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可以吸嗎(茶葉提取物能吸嗎)
茶葉提取物能吸嗎
吸異味性。由于茶葉是疏松多毛細管的結(jié)構(gòu)體,且含 萜烯類和棕櫚酸等物質(zhì),具有吸附異氣味(包括花香)的特性。
茶葉在儲存或運輸過程中,必須嚴禁與一切有異味的商品(如肥 皂、化妝品、藥材、煙葉、化工原料等)存放在一起。
使用的包 裝材料或運輸工具等,都要注意干燥、衛(wèi)生、無異味。
否則,茶 葉沾染了異味,輕則影響了茶葉香氣和滋味,重則會失去茶葉飲 用價值而遭受經(jīng)濟損失。
茶葉可以萃取嗎
這樣的好處是:能耗低 由于索式萃取是直接對萃取劑進行加熱,且選用的萃取劑一般沸點都較低,從根本上保證了能量的快速傳導和充分利用。
而且萃取劑是在索式萃取器中循環(huán)利用的,這既減少了溶劑用量,又縮短了操作時間,大大降低了能耗。
因為索氏提取是利用溶劑回流和虹吸原理,使固體物質(zhì)每一次都能為純的溶劑所萃取,所以萃取效率較高。
萃取前應先將固體物質(zhì)研磨細,以增加液體浸溶的面積。然后將固體物質(zhì)放在濾紙?zhí)變?nèi),放置于萃取室中。
茶葉提取物是什么
茶葉對甲醛的去除有一定程度上的作用。甲醛是一種具有強烈刺激性的無色氣體。人體長時間接觸甲醛會導致癌癥。茶葉主要功效有抗癌,提高免疫力。
茶葉中的堿性物質(zhì),如茶多酚,有助于除去甲醛,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其酚羥基具有相當強的還原能力,這是茶多酚能夠?qū)Ω都兹⒕苟镜脑?。不同茶葉種類都能有效地除去甲醛。除甲醛,干茶葉不能達到理想效果,而泡茶葉比煮茶葉的方式效果更佳,因此可以用沸水泡茶葉。茶水濃度不同對除甲醛的效果也有影響。
茶葉有吸附作用嗎
茶葉的吸附性有物理吸附(表面質(zhì)點相互吸引)和化學吸附(茶葉中的化學成分與被吸氣體分子相互結(jié)合)兩種。前者在常溫下可逆,后者則較穩(wěn)定。吸附的強弱與茶葉的組織結(jié)構(gòu)、內(nèi)含成分和被吸氣體的濃度、運動速度有關(guān)。
一般是嫩茶的吸附能力大于老茶,綠茶優(yōu)于烏龍茶、紅茶、黑茶;烘青大于炒青;表面積大的茶大于表面積小的茶。利用茶葉的吸附性可以窨制各種花茶。但是,茶葉保管不好也會吸附其他異味影響茶葉品質(zhì)
茶葉中可以提取的有用物質(zhì)
以紅茶茶葉和綠茶茶葉為原料,考察浸提溫度、時間、固液比、溶劑濃度對茶多酚提取的影響,并對其提取率進行了研究。
結(jié)合正交試驗,確定出了溶劑法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藝條件。
結(jié)果表明:紅茶較優(yōu)的提取工藝條件為固液比1︰80,乙醇濃度60%,浸提溫度50℃,浸提時間30 min,此時茶多酚的提取率為20.35%;綠茶較優(yōu)的提取工藝條件為固液比1︰80,乙醇濃度50%,浸提溫度50℃,浸提時間40 min,此時茶多酚的提取率為25.44%。
茶葉有吸附性嗎
