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亨茶油村(貴州冊亨油茶)
1. 貴州冊亨油茶
黔西南別稱“中國金州”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簡稱“黔西南州”或“黔西南”。
位于云南、廣西、貴州三省區(qū)結合部、貴州省西南部,
珠江上游、云貴高原東南端。
與黔南州、安順市、六盤水市相連,與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接壤。
總面積168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1萬多。
下轄2個縣級市:興義市、興仁市;
6個縣:安龍縣、貞豐縣、普安縣、晴隆縣、望謨縣、冊亨縣;
1個新區(qū):義龍新區(qū)。
州人民政府駐興義市沙井街16號。
黔西南州屬珠江水系南北盤江流域,是典型的低緯度高海拔山區(qū)。
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
境內地勢起伏較大,地貌復雜,有5個地貌區(qū):
低山侵蝕山地峽谷區(qū)、巖溶高原槽壩區(qū)、巖溶侵蝕高原區(qū)、
巖溶侵蝕山地區(qū)、侵蝕山地河谷區(qū)。
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熱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終年溫暖濕潤。
境內有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三條較大河流。
珍稀植物有叉孢蘇鐵、貴州蘇鐵、云南穗花杉、紅豆杉、輻花苣苔、伯樂樹等;
油料植物有麻風樹、黃連木、油桐、油茶、烏柏、石栗、宜昌楠、香葉樹、千年桐等;
特色藥用植物有小花清風藤、環(huán)草石斛、艾納香、余甘子、通草、黑草、天花粉、黃精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葉猴、云豹、金雕、黑頸鶴、蟒等6種;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穿山甲、白腹錦雞、虎紋蛙等36種。
礦產(chǎn)資源有煤、金、銻、鉈鋁、石膏、白云石、鉬、冰洲石、水晶、硅石、鈷、高嶺土等。
2. 冊亨縣茶油廠
1、冊亨茶油
冊亨茶油,貴州省冊亨縣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茶油是用油茶樹的種子榨成的油,具有特殊的清香味,耐儲存、易吸收。2014年12月0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冊亨茶油”實施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
2、湄潭翠芽
湄潭翠芽,貴州省遵義市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隱毫稀見,色澤綠翠,香氣清芬悅鼻,粟香濃并伴有新鮮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勻整。
3、都勻毛尖茶
都勻毛尖茶,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都勻毛尖,中國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澤東親筆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條索緊結纖細卷曲、披毫,色綠翠。
4、沙子空心李
沙子空心李,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 沙子空心李從1858年起就在沿河自治縣沙子街道沙壩村一帶開始栽種,因李子成熟后果核與果肉分離,又因李子主產(chǎn)于沿河沙子街道而得名。
5、紅巖葡萄
紅巖葡萄,貴州省息烽縣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紅巖葡萄溝種植葡萄有30多年歷史,這里不僅氣候適宜,而且土壤條件十分有利于葡萄生長。生產(chǎn)的葡萄穗型完整,果粒飽滿,皮薄透亮,具有肉厚汁多,甜酸適口的特點。
3. 貴州冊亨油茶的市場分析
還行,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的立體氣候特點,素有"天然溫室"之林,適應各類植物的生長。 冊亨位于貴州省西南部。珠江上游兩大支流南、北盤江在縣境內奔騰交匯。東隔北盤江與望謨縣為鄰,南隔南盤江與廣西樂業(yè)、田林、隆林三縣相望,西倚安龍縣,北與貞豐縣接壤,總面積2598平方公里。有優(yōu)質大米、甘蔗、砂仁、油茶、草場、衫木等。
4. 冊亨山茶油
貴州是我國油茶的重要產(chǎn)區(qū),省內的玉屏、冊亨、天柱等地有著“中國油茶之鄉(xiāng)”“中國油茶名縣”“全國油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重點縣”的稱號。截至今年5月,貴州油茶總面積達331.6萬畝,居全國第五位,全省10萬畝以上的油茶產(chǎn)業(yè)縣達到10個。全省有從事油茶種植和加工的企業(yè)66家、專業(yè)合作社212家、大戶682家,食用茶油加工率達55%,茶油年產(chǎn)量達1.1萬噸。
5. 貴州黔東南油茶
貴州是著名的少數(shù)民族區(qū)域,特產(chǎn)主要以少數(shù)民族美食及日常用品為主,主要包括:貴州茅臺,茅臺是獨產(chǎn)于貴州遵義市茅臺鎮(zhèn)的漢族名酒,茅臺與蘇格蘭威士忌、凱里酸湯,黎平油茶,重安江米豆腐,威寧火腿,威寧火腿與金華火腿齊名。梵凈山翠峰茶,該茶因主產(chǎn)于梵凈山而得名。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