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贊美茶葉的文章(關于茶的文章及古文)
關于茶的文章及古文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云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一位茶人說:好茶不是價格最高的茶,而是最適合自己的茶。茶和其他東西一樣,都有獨特的韻味,且品其味容易,但識其韻難。茶韻一直貫穿著飲茶的全過程,茶韻就是對茶的認識與理解。 曾幾何時,人們開始用價格衡量茶葉的好壞,動輒成千上萬一斤的茶葉才被稱為好茶。品茶不再品的是茶的真味,而是茶的價格。金駿眉不能不說是好茶,曾被稱為茶葉界的一個傳奇,一出市場就打上動輒上萬元的價格標簽,短短幾年就在市場取得巨大成功。但是,從2005年到現(xiàn)在,金駿眉已經(jīng)從天之驕子變成了一場混戰(zhàn)。追捧金駿眉的人在它炫目的光環(huán)下忽略了茶韻,所以金駿眉泡沫快速破滅。 茶韻是一種對茶良好的感覺,是一種對茶了解后引發(fā)的喜愛。要保證給人以最好的感覺,并不完全取決于茶的好壞,好茶通常來說能給人不錯的感覺,但要達到完美的好感,須符合四種美,首先茶要美;其次水也要美;水美還不夠,茶具也要有講究;最后,還要看人的心境。 一般的老百姓,其實只要是茶葉不會變質,茶味不是很苦也不是很澀,所謂煙酒各有特色,只要喜歡或適合自己就算好茶。 茶,是低調質樸的飲料,沒有華麗的外表,沒有甜膩的香氣,但它卻是“健康的良藥,是生活的享受。愿茶企做質樸好茶,讓中國老百姓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好茶。
關于茶的古文有哪些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關于茶文化的古詩詞
從從容容一杯酒, 平平淡淡一杯茶。
細雨朦朧小石橋, 春風蕩漾小竹筏。
夜無明月花獨舞, 腹有詩書氣自華。
關于茶的古詩,文言文
現(xiàn)代文與文言文對譯:“謝謝”文言詞語可以用“拜”。
“你”文言詞語可以用“爾”。“送”文言詞語可以用“賞”。“我”文言詞語可以用“吾”?!安琛蔽难栽~語可以用“荈”。“謝謝你送我的茶”用文言文可以這么說:拜爾賞吾荈也。關于茶的文章及古文名句
1、《滿庭芳 茶》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zhàn)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2、《啜茶示兒輩》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圍坐團欒且勿嘩,飯余共舉此甌茶。麤知道義死無憾,已迫耄期生有涯。小圃花光還滿眼,高城漏鼓不停撾。閑人一笑真當勉,小榼何妨問酒家。
3、《茶磨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楚匠斲山骨,折檀為轉臍。乾坤人力內,日月蟻行迷。吐雪夸春茗,堆云憶舊溪。北歸唯此急,藥臼不須擠。
4、《茶谷閑步》
年代: 宋 作者: 張镃
自攜折腳鐺,煮芽仍帶葉。客至請渠嘗,俗塵消曠劫。
5、《茶中雜詠·茶塢》
年代: 唐 作者: 皮日休
閑尋堯氏山,遂入深深塢。種荈已成園,栽葭寧記畝。石洼泉似掬,巖罅云如縷。好是夏初時,白花滿煙雨。
與茶有關的古文
說茶
陳漱渝
①在中國,幾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話講得明白:“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說:“我不知道戒了茶還怎樣活著,和干嗎活著?”】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喝茶有學問,種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講究,而且其中還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經(jīng)濟、文學、美學、植物等方面的知識。茶葉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緜髡f中的神農氏親嘗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虧喝茶才解了毒。這件事在漢代《淮南子》一書中即有記載。到了晉代,喝茶蔚然成風,唐代則成為喝茶的鼎盛期,出現(xiàn)了茶圣陸羽撰寫的《茶經(jīng)》,這部書距離今天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而茶樹在我國有一個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過程,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發(fā)現(xiàn)了野生大茶樹,據(jù)說云南鎮(zhèn)沅縣千家寨的一株茶樹,樹齡有2700年?!吭谶@段漫長的歲月中,有關茶的詩文、書畫、歌舞不勝枚舉。
③弘揚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類社會趨于和諧??茖W飲茶,藝術品茶,不僅可以解渴、提神,還能“凈化心靈”。
④喝茶其實是在練內功,使人內心變得寧靜。人們在喝酒時往往觥籌交錯,你勸我推,那種喧囂之形、張揚之態(tài),容易讓人亂了心性。而品茶時神清氣爽,心氣平靜,樂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來。
