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茶詩詞(浮梁茶詩句)
1. 浮梁茶詩詞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 琵琶引》
2. 浮梁茶詩句
《琵琶行》唐代詩人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jīng)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xiàn)象,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和壯志未酬的苦悶,也抒發(fā)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長恨歌白居易 〔唐代〕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3. 浮梁買茶去是哪首詩
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4. 浮梁采茶詩
江西戲劇劇種:
贛?。黑M劇發(fā)端于明代弋陽腔,流傳至今已有五百年歷史,分饒河、廣信兩派。饒河戲流行于饒洲府的鄱陽、樂平、余干、萬年、德興等地。廣信班流行于廣信府的上饒、玉山、貴溪、橫峰等地。建國后,一九五零年被正式定名為贛劇。
東河戲:初名贛洲大戲。孕育,形成于貢水流域的贛縣、興國一帶,是江西古老劇種之一。東河戲流行地區(qū)有贛縣、興國、南康、大余等縣,旁及粵東的梅縣、潮洲以及閩西的寧化、歸化等地。
宜黃戲:宜黃戲、舊稱宜黃班。主要流行地區(qū)為江西的宜黃、南城南豐、廣昌等縣,遠及贛東北,贛南和福建閩西一帶,建國后,一九五七年定名為宜黃戲。
九江清陽腔:九江清陽腔,為清代安徽清陽腔之遺脈。主要流行地區(qū)有湖口、都昌、彭澤、星子、瑞昌等地,當?shù)厝朔Q之為高腔,后改名為九江清陽腔。
吁河戲:吁河戲,地方大劇種,舊名土戲,因為最先只演孟姜女的故事,又稱之為孟戲。這種孟戲歷來由宗族性的班社演出。其流行地區(qū)為廣昌一帶。一九八一年定名為吁河戲,在廣昌成立了吁河戲劇團。
西河戲:原名彈腔大戲,是贛劇的一個流派。其流行地區(qū)為星子、德安、九江、都昌、永修等縣。贛江下游分東西兩河流入鄱陽湖,而星子、德安位于西河流域,故外地人稱之為西河班。一九八二年定名為西河戲。
寧河戲:舊時又名寧洲大班,其流行地區(qū)為修水、銅鼓、武寧等縣,在贛、鄂、湘三省毗鄰地區(qū)很受群眾歡迎。其起源于明代弋陽腔,為江西古老劇種之一。建國后定名為寧河戲。
撫河戲:舊稱撫河大班。主要流行于撫河流域的臨川、金溪、宜黃、崇仁、廣昌等縣,其戲班有時還進南昌演出,歷史約有三百年。建國后,這個已經(jīng)失傳多年的劇種,才定名為撫河戲。
婺源徽劇:婺源徽班,因其流行地區(qū)以婺源為中心,故在清代就名為婺源班。建國后,一般只稱為徽劇,是中國現(xiàn)存的古老劇種之一,迄今已有三百年的歷史。
吉安戲:地方大戲劇種,因產(chǎn)生于吉安地區(qū),是一個綜合了高腔、昆曲和亂彈諸腔的古老劇種。其流行地區(qū),除贛中、贛西、贛南等地外,尚達湖南湘東一帶。到建國前夕,已無班社存在,成為一個失傳的劇種。
儺戲:古代祭祀劇種,主要流行于萬載縣和萍鄉(xiāng)市,原稱開口儺。一九八五年定名為儺戲。
贛南采茶戲:舊稱燈戲,流行地區(qū)有贛洲、贛縣,廣東韶關(guān)、曲江等市縣。從清代嘉慶以后,贛、粵兩省的采茶戲班社,交往頻繁。建國后才正式定名為贛南采茶戲。
南昌采茶戲:南昌采茶戲,起源于茶燈,并經(jīng)過燈戲、三角班、半班等階段。主要流行于南昌、新建、安義、進賢、永修、奉新等地。清末宣統(tǒng)年間,南昌采茶戲在撫洲演出達六年之久??谷諔?zhàn)爭時,在吉安、泰和、贛州一帶有較長時期的演出。建國后,初名為南昌地方戲。一九五三年改稱為南昌采茶戲。
贛東采茶戲:舊稱三角班、半班。主要流行于鉛山、弋陽、貴溪等縣。建國后,定名為贛東北采茶戲,后改贛東采茶戲。
九江采茶戲:原名茶燈戲,進入半班以后,更名為采茶戲。其主要流行地區(qū)為瑞昌、九江、湖口、彭澤、德安等縣。建國后,流行于瑞昌的采茶戲,曾定名為瑞昌采茶戲,后統(tǒng)稱為九江采茶戲。
武寧采茶戲:舊稱茶戲。主要流行地區(qū)有武寧、修水、銅鼓、德安、永修、奉新、瑞昌和湖北的陽新、通山等縣。1953年定名為武寧茶戲,后稱武寧采茶戲。
景德鎮(zhèn)采茶戲:舊名三角班。他的前身是湖北的黃梅戲。主要流行地區(qū)為景德鎮(zhèn)、浮梁、都昌、婺源以及安徽的祁門等縣。建國后定名為景德鎮(zhèn)采茶戲。
撫州采茶戲:舊稱三角班、半班。主要流行于撫州、臨川、崇仁、宜黃、金溪、進賢、南豐等地的部分農(nóng)村,建國后,定名為撫州采茶戲。
吉安采茶戲:舊稱三角班、花鼓班。其流行地區(qū)有吉安市、吉、永豐、峽江、新干、泰和萬安等縣,鄰近的撫州、贛州地區(qū)也曾流行。建國后,定名為吉安采茶戲。
寧都采茶戲:屬贛中采茶戲系統(tǒng),這個劇種流行地區(qū)有寧都、于都、興國、石城、廣昌等農(nóng)村鄉(xiāng)鎮(zhèn),還到過福建的邵武、光澤、建寧等縣演出。建國后,改名為寧都采茶戲。
高安采茶戲:俗稱高安絲弦戲,由民間燈彩演變而成,是一種在瑞河鑼鼓戲之后的新興采茶劇種。主要流行地區(qū)為高安、上高、宜春、宜豐、分宜、新干等地。因其發(fā)展于高安,建國后,定名為高安地方戲,1978年改明為高安采茶戲。
瑞河采茶戲:舊名三角班,采茶戲、高安鑼鼓戲。其流行地區(qū)主要是高安、上高、奉新、宜豐以及南昌、九江、上饒等地,因為高安縣舊為瑞洲府治,地處瑞河流域,1979年改名為瑞河采茶戲。
袁河采茶戲:舊名三角班、鑼鼓戲。起源于宜春北部,流行于宜春、萬載、上高、吉安等地,1979年正式改名為袁河采茶戲。
萬載花燈戲:50年代叫萬載花燈戲,60年代稱萬載采茶戲。1980年正式定名為萬載花燈戲。它原于民間燈采,吸收贛南采茶戲和高安絲弦戲的唱腔和表演藝術(shù)加上民歌小曲,逐漸演變而成,流行于萬載農(nóng)村。
萍鄉(xiāng)采茶戲:又稱萍鄉(xiāng)地方戲,后來改名為萍鄉(xiāng)采茶戲,是在萍鄉(xiāng)地區(qū)形成并發(fā)展起來的地方戲曲。流行于萍鄉(xiāng)、宜春、銅鼓、
5. 浮梁茶的功效
1、樂平狗肉
樂平狗肉這一傳統(tǒng)食品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樂平的“清蒸狗肉”是最具有樂平特色的傳統(tǒng)做法,歷經(jīng)數(shù)百載而不衰,樂平狗肉的制作工藝匠心獨運,望之黃瑩油亮,聞之香氣撲鼻,食之回味無窮。
樂平狗肉是用蒸、煮相結(jié)合的方法烹制作冷盤食用的風味食品。因系用文火不加鹽煮熟,具有肉味鮮嫩,軟硬適宜,鮮美爽口,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食用時調(diào)味作料講究,獨具一格。
2、景德鎮(zhèn)瓷器