活性碳是專門用于吸附有機物的吸附材料,茶葉只是可以去味,僅有一點吸附作用而已。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是:在其顆粒表面形成一層平衡的表面濃度,再把有機物質(zhì)雜質(zhì)吸附到活性炭顆粒內(nèi),使用初期的吸附效果很高。 活性炭顆粒的大小對吸附能力有影響。一般來說,活性炭顆粒越小,過濾面積就越大。粉末狀的活性炭總面積最大,吸附效果最佳?;钚蕴嫉奈侥芰κ菦]有空隙的、總面積很小的茶葉不能相比的。
茶葉提取物作用
1) 水
占化妝品70%以上
2) 油性成分
防止皮膚水分流失,代表性成分有油脂類(橄欖油,茶花油等),蠟(荷荷巴油,棕櫚蠟)類,高級油脂(硬脂酸等)類,高級乙醇(鯨蠟醇,異丙醇等)類,烴(角鯊烯)類,酯(異丙基等)類,硅類等。
3) 界面活性劑
讓油水互溶的成分。將皮脂等污垢溶于水中卸掉時不可缺少成分,油水融合制成化妝品中都含有,如乳液乳霜。界面活性劑溶解油分,使其溶于水,自然也會讓皮膚表面的滋潤成分溶解,使用過多時會使肌膚粗糙。不同種類界面活性劑刺激強度不同。
4) 保濕劑.多羥基化合物
保濕成分分為親水性和親油性,親水性保濕劑是水溶性(包括甘油,膠原蛋白,糖醛酸及維生素b5等),可吸收水分,讓角質(zhì)層維持濕潤,負責肌膚補水。親油性成分(如荷荷巴油,小麥胚芽油,葵花油等)起保水作用,在肌膚表面形成保護膜,降低水分散失速率。
5) 聚合物
三類:自然中的天然聚合物/化學物處理天然聚合物生產(chǎn)的半合成聚合物/單體合成的合成聚合物, 主要用來調(diào)節(jié)成分粘度或保持產(chǎn)品安全性。
6) 色素
有機合成色素(遮蓋力著色力強,廣泛用于唇膏,胭脂等粉飾型化妝品),無機色素(色澤鮮艷度和著色力較差,耐光性強,不易引起過敏,安全系數(shù)大,多用于粉底液和眼影),動植物天然色素(著色力和耐光性差),珠光顏料(魚鱗和云母,多用于指甲油,眼影粉,粉餅和唇膏)。
7) 防腐劑
添加少量是為了保持護膚品性質(zhì)的穩(wěn)定,使其開瓶后不易變質(zhì),水分越多的護膚品越需要防腐劑,越接近油膏或蠟質(zhì)的,細菌越生存,對防腐劑需求也越小。防腐劑分為化學防腐劑,安全性無毒防腐劑和天然有機防腐劑。
Ex: parabens對羥基苯甲酸酯,抗菌好,刺激小,但是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其可能致癌。
8) 香料
最常見過敏原之一,出于保密原則,廠家對所用香料是絕對不會公開,消費者無法提前知道自己是否對其使用的香料過敏。
化妝品中使用較多的防腐劑甲醛是常見的致敏劑,雖然少有化妝品將甲醛當作防腐劑使用,但化妝品中許多其他防腐劑在使用后,同樣可以釋放出甲醛。
9) 功能性原料
廣告宣傳費用投入最多的一塊,但是是產(chǎn)品中含量卻極其微小?;瘖y品不是藥,未必添加多了就是好事,到那時產(chǎn)品中具體添加了什么,添加了多少,如何添加的,消費者無從考證,自然其功效也眾說紛紜。
9種中需要注意的是界面活性劑,色素和防腐劑。統(tǒng)計顯示,香料是引起皮膚功能障礙的化妝品原料中最危險的成分,其次是色素和防腐劑。
蜂膠,葡萄籽油,綠茶,蠶絲提取物,以及從植物中提取的抗氧化劑,草酸維E屬于天然防腐劑。
天然界面活性劑最常見是從大豆中提取的卵磷脂,從植物性糖分中分離出的黃原膠(Xanthan Gum),從椰子和棕櫚中提取的可可和棕櫚類成分?;蚋收岷烷蠙煊突旌衔锟偺崛〕煞帧?/p>
茶葉提取物做的要藥
你知道綠茶炒茶葉放什么添加劑,有哪些添加劑嗎?在炒制綠茶過程中,可能會拿一根棒子來涂“蠟”,或者撒一些“粉”:
