工而成,俗稱“小切”。解放初,改名為“凍米糖”、豐城凍米糖自農(nóng)歷八月十六日上市,到次年二、三月為止,一直行銷本省及瀘、港、南洋,是茶會中的應時細點,又是舊歷年間拜年送禮的佳品。豐城凍米糖,以純糯米、凈茶油、砂白糖為主要原料。以透明飴糖、芳香桂花、紅細柚絲為輔助原料,它的特點是選料嚴格,曾流傳著這樣的話:“新干的糯谷米,龍泉的清茶油,江蘇的桂花香,臺灣的白砂糖”。具有香、甜、脆、酥的特色。四角平整,潔白晶亮,紅柚絲均勻鋪面,小塊切包,松脆爽口,落口消溶,無渣無屑,不粘牙、不塞牙,回味無窮?! 〖亦l(xiāng)真美,他是多姿多彩的,他是艷陽高照的,他是千變?nèi)f化的,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2. 摘茶油作文
我的家鄉(xiāng)盛產(chǎn)茶油,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是我記憶中最溫馨的一幕。油茶樹,是我家鄉(xiāng)最常見的樹種。她和松樹長期和諧地共存在一起,分層利用空間。而近二十多年來,松樹撤出了,油茶樹這種灌木卻仍然頑強地堅守著陣地。
油茶樹在園林鑒賞者眼里是非常不起眼的,它沒有完美怪異的的樹形,沒有奇麗色彩,它像一位的質(zhì)樸的村姑,身穿的是農(nóng)家自制的粗布衣裳,扎實著馬尾辮,頂多插一朵家鄉(xiāng)的野花,超凡脫俗,純天然地生活在那片沒有喧囂的世界里。但它卻總是讓家鄉(xiāng)的人們惦念著。春天,特別是清明節(jié)前后,油茶樹已長出了新綠,家鄉(xiāng)的大地便披上了盛裝。
山山嶺嶺的翠綠像是水墨畫中的景色被渲染過似的,青翠欲滴,捧手可掬,讓你的心靈得到洗禮,脫盡塵埃。
特別是與樹周圍的蔓草融為一體,你會情不自禁在草坪上打個滾,或仰臥著從綠錦似的樹梢間欣賞藍天白云,或又轉(zhuǎn)身反撲擁抱大地感受小草的溫軟。
最愜意的是,你突然發(fā)現(xiàn)那濃綠的枝頭有白嫩嫩的像“白熾燈”一樣閃亮的“茶泡”在和風中顫悠著,這使你頓感有了食欲,但又不忍去摘取她。破壞這綠意中的亮麗。
油茶樹的夏天和秋天,是她長生繁育的季節(jié)。
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也似乎暫時遺忘了她,她過著那屬于她自己的寂寞的日子??墒且坏蕉斓摹八怠鼻昂?,山野的油茶林里便沸騰了,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到這山里來了,學校也要放一周“摘茶籽”假,他們?nèi)旌虻脑谶@里摘茶球。
他們有的是送飯來的,有的甚至就地做飯,菜一般是現(xiàn)成的,早就準備好熏得黝黃滴油、腌制的又香又辣稍微一蒸的“榨肉”。
而小孩子最開心的是在那堆積如山的茶球中嬉戲,象是在泥淖攀爬,又像在雪地里登山,毫不亞于現(xiàn)在幼兒園里的塑料球或氣球堆里翻騰。
油茶樹是“帶子懷孕”的,茶籽的生長期整整一年,在摘茶球的同時,人們還可以欣賞那潔白的茶花,享受蜜蜂的哼唱。
稍大一點的孩子又多了一份福利,從樹下如被褥似的蕨菜叢里折其一枝,抽出芯來,做成吸管,銜在嘴里,把吸管刺進茶花的花蕊中,輕輕地一吸,口中的甜意,卻讓你美在心里。
更有甚者,帶上一個洗干凈的小藥瓶,把吸進管中的糖液又吹到瓶里,儲存起來,在一個優(yōu)閑的時間,一次性的喝下去,在那年代可算是痛痛快快地享次口福,過一個饞癮,讓你對她在口舌上產(chǎn)生依賴。但最使我敬仰油茶樹的是她的品格。
她耐得了凄涼又守得住貧賤而又不忘感恩。油茶樹生長過程,不需要特別的照料,常是自生自滅,順其自然,盡其天年。
她不用高貴的肥料,也不必精心地栽培。
她的生存環(huán)境也不挑三揀四,不論是肥沃的黑土地,還貧瘠的黃土地,她都能盡情地生長。哪怕是遭受山火焚燒的滅頂之災,她也要在砍去樹身的樹蔸上長出新芽,三五年后也要結(jié)果。
對生活,她一片赤誠,不抱其中的怨枯燥乏味,不詛咒人生的平淡無奇;對環(huán)境,滿腔熱情,她不在乎舒適與惡劣,不計較功過得失。
只是默默無聞地扎扎實實地開花結(jié)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歲月的風雨中勤勤懇懇地奉獻自己的青春與激情,消受自己的花樣年華。