⑤喝茶有助于養(yǎng)成簡樸的品質。古代雖然有“茶貢”,但茶不是權貴的專寵,而是尋常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廣東、揚州等地到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茶館,人們在其中。一杯清茶,一碟茶點,就是一種生活的享受??箲?zhàn)時期昆明的西南聯(lián)大,宿舍少桌椅,圖書館缺座位,很多學生就在茶館里“窮泡”。他們有些論文、著作就是在茶館誕生的?,F(xiàn)在每年春節(jié)政府舉行團拜,也是清茶一杯,縱談國事,呈現(xiàn)出一股廉政清風。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數(shù)盅清茶,幾碟茶點,推心置腹,氣氛溫馨,可以化解矛盾,增進緣分。在舊中國,一些地方的人發(fā)生沖突,常到茶館“吃講茶”?!爸v”就是評理。沖突雙方各自陳述立場,中間人調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頓時化干戈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葉充當?shù)木褪侵型馕幕涣鞯挠押檬拐?。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明代鄭和下西洋,把茶葉作為國禮贈送友邦,增進了國與國的友誼。1607年,英屬東印度公司從澳門、廈門、嶺南收購茶葉,銷往歐美各地,形成了當今各國獨具特色的茶文化,體現(xiàn)出文化的多樣性和融合性。當今全世界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超過20億人飲茶,人均每年茶葉的消費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愛爾蘭、英國、科威特。茶葉作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遠。
關于茶的文章及古文有哪些
用文言文可以說:品茗、品茶、飲茶。
關于茶的古詩詞
也可以清心,啜一口,
聽得到泉的清音,可以清心也。
嗅一下,有春天晨露的甘冽,
以清心也可,淡綠透明,
哪里來這般澄澈。清心也可以,
心中氤氳,是日夕的山氣迷離。
心也可以清,琴弦顫響,
是誰在撥動泠泠。
二、墨水瓶——茶壺
作者:佚名
寫兩種人,平凡的外表,
難以捉摸的脾氣,沒人愿意親近。
人們遵循著近墨者黑的古訓,墨水是他的心血,
知識是他的結晶。直到有一天嘔盡,
才無聲無息的逝去,羊脂白玉般的相貌
更兼沒有一絲棱角,贏得了人們的贊賞。
從此青云直上,裝賄賂這種餃子的時候,
他心里有數(shù),為別人服務的時候,
總是難得糊涂。似乎滿肚子水平,
嘴邊經(jīng)常掛著,水一樣大量的普通的真理。
三、茶壺
作者:佚名
我的哀愁
是一個小巧玲瓏的茶壺
茶壺在蒼穹下噗嗤——噗嗤
昨日
氤氳繚繞
今朝
晴空萬里
四、一壺茶的時光
作者:佚名
泡一壺茶,獨自品嘗。
眼里的神色,沒有憂傷,
心情,是那么爽朗舒暢。
飲著茶,看著窗外,
風景是另一番氣象。
不管是雨天,還是艷陽,
歲月就是如此平常。
我明白,一壺茶的時光
色彩斑斕,氣味芬芳,
但會平淡短暫,因為生活就是這樣。
五、茶壺
作者:毛宏
整整一下午,我面對茶壺
沉默得像水中一片茶葉
還有發(fā)紅的原湯
曾經(jīng),在古老的河流
大院人家,茶壺盛裝
太多氣息,從清明時節(jié)
旗袍、油紙傘;
從古橋之下
小船川流不息
太多靈感,太多詩情畫意
對茶的贊美的古文
1、唐代:張籍《夏日閑居》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后天。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
2、唐代:曹鄴《故人寄茶》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碧沈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shù)朝詩思清。月馀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3、唐代:劉禹錫《嘗茶》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古代關于茶文化的詩
比起茶,李白更喜酒,他筆下關于茶的詩作不多,倒是其他詩人更喜茶,詩作如下: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唐代:李白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馀興,長吟播諸天。
《一七令·茶》
唐代:元稹
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琴茶》
唐代: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自拋官后春多夢,不讀書來老更閑。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常相伴,難道吾今無往還?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關于茶的文章及古文閱讀
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茶的飲用歷史幾乎和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同步,中國人發(fā)現(xiàn)和使用茶的歷史由來以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神農氏時期,想要了解中華茶文化,認知“茶”字的變遷就是一個捷徑,就像這個問題問的:茶在古漢語中有什么別稱?
