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茶山圖片(茶葉茶山圖片大全大圖)
茶葉茶山圖片大全大圖
荒郊野外,相對比較偏僻。
一,革登山山茶山
古六大茶山中,革登的海拔是最高的,周圍都比較陡峭,導(dǎo)致茶葉產(chǎn)量非常少,屬喬木中小葉種普洱茶。
2,莽枝山山茶山
莽枝山與革登山相連,據(jù)說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元代就已經(jīng)有成片的喬木中小葉種普洱茶樹。
3,倚邦山山茶山
從歷史上來說,1729年,雍正7年時候,清政府對云南西雙版納地區(qū)歸朝廷直接管理,從此推進了倚邦普洱茶貢茶的進程,因此,倚邦是普洱茶的起點,歷史上著名的清宮貢茶多出自此山。
茶山風(fēng)景圖片大全
1、這個春天,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茶山行。
2、游走茶山,獨愛你碧幽氣質(zhì)。
3、待來年春暖花開之時,一起上茶山。
4、茶山之上,處處有風(fēng)景。
5、通往茶山的景,治愈心靈的美。
6、趁春暖茶香,不如踏青采茶去。
7、茶山下,竹林邊,看庭前霧,聽檐前雨。
8、茶山知遇,繁花如許。
9、大王叫我來茶山,找泡好茶敬神仙。
10、茶山四月美如畫,我們出去玩啦!
11、美麗的茶山,我們約會吧!
茶葉茶山圖片大全大圖欣賞
1、革登古茶山
清代中期是革登茶山的繁榮時期,茶園總面積達6000多畝,茶葉產(chǎn)量達100多噸,可見革登曾經(jīng)的繁盛,咸豐年間,莽枝茶山的民族械斗波及到了革登茶山,那場戰(zhàn)亂使革登茶山人口大減,革登老寨住戶大部分遷走。
到了清末民初,革登老寨已無人居住,曾經(jīng)繁華的革登至此開始逐步衰落,那場戰(zhàn)爭損毀了革登古茶山大部分茶園,至今革登茶山所剩下來的古茶樹所剩無幾,僅存茶房、秧林、紅土坡等幾片古茶園,累計不足五百畝,以目前革登的古樹茶產(chǎn)量,名列六大茶山頗有幾分壯志暮年、名存實亡之感。
但革登茶依然受到茶友追捧,因為它獨特的口感,革登茶最讓人難忘的是它的山野氣韻,非常強烈而馥郁的山野花韻是革登的獨到之處,,其它口感方面,革登茶口感較窄,上顎香甜微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顯,中后段微苦有甘韻,湯質(zhì)稍薄。
2、攸樂古茶山
攸樂古茶山位于版納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xiāng)境內(nèi),攸樂是古六大茶山中唯一不在勐臘縣境內(nèi)的茶山,攸樂山也叫基諾山,實際上攸樂是基諾的音譯。
攸樂古茶山面積在古六大茶山中算比較廣的,種茶歷史非常悠久,攸樂古茶山是云南大葉種茶的中心產(chǎn)地,歷史地位非常高,位居古六大茶山之首,攸樂種茶相傳從孔明開始,孔明在茶山許多地方被尊稱為茶祖,攸樂山同樣尊奉孔明為茶祖。
歷史上,攸樂的茶民間茶農(nóng)會加工少量竹筒茶,大部分被易武、倚邦地區(qū)的外地茶商收走,這幾年因為交通逐漸方便,每年都有茶商定點守在攸樂收購原料。
攸樂制茶的歷史非常悠久,其茶葉香型口感和曼撒、易武比較接近,茶箐色澤較深,香揚水柔,舌面苦澀感稍高,口感聚攏,茶性較烈,茶氣強。
3、莽枝古茶山
千年前已有少數(shù)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種茶,種茶歷史非常悠久,明朝末年已有內(nèi)地商人進入莽枝山販茶,清康熙初年,莽枝茶山的牛滾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葉集散地。
對于這些古茶山來說,悠久的歷史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征,歷史的積淀賦予它們更加沉厚的底蘊,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莽枝古樹茶特點:以特殊香型著稱,口感和倚邦、革登的香型口感類似,上顎香甜微蜜感,湯水較柔,舌面刺激感較強。