每年的冬季,人們就會從不同地方回到家來摘茶球。
記得小時候,有的年頭要摘半個月,還要請親戚來幫忙。
榨油也榨好幾天,收益頗豐,我們當?shù)厝硕挤Q她是“地寶”。
那時我讀大學每年的學費就靠這茶油。她不像現(xiàn)在種的臍橙那樣,費心費力,又是要家畜糞肥,又是要剪枝傳粉,又是要病蟲害的防治,天天在果園里管護著,盛產(chǎn)期過后,其人生系統(tǒng)還要升級甚至于更新?lián)Q代。而油茶樹最多是每隔三五年翻翻土,當然最好是在下雪天上山把樹上的螞蟻窠劃破,讓螞蟻凍死,或是用火熏死帶回家喂雞。她憑借旺盛生命力,頑強強的毅力,敦厚的品格,堅強地生長著,開她的花,結(jié)她的果,反哺著和她一樣淳樸憨厚農(nóng)民,回報著這片明凈的青山綠水。
3. 寫油茶的作文
油茶長在山上,它營養(yǎng)豐富,口感好
4. 家鄉(xiāng)的油茶作文100字
灌陽的最有名的小吃之一
灌陽的油茶也叫“炒米茶”,顧名思義“炒米茶”就是以炒米為主打食品。
打油茶所需要的配料有:茶葉、花生、蔥花、酸辣椒、綠豆、米粉或面條……
灌陽油茶的制作方法:
1、用高溫把油燒熱,把炒米炸好,這是主料,必不可少的。
2、把花生也炸好
3、蔥花切成一小段一小段,以供放在油茶里用。
4、綠豆放在鍋里炒一炒,把腥味去掉。
5、米粉或面條煮熟,用涼開水泡好,不讓它結(jié)成塊。
6、把茶鍋——一種帶有茶嘴的煮茶工具放在爐子上,然后將茶葉放在鍋里,炒一炒,再放一些生姜以及炒好的綠豆放進鍋里,用一個“7”字型的木錘把鍋里的東西搗爛,然后放入豬油,放入水煮沸。再將炒米、蔥花、花生、米粉或面條、酸辣椒等佐料放進盛茶水的小碗里,——一種特制的茶碗,比我們平時吃飯用的碗小一些,灌陽當?shù)氐娜私凶霎T子,然后再把茶水篩進小茶碗里,注意,不能把茶鍋里茶葉或其他配料弄到碗里去,因為下一鍋還需要再用這些料子來煮的。
灌陽油茶的禮儀:
如果是貴客來臨,第一碗茶是要煮甜的,每個客人的喝茶的小碗里面還在放進兩個煮熟的剝了殼的土雞蛋,以表示主人對貴客的熱情接待。如果是平時自己做油茶,這道茶一般是不做的。
在灌陽,如果哪家人請喝油茶,你千萬不要客氣,有人請你喝油茶,表面的推辭是要的,但是你不能堅決拒絕,否則,主人以為你嫌棄他呢!其實你也無法拒絕那香味撲鼻的油茶。
5. 描寫油茶的作文300字
武陟油茶的介紹:河南著名小吃。為早點、夜宵的流質(zhì)食品,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據(jù)說當年清朝皇帝雍正為了防治黃河水災,親臨黃河岸邊的武陟縣視察。
為了皇帝的飲食,縣令傷透了腦筋,最后找到一位當?shù)孛麖N,廚師想起傳說中漢光武帝曾贊不絕口的油茶,便精心制作了一碗獻給皇帝,皇帝食后拍案叫絕。從此,武陟油茶名揚四方,銷往各地,聞名全國。武陟油茶的特色:香味馥郁,質(zhì)地稠濃。教您武陟油茶怎么做,如何做武陟油茶1.干面粉、玉米淀粉入籠蒸4O分鐘取出,晾涼后搟散過籮,用芝麻油炒至淺黃色時,放入所有備料攪拌均勻,即成油茶面。
2.可用沸水沖食,一般50克油茶面沖入400克沸水,邊沖邊攪拌,成稀糊狀即可食用。也可煮食,將油茶面用清水調(diào)成稀糊,倒入沸水鍋內(nèi)成糊狀,稍沸即可盛入保溫瓶內(nèi)保存,食時倒入碗內(nèi)即可。武陟油茶的制作要領(lǐng):干面粉、玉米淀粉蒸后過籮越細越好,八味料粉不宜過多。
6. 油茶湯作文
我的答案是:湖南衡山特產(chǎn)豐富多彩,主要有湘蓮、湘茶、油茶、辣椒、苧麻、柑桔、湘黃雞、溆浦鵝、寧鄉(xiāng)豬、湖粉、湖南米粉等。
云霧茶
是衡山的特產(chǎn)。游衡山使人精疲力盡,買些云霧茶帶回去,沏上一壺,既可以生津解乏,又是極佳的紀念品,當茶葉的淡淡清香在齒頰之間悠悠流轉(zhuǎn),衡山的秀麗風光似乎又歷歷在目。
7. 三江油茶作文
打油茶源于三江侗族,柳州的苗、瑤和部份壯族也都有用油茶待客的習俗。
8. 介紹酥油茶的作文
1、藏民的主食
(1)農(nóng)區(qū):主要的食品是青稞、小麥、玉米、土豆和其他雜糧;飲用酥油茶、青稞酒。一般為一日三餐,農(nóng)忙時為四至五餐。