“蠟棒”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烏桕提取物制作的固體油棒,另一種是茶籽制炸油后的副產(chǎn)物所形成的制茶油專用棒?,F(xiàn)在有研究表明,烏桕油不適合在茶葉中大量使用。
“白粉”一般是茶樹籽榨的油,預熱后這個白色的小顆粒也會融化成油,一般在機制茶加工中運用較多。
在人工炒茶的時候,時間一長,鍋里會比較澀。而炒茶時,茶葉須在手和鍋之間不停地滑動,才能炒出圓、直等各種形狀的茶葉。
加了茶油的炒鍋溫度更均勻,炒制過程中茶葉不容易發(fā)黑。炒出來的茶葉也更均一,外觀也更油亮可人。
而且,加了茶油鍋壁潤滑,手工炒茶的師傅也更得心應手,所以在炒龍井這樣的茶葉里面用茶油較多。
例如龍井茶葉中,就有搨、抹等基本動作,操作起來不太流暢,為了方便操作,就要把鍋潤滑一下。
茶葉加工中確實也有添加別的物質(zhì)的,比如:糖、糯米糊、柿子汁、天然芳香物質(zhì)(菠蘿香精、佛手油等)。
目前國標只承認在珠茶制作傳統(tǒng)工藝中添加糯米糊。
加糖是比較普遍的,可以減少茶的澀味、增加甜香風味,目前一般將這類茶統(tǒng)稱為“香茶”;
加糯米糊是為了讓珠茶更容易緊結(jié)成珠,品質(zhì)更佳;
柿汁要提前發(fā)酵,干燥前噴灑在茶葉上可改善外觀和風味。
那炒綠茶的時候,該添加多少制茶專用油呢?這其實跟炒菜一樣,加多少鹽由廚師的經(jīng)驗決定,炒茶工人也是憑經(jīng)驗添加制茶專用油,其添加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茶葉質(zhì)量。添加的量太少,不易翻炒;加的量太多,茶葉會變黑,并且還帶有一股濃濃的油味,也不利于商家銷售。
茶葉提取物怎么提取
晚上睡前把茶渣輕輕擠掉些水分,取張廢舊報紙,將茶渣倒在上面風干。第二天起來時,用這半干的茶渣清掃地板真的爽翻了!掉落的頭發(fā)、細小的粉塵全被這茶渣給裹住了,再也不四處飄散,清掃起來很方便。
將茶渣收集起來,在太陽下曬干后,取一塊紗布將曬干的茶渣包好,放進冰箱,一包自制的環(huán)保除味包就這樣大功告成了。
如果您喝茶的頻率很高,可以將每天的茶渣收集起來,等差不多有5斤左右時,曬干曬透,就可以自己動手,做個可愛的茶葉枕頭。茶性屬涼,茶葉枕有清神醒腦、增進思維能力的作用。
用茶渣擦洗油膩的鍋碗,木、竹桌椅之后,它們會很干凈光亮的。
家中的烤箱在烤完魚后,烤架上總會殘留魚腥味,揮之不去。將曬干的茶葉渣放進烤箱內(nèi)烘干,茶的香味能清除討厭的臭味。
絲質(zhì)品的衣服,最怕化學清潔劑了,如果將泡過的茶葉,用來煮水洗滌絲質(zhì)的衣服,便能保持原來的色澤,跟新的一樣。
用喝剩下的茶水,抹擦鏡子或玻璃器皿,能使所擦的器具光澤明亮,但注意一定要把水擦干呀,否則茶水剩在器具上,更加麻煩,茶留下來的污漬,不容易擦掉。
新買木質(zhì)家具總會有刺鼻的油漆味,用茶水徹底清洗一遍,那些油漆味自然淡去,多洗幾次便會消失。
用喝剩下來的茶水,擦涼席、草席,可以消除汗味,清除灰塵。尤其是夏季,過一段時間就用茶水洗一次,一定會讓你神清氣爽的,躺在上面,必能安然入夢。
把茶葉渣曬干,鋪撒在潮濕處,能夠去潮。因為茶葉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
