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緯度種植茶葉最好(茶葉生長緯度)
茶葉生長緯度
適合種綠茶。我國的茶葉大多產(chǎn)自南方,這是眾所周知的。緯度較低的南方茶區(qū),年平均氣溫較高,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多酚類物質的形成。
長期生長在南方的茶樹品種,往往因含有較多的多酚類而適制紅茶,而生長在緯度較高的北方茶區(qū)的茶樹,茶多酚的合成和積累較少,適合制綠茶。
茶葉種植的最佳經(jīng)緯度
中國茶葉種植面積將近4800萬畝
根據(jù)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統(tǒng)計,我國共有18個主要產(chǎn)茶省(直轄市,地區(qū)),由于我國主要茶葉種植地多集中于長江中下游,氣候因素、行業(yè)景氣度以及規(guī)模經(jīng)濟效應等因素均會對茶園面積產(chǎn)生影響。2018年,我國茶園種植面積為23年來首次出現(xiàn)下降趨勢,中國茶園種植面積下降到4396萬畝。
2019年國茶園種植面積恢復增長態(tài)勢,并增長至4598萬畝,較2018年同比增長4.6%。截止至2020年全國18個主要產(chǎn)茶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茶園總面積達到4747.69萬畝,同比增加149.82萬畝,累計增長3.26%。
從經(jīng)緯度上來看中國茶葉種植區(qū)域,東經(jīng)122度的臺灣省東岸到東經(jīng)94度的西藏自治區(qū)米林,南自北緯18從種植的具體省份來看,浙江、安徽、福建、江蘇、江西、山東、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海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陜西、云南、甘肅、西藏、新疆和臺灣等20多個省份1000多個市縣種茶。這里面既有海拔達到2600米的高山茶園,也有平均在海拔200~300米的低山丘陵和平地茶園。
截止到2019年底,全國茶園種植面積達到了4597.87萬畝,其中最大的是云南省,達到了699.9萬畝,前一年排名第1位的貴州省退居次席,但是種植面積也達到了698.7萬畝,與云南相差不大,而排名第3位的是四川省,種植面積達到了575萬畝。云南、貴州茶葉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種植面積的15%,四川約占全國種植面積的13%。
茶葉生長緯度分布
茶樹和其他植物一樣,有其生育的最適溫度、能忍受的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范圍。影響茶樹生育的溫度只要是氣溫、地溫和積溫。氣溫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光輻射的變化、緯度、海拔、坡度、方位、高度等等。茶樹耐最低臨界溫度在不同品種間的差異很大,一般灌木的中、小葉種茶樹品種耐低溫能力強,而喬木型大葉種茶樹品種則耐低溫能力弱。如灌木型的龍井種、鳩坑種和祁門種等能耐12~16℃的低溫,小喬木型的政和大白茶只能耐-8~10℃的低溫,而喬木型的云南大葉種在-6℃左右便受傷害。所以茶樹生長最低氣溫界定為-8~10℃,而大葉種定為-2~3℃。生存臨界最低溫度可能更低,同一品種不同年齡耐低溫能力不同,幼苗期、幼年期和衰老期的耐低溫能力較弱,而成期的耐低溫能力強。同一茶園的茶樹冬季的耐寒性往往強于早春的耐寒性,這也是為什么倒春寒會降低茶葉產(chǎn)量的原因。高溫對茶樹的生育的影啊和低溫一樣,處于高溫的時間的長短決定茶樹的受害程度。
一般而言茶樹能耐最高溫度是34~40℃,生存臨界溫度是45℃。實踐證明,當?shù)蜏鼗蚋邷赝蝗话l(fā)生時,對茶樹的傷害往往最大。茶樹的最適溫度是指茶樹生育最旺盛最活躍的溫度,大約是25℃左右。茶樹的生物學起始溫度即茶樹開始萌發(fā)的溫度為10℃。地溫即土壤溫度,它與新梢生長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14~20℃地溫為茶樹新梢生育的最適宜地溫。同時,茶芽開始萌發(fā)的起始地溫為9℃。積溫是指積累溫度的總和。積溫分為活動積溫和有效積溫兩種?;顒臃e溫是指植物在某一生育時期或整個年生長期中高于生物學最低溫度的溫度總和。有效積溫是指植物某個生育期或整個年生長周期中有效溫度之總和。有效溫度是活動溫度和生物學最低溫度之差。當有效積溫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指揮采摘、鋤草、除蟲。春茶采摘期前,大于或等于10℃的積溫越高,則春茶開采期愈早,產(chǎn)量愈高。