(2)牧區(qū):奶類、肉類和糌粑是牧民主要食品。面粉、大米只是偶爾吃一點兒,蔬菜和水果就更少了。牧民們最喜歡吃的莫過于“手抓肉”,主要飲料為奶茶,飯后多飲酸奶?;緸橐蝗杖?。牧區(qū)很少產(chǎn)酒,故所飲白酒主要從外地購來。
(3)城區(qū):居民除食用糌粑、酥油外,還常吃大米、白面及蔬菜。
9. 關(guān)于油茶的作文
醴陵位于湖南東部,羅霄山脈北段西沿,湘江支流淥水流域。東界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北連瀏陽市,南接攸縣,且緊鄰長株潭金三角經(jīng)濟區(qū)??偯娣e2157.2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8℃左右,日照時數(shù)1588-1321小時,年降雨量1719-1423毫米,無霜期305-279天。 醴陵盛產(chǎn)陶瓷、鞭炮煙花,有“瓷城”和“花炮之鄉(xiāng)”的美稱。是舉世聞名的釉下五彩瓷原產(chǎn)地。瓷器是中國獨創(chuàng)的發(fā)明之一,至今英文仍把瓷器稱之為“china”。醴陵陶瓷生產(chǎn)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遠在東漢時期,醴陵就有較大規(guī)模的作坊,專門從事陶器制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開始燒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醴陵瓷業(yè)進入到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 是全國重點糧食高產(chǎn)地區(qū),長江流域第一個畝產(chǎn)過噸糧的縣(市)。醴陵自然資源豐富,林業(yè)用地面積占總面積57%,有樹種396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珍貴樹種有水杉、銀杏等13種,樹種以用材林、經(jīng)濟林為主。1986年,油茶產(chǎn)量居全國第四位,2001年被國家林業(yè)局授予“中國油茶之鄉(xiāng)”稱號。非金屬礦有瓷土、耐火土、煤炭、石灰石、螢石、粉石、石材等,金屬礦有金、銀、鉛、鋅、鎢、銻、鈾等。醴陵降水豐富,地表水充沛,境內(nèi)地表徑流年平16.3億平方米;有淥水、昭陵河、澗江三個水系,大小河溪57條,總長914公里;大中小型水庫169座,大小山塘2.6萬口,發(fā)展淡水養(yǎng)殖業(yè)有著巨大潛力。 各項社會事業(yè)有新的發(fā)展,科技工作圍繞“科技興市”發(fā)展戰(zhàn)略,抓好了27項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的申報、編制、實施;獲省科技進步獎2項、“星火計劃”獎1項,申請專利33項,增長57%。各類教育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初等教育進一步普及,教育質(zhì)量得到提高。文化、廣播電視、衛(wèi)生、體育事業(yè)繼續(xù)發(fā)展。 醴陵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名勝古跡甚多。李立三、左權(quán)、耿飚、宋時輪等老一輩革命家及程潛、陳明仁等愛國將領(lǐng),著名生物學家湯飛凡和彭道儒等一批有影響的科學家、知名人士都生長在醴陵這塊熱土上;農(nóng)民瞿永壽被聯(lián)合國授予“國際杰出稻農(nóng)”稱號。境內(nèi)有風景名勝115處,其中,奇峰15處,洞穴22處,奇石30處,泉井48處。主要古建筑有賀家橋的云巖寺、市郊的清興寺、東門上的文廟、城東的梯云閣、王坊鄉(xiāng)的平山寺、西山的淥江書院和宋名臣寺、市郊馬背嶺的起元塔、姜灣對岸淥水河畔的財源塔和東堡鄉(xiāng)的袁氏貞節(jié)牌坊。豐富的人文景觀,為發(fā)展醴陵旅游事業(y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