沖泡過的茶葉仍有無機鹽、碳水化合物等養(yǎng)分,堆掩在花圍或花盆里,能幫助花草的發(fā)肓與繁殖。把茶渣倒在花盆里,能保持土質(zhì)的水分,與泥混合放入花盆內(nèi),又可作花卉的肥料。
用過的綠茶茶包是消除黑眼圈的好幫手:2袋茶包風干,放在冰箱里冷藏,需要的時候敷在黑眼圈上來個20分鐘,還你一雙慧眼。
手指灼傷后,浸在茶渣中,可緩解灼痛感。
將茶葉渣和洗腳水倒在一起,用來洗腳,每次20至40分鐘左右,洗用了一個星期后,腳跟裂的口子可以愈合,再多洗幾天,足跟的皮膚會光滑如初的。
茶水洗腳不僅可除臭,還可消除疲勞。每天將喝剩的茶葉水稍加溫后倒入腳盆,泡個十幾分鐘就可以。
茶有消炎、殺菌、止痛的效果,如果小孩子不慎跌倒,擦破了皮膚,或有紅腫的現(xiàn)象,情況嚴重的話立刻用冷茶水洗干凈后去就醫(yī)。可起到救急的作用。
身體騷癢可用喝剩茶渣搽騷癢部位,立桿見影噠。
午飯時不小心把油漬蹭在了衣服上,實在不想給別人留下邋遢鬼的印象——深色衣服上的油漬,用殘茶葉搓洗能去污。
吃了生蔥、蒜以后,嘴巴臭臭的,下午跟女同事說話都不敢離太近——用一些殘茶渣咀嚼一會兒,蔥、蒜味便能慢慢消除。
飯后用喝剩的茶水漱口,可漱出有害微生物。讓茶水在口腔內(nèi)反復運動,能清除牙垢,增強牙齒的抗酸防腐能力。
茶葉能提取什么
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茶的飲用歷史幾乎和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同步,中國人發(fā)現(xiàn)和使用茶的歷史由來以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神農(nóng)氏時期,想要了解中華茶文化,認知“茶”字的變遷就是一個捷徑,就像這個問題問的:茶在古漢語中有什么別稱?
了解茶在中國文化當中的歷史脈絡,有助于我們更加快速的了解茶文化,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知茶給我們帶來的利好。知名茶文化學者、資深茶文化傳播者、@茶葉地理 主筆地理君來解析一下這個問題:
茶字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在茶字出現(xiàn)之前,”茶“有哪些名稱?
在古漢語中”茶“有哪些別稱?
茶在文化傳播當中的意義和影響力是怎樣的?
要了解茶在古漢語中的別稱,我們必須要追溯到源頭,從歷史文獻當中,對于茶的記載開始,探尋出茶文化的脈絡。首先,我們需要知曉,茶字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元代趙原畫《陸羽烹茶圖》
”茶“字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要搞清楚”茶“字最早出現(xiàn)的時間,我們需要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葉百科全書《茶經(jīng)》,自從中唐時期的陸羽著完《茶經(jīng)》,并開始在唐朝流行以后,”茶“才作為通用名稱,有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含義。那么,《茶經(jīng)》里面是怎樣記述”茶“字的由來呢?
