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茶茶油(手工制茶茶油是什么)
1. 手工制茶茶油
山茶油別名有茶籽油、油茶籽油、茶樹籽油、野山茶油。葉子不能制茶,籽專門榨油,所榨的油被稱為“山茶油”。但在生活中消費者往往都將它們統(tǒng)稱為“茶油”它與茶葉植物沒有直接關(guān)系。 茶葉籽油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及茶葉特有的茶多酚、茶堿等成分,具有預(yù)防心腦血管、抗輻射、延緩衰老等作用。能夠調(diào)節(jié)免疫活性細胞,增強免疫功能,消除人體自由基,美容,抗氧化,抗衰老,防“三高”,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價值。 茶葉籽油和山茶油主要區(qū)別在于是否含茶多酚,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茶多酚含量在茶葉籽油中含量為2%,而在山茶油中是沒有的。 茶葉籽油中的維E含量為356mg/L,山茶油中沒有維E。 茶葉籽油中亞油酸含約22-28%,山茶油中亞油酸含約6-11%。 茶葉籽油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達到82%以上,山茶油只有78%。 兩者都是油中精華,但茶葉籽油更勝一籌
2. 手工制茶茶油是什么
茶油是用茶樹的籽,榨的油做的
3. 手工制茶專用油
1、制作方法:
(1)制作酸棗葉茶時,需要選擇新鮮的酸棗葉子,把它一片片的挑選,并用清水沖洗干凈,一定要把那些有腐爛或者有重鑄的葉子去掉,準備一個干凈的鐵鍋,要保持無油污水,用小火把它加熱,然后再把處理好的酸棗葉子放到鍋中慢慢翻炒。
(2)在炒的過程中會有淡淡香味出現(xiàn),炒到鍋中的酸棗葉子微微卷起,而且呈干燥狀態(tài)就可以關(guān)火關(guān)火,取出后讓它自然降溫,收集起來就是做好的酸棗葉茶,想喝的時候可以取適量直接放在干凈玻璃杯中加開水沖泡。
2、制作技巧:
(1)酸棗葉茶可以自己在家中制作,但它在制作時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在酸棗葉的采集上就有一些講究,并不是所有的酸棗葉都能用來制作酸棗葉茶,一定要在春天去酸棗樹上采集他剛剛冒出的新鮮嫩芽,把它采收以后要放到陰涼的地方陰干。
(2)有些人在采集酸棗樹的葉子后直接曬干,就把它當成酸棗葉茶來泡水喝,其實這么做是不對的,大家在采集酸棗葉的鮮嫩葉子以后要把它應(yīng)該然后再放到無油無水的鍋中用小火慢慢炒,只有這樣才能讓做好的酸棗葉茶色香味俱全,才能讓做好的酸棗葉茶具有比較好的養(yǎng)生功效。
4. 手工油茶圖片
不管什么東西,放一年都不能喝了吧?就算結(jié)冰了,也一樣會滋生細菌的啊,倒了吧,怎么一年都不喝?