4、蠻磚古茶山
蠻磚位于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蠻磚的位置比較特殊,位于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大古茶山之間,蠻磚古茶山包括滿林和蠻磚等地。
蠻磚古茶山的茶園大部分集中在蠻磚和蠻林,蠻磚五百多畝,蠻林一千多畝,茶樹生長的非常好,密度較高,最大的茶樹高約3.9米,基徑34厘米,樹齡在三百年以上。
蠻磚所產(chǎn)古樹茶,與曼撒古樹茶類似,茶箐色澤較深,品飲時,舌面與上顎中后段口感厚質(zhì)香滑,舌面微苦,滋味醇厚,厚重感明顯,香氣較沉,不像易武地區(qū)香氣高揚,蠻磚古樹茶有厚重感,香氣如有重量,近幾年品飲表現(xiàn)依然非常高。
5、易武古茶山
易武是普洱茶史上的一座豐碑。
易武是茶馬古道的源頭,位于六大茶山的東部,緊靠中老邊境,面積約750平方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積、產(chǎn)量最大的茶山,全鎮(zhèn)擁有古茶園面積1.4萬余畝,主要集中在高山寨、落水洞、麻黑、曼秀、三合社等村寨。
易武鄉(xiāng)北與思茅江城接壤,南接瑤區(qū)、勐伴,西接勐侖象明,東鄰老撾。海拔差異大,氣候立體型,不同小區(qū)氣候條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之具有溫暖、較溫暖型兩種氣候特點。易武常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區(qū)山高霧重,土地肥沃,溫?zé)岫嘤?,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是種植茶葉的理想之地。
易武茶因香揚水柔聞名,甘醇順滑帶冰糖香,喉韻甘潤持久,苦澀度低,屬刺激性較低的茶品,尤其經(jīng)過后期存儲后,蜜香高亢婉轉(zhuǎn),韻味悠遠,非常值得收藏。
6、倚邦古茶山
倚邦屬于勐臘縣象明鄉(xiāng),倚邦最出名的是貢茶,倚邦是有部分小葉種茶,是從四川引種過來的非常獨特的小葉種,但大部分還是以云南特有的大葉種茶為主,所以不能從大葉種和小葉種上來判斷一款茶是不是倚邦茶。并且小葉種茶生長在同樣的環(huán)境氣候中,口感和倚邦大葉種并無明顯區(qū)別。
總體來說,倚邦茶的特色是滋味飽滿濃厚,香高馥郁,苦澀味較輕,回甘爽口,有甘冽之韻,歷來為各地茶商所推崇。
茶葉山的圖片大全大圖
具體要看茶園的管理水平, 如果管理的好,一般一畝的承包費用在200-300元左右。
有的地方要求一次性付清,有的地方是一年一付 有的地方,有轉(zhuǎn)讓金,100畝得上百萬。具體要去談茶葉茶山圖片大全大圖高清
春天到了,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來了,沉睡了一個冬天的茶樹慢慢真開雙眼,從樹梢抽出一枚枚淡綠色的嫩芽,像剛出生的孩子那樣嬌嫩。剛長出來的茶葉外形呈橢圓形,葉底鮮紅。
茶葉山圖片欣賞
1、碧螺春
2、信陽毛尖
3、西湖龍井
4、君山銀針
5、黃山毛峰
6、武夷巖茶
7、祁門紅茶
8、都勻毛尖
9、鐵觀音
10、六安瓜片
茶是中國的特色文化,起源于上古時期。而評價一杯茶的好壞,茶葉的種類和產(chǎn)地起到了決定性的因素。像我們熟知的西湖龍井、鐵觀音、信陽毛尖、碧螺春等都是中國十大名茶。
茶葉的圖片大全
像樹枝一樣的是藤條普洱茶
茶山圖片高清圖片
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紅葉目的地和具體時間表,和大家共賞。
1、北京——紅葉嶺,10月14日
紅葉嶺,是北京長城的一段,非常幽靜的景點,一般很少人來這里爬長城的呢,但是這里的紅葉卻是很漂亮的哦!