在陸羽《茶經(jīng)》一之源的注解中說:茶…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注曰從草當作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從木當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茶,其字出爾雅。
這段話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也就是說,在陸羽寫作《茶經(jīng)》的時候,描述“茶”這種植物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而據(jù)陸羽《茶經(jīng)》注釋可知:“茶”字出自唐玄宗時的《開元文字音義》,但在當時,茶還有如上圖所示的三種不同的寫法,而到后來陸羽直接在”荼“字的基礎(chǔ)上減了一筆,在《茶經(jīng)》里面全部采用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茶”字,可以說,是從《茶經(jīng)》開始,“茶”字的形、音、義才得以確立。
因此,我們目前已知的資料表明,唐代陸羽《茶經(jīng)》的撰寫及流行開始,“茶”開始成為通用的名稱。以致于宋代梅堯臣寫詩稱贊說: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鲎浴洞雾嵑陀朗鍑L新茶雜言》
然而,在“茶”字出現(xiàn)之前,在歷史文獻當中,能夠表示“茶”含義的文字有很多,在“茶”統(tǒng)一以前,究竟有多少字可以指代茶呢?
茶字出現(xiàn)之前,有多少字是指代“茶”的?
其實,這個問題,《茶經(jīng)》里面也給到了我們答案,在《茶經(jīng)》一之源當中就有了詳細的說明: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恫杞?jīng)》百川學海本
連帶上面提到的(木茶)和荼,在唐代陸羽之前,茶字就有這七種寫法,實際上,這不僅是茶字的七種寫法,也是唐代不同地域?qū)Σ璧姆Q呼,接下來,地理君就和大家一一說說這些指代茶的字的來龍去脈。
最早出現(xiàn)的:荼
這七個字里面,最早出現(xiàn)的字是“荼”,字出《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神農(nóng)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p>
但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是否是神農(nóng)氏所作,目前仍存有較大的爭議。但是荼作為指代茶的含義,在古書當中,出現(xiàn)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在《茶經(jīng)》七之事里有了多條引用:
《神農(nóng)食經(jīng)》: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周公《爾雅》:槚,苦荼?!稄V雅》云: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欲煮茗飲……
較早出現(xiàn),作意義延伸或解釋用的字:槚、茗
在上面的引用當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用來解釋荼的意思時,用到了兩個字:槚和茗,并且在相關(guān)的解釋里面,“槚”字懷疑是不同地區(qū)方言的不同,作為發(fā)音與“茶”相近的說法而出現(xiàn)的異體字,當然,也有可能是“茶”是“槚”的異體字也有可能,只是在寫法上槚不如茶更為簡單;
而關(guān)于茗,這個說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并且常常茗和茶一起使用,叫作茗茶。從現(xiàn)在的含義來講,二者幾乎是通用,含義一致,而在歷史記載當中,有“早采為茶,晚采為茗”的說法。
《茶經(jīng)》原文影印版關(guān)于茶的記載
曾經(jīng)應用最廣泛:荈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曾經(jīng)應用最廣泛的字不應該是茗嗎?你看到現(xiàn)在都還在用,其實不是,在晉代甚至是在唐代以前,所有表達茶的含義的字當中,應用最廣泛的字是荈。為什么這么說呢?