茶葉生長的經(jīng)緯度
在我國,棉花的生長期一般為5——6個月。根據(jù)地理位置的不同,棉花的
麥子生長的五個階段分別為播種出苗期、返青期、拔節(jié)孕育期、抽穗開花至灌漿期以及成形。
葡萄所謂的熟,一是果實成熟、二是樹體成熟。眼下大多數(shù)葡萄已經(jīng)采收完畢,也就是果實成熟這個階段已經(jīng)或即將結束,該進入第二個階段了——樹體營養(yǎng)儲備,同時這個階段還是地下的根系生長的“小高峰”。
茶葉的生長周期跟茶樹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茶樹的管理情況。比喻地質、空氣、陽光、溫度、溫度等有極大關聯(lián),而這個生長周期要分有人為管理和沒有人為管理,所處的緯度,中國產(chǎn)茶最北的是山東日照市大量生產(chǎn)綠茶,而世界最北是格魯吉亞,越是北邊生長周期越長,生長次數(shù)越少。人為管理的茶園最多一年可六七個生長過程,每個過程的生長周期又不一樣,分別是:明前茶(生長周期最長),春茶(其次),夏茶(相當),暑茶(相當),秋茶(相當),冬片(第三)等(特殊管理可達到七八個生長周期),而大自然野生茶樹的茶葉生長周期一般是二到三個生長周期。
茶葉種植緯度
① 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在500米~2000米為佳。不同的海拔,對茶葉的生長影響很大,不同的海拔,使茶葉生長的環(huán)境參數(shù)發(fā)生不同的變化。
② 緯度。
茶葉種植的黃金緯度是: 北緯30度。這是一條神奇獨特的緯線。中國的名優(yōu)茶,大部分產(chǎn)自北緯30度左右。
③氣候。
★茶葉種植的平均溫度: 18~25℃為最佳。
相對濕度: 70%~90%為最佳。
平均降水量: 1500mm~3000mm為最佳。
★均日照數(shù): 全年日照數(shù)不少于280天~320天為最佳。
④土壤。
茶葉生長喜好呈弱酸性,土質疏松,土層深厚,透氣排水性良好的土壤。
茶葉種植對土壤的要求是: PH值在4.5~6最為合適。
⑤ 散射光(漫射光)。
茶葉喜好散色光,漫射光,不喜歡強光。
一般海拔高的茶園,參天大樹將紫外線中的長波光已經(jīng)過濾掉,使短波的散漫光照射茶樹,非常有利于茶樹生長。
茶葉生長緯度是多少
在我國,滿足茶葉生長條件的產(chǎn)茶地區(qū)主要分布在西南、華南、江南、江北。
西南茶區(qū),主要是指云貴高原和四川,也是茶樹原產(chǎn)地中心。地形復雜,有些同緯度地區(qū)海拔高低懸殊,氣候差別很大,大部分地區(qū)均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熱。紅茶、綠茶、普洱茶都十分出名。
華南茶區(qū),主要由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等地區(qū)組成,區(qū)內水熱資源豐富,土壤肥沃,茶區(qū)土壤以磚紅壤為主,部分地區(qū)也有紅壤和黃壤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該區(qū)以生產(chǎn)紅茶、烏龍茶為主。
江南茶區(qū),主要是安徽、浙江、江蘇、湖南、湖北一代,這部分茶區(qū)主要以丘陵為主,種植的茶樹以灌木型為主,少數(shù)為小喬木型。黃山毛峰、武夷巖茶、西湖龍井等名茶均產(chǎn)于此。
江北茶區(qū),是我國最靠北的產(chǎn)茶區(qū),種植的是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茶樹,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茶樹品種均適宜綠茶生產(chǎn)。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茶樹有機質的積累,因此,所產(chǎn)綠茶具有香氣高、滋味濃、耐沖泡的特點,如信陽毛尖等。
茶葉最適合生茶的經(jīng)緯度
云南名茶重點四個字:看、觀、品、識
如何辨別普洱茶的好壞?
