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十八道是哪18道(茶藝12道)
茶藝十八道是哪18道
茶藝十八道: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fēng)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第九道:捧杯敬茶,眾手偉盅。
第十道:鑒賞雙色,喜聞高香。
第十一道:三龍護(hù)鼎,初品奇茗。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鮮。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回腸。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lǐng)悟巖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茶藝12道
1.焚香除妄念
通過點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并達(dá)到去除妄念、心平氣和的目的。
2.冰心去凡塵
茶是至清至潔,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需至清至潔。用開水再燙洗一遍茶杯,做到冰清玉結(jié),一塵不染。
3.玉壺養(yǎng)太和
綠茶屬芽茶類,茶芽細(xì)嫩,若用滾燙的開水直接沖泡,則會破壞茶中的維生素并造成熟湯失味,所以將水溫降至80攝氏度左右再進(jìn)行沖泡,用這樣的水泡出的茶才會不溫不火、恰到好處,泡出的茶色、香、味具佳.
4.清宮迎佳人
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他把優(yōu)質(zhì)的茶比喻成讓人一見傾心的絕代佳人?!扒鍖m迎佳人”即用茶匙將茶葉傾置入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
5.甘露潤蓮心
好的綠茶外觀嫩如蓮心,清代乾隆皇帝曾把茶葉稱為“潤心蓮”?!案事稘櫳徯摹奔词窃陂_泡前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6.鳳凰三點頭
沖泡綠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水壺有節(jié)奏的三起三落,猶如鳳凰向各位嘉賓點頭致意。
7.碧玉沉清江
沖入熱水后,綠茶先是浮在水面,而后慢慢沉入杯底,將這一景象稱之為“碧玉沉清江”。
8.觀音捧玉瓶
9.春波展旗槍
杯中的熱水如春波蕩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開來,千姿百態(tài)的茶芽在杯中隨波晃動,栩栩如生宛如春蘭初綻,又似有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十分生動有趣。
10.慧心悟茶香
品綠茶要一看、二聞、三品味。在欣賞了“春波展旗槍”之后,再聞一聞茶香。綠茶與花茶和烏龍茶有所不同,綠茶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所以必須要用心靈去感悟,才能聞到綠茶那種春天的氣息,以及清純悠遠(yuǎn),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
11.淡中品至味
綠茶的茶湯清純甘鮮,淡而有味,它不像紅茶那樣濃艷醇厚,也不像烏龍茶那樣茶韻醉人。只要用心去品,就一定能從這淡淡的綠茶湯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12.自斟樂無窮
茶藝十三道
1.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yè)一壺茶?!曾櫉觥洞笾腔邸?/p>
2.沙漠阿拉伯人形容他們也必喝三道的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fēng)?!端湍阋黄ヱR》
3.春雨煎茶,溫潤清澈茶水中亦只是深沉世味,卻又閑靜淡遠(yuǎn)?!茁涿贰稌r光知味》
4.年歲過得久了,就像一杯隔夜的苦茶,因為長時間的浸泡,味道雖在,芬芳已蕩然無存?!茁涿?/p>
5.春雨煎茶,溫潤清澈茶水中亦只是深沉世味,卻又閑靜淡遠(yuǎn)。人事飄忽,煙火迷離,唯有一盞清茶陪我紅塵經(jīng)世,兩無猜嫌,歲序靜好。內(nèi)心柔軟之時,水色風(fēng)影皆有詩情言語,小樓巷陌亦是含蓄婉轉(zhuǎn)。——白落梅《時光知味》
6.烹嘗方帶酒,滋味更無茶?!δ?/p>
7.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云。——唐·徐夤
8.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白居易
9.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獎⒂礤a
10.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啤てと招?/p>
11.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白居易
12.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獎⒂礤a
13.素瓷傳靜夜,芳?xì)鉂M閑軒?!啤り懯啃?/p>
14.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嵱?/p>
15.閑吟工部新來句,渴飲毗陵遠(yuǎn)到茶?!拙右?/p>
16.心為茶荈劇,吹噓成對鼎?!鲿x·左思
茶道的禮法
茶道活動是要遵照一定的禮法進(jìn)行,禮既禮貌、禮節(jié)、禮儀,法即規(guī)范、法則?!胺蛘漉r馥烈者,其碗數(shù)三,次之者,碗數(shù)五。若坐客數(shù)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shù),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bǔ)所闕人?!?陸羽《茶經(jīng)》“五之煮”)此為唐代煎茶道中的行茶規(guī)矩。茶藝
