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茶葉操作規(guī)程(綠色食品茶葉操作規(guī)程標準)
綠色食品茶葉操作規(guī)程標準
茶葉用空氣炸鍋烤10分鐘,用茶葉作烤奶茶(空氣炸鍋)用的是綠茶。糖放得很少,茶葉偏多了,茶味很重整個奶茶很醇厚!喜歡!跟外面的奶綠相比反而綠茶味沒那么重。
空氣炸鍋:茶葉來來回回10分鐘左右,200度;加牛奶后13分鐘,180度。
綠色食品茶葉生產技術規(guī)程
綠色食品茶,是根據我國國情于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綠色食品生產、加工標準進行生產加工的,產品主要出口和部分國內市場銷售,是由專門機構認定,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綠色食品分為AA級和A級兩個級別,AA級綠色食品茶與有機茶要求相近,在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化學合成物質。
A級綠色食品茶,雖可使用化肥、農藥等化學合成物質,但它有嚴格的標準,包括環(huán)境質量標準、生產操作規(guī)程、產品標準(質量標準和衛(wèi)生標準)等相關標準
茶葉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茶葉
袋泡茶加工的工藝流程如F: 原料茶一檢驗一復火一切碎一篩分一風選一拼配一包 裝一裝盒一檢驗一裝箱一袋泡茶成品。 在進行袋泡茶生產時,首先應對原料茶進行必要的檢 驗,要求茶葉品質正常,無霉變和異味,重金屬含量和農殘 指標符合國家茶葉衛(wèi)生標準,灰分含量應低于6%,茶葉含 水率應低于5%。若茶葉水分高于5%,則應使用茶葉烘干 機進行復火,使含水量符合要求。若系碎茶則可直接進行分 篩,若系條茶則應先行使用切茶機切碎,然后分篩,分篩后 將14~60孔的碎茶投人風選,但應注意配好的袋泡茶原料 中60孔茶不得大于5%。大于14孔的茶葉則應重新送上切 茶機切碎,切碎后再分篩。風選使用茶葉風力選別機,目的 是將14~60孔碎茶中茶灰和輕質茶毛等吹除。然后根據要 生產的袋泡茶的品質要求,選取不同茶葉原料,拼配出符合 產品標準的袋泡茶原料。這時即可使用袋泡茶包裝機進行袋 泡茶包裝,袋泡茶包裝機自動化程度很高,內袋濾紙送入、 折袋、封邊、進茶、封口和送線、折粘標簽,甚至包紙盒等 工序均可在一臺機器上連續(xù)完成,一般不用人工輔助。有的 包裝機需要對包好的袋泡茶人工裝紙盒,然后用玻璃紙封 盒。并在此過程中對袋泡茶包裝質量進行檢驗,包括茶包質 量和盒裝質量。合格后用塑料袋將每箱裝人數量的盒裝袋泡 茶包裹,最后裝人紙箱,用粘膠封箱帶封箱,完成袋泡茶加工。文章:
茶葉的產品執(zhí)行標準
生產許可證管理的茶葉產品包括所有以茶樹鮮葉為原料加工制作的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及經再加工制成的花茶、袋泡茶、緊壓茶,共9類產品。果味茶、保健茶以及各種代用茶不在發(fā)證范圍。
茶葉的申證單元為1個。生產許可證上應注明產品品種,即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緊壓茶中的1類或幾類;茶葉分裝企業(yè)應單獨注明。茶葉生產許可證有效期為3年。
茶葉生產衛(wèi)生規(guī)范
gb7101-2015是飲料的國家食品標準,所指飲品是經過定量包裝的,供直接飲用或用水沖調飲用的,乙醇含量不超過質量分數為0.5%的制品。不適用于包裝飲用水。
法律依據: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料》
本標準適用于飲料;本標準不適用于包裝飲用水。
本標準代替GB 2759.2-2003《碳酸飲料衛(wèi)生標準》、GB 7101-2003《固體飲料衛(wèi)生標準》、GB 11673-2003《含乳飲料衛(wèi)生標準》、GB 16321-2003《乳酸菌飲料衛(wèi)生標準》、GB 16322-2003《植物蛋白飲料衛(wèi)生標準》、GB 19296-2003《茶飲料衛(wèi)生標準》、GB 19297-2003《果、蔬汁飲料衛(wèi)生標準》、GB 19642-2005《可可粉固體飲料衛(wèi)生標準》。
茶葉綠色食品的執(zhí)行標準
1、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無公害茶葉加工條件與衛(wèi)生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由茶樹鮮葉加工而成的綠茶、紅茶、緊壓茶、花茶類的無公害茶葉。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009.11-1996 食品中總砷的測定方法
GB/T5009.19-1996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的測定方法
GB7718-1994 食品中標簽通用標準
GB/T8302-1997 茶 取樣
GB8321.1-198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一)