景德鎮(zhèn)瓷器造型優(yōu)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瓷質(zhì)“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shù)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景德鎮(zhèn)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遠在隋代就有“獅”、“象”、大曾的制作。
當代的景德鎮(zhèn),瓷雕工藝精湛,工藝種類齊全,有園雕、捏雕、鏤雕、浮雕等;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裝飾豐富,有高溫色溫、釉下五彩、青花斗彩、新花粉彩等;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強,有的莊重渾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麗堂煌,鮮艷奪目。
3、瑤里茶葉
瑤里茶葉色澤嫩綠滋潤,湯色清沏,葉底勻整;香氣鮮嫩高爽,馥郁芳香,清香持久,屬世界三大高香茶;滋味鮮爽,回味甘醇綿長;形態(tài)纖細勻稱,條索緊細,白毫披露,銀光隱翠。
國家質(zhì)檢總局發(fā)布公告,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浮梁縣瑤里茶葉有限公司的瑤里嫩蕊綠茶產(chǎn)品通過審查,被核準首批使用地理標志產(chǎn)品專用標志。
4、樂平花豬
樂平花豬原產(chǎn)于江西樂平市,分布于景德鎮(zhèn)市和萬年、東鄉(xiāng)、波陽、德興、婺源等具。這種豬生長快,肉質(zhì)好,性情溫順,適應性強,耐粗飼,無需特殊飼養(yǎng),是江西省的優(yōu)良地方豬種之一。
樂平花豬體型較大,全身皮毛稀薄,頭、額、尾尖、下腹及四肢下部為白色,其余為黑色,故有“七白”和“烏云蓋雪”之雅稱。
6. 浮梁茶是什么茶多少錢
商人只看重利,哪在乎別離,上個月又到浮梁,去買茶做生意。
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抺復挑,初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妬。武陵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求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紅妝淚闌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喞喞。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城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7. 浮梁的茶文化
中國十大名茶產(chǎn)地為浙江杭州、江蘇蘇州、湖南信陽、湖南岳陽、安徽黃山、福建武夷山、貴州都勻、福建泉州、安徽六安,其十大名茶代表的品種為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君山銀針、黃山毛峰、武夷巖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鐵觀音、六安瓜片。
十大名茶的的產(chǎn)地以及特點:
一、碧螺春
碧螺春,屬于綠茶類,產(chǎn)于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碧螺春在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高級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萬個。炒成后的干茶條索緊結(jié),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卷曲成螺,產(chǎn)于春季,故名“碧螺春”。茶葉沖泡后杯中白云翻滾,清香襲入。主要工序為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干。
國家標準對洞庭碧螺春茶按產(chǎn)品質(zhì)量分為特一級、特二級、一級、二級、三級五個等級,其中特一級、特二級最為名貴。
二、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峰,屬綠茶類,被譽為“綠茶之王”。產(chǎn)于信陽市和新縣,商城縣及境內(nèi)大別山一帶。
信陽毛尖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優(yōu)質(zhì)信陽毛尖湯色嫩綠、黃綠或明亮,味道清香撲鼻,具有生津解渴的好處。
三、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屬綠茶,產(chǎn)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群山,并因此得名。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西湖龍井采摘時間長,全年可采30批左右,幾乎是茶葉中采摘次數(shù)最多的。
西湖龍井按外形和內(nèi)質(zhì)的優(yōu)次分作1~8級,而最好的西湖龍井是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所產(chǎn)的茶葉,清乾隆游覽杭州西湖時,盛贊西湖龍井茶,將這十八顆茶樹封為“御茶”。
四、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屬于黃茶,形細如針,故名君山銀針,產(chǎn)于湖南岳陽洞庭湖中的君山。成品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茶芽內(nèi)面呈金黃色,外層白毫顯露完整,而且包裹堅實,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銀針,雅稱“金鑲玉”。
君山銀針君山銀針的采摘和制作都有嚴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 天采摘,采摘標準為春茶的首輪嫩芽。制作這種茶,要經(jīng)過殺青、攤晾、初烘、初包、再攤晾、復烘、復包、焙干等八道工序,需78個小時。