5. 手工茶油制作過程
選擇100%純天然紅花山茶油為原料, 采用古法手工冷制,用30天的制作周期,精心出品每一塊 全天然的純茶油凝脂手工皂。
6. 手工制茶茶油的做法
油茶豆是油茶樹接的果子。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屬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zhì),長圓形或橢圓形。葉子可制茶,種子可以榨油,材質(zhì)細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緯16度至北緯30度之間,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0℃以上時芽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陰,適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樹齡可達一二百年,但經(jīng)濟年齡一般為40~50年。
7. 手工制茶茶油的作用
油茶豆是油茶樹接的果子。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屬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zhì),長圓形或橢圓形。葉子可制茶,種子可以榨油,材質(zhì)細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緯16度至北緯30度之間,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0℃以上時芽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陰,適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樹齡可達一二百年,但經(jīng)濟年齡一般為40~50年。
8. 茶油制作方法
從茶籽中提取茶油,目前基本上是采用壓榨法。壓榨前需經(jīng)粉碎和蒸炒處理:
1、粉碎。將油茶籽去殼,為避免脫殼困難與種仁破碎過多,必須控制茶籽的含水率在5%—6%以內(nèi),脫殼后通過粉碎機加工成粉狀。若是采用石碾,必須在碾軋過程中過篩若干次,才能軋得細勻,無粗粒,得到較高的出油率。
2、蒸炒:蒸炒的目的是把生料變成熟料,使料坯顏色加深,處于最適宜油分流出的狀態(tài),是壓榨前一道關(guān)鍵性的工序。傳統(tǒng)的蒸炒是用木甑蒸和鐵鍋炒。生料先經(jīng)蒸汽或噴水濕潤后再炒,叫“濕蒸炒”;不經(jīng)濕潤就炒,叫“干蒸炒”,一般以“濕蒸炒”為好。
9. 手工榨茶油
茶油加工是在油坊內(nèi)完成的,其工藝流程繁雜,純手工壓榨。把油茶籽壓榨成茶油大約可以分為五個步驟:
首先要把采摘下來的油茶籽曬干,等殼和果肉分離后再放到蒸床上把油茶籽中殘余的水分烘干。經(jīng)過烘干完全沒有水分,就是100%干度才可榨出油來,濕度大些的要烤十多個小時,如果濕度在二十以下的油茶籽烘四五個小時就可以榨出油了。
第二步就要把烘干的茶油籽放在碾盤上碾磨加工。碾盤是整個油坊中最有特色的,與碾盤相連的是一個很大的轉(zhuǎn)輪,運用水流的沖擊力使轉(zhuǎn)輪轉(zhuǎn)動后來帶動碾盤的運行,碾盤也是傳統(tǒng)的石磨形,師傅將油茶籽倒入槽中,在碾盤上放置一定重量的石塊,在石塊的壓力下,來回滾動的輪子把槽中的油茶籽碾成粉末。
接著,油茶籽碾成粉末后,再把它倒進蒸籠上蒸。制油師傅們說油茶籽一定要蒸熟了才可榨出油來,同時這個過程也起到一個加熱的作用,加熱后的油茶粉會特別松軟,便于榨出油來。
第四步,山茶籽約蒸一個小時,待蒸熟后用稻草墊底將它填入圓形的竹篾做成的油圈之中,做成茶油餅。師傅告訴我們別小看了這個程序,在整個榨油的工藝流程中算是一個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每一塊茶油餅的厚薄必須相當,否則就會因為擠壓不充分,榨油就不完全。有經(jīng)驗的制油師傅可以憑感覺用鐵勺舀起適量的茶油粉進行裝包。
最后一步,榨油師傅把做好的茶油餅裝入由一根整木鑿成的油床里。這根超過百年樹齡的樟木,它是整個榨油坊的“主機”,在樹中心鑿出一個長2米、寬0.4米的“油床”。茶油餅填裝在“油床”里,裝好茶油餅后就可以進行壓榨。壓榨是整個制油工序中最耗體力,因此,這也是對制油師傅們體能的一個考驗。壓榨也是采用最傳統(tǒng)的擠壓方式,師傅們用長短、厚薄不均的木樁打入油床縫里進行擠壓,不一會兒,一縷縷細細的山茶油從油床里慢慢地滴落下來,作坊里也到處彌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整個山茶油加工工藝流程完全采取人力,不借助任何機械力量來完成,雖很辛苦,但具備有環(huán)保、天然的榨油優(yōu)勢。
10. 傳統(tǒng)茶油制作流程
.壓榨法是用物理壓榨方式,從油茶籽中榨取茶籽油的方法,它淵源于傳統(tǒng)作坊的制油方法,是傳統(tǒng)的提取工藝。
2.浸出法是用物理化學(xué)原理,用食用級溶劑從油茶籽中抽提出茶油的一種方法。 只經(jīng)過壓榨或浸出這第一步提取工藝得到的茶油叫原茶油,采用壓榨法獲得原茶油,然后對其進一步精煉得到。
根據(jù)精煉程度分為一級、二級,在壓榨茶籽油中,一級是z高標準,但要煉制一級壓榨茶籽油一定得經(jīng)過堿煉、水洗、脫色、脫臭等多道工藝。
3.浸出茶籽油:這種茶籽油通過壓榨獲得壓榨毛油,又將壓榨后殘渣(油餅)通過浸出法獲得原茶油,與壓榨法獲得的原茶油混合后精煉得到的茶籽油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