“童子捧獻(xiàn)于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為君以瀉清臆??推鸾樱e甌曰: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fù)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朱權(quán)《茶譜》序)此為宋明點茶道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頗為謹(jǐn)嚴(yán)。禮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guī)范,是表示友好和尊敬的儀容、態(tài)度、語言、動作。茶道之禮有主人與客人、客人與客人之間的禮儀、禮節(jié)、禮貌。
茶道之法是整個茶事過程中的一系列規(guī)范與法度,涉及到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一些規(guī)定,如位置、順序、動作、語言、姿態(tài)、儀表、儀容等。
茶道的禮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損益,與時偕行。在不同的茶道流派中,禮法有不同,但有些基本的禮法內(nèi)容卻是相對固定不變的。
茶藝觀賞十八道程序
1、備具候用:將所用的茶具準(zhǔn)備就緒,按正確順序擺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壺、公道杯、品茗杯、聞香杯等。
2、恭請上坐:請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靜氣:焚點檀香,營造肅穆詳和氣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開屏:介紹沖泡的茶具。
6、葉嘉酬賓:葉嘉是茶葉的代稱,這是請客人觀賞茶葉,并向客人介紹此茶葉的外形、色澤、香氣特點。
7、孟臣沐淋:用沸水沖淋水平壺,提高壺溫。
8、高山流水:即溫杯潔具,用紫砂壺里的水燙洗品茗杯,動作舒緩起伏,保持水流不斷。
9、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撥入紫砂壺內(nèi)。
10、再品甘露:細(xì)品茶湯滋味。
11、三斟石乳:即沖泡第三道茶。
12、領(lǐng)略茶韻:通過介紹體會烏龍茶的真韻。
13、自斟漫飲:可讓客人自己添茶續(xù)水,體會沖泡茶的樂趣。
14、敬奉茶點:根據(jù)客人需要奉上茶點,增添茶趣。
15、游龍戲水:即鑒賞葉底,把泡開的茶葉放入白瓷碗中,讓客人觀賞烏龍茶“綠葉紅鑲邊”的品質(zhì)特征。
16、盡杯謝茶:賓主起立,共干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別。
茶藝十六道
茶藝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 第一,茶葉的基本知識。學(xué)習(xí)茶藝,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葉的分類、主要名茶的品質(zhì)特點、制作工藝,以及茶葉的鑒別、貯藏、選購等內(nèi)容。這是學(xué)習(xí)茶藝的基礎(chǔ)?! ? 第二,茶藝的技術(shù)。是指茶藝的技巧和工藝。包括茶藝術(shù)表演的程序、動作要領(lǐng)、講解的內(nèi)容,茶葉色、香、味、形的欣賞,茶具的欣賞與收藏等內(nèi)容。這是茶藝的核心部分?! 〉谌?,茶藝的禮儀。是指服務(wù)過程中的禮貌和禮節(jié)。包括服務(wù)過程中的儀容儀表、迎來送往、互相交流與彼此溝通的要求與技巧等內(nèi)容?! 〉谒?,茶藝的規(guī)范。茶藝要真正體現(xiàn)出茶人之間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對賓客都有規(guī)范的要求。做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與品質(zhì)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賞茶。作為服務(wù)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藝館,其服務(wù)規(guī)范是決定服務(wù)質(zhì)量和服務(wù)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五,悟道。道是指一種修行,一種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學(xué),道屬于精神的內(nèi)容。悟道是茶藝的一種最高境界,是通過泡茶與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尋生命的意義。
二十八道茶具
唐代陸羽開列出了28種之多,這種茶具,大致分為八大類。
1.生活用具:風(fēng)爐、灰承、茗、炭和火莢五種。
風(fēng)爐:陸羽親自設(shè)計。狀如古鼎,三足兩耳,爐用鐵。銅鑄造。爐內(nèi)為泥壁,爐腹有三具窗口,用以通風(fēng),窗孔上分別鑄有“伊公”、“羹陸氏茶”字樣,連起來為“伊公”、 “羹陸”、 “氏茶”。伊公即伊尹,是商代開國賢相,也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廚師,首先發(fā)明用鼎煮飯:陸氏則是陸羽本人。陸羽把自己和伊公相比。
爐腳上分別鑄有“坎上巽下離于中”, “體均五行去百疾”和“圣唐滅胡明年鑄”二十一個古文字。按《周易》解釋,坎主水,巽主風(fēng),離主火, “坎上”一句的意思就是,煎茶之水放于上,風(fēng)從下面吹入,火在中間燃燒。 “五行”一句的意思是,茶能使五臟調(diào)和,百病消散?!笆ヌ啤本涫侵钢谱髂甏?。另幾件是輔助工具?;页校挥腥荒_的鐵盤,供承灰用。炭莢:六角形鐵棒,長一尺,以使炭通火。火莢、鐵刷、火筷,可以夾燒紅的炭。
2、煮茶用具:鈸、交床:是大口鍋,用來煮水煎荼,用生鐵制成,內(nèi)光外粗,耳呈方形。交床:是十字交叉的支架,上有擱板,中間剜個圓孔,以便放鍋。