北京的紅葉,主要是黃櫨,而不是楓葉。黃櫨在日光下也是爍爍其華,非常美麗。
漫山成為了彩林,各色樹種色彩繽紛,遠處的長城如同巨龍,兩者相映成輝。
這一段長城,是那么的幽靜,沒有蜂擁的人群。
鮮紅的黃櫨葉子逆光更加好看。
所以,在11月的中旬,有機會去北京的話,可以安排這個人少精美的景區(qū)游覽,有公交車可以直達,交通也非常方便。
如此彩林,就在京郊,挑一個晴日去踏足游覽一番,會讓你神清氣爽。
當然,紅葉嶺也是有楓葉的,各種紅葉夾雜期間,煞是好看!
2、婺源——長溪村,11月22日 婺源的長溪村和石城,每年秋季紅葉的時間一般在11月下旬。
長溪村位于婺源的深山里,從賦春鎮(zhèn)區(qū)需要駕車鄉(xiāng)間小道進入,15公里左右的山路才能抵達山坳里的小村,民居都是徽派風(fēng)格,白墻黑瓦。
村子依水而建,四周的山上有很多大楓樹,秋天里慢慢就紅了起來。
清晨是長溪村最美的時候,日出前山村里霧氣繚繞,恍如仙境。
日出時霞光萬丈,彩云漫天。
層林盡染于云霧之間,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
3、上海——金山廊下村,11月26日。
廊下的楓林,位于彭家橋附近,本來不算什么景點,近年來慢慢才為人所知,目前還是一個開放式的免費景點。 我們選擇了該周唯一的一個晴天過來賞楓,可惜之前的風(fēng)雨,讓許多楓葉已經(jīng)飄零,樹上存留的樹葉已經(jīng)為數(shù)不多了。 樹下繽紛的落葉鋪滿了整個小道。整個楓林游人不多,在這個午后靜謐安詳。
一棵楓樹上的葉子,能夠變幻出如此豐富多彩的色澤,讓人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曲徑通幽處,林深人不知……
滿地紅泥,化作春泥更護花呢!
記取人生每一個美妙的時刻,抓住,在能夠燦爛的時候綻放自己全部的生命力。
如同櫻花,楓葉總是在最漂亮的時刻開始飄零;人生總是充滿資料這樣的悲劇感,但是,這正是自然玄妙的地方。為了最美好的剎那,即便隨后飄逝,也已經(jīng)足夠; 這就是一個夢境,讓我們在這里流連,不要醒來~~~
4、蘇州——天平山,12月4日。
偷得浮生半日游,藏書木瀆天平山。挑選一個初冬的午間,驅(qū)車從滬上去往蘇州,到藏書品嘗羊肉美味,再去天平山觀賞紅葉,入夜前即可返回,可謂旅游小品,個中滋味卻值得品鑒。
車行1抵達天平山風(fēng)景區(qū),路上指示牌比較詳細,很好找到。車子可以停在景區(qū)對面的停車場里。進入景區(qū),一眼就可以看到滿目火紅。 午后的斜陽,揮灑在楓林里,讓人感覺一種愜意的慵懶。
靜靜的,可以看見落葉的旋舞,可以聽見它們著地時的輕響,那種生命的喟嘆,留戀,而又無助。紅葉和櫻花一樣,都是美在極致,是生命最后的飄落……!
碧水紅葉,是否在遙相欽慕對方?
新人們在這里留下自己的倩影,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總會在心里默默祝福。祈望愛情真的可以長久,能夠讓他們多少年以后回味這張照片時沒有遺憾。
這是湖邊最火紅的一棵樹了吧,因此也成了大家的寵兒,耳邊是一陣陣的如雨打芭蕉般的快門聲。 當生命燃燒如火,當斜陽夕照鑠金,如此的斑斕,如此的亂紅,可以讓人心醉呢~~~
貪戀著碧水,終究投入你的懷抱;秋葉的一生,就是無怨無悔的一生。焚心以火,入池為泥。
紅葉、黃葉,各有自己的美妙,各自獨特的韻味。美景是需要有恬淡澹泊的心境來欣賞的,如果心思重重,來去匆匆,未必能夠品出其中滋味來。 其實,紅葉是色彩是漸變的,多彩的,豐富的,只有細心觀察,安心品味,才能夠鑒賞出它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