了解茶在中國文化當中的歷史脈絡,有助于我們更加快速的了解茶文化,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知茶給我們帶來的利好。知名茶文化學者、資深茶文化傳播者、@茶葉地理 主筆地理君來解析一下這個問題:
茶字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在茶字出現(xiàn)之前,”茶“有哪些名稱?
在古漢語中”茶“有哪些別稱?
茶在文化傳播當中的意義和影響力是怎樣的?
要了解茶在古漢語中的別稱,我們必須要追溯到源頭,從歷史文獻當中,對于茶的記載開始,探尋出茶文化的脈絡。首先,我們需要知曉,茶字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元代趙原畫《陸羽烹茶圖》
”茶“字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要搞清楚”茶“字最早出現(xiàn)的時間,我們需要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葉百科全書《茶經(jīng)》,自從中唐時期的陸羽著完《茶經(jīng)》,并開始在唐朝流行以后,”茶“才作為通用名稱,有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含義。那么,《茶經(jīng)》里面是怎樣記述”茶“字的由來呢?
在陸羽《茶經(jīng)》一之源的注解中說:茶…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注曰從草當作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從木當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茶,其字出爾雅。
這段話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也就是說,在陸羽寫作《茶經(jīng)》的時候,描述“茶”這種植物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而據(jù)陸羽《茶經(jīng)》注釋可知:“茶”字出自唐玄宗時的《開元文字音義》,但在當時,茶還有如上圖所示的三種不同的寫法,而到后來陸羽直接在”荼“字的基礎上減了一筆,在《茶經(jīng)》里面全部采用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茶”字,可以說,是從《茶經(jīng)》開始,“茶”字的形、音、義才得以確立。
因此,我們目前已知的資料表明,唐代陸羽《茶經(jīng)》的撰寫及流行開始,“茶”開始成為通用的名稱。以致于宋代梅堯臣寫詩稱贊說: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鲎浴洞雾嵑陀朗鍑L新茶雜言》
然而,在“茶”字出現(xiàn)之前,在歷史文獻當中,能夠表示“茶”含義的文字有很多,在“茶”統(tǒng)一以前,究竟有多少字可以指代茶呢?
茶字出現(xiàn)之前,有多少字是指代“茶”的?
其實,這個問題,《茶經(jīng)》里面也給到了我們答案,在《茶經(jīng)》一之源當中就有了詳細的說明: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恫杞?jīng)》百川學海本
連帶上面提到的(木茶)和荼,在唐代陸羽之前,茶字就有這七種寫法,實際上,這不僅是茶字的七種寫法,也是唐代不同地域對茶的稱呼,接下來,地理君就和大家一一說說這些指代茶的字的來龍去脈。
最早出現(xiàn)的:荼
這七個字里面,最早出現(xiàn)的字是“荼”,字出《神農本草經(jīng)》:
“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但是,《神農本草經(jīng)》是否是神農氏所作,目前仍存有較大的爭議。但是荼作為指代茶的含義,在古書當中,出現(xiàn)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在《茶經(jīng)》七之事里有了多條引用:
《神農食經(jīng)》: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周公《爾雅》:槚,苦荼?!稄V雅》云: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欲煮茗飲……
較早出現(xiàn),作意義延伸或解釋用的字:槚、茗
在上面的引用當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用來解釋荼的意思時,用到了兩個字:槚和茗,并且在相關的解釋里面,“槚”字懷疑是不同地區(qū)方言的不同,作為發(fā)音與“茶”相近的說法而出現(xiàn)的異體字,當然,也有可能是“茶”是“槚”的異體字也有可能,只是在寫法上槚不如茶更為簡單;
而關于茗,這個說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并且常常茗和茶一起使用,叫作茗茶。從現(xiàn)在的含義來講,二者幾乎是通用,含義一致,而在歷史記載當中,有“早采為茶,晚采為茗”的說法。
《茶經(jīng)》原文影印版關于茶的記載
曾經(jīng)應用最廣泛:荈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曾經(jīng)應用最廣泛的字不應該是茗嗎?你看到現(xiàn)在都還在用,其實不是,在晉代甚至是在唐代以前,所有表達茶的含義的字當中,應用最廣泛的字是荈。為什么這么說呢?
