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葉的機器圖片欣賞(有沒有采茶葉的機器)
有沒有采茶葉的機器
現(xiàn)在市場上大多炒茶設備的大概是在10000到15000元這個范圍內,還不知樓主將其用于哪種茶類?不同的茶類,工序有時候不相同,所需設備也是不太一樣的。
以綠茶為例,綠茶在我國名品最多,分布最廣泛普遍,它的基本設備大多是殺青機、揉捻機和烘干機,其對應價格大概是:6000~8000(殺)、3000~4500(揉)、4500~5500(烘)。若是紅茶啊、白茶啊之類的,和綠茶的工序設備又有所不同。有采茶機器嗎
采茶機器的白茶的利弊。主要的好處就是機器的時間成本比較低。用到的時間比較短,還可以節(jié)約人力成本,用機器采茶就不需要那么高的人工費。
弊處呢就是機器采茶是大范圍采茶,就是把盯梢的茶葉全部采回來,并沒有進行篩選,質量不一樣
機采茶葉和手工采茶的區(qū)別
常規(guī)茶園的周期修剪主要包括輕修剪、深修剪、重修剪。
主要目的是平整樹冠面,使發(fā)芽部位相對一致,調節(jié)芽數和芽重,控制樹高,刺激下輪茶萌發(fā),提高鮮葉質量等。
修剪程度越深,對茶樹生長的影響越大,茶葉開采期也越遲;而成年茶園的管理目標是向制茶盡可能多地提供鮮葉原料,因此,要合理運用3種修剪方式,促進多產優(yōu)質鮮葉,達到增產提質的目的。
根據采摘方式不同,大致可分為手采茶園和機采茶園。
手工采摘靈活機動,適應性強,能按名優(yōu)茶制作要求采摘標準芽葉,故而手采茶園應以生產名優(yōu)茶為主。
春季鮮葉是生產名優(yōu)茶的最佳原料,而茶樹枝梢上越冬芽是形成春茶鮮葉的基礎,所以,手采茶園在園相和樹勢尚可的情況下,可多用超輕修剪方法,盡量減少輕修剪和深修剪次數,尤其要避免秋冬及早春程度較深的修剪措施,以保留足夠數量的越冬芽葉,確保春季名優(yōu)茶產量;若茶園的園相和樹勢較差,需要用輕修剪或深修剪措施調整,宜將輕修剪或深修剪安排在春茶后進行,以保證當年及翌年春季名優(yōu)茶產量不受影響。
機械采茶效率高,選擇性差,機采鮮葉通常難以達到名優(yōu)茶的采摘要求,因此,機采鮮葉主要用于加工大宗茶。
機采方法對茶樹的采摘面也有相應要求,所以,機采茶園修剪要使用與采茶機相匹配的修剪機,以便形成適合機采的采摘面。
機采茶園的輕修剪宜選擇在秋冬季或早春;深修剪可安排在夏茶后,到翌年春茶萌發(fā)前再用修剪機整理冠面。
有采茶葉的機器嗎
如果第一次肯定不好摘畢竟茶田的道路大多數都是梯形的,而且還密集。
1、采摘期和時間的把握,一般茶葉我們一般選擇在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注意是晴天,那樣的話質量最好)。如果是四點以后采摘的質量會比較差。
2、方法的選擇:手摘,刀割,機器采摘。手摘最為普遍也最為實用,因為我們可以根據茶葉的生長程度進行分別采摘,避免機器采摘的不人性化。
3、但是手摘法很難成規(guī)模,不適應大規(guī)模生產。適合我們小規(guī)模作坊制作。我們可以在自己采摘,制作一體的情況下當做養(yǎng)生生活去體驗
4、注意事項:茶葉不易過嫩和粗老,這樣會影響茶葉的質量。春茶持嫩性過長,建議分批采摘,這樣可以提高產量。
自己采的茶葉
茶葉是一種飲品,不管是自己采摘的還是去店里購買的,都會有所謂的保質期。只是看你怎么存放,你要儲存好,茶葉易受潮、霉變及吸收異味。
要把茶葉放在密封無味的罐子里,放在蔭涼處會放的更久一些,存放不適當,茶葉同樣會霉變的。霉變的茶葉不能再喝啦。
采茶葉機器哪款好
茶葉初制機械設備品種繁多,主要有:鮮葉分級機、貯青機、萎凋設備、發(fā)酵設備、殺青機、揉捻機、解塊篩分機、烘干機、炒干機、揉切機、理條機、曲毫炒干機、扁茶炒制機、精揉機、烏龍茶做青設備、提香機、磚茶壓制機、運輸機械等。每個種類還可以再分。如殺青機可以再分為滾筒殺青機,鍋式殺青機,槽式殺青機,蒸青機,微波殺青機,汽熱殺青機,熱風殺青機等。
茶葉采茶機