GB8321.2-198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二)
GB8321.3-1989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三)
GB8321.4-1993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四)
GB8321.5-199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五)
GB/T8321.6-1999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六)
GB9679-1988 茶葉衛(wèi)生標準
GB9679-1989 食品包裝用原紙衛(wèi)生標準
GB14935-1994 食品中鉛限量衛(wèi)生標準
GB/T17331-1998 食品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多種殘留的測定
GB/T17332-1998 食品中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多種殘留的測定
3、鮮葉的加工條件
3.1鮮葉盛裝容器必須潔凈、透氣、無污染、不緊壓,不得用塑料袋材料,運輸、貯存時也必須清潔衛(wèi)生。
3.2鮮葉、毛茶收購應嚴格行驗收標準,不得收購摻假,含有非茶類物質以及有異味、霉變、劣變的茶葉,或污染農藥或其他物質等不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茶葉。拼堆和堆放地點應通風、干燥、潔凈、不得與化肥等其他雜物混合存放。
3.3環(huán)境條件
茶廠選址、廠區(qū)和建筑設計必須符合《中華我民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中華我民共和國食品衛(wèi)生法》、《工業(yè)企業(yè)設計衛(wèi)生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茶廠應遠離糞池、垃圾場及排放三廢的工業(yè)企業(yè)等各種現(xiàn)有的與潛在的污染源。
3.4人員要求
參與無公害茶加工廠人員上崗前和每一年度均須體檢,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崗。必須保持個人衛(wèi)生,禁止吸煙和隨地吐痰。
4、包裝材料
無公害茶葉的包裝料必須符合GB11680的規(guī)定。
5、無公害茶的衛(wèi)生要求
無公害茶葉的衛(wèi)生標準必需符合GB9679。
5.1感官要求
具有該茶類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異種物植物葉,不含非茶類物質,無異味,無異嗅,無霉變。
5.2衛(wèi)生指標見附表A,出口茶葉的衛(wèi)生指標見附錄A、附錄B。
6、檢驗衛(wèi)生
感官要求用感官方法檢驗,其余指標檢驗方法見附表A、附表B。
7、檢驗規(guī)則
7.1取樣與組批
7.1.1組批:請確定“批”的內容。
7.1.2取樣:按GB/8302進行
7.2制定規(guī)則
經取樣檢測,如查有一項指標未符合本標準的規(guī)定,則判該批產品為合格。
8、標識
無公害茶葉的食品標簽必須符合GB7718的規(guī)定。
無公害 質量標準
綠色食品質量控制規(guī)范 茶葉
區(qū)別:
有機茶是在原料生產過程中遵循自然規(guī)律和生態(tài)學原理, 采用有益于生態(tài)和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農業(yè)技術 ,不使用農藥、肥料及生長調節(jié)劑等物質, 在加工過程中不使用合成的食品添加劑等。并符合國際有機農業(yè)運動聯(lián)合會(IFOAM)標準,經有機(天然)食品頒證組織發(fā)給證書的一種無污染、純天然衛(wèi)生茶葉。
無機茶是無公害茶標準是對茶葉質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市場準入的最低標準.無公害茶和A級綠色食品茶在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高效低毒的農藥、化肥和除草劑,但是使用的品種和數量必須控制在國家制定的標準范圍以內.。
茶葉管理標準
因為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濕。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茶倒到七分滿的程度剛好。
綠色食品茶葉操作規(guī)程標準是什么
生態(tài)茶指的是純天然生長,沒有經過施肥的茶葉,包括了無公害茶、綠色茶與有機茶等種類。在無公害環(huán)境下,按照特定的生產操作規(guī)程進行生產的茶葉,便稱為無公害茶葉
有機茶是一種按有機農業(yè)方式進行生產加工的茶葉,主要特點是生產過程中未使用人工合成肥料、農藥、除草劑等化學合成物質,迎合了消費者對“無污染”茶葉的需求。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