在西晉時期,杜育(又作杜毓)寫了一篇《荈賦》,全文僅有140余字,卻寫到了茶的方方面面,在陸羽《茶經(jīng)》里面,先后引用加引注就有五次之多,這篇文章可謂是到目前為止寫茶最經(jīng)典、最精煉的文字,并且文章當中還出現(xiàn)了在茶文化史上的多個第一,這個具體的內容,可以去學習@茶葉地理 的專欄《細說〈茶經(jīng)〉:茶圣陸羽的品茶智慧》,在這里就不展開來敘述了。
并且,荈字也經(jīng)常和“荼”、“茶”、“詫”連起來用,比如司馬相如《凡將篇》中就提到“荈詫”,而在晉代左思《嬌女》詩中就有“心為茶荈劇”,孫楚歌“姜、桂、茶荈出巴蜀”等等。而這些引用當中,陸羽把原文的“荼”統(tǒng)一改成了“茶”,所以,我們今天看《茶經(jīng)》時會發(fā)現(xiàn),全書“茶”字最多。
蜀地方言:蔎
《茶經(jīng)》七之事引用《方言》中的記載:蜀西南人謂荼曰蔎。意思是蜀地西南部的人把茶叫做蔎。這顯然是地方方言了。
同音異體字:詫、(木茶)
其實,茶經(jīng)引文里有提到,但是并沒有單獨列出來的字還有這兩個:(木茶),這個是在區(qū)別茶是作為草本還是木本的時候用到的一個字,現(xiàn)在電腦里打不出來這個字,只能用括號來表示;
詫也是指代茶的一個異體字,在司馬相如的《凡將篇》里就將“荈詫”并列,一是為了解釋清楚,二來也是因為“詫”有指代茶的含義。
那么,除了這些指代茶的含義以外,在古代漢語中,還有哪些別稱也是指代茶的含義呢?
古代漢語中,“茶”有哪些別稱?
在古代漢語中,隨著人們對于茶認知的加深,尤其是在陸羽《茶經(jīng)》流行起來以來,越來越多的文人墨客愛上了喝茶,以至于在《茶經(jīng)》之后的唐代形成了“比屋皆飲”的盛況,而茶也成了既是“琴棋書畫詩酒茶”風雅之事,又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必需的“跨界元素”,因此,圍繞茶和喝茶,在文人的演繹里,茶就有了諸多的別稱。接下來,地理君就為你一一說明。
傳世名畫當中有很多再現(xiàn)了飲茶的場景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茶這一既是物質又是通靈之物的妙草,成為歷朝歷代文人茶友稱頌的對象,而圍繞品茶、煮茶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文賦。于是就有了這些琳瑯滿目的茶的代稱:
甘露、酪奴、水厄、翹英、靈草、藍英、綠華、流華、玉蕊、愁草、嘉草、葉嘉、清友、瑤草、仙掌、晚甘侯、王孫草、瑞草魁、滌煩子、余甘氏、不夜侯、冷面草、苦口師、嘉木英、紫云腴、白云英、離鄉(xiāng)草、云霧草、玉川先生、龍芽鳳草。
這些代稱當中,有些我們較為熟悉,而有些說法如果不加解釋,還有些令人費解,但不管是哪一種代稱,都指向茶的美好以及飲茶帶給人的非同一般的飲茶體驗。
甘露:描述茶的美味如同甘甜的露珠,指代茶的美好滋味。
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出自(劉宋)《宋錄》
酪奴:實際上在《茶經(jīng)》里講到的,茶不會比乳酪差,但在南北朝時期,人們認為茶要比乳酪差一些,所以才稱酪奴。
惟茗不中,與酪作奴。——出自(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水厄:沉溺于茶中不能自拔,于是就成了別人口中的好水厄。
時給事中劉縞,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彭城王謂縞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倉頭水厄?!鲎裕ū蔽海钚f之《洛陽伽藍記》
唐代茶宴盛況
翹英:指采茶時的茶芽的狀態(tài),新生的茶芽尖翹挺拔。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為嘉客?!鲎裕ㄌ疲﹦⒂礤a《西山蘭若試茶歌》
靈草:指代茶的奇妙功效,在古漢語中指代茶的功效的精妙比語不勝枚舉,靈草之說在唐代尤其盛行。
天賦識靈草,自然鐘野姿。——出自(唐)陸龜蒙《茶人》
藍英:茶是茶人的最愛,怎么描述都不嫌多,詩人恨不得把所有的好詞都給茶用上。
時于浪花里,并下藍英末。——出自(唐)陸龜蒙《煮茶》
綠華:由茶的顏色入手,直接描寫茶蘊含的精華之義。