3、烤、碾、量茶用具: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六種。
夾:用小青竹或鐵銅制成,長一尺二寸,供烤炙茶葉時翻用。紙囊;用產(chǎn)于剡溪的剡滕紙雙層縫制。用來貯烤好的荼,可以“不泄其香”,碾;用木制,內(nèi)圓外方,里面放一個車輪狀帶軸的墮,亦即碾輪,能在圓槽來回轉(zhuǎn)動。將炙烤過的餅荼碾成碎末。拂末:用羽毛做成,清撣茶末。羅合:即羅篩,羅用竹制成,彎成圓形,繃上細(xì)紗或絹。則:用貝、蠣、蛤的殼充當(dāng),銅鐵竹制成匙,小箕之類,供量茶用。
4、水具:水方、漉水囊、瓢,竹夾和熟盂等五種,貯盛開水,陶做瓷成,可盛水二升。竹用木帛優(yōu),長一尺,兩頭包銀,用以攪水。
5、鹽具:鹺簋和揭鹺簋:放鹽用的瓷制品,圓形為主,直徑四寸,也有盒形等。揭:竹制品,取鹽用、飲茶用.陸羽認(rèn)為越瓷最好,因越瓷為淡青色,能與綠色的茶湯相映生輝。札:形似筆狀,供飲茶時調(diào)茶用。
6、飲茶用品:碗和札。碗:瓷制品、飲茶用。
7、清潔用具:滌方、滓方和巾。滌方:用木制成,用盛放洗滌后的水。滓方:用木制成,盛放茶滓。巾:粗綢制成,長二尺,做兩塊交替使用。用來擦干各種茶具。
8、藏陳用具:畚、具列和都籃三種。畚:用白蒲草制成,呈長方形,用以盛放烹茶用的全部茶具,便于攜帶。
以上茶具,飲茶時并非一一具備,必要時,可省略若干件.在唐代的茶具中,還應(yīng)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陜西扶風(fēng)法門寺地宮出土了成套的飲茶器具,則為世人提供了唐代茶具的實物證據(jù),令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這些茶具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宮廷系列茶具實物。這些大內(nèi)茶器,主要有三類:金銀茶器、秘色瓷茶器、硫璃茶具等。
茶藝十二道
茶藝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
第一,茶葉的基本知識。學(xué)習(xí)茶藝,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葉的分類、主要名茶的品質(zhì)特點、制作工藝,以及茶葉的鑒別、貯藏、選購等內(nèi)容。這是學(xué)習(xí)茶藝的基礎(chǔ)。
?
第二,茶藝的技術(shù)。是指茶藝的技巧和工藝。包括茶藝術(shù)表演的程序、動作要領(lǐng)、講解的內(nèi)容,茶葉色、香、味、形的欣賞,茶具的欣賞與收藏等內(nèi)容。這是茶藝的核心部分。
第三,茶藝的禮儀。是指服務(wù)過程中的禮貌和禮節(jié)。包括服務(wù)過程中的儀容儀表、迎來送往、互相交流與彼此溝通的要求與技巧等內(nèi)容。
第四,茶藝的規(guī)范。茶藝要真正體現(xiàn)出茶人之間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對賓客都有規(guī)范的要求。做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與品質(zhì)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賞茶。作為服務(wù)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藝館,其服務(wù)規(guī)范是決定服務(wù)質(zhì)量和服務(wù)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五,悟道。道是指一種修行,一種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學(xué),道屬于精神的內(nèi)容。悟道是茶藝的一種最高境界,是通過泡茶與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尋生命的意義。
十八道茶具
茶有茶道,器亦當(dāng)有其道.茶、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香茶需好器,好器襯香茶.好的茶湯要有好的器皿來搭配,那么細(xì)品之下茶之滋味我想必有不同
茶葉十八道
1、白衣不至酒難賒,兀坐晴窗獨(dú)飲茶。
2、童年如一顆大樹,掛滿了美麗的記憶;童年如一本日記,寫滿了回憶中的快樂,傷心,眼淚;童年如一杯濃濃的茶,那么讓人回味。美麗的童年將作為我們?nèi)松凶蠲篮玫囊豁摗?/p>
3、酒闌更喜團(tuán)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4、或吟詩一章,或飲茶一甌。
5、石鼎火紅詩詠后,竹爐湯沸客來時。
6、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7、冰冷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丁香茶,百人頭,千人頭,萬人頭。
8、不應(yīng)辜負(fù)花枝去,且嗅清香倍飲茶。
9、大抵,茶的妙處,抑或可以從中品出一種人生的滋味!
10、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11、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fù)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12、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沈燒處碧凝煙。
13、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14、茶道講究五境之美——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huán)境。
15、賭書潑茶,倚樓聽雨,日子清簡如水。禪的時光,總是寂靜無聲。窗外風(fēng)云交替,車水馬龍,內(nèi)心安然平和,潔凈無物。如此清淡,不是疏離塵世,而是讓自己在塵世中修煉得更加質(zhì)樸。人生這本蘊(yùn)含真理的書,其實掩藏在平淡的物事中。返璞歸真,隨緣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