在西晉時期,杜育(又作杜毓)寫了一篇《荈賦》,全文僅有140余字,卻寫到了茶的方方面面,在陸羽《茶經(jīng)》里面,先后引用加引注就有五次之多,這篇文章可謂是到目前為止寫茶最經(jīng)典、最精煉的文字,并且文章當中還出現(xiàn)了在茶文化史上的多個第一,這個具體的內(nèi)容,可以去學習@茶葉地理 的專欄《細說〈茶經(jīng)〉:茶圣陸羽的品茶智慧》,在這里就不展開來敘述了。
并且,荈字也經(jīng)常和“荼”、“茶”、“詫”連起來用,比如司馬相如《凡將篇》中就提到“荈詫”,而在晉代左思《嬌女》詩中就有“心為茶荈劇”,孫楚歌“姜、桂、茶荈出巴蜀”等等。而這些引用當中,陸羽把原文的“荼”統(tǒng)一改成了“茶”,所以,我們今天看《茶經(jīng)》時會發(fā)現(xiàn),全書“茶”字最多。
蜀地方言:蔎
《茶經(jīng)》七之事引用《方言》中的記載:蜀西南人謂荼曰蔎。意思是蜀地西南部的人把茶叫做蔎。這顯然是地方方言了。
同音異體字:詫、(木茶)
其實,茶經(jīng)引文里有提到,但是并沒有單獨列出來的字還有這兩個:(木茶),這個是在區(qū)別茶是作為草本還是木本的時候用到的一個字,現(xiàn)在電腦里打不出來這個字,只能用括號來表示;
詫也是指代茶的一個異體字,在司馬相如的《凡將篇》里就將“荈詫”并列,一是為了解釋清楚,二來也是因為“詫”有指代茶的含義。
那么,除了這些指代茶的含義以外,在古代漢語中,還有哪些別稱也是指代茶的含義呢?
古代漢語中,“茶”有哪些別稱?
在古代漢語中,隨著人們對于茶認知的加深,尤其是在陸羽《茶經(jīng)》流行起來以來,越來越多的文人墨客愛上了喝茶,以至于在《茶經(jīng)》之后的唐代形成了“比屋皆飲”的盛況,而茶也成了既是“琴棋書畫詩酒茶”風雅之事,又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必需的“跨界元素”,因此,圍繞茶和喝茶,在文人的演繹里,茶就有了諸多的別稱。接下來,地理君就為你一一說明。
傳世名畫當中有很多再現(xiàn)了飲茶的場景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茶這一既是物質(zhì)又是通靈之物的妙草,成為歷朝歷代文人茶友稱頌的對象,而圍繞品茶、煮茶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文賦。于是就有了這些琳瑯滿目的茶的代稱:
甘露、酪奴、水厄、翹英、靈草、藍英、綠華、流華、玉蕊、愁草、嘉草、葉嘉、清友、瑤草、仙掌、晚甘侯、王孫草、瑞草魁、滌煩子、余甘氏、不夜侯、冷面草、苦口師、嘉木英、紫云腴、白云英、離鄉(xiāng)草、云霧草、玉川先生、龍芽鳳草。
這些代稱當中,有些我們較為熟悉,而有些說法如果不加解釋,還有些令人費解,但不管是哪一種代稱,都指向茶的美好以及飲茶帶給人的非同一般的飲茶體驗。
甘露:描述茶的美味如同甘甜的露珠,指代茶的美好滋味。
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出自(劉宋)《宋錄》
酪奴:實際上在《茶經(jīng)》里講到的,茶不會比乳酪差,但在南北朝時期,人們認為茶要比乳酪差一些,所以才稱酪奴。
惟茗不中,與酪作奴。——出自(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水厄:沉溺于茶中不能自拔,于是就成了別人口中的好水厄。
時給事中劉縞,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彭城王謂縞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倉頭水厄?!鲎裕ū蔽海钚f之《洛陽伽藍記》
唐代茶宴盛況
翹英:指采茶時的茶芽的狀態(tài),新生的茶芽尖翹挺拔。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為嘉客。——出自(唐)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
靈草:指代茶的奇妙功效,在古漢語中指代茶的功效的精妙比語不勝枚舉,靈草之說在唐代尤其盛行。
天賦識靈草,自然鐘野姿?!鲎裕ㄌ疲╆扆斆伞恫枞恕?/p>
藍英:茶是茶人的最愛,怎么描述都不嫌多,詩人恨不得把所有的好詞都給茶用上。
時于浪花里,并下藍英末。——出自(唐)陸龜蒙《煮茶》
綠華:由茶的顏色入手,直接描寫茶蘊含的精華之義。