五、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屬于綠茶,產(chǎn)于安徽省黃山一帶,又稱徽茶。由于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采自黃山高峰,故取名為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guī)в薪瘘S色魚葉。入杯沖泡霧氣結(jié)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黃山毛峰的制造分系摘系摘、殺青、揉捻、干燥烘焙四道工序。
六、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是具有巖韻品質(zhì)特征的烏龍茶,產(chǎn)于福建閩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外形葉端扭曲、似蜻蜓頭、色澤鐵青帶褐油潤,內(nèi)質(zhì)活、甘、清、香。是中國烏龍茶中的極品。
武夷巖茶主要品種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種、大紅袍等,巖茶中以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shù)戎?,其它品種還有瓜子金、金鑰匙、半天腰等品種。最著名的武夷巖茶是大紅袍茶,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
七、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屬于紅茶,產(chǎn)于安徽省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帶。
祁門紅茶根據(jù)其外形和內(nèi)質(zhì)分為:禮茶、特茗、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屬于紅茶中的極品,而且還是是英國女王和王室的至愛飲品。
八、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屬于綠茶,產(chǎn)于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外形條索緊結(jié)纖細卷曲、披毫,色綠翠。香清高,味鮮濃,葉底嫩綠勻整明亮。
都勻毛尖茶清明前后開采,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長度不超過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級毛尖茶約需5.3—5.6萬個芽頭。
九、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屬于青茶(烏龍茶),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原產(chǎn)于福建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zhèn)。鐵觀音獨具清香雅韻,沖泡后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譽 ”
十、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屬于綠茶,產(chǎn)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別山一帶,唐稱“廬州六安茶”,在明朝是改稱“六安瓜片”為極品茶,到了清茶成為了朝廷貢茶。
在世界所有茶葉中,六安瓜片是唯一無芽無梗的茶葉,由單片生葉制成。去芽不僅保持單片形體,且無青草味;梗在制作過程中已木質(zhì)化,剔除后,可確保茶味濃而不苦,香而不澀。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內(nèi)采摘,采摘時取二、三葉,求“壯”不求“嫩”。
8. 浮梁紅茶詩句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____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____張可久《人月圓·山中書事》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____杜耒《寒夜》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____白居易《琴茶》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____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____陸游《幽居初夏》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____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____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呵筆難臨帖,敲床且煮茶。____大須《暮雪》 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____張大烈《阮郎歸·立夏》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____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____辛棄疾《定風波·暮春漫興》 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____李清照《轉(zhuǎn)調(diào)滿庭芳·芳草池塘》 井放轆轤閑浸酒,籠開鸚鵡報煎茶。____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____辛棄疾《滿江紅·和范先之雪》 正蹇驢吟影,茶煙灶冷,酒亭門閉。____吳文英《無悶·催雪》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____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____黃庭堅《送王郎》 春來茗葉還爭白,臘盡梅梢盡放紅。____韓元吉《送陸務觀福建提倉》
9. 浮梁茶詩句優(yōu)美
琵琶行里有前月浮梁買茶去。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10. 關(guān)于浮梁茶的詩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詩
琵琶行 / 琵琶引
唐代:白居易 作者介紹