1、采青:即采摘青茶,采摘是用食指與姆指挾住葉間幼梗的中部,藉兩指的彈力將茶葉摘斷,采摘時間以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三時前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有的采一個頂芽和芽旁的第一片葉子叫一心一葉,有的多采一葉叫一心二葉,也有一心三葉。目前則另有單人式、雙人式采茶機,可利用機械采茶,既省力且快速2、萎凋: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均勻攤放,使適度促進鮮葉酶的活性,內含物質發(fā)生適度物理、化學變化,散發(fā)部分水分,使莖、葉萎蔫,色澤暗綠,青草氣散失。3、發(fā)酵:發(fā)酵在一般茶上(除后發(fā)酵茶)是單純的一種氧化作用,只要將茶青放在空氣中即可。就茶青的每個細胞而言,要先萎凋才能引起發(fā)酵,但就整片葉子而言,是隨萎凋而逐步進行的,只是在萎凋的后段,加強攪拌與堆厚后才快速地進行。發(fā)酵對茶青造成下列的影響:顏色的改變:未經發(fā)酵的茶葉是綠色的,發(fā)酵后就會往紅色變,發(fā)酵愈多顏色變得愈紅。葉子本身與泡出的茶湯顏色都是一樣。4、殺青: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茶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fā)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于揉捻成形,同時散發(fā)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的一種制茶步驟5、揉捻:揉捻是普洱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過揉捻形成其緊結彎曲的外形,并對內質改善也有所影響。6、干燥:是茶葉初加工環(huán)節(jié)較為重要的工序,主要是通過熱量蒸發(fā)茶葉水分,從而形成茶葉特有的感官品質和穩(wěn)定的品質特征。7、精制:是指將毛茶通過篩分、風選、揀剔、拼配、勻堆等工序加工得到的產品。
撿茶葉機器
你把茶葉倒出來,放到太陽底下曬兩個小時紫外線殺菌,蜘蛛網挑撿出來,然后再把茶葉收納好,就可以沖泡飲用了。
因為綠茶采摘下來,是不需要清洗的。如果洗干凈了再烘干,這樣的茶味會變淡了,相當于你喝的是第二遍茶葉。為了保持茶葉的原本味道,就不能清洗,等到喝茶的時候先進行洗茶,然后沖水再喝。
茶葉機采和手采
茶樹采摘的對象是新梢,它是茶樹的主要營養(yǎng)器官,是茶樹制造養(yǎng)分的“工廠”,要解決好這一矛盾,關健是實行合理采摘。合理采摘就是根據茶樹的生長特點,正確解決好茶樹采葉與留葉的關系。茶葉采摘要掌握好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按照標準及時采摘
一般隨著新梢的生長,葉重量是增加的,但對茶葉品質有利的一些化學物質,如茶多酚、氨基酸,兒茶素等都是減少的,也就是說品質是下降的,因此,必須按照所制茶類對鮮葉的要求及時采摘。
(二)合理留葉
茶樹什么時候留葉好,應與茶樹生長情況、氣候條件以及經濟收益綜合考慮。一般可在春茶后期留葉采摘。并根據春茶留葉情況,再在夏茶適當留葉,有些高山茶園或低山生長不良的茶園,也可采用不采或少采秋茶,實行提早封園辦法來留葉。留葉數量,過多過少都不好,留葉過多,分枝少,發(fā)芽稀,花果多,產量不高;留葉過少,雖然短期內有早發(fā)芽,多發(fā)芽,近期內能獲得較高的產量,但由于留葉少,光合作用面積減少,養(yǎng)分積累不足,茶樹容易未老先衰,茶區(qū)群眾經驗是:留葉數一般以“不露骨”為宜,即以樹冠的葉片互相密接,看不到枝干為適宜。
(三)掌握好開采期