昨日斗煙粒,今朝貯綠華?!鲎裕ㄌ疲╆扆斆伞恫杌k》
書法家顏真卿是陸羽的恩人,也是好茶之人。
流華:在茶的描寫方面,受茶圣陸羽及其《茶經(jīng)》的影響,茶的精華是歷代文人墨客推崇的。
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原?!鲎裕ㄌ疲╊佌媲洹段逖栽乱古杪?lián)句》
玉蕊:在過去采芽心尚未普及之前,文人們就開始偏愛初生的嫩芽了,這種“偏愛”原料細嫩的茶品傾向,在今天達到了極致。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鲎裕ㄌ疲﹨螏r《大云寺茶詩》
愁草:在唐代,茶作為草本還是木本的說法并未統(tǒng)一,很多說法中仍是將茶作為草類,因此,出現(xiàn)了各種草。畢竟唐代也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分類詳盡的植物學。
乳竇濺濺通石脈,濾塵愁草春光色。——出自(唐)溫庭筠《西陵道士茶歌》
晚甘侯:將飲茶后的體感體驗作為茶的代稱,也很常見。
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齋閣?!鲎裕ㄌ疲O樵《送茶與焦刑部書》
王孫草:在文人墨客眼中,茶是可以通仙靈的神草,自然可以睥睨王孫,稱呼為王孫草自然是一點兒也不過分。
借問王孫草,何時放碗花?!鲎裕ㄌ疲┗矢θ健端完戻櫇u棲霞寺采茶》
瑞草魁:茶是所有好的草里面的老大。
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鲎裕ㄌ疲┒拍痢额}茶山》
唐代的飲茶風俗
滌煩子:茶最重要的功效就是可以蕩盡煩惱和憂愁。
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鲎裕ㄌ疲┦┘缥?/p>
余甘氏:一碗茶吃罷,回味無窮,甘醇爽口。茶重回甘從古代就開始了。
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
——出自(五代)胡嶠《飛龍澗飲茶》
不夜侯:茶喝多了讓人睡不著,古人也有這么認為的。喝茶提神,由此可見一斑,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斑。
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鲎裕ㄎ宕┖鷯讹w龍澗飲茶》
冷面草:和宋代的點茶法有關(guān),研磨成粉,點白如花,自然有人喜歡暖色有人喜歡冷色,因此,這冷面草倒也稀奇。
此物面目嚴冷,了無和美之態(tài),可謂冷面草也?!鲎裕ㄋ危┨諛b《清異錄》
甘心氏、苦口師:不苦不澀不是好茶,吃茶的時代,茶入口當然是先來苦味,苦過之后,回甘才更迅猛。
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鲎裕ㄋ危┨諛b《清異錄》
茶是文人雅士生活的標配。
嘉木英:草木精華。
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鲎裕ㄋ危┣赜^《詠茶》
紫云腴:陸放翁吃的這茶非同凡響,睡個午覺的工夫,就被這茶香給引醒了。
小醉初消日未晡,幽窗催破紫云腴?!鲎裕ㄋ危╆懹巍稌兣P聞碾茶》
玉川先生:玉川子,盧仝的向往,茶人的神往,茶的代稱。
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鲎裕ㄋ危┨K易簡《文房四譜》
龍芽鳳草:茶自從成了貢品,得到了皇帝的贊賞,龍團鳳餅的源頭,自然是龍芽鳳草了。
湯怕老,緩煮龍芽鳳草?!鲎裕ㄋ危﹨菨摗抖艚痖T·和韻賦茶》
嘉草:甭管是何種草,寫成好草的占了大部分,從陸羽的《茶經(jīng)》開始,茶就和所有的好詞兒連在了一起。
靈山不可見,嘉草何由啜。
——出自(宋)王安石《試茗泉》
傳世名畫中有很多飲茶圖景
葉嘉:大文豪蘇東坡用倒裝詞的方式,賦予了茶特殊的意義,葉子是好的茶,茶是好的葉子。
文中以物擬人,寓意茶為葉嘉?!鲎裕ㄋ危┨K軾《葉嘉傳》
清友:以茶為友,古已有之。
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出自(宋)蘇易簡《文房四譜》
瑤草:茶不僅是地上的靈藥,更是天上的神草。
不與世人嘗,瑤草自年年?!鲎裕ㄔ┠呱骸洱堥T茶屋圖》
仙掌:采摘的茶青標準不同,形象自然也不一致,今有太平猴魁,古有玉泉仙掌。