昨日斗煙粒,今朝貯綠華?!鲎裕ㄌ疲╆扆斆伞恫杌k》
書法家顏真卿是陸羽的恩人,也是好茶之人。
流華:在茶的描寫方面,受茶圣陸羽及其《茶經(jīng)》的影響,茶的精華是歷代文人墨客推崇的。
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原?!鲎裕ㄌ疲╊佌媲洹段逖栽乱古杪?lián)句》
玉蕊:在過去采芽心尚未普及之前,文人們就開始偏愛初生的嫩芽了,這種“偏愛”原料細嫩的茶品傾向,在今天達到了極致。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鲎裕ㄌ疲﹨螏r《大云寺茶詩》
愁草:在唐代,茶作為草本還是木本的說法并未統(tǒng)一,很多說法中仍是將茶作為草類,因此,出現(xiàn)了各種草。畢竟唐代也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分類詳盡的植物學。
乳竇濺濺通石脈,濾塵愁草春光色?!鲎裕ㄌ疲赝ン蕖段髁甑朗坎韪琛?/p>
晚甘侯:將飲茶后的體感體驗作為茶的代稱,也很常見。
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齋閣?!鲎裕ㄌ疲O樵《送茶與焦刑部書》
王孫草:在文人墨客眼中,茶是可以通仙靈的神草,自然可以睥睨王孫,稱呼為王孫草自然是一點兒也不過分。
借問王孫草,何時放碗花?!鲎裕ㄌ疲┗矢θ健端完戻櫇u棲霞寺采茶》
瑞草魁:茶是所有好的草里面的老大。
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鲎裕ㄌ疲┒拍痢额}茶山》
唐代的飲茶風俗
滌煩子:茶最重要的功效就是可以蕩盡煩惱和憂愁。
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出自(唐)施肩吾
余甘氏:一碗茶吃罷,回味無窮,甘醇爽口。茶重回甘從古代就開始了。
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
——出自(五代)胡嶠《飛龍澗飲茶》
不夜侯:茶喝多了讓人睡不著,古人也有這么認為的。喝茶提神,由此可見一斑,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斑。
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鲎裕ㄎ宕┖鷯讹w龍澗飲茶》
冷面草:和宋代的點茶法有關,研磨成粉,點白如花,自然有人喜歡暖色有人喜歡冷色,因此,這冷面草倒也稀奇。
此物面目嚴冷,了無和美之態(tài),可謂冷面草也?!鲎裕ㄋ危┨諛b《清異錄》
甘心氏、苦口師:不苦不澀不是好茶,吃茶的時代,茶入口當然是先來苦味,苦過之后,回甘才更迅猛。
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鲎裕ㄋ危┨諛b《清異錄》
茶是文人雅士生活的標配。
嘉木英:草木精華。
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鲎裕ㄋ危┣赜^《詠茶》
紫云腴:陸放翁吃的這茶非同凡響,睡個午覺的工夫,就被這茶香給引醒了。
小醉初消日未晡,幽窗催破紫云腴?!鲎裕ㄋ危╆懹巍稌兣P聞碾茶》
玉川先生:玉川子,盧仝的向往,茶人的神往,茶的代稱。
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出自(宋)蘇易簡《文房四譜》
龍芽鳳草:茶自從成了貢品,得到了皇帝的贊賞,龍團鳳餅的源頭,自然是龍芽鳳草了。
湯怕老,緩煮龍芽鳳草。——出自(宋)吳潛《遏金門·和韻賦茶》
嘉草:甭管是何種草,寫成好草的占了大部分,從陸羽的《茶經(jīng)》開始,茶就和所有的好詞兒連在了一起。
靈山不可見,嘉草何由啜。
——出自(宋)王安石《試茗泉》
傳世名畫中有很多飲茶圖景
葉嘉:大文豪蘇東坡用倒裝詞的方式,賦予了茶特殊的意義,葉子是好的茶,茶是好的葉子。
文中以物擬人,寓意茶為葉嘉?!鲎裕ㄋ危┨K軾《葉嘉傳》
清友:以茶為友,古已有之。
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出自(宋)蘇易簡《文房四譜》
瑤草:茶不僅是地上的靈藥,更是天上的神草。
不與世人嘗,瑤草自年年?!鲎裕ㄔ┠呱骸洱堥T茶屋圖》