采摘周期與封園開采期是指一年中各季茶采摘第一批鮮葉的日期。各地的經驗是開采期宜早不宜遲,以略早為好。一般名優(yōu)綠茶區(qū),在采用手工分批采摘的情況下,春茶當蓬面有5%—10%的新梢達到采摘標準時,就可開采。夏、秋茶由于新梢萌發(fā)不很整齊,茶季較長,所以,一般當新梢有10%左右達到采摘標準時就要開采了,對于采摘細嫩的名茶原料,開采期更應提前。采摘周期是指采摘批次之間的間隔期。采摘周期應根據新梢生育狀況,結合采摘標準而定。一般綠茶都是用手工采的,春茶每隔3—5天采一次,夏、秋茶每隔5—7天采一次。如果用機器采茶,因現(xiàn)有采茶機都沒有選擇性,很難分批采摘,一般每季茶只采1-2批。封園期指停止采摘日期。封園期遲早,主要關系到茶葉產量與茶樹生長,具體應視環(huán)境條件與茶樹生長情況而定。冬季氣候溫和,培肥水平高,茶樹生長好,當年已留適量葉片的,原則上可采到最后一批新梢止,反之,應提早封園。
(四)鮮葉集運
鮮葉采下后,首先必須從鮮葉的嫩度,勻凈度,鮮度等三方面進行驗收,而后參照代表性樣品,評定等級,稱重過磅,登記入冊。但葉一定要做到按級歸堆。即使是同一等級的鮮葉,也應做到不同品種的鮮葉分開,晴天葉與雨天分開,正常葉與劣變葉分開,成年茶樹與衰老茶樹葉分開,上午采的葉與下午采的葉分開,這些鮮葉如果混在一起,由于老嫩不一,不但給茶葉加工帶來麻煩,而且會降低成品茶品質。為了保持鮮葉的鮮度,防止發(fā)熱紅變,采下的鮮葉要按不同級別,不同類型,快裝快運給茶廠加工。裝運鮮葉的器具,要保持清潔干凈,通氣良好。這樣,既可防止細菌繁殖而產生異味,又能流通空氣,防止茶葉發(fā)熱變紅,實踐表明,目前廣泛采用的竹編網眼簍筐是一種比較好的盛茶器具。盛裝時切忌緊壓,及時運送加工廠,按要求分類分級攤放,防止腐爛變質,這是鮮葉管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五)采茶技巧
從茶樹新梢上摘取芽葉的手段,有手采和機采等。
1、應根據茶樹生長特性和各茶類對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結合,量質兼顧和因園制宜的原則,按照標準,適時采摘。
2、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保持芽葉完整、新鮮、勻凈,不夾帶鱗片,魚葉,茶果與老枝葉,不宜捋采和抓采,掐采。
3、手采茶方法有三種,一是掐采,又稱折采,不提倡這一采法,二是提手采這是適中標準采摘的手法。這是有機綠茶的主要采法。三是雙手采;這是提高采茶工效的先進手采方法,比單手采親效力提高50%—100%。一般每人每天少的可采20-25kg,多的可達35-40 kg,但茶樹必須具有理想的樹冠,采摘面平整,發(fā)芽整齊。
注意事項
注意:機采茶鮮葉質量基本滿足加工中低級條茶的要求,工效比手工提高10倍以上,茶園連續(xù)機采三、四年后,芽葉逐步變小,密度增加,葉片變薄。
茶葉有機器采摘嗎
玉針茶采摘2017年春茶采摘正熱,很多人都想知道,手工采茶一天一般能采幾斤茶青,幾斤算是正常水準呢?首先,要看什么時間采的什么茶,比如明前采摘芽心/芽尖,這種手工采摘茶青的量是沒辦法太多的,
手工采茶一天能采幾斤茶青?
玉針茶采摘
2017年春茶采摘正熱,很多人都想知道,手工采茶一天一般能采幾斤茶青,幾斤算是正常水準呢?
首先,要看什么時間采的什么茶,比如明前采摘芽心/芽尖,這種手工采摘茶青的量是沒辦法太多的,明后采摘茶葉的話,量才會上去。
1、采摘芽心/芽尖
正常情況下2-4斤。
2、普通茶葉看葉片數
如3葉半的茶青一天8小時采摘50斤也算厲害的了,80斤那是神手!
為什么明前茶那么貴?
因為采茶太難了,比如信陽毛尖一斤純芽干茶需要8-10萬個茶芽制成,一個熟練的采茶工,一天工作10個小時能采4-5萬個,需要兩天時間才能采到制一斤純芽的茶青,而一斤一芽一葉的干茶大概需要1.5天。一斤正宗信陽毛尖的僅僅采摘成本就達到100-150元。加上其他成本,一斤成本將近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