譯注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shù)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zhuǎn)徙于江湖間。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綠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暫歇 一作: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
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銀篦 一作:云篦)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譯文:
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冷風吹著楓葉和蘆花秋聲瑟瑟?!?/p>
我和客人下馬在船上餞別設宴,舉起酒杯要飲卻無助興的音樂?!?/p>
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臨別時夜茫茫江水倒映著明月?! ?/p>
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尋著聲源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p>
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
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懷里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
轉(zhuǎn)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尚未成曲調(diào)那形態(tài)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著頭隨手連續(xù)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
輕輕地攏,慢慢地捻,一會兒抹,一會兒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
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
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琵琶聲一會兒像花底下宛轉(zhuǎn)流暢的鳥鳴聲,一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沉、嗚咽斷續(xù)的聲音。
好像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jié),凝結(jié)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
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像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像鐵甲騎兵廝殺刀槍齊鳴。
一曲終了她對準琴弦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像撕裂了布帛。
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整頓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
她說我原是京城負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長安城東南的蝦蟆陵。
彈奏琵琶技藝十三歲就已學成;教坊樂團第一隊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彈罷都令藝術(shù)大師們嘆服;每次妝成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爭先恐后來獻彩;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shù)。
鈿頭銀篦打節(jié)拍常常斷裂粉碎;紅色羅裙被酒漬染污也不后悔。
年復一年都在歡笑打鬧中度過;秋去春來美好的時光白白消磨。
兄弟從軍姊妹死家道已經(jīng)破??;暮去朝來我也漸漸地年老色衰。
門前車馬減少光顧者落落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給商人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上個月他去浮梁做茶葉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與我作伴繞艙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闌常夢少年時作樂狂歡;夢中哭醒涕淚縱橫污損了粉顏。
我聽琵琶的悲泣早已搖頭嘆息;又聽到她這番訴說更叫我悲凄。
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jīng)相識!
自從去年我離開繁華長安京城;被貶居住在潯陽江畔常常臥病。
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沒有音樂;一年到頭聽不到管弦的樂器聲。
住在湓江這個低洼潮濕的地方;第宅周圍黃蘆和苦竹繚繞叢生。
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么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樣好光景;也無可奈何常常取酒獨酌獨飲。
難道這里就沒有山歌和村笛嗎?只是那音調(diào)嘶啞粗澀實在難聽。
今晚我聽你彈奏琵琶訴說衷情,就像聽到仙樂眼也亮來耳也明。
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chuàng)作一首新詩《琵琶行》。
被我的話所感動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轉(zhuǎn)緊琴弦撥出急聲。
凄凄切切不再像剛才那種聲音;在座的人重聽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問在座之中誰流的眼淚最多?我江州司馬淚水濕透青衫衣襟!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