1、看干茶
優(yōu)質的普洱茶,干茶香氣豐富多變(菌子干香、中藥香、干桂圓香、干霉香等)。不管是生普還是熟普,都是條索完整、清晰、無異味的。
生普一般呈青綠色、墨綠色,熟普呈紅褐色、棕色,5年以上的熟普黑中泛紅,可以成為老茶。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通常顏色越純正,時間存放越久,香味就越濃郁,品質越好。
2、觀湯色
觀茶湯的重點是:看湯色是否明亮、無渾濁。優(yōu)質生普茶湯一般呈明黃色,熟普的茶湯紅濃明亮。
品質不好的普洱茶湯可能會有渾濁、不明亮的狀況,有的甚至發(fā)黑、發(fā)烏。
3、品滋味
生普茶湯清香,口感較為強烈,茶氣足,苦中帶澀,但卻回甘快而明顯。如果苦澀感一直散不去,那品質肯定不行。
熟普基本無苦澀感,入口醇厚、綿軟、生津自然。新茶有清香味,老茶有獨特的陳味。
4、識茶底
生普茶底以黃綠色為主,柔韌有彈性,有條有形。熟普茶底以棕褐色為主,因為工藝的原因,葉底一般比較瑣碎。
有人說:三分茶七分泡,也有的說:三分茶七分水,其實茶的口感與沖泡技巧、泡茶用水都是有很大關系的。
茶葉的緯度
這里面的28度指的是北緯28°,著名植物學家班克斯爵士認定的茶葉最佳種植緯度。28°黑茶,就來自這最神奇的黃金緯度。被稱為地球臍帶的28°,獨特地形造就土壤里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連綿的山地地貌為茶樹生長提供最佳環(huán)境;適宜的氣候養(yǎng)成茶葉極佳的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生物的多樣性保證了茶園生物自身功能的健全,茶葉天然無公害,有機無污染…
茶樹生長的緯度
亞熱帶低緯度山地季風氣候的典型植物是常綠闊葉林。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木蘭科和金縷梅科等是常綠闊葉林中的主要樹種。最適合種樟樹,茶樹,柑橘樹等等
檀香也叫檀香樹,是一種生長在低緯度赤道附近熱帶、亞熱帶的一種古老樹種,檀香樹在我們北方是不能種植的,因為檀香對溫度要求特別高。檀香的妙用在古國印度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檀香在中國的妙用也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是隨著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的。檀香的生長條件非??量蹋钸m宜的溫度在22-35度之間,低于20度就會休眠,零度左右就會死亡;pH值在5-6.5之間的微酸性土壤,并且是具有透氣性的沙質紅色土壤;必須在無大風和臺風的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像我們北方的5級風就能連根拔起;檀香的生長條件必須具備充沛的雨水,年降雨量在600-1600毫米,同時還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統(tǒng),檀香對雨澇比較敏感,如果有積水也會導致檀香樹死亡。檀香的主產(chǎn)國是印度、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國的夏威夷、斐濟島等近赤道的一些島國,在我們中國的廣東、云南等地也有少量種植。
中國茶葉最佳產(chǎn)區(qū)緯度
在中國境內,它橫貫整個大陸腹地,由西向東穿越西藏、四川、貴州、重慶、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九大省區(qū)。北緯30度上下波動5度覆蓋的地域,正是中國最優(yōu)質名茶的集中產(chǎn)區(qū)。傳統(tǒng)的中國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云霧茶,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全在這條緯度帶上及附近地區(qū)。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