閑與故人池上語,摘將仙掌試清泉?!鲎裕鳎┰甑馈队袢隆?/p>
白云英:白云生處的精華,從古到今對茶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都十分注重,所謂高山云霧出好茶,今天我們可以講出更多事實證據(jù),古人不講證據(jù),看著云山霧罩,那定是有神仙了。
雁頂新茶味更清,仙人采下白云英?!鲎裕鳎┲熘G《雁山茶詩》
離鄉(xiāng)草:從大紅袍的典故而起,茶的味道,叫人想家。
茶初山則香,俗呼離鄉(xiāng)草?!鲎裕ㄇ澹冻珀柨h志》
云霧草:這個不用多講,高山云霧之中,神仙采茶之境。
千年云霧草,早春松蘿芽?!鲎裕ㄇ澹﹨羌渭o《送汪左嚴歸新安》
如此多的代稱,是不是看起來有點兒懵?其實呢,這也不一定是古漢語中指代茶的全部,只是這些被人們找出來、傳誦較多而已。
透過這些花樣繁多、角度各不相同的茶的代稱,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茶文化之所以能夠廣泛傳播,不僅延傳幾千年,經(jīng)久不不衰,還遠渡重洋,影響世界,成為悄悄的改變世界的一股東方力量,那么,茶在文化傳播當中,究竟起了什么樣的作用呢?
唐代宮廷茶宴圖
茶在文化傳播當中的意義和影響力是怎樣的?
茶文化既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現(xiàn)代文化當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從古代的絲綢之路開始,茶就通過陸上、海上等多個途徑,遠播西方,在16、17世紀在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地相繼掀起了飲茶的熱潮,直到后來18世紀,惡名詔著的羅伯特福瓊從中國偷走茶樹,通過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斯里蘭卡等地種植成功,中國茶的專有優(yōu)勢才一步步喪失。
茶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歷程中,既是文人墨客附庸風雅的“玩物”,也是平民百姓居家生活的“必需”,更是中國在封建社會對外貿(mào)易中獲得貿(mào)易順差的重要經(jīng)濟作物,是帝王將相奢侈生活消費的必需。
茶文化亦俗亦雅,所有這些都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的推崇和歌頌密切相關(guān),應該說茶啟迪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強健的身體,而文人雅士又通過詩文進一步推薦了茶文化,促成了茶業(yè)繁榮和茶文化的興盛。
很多文人墨客都是品茶高手。
說點兒題外話:
茶是目前人們公認的健康飲料,可以給人類帶來健康,當前隨著人們對于茶研究的加深和茶文化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喝茶、推廣茶文化,對于在古代歷史長河中留下的關(guān)于茶的印記,一方面我們要客觀地理解文人將茶入詩文的歷史背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清晰地理解作者寫茶時的社會背景和表達心態(tài),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去偽存真的思辨意識,來區(qū)別對待古人對于茶的種種描述和記載,借助于現(xiàn)代科學手段的研究和發(fā)現(xiàn),更加理性客觀地認知茶的價值。
綜上所述,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文化大山之中,有著太多的文化精髓,也不可避免地有著一些不適合今天環(huán)境的說法和觀點,我們需要秉持批判著繼承的原則,讓真正的文化發(fā)揚光大。關(guān)于茶,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的茶文化,@茶葉地理 愿在文化傳播的層面盡一點兒綿薄之力,如果這篇答案你覺得還不錯,就給我們點個贊吧!想要學習更多茶文化知識,關(guān)注@茶葉地理,收獲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