仙掌:采摘的茶青標準不同,形象自然也不一致,今有太平猴魁,古有玉泉仙掌。
閑與故人池上語,摘將仙掌試清泉。——出自(明)袁宏道《玉泉寺》
白云英:白云生處的精華,從古到今對茶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都十分注重,所謂高山云霧出好茶,今天我們可以講出更多事實證據(jù),古人不講證據(jù),看著云山霧罩,那定是有神仙了。
雁頂新茶味更清,仙人采下白云英。——出自(明)朱諫《雁山茶詩》
離鄉(xiāng)草:從大紅袍的典故而起,茶的味道,叫人想家。
茶初山則香,俗呼離鄉(xiāng)草。——出自(清)《崇陽縣志》
云霧草:這個不用多講,高山云霧之中,神仙采茶之境。
千年云霧草,早春松蘿芽?!鲎裕ㄇ澹﹨羌渭o《送汪左嚴歸新安》
如此多的代稱,是不是看起來有點兒懵?其實呢,這也不一定是古漢語中指代茶的全部,只是這些被人們找出來、傳誦較多而已。
透過這些花樣繁多、角度各不相同的茶的代稱,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茶文化之所以能夠廣泛傳播,不僅延傳幾千年,經(jīng)久不不衰,還遠渡重洋,影響世界,成為悄悄的改變世界的一股東方力量,那么,茶在文化傳播當中,究竟起了什么樣的作用呢?
唐代宮廷茶宴圖
茶在文化傳播當中的意義和影響力是怎樣的?
茶文化既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現(xiàn)代文化當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從古代的絲綢之路開始,茶就通過陸上、海上等多個途徑,遠播西方,在16、17世紀在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地相繼掀起了飲茶的熱潮,直到后來18世紀,惡名詔著的羅伯特福瓊從中國偷走茶樹,通過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斯里蘭卡等地種植成功,中國茶的專有優(yōu)勢才一步步喪失。
茶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歷程中,既是文人墨客附庸風雅的“玩物”,也是平民百姓居家生活的“必需”,更是中國在封建社會對外貿易中獲得貿易順差的重要經(jīng)濟作物,是帝王將相奢侈生活消費的必需。
茶文化亦俗亦雅,所有這些都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的推崇和歌頌密切相關,應該說茶啟迪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強健的身體,而文人雅士又通過詩文進一步推薦了茶文化,促成了茶業(yè)繁榮和茶文化的興盛。
很多文人墨客都是品茶高手。
說點兒題外話:
茶是目前人們公認的健康飲料,可以給人類帶來健康,當前隨著人們對于茶研究的加深和茶文化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喝茶、推廣茶文化,對于在古代歷史長河中留下的關于茶的印記,一方面我們要客觀地理解文人將茶入詩文的歷史背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清晰地理解作者寫茶時的社會背景和表達心態(tài),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去偽存真的思辨意識,來區(qū)別對待古人對于茶的種種描述和記載,借助于現(xiàn)代科學手段的研究和發(fā)現(xiàn),更加理性客觀地認知茶的價值。
綜上所述,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文化大山之中,有著太多的文化精髓,也不可避免地有著一些不適合今天環(huán)境的說法和觀點,我們需要秉持批判著繼承的原則,讓真正的文化發(fā)揚光大。關于茶,關于中國傳統(tǒng)的茶文化,@茶葉地理 愿在文化傳播的層面盡一點兒綿薄之力,如果這篇答案你覺得還不錯,就給我們點個贊吧!想要學習更多茶文化知識,關注@茶葉地理,收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