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匙的茶葉(茶則與茶匙)
茶則與茶匙
奉茶:
奉茶,即獻茗。
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客戶來訪時馬上奉茶。奉茶前應(yīng)先請教客人的喜好,如有點心招待,應(yīng)先將點心端出,再奉茶。
俗話說:酒滿茶半。奉茶時應(yīng)注意:茶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為宜。水溫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同時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端出的茶色要均勻,并要配合茶盤端出,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邊緣,將點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將茶杯擺在點心右邊。上茶時應(yīng)向在座的人說聲“對不起”,再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并說:“這是您的茶,請慢用!”
奉茶時應(yīng)依職位的高低順序先端給職位高的客人,再依職位高低端給自己公司的同仁。
以咖啡或紅茶待客時,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著客人的右邊,此外要替每位客人準(zhǔn)備一包砂糖和奶精,將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敬茶:
敬茶是我國自古就有的民俗,文人將茶端至客人面前獻與客人,以示對客人的敬意,敬客斟茶通常以斟半杯為禮貌,俗稱“茶七酒八”;有的地方則流行三道茶儀式。
敬茶步驟大致有如下幾點。
首先,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葉,主動介紹該茶的品種特點,客人則依次傳遞嗅賞。
其次,溫壺:先將開水沖入空壺,使壺體溫?zé)帷H缓髮⑺谷敫鞣N茶盤中。
接著,裝茶:用茶匙向空壺內(nèi)裝入茶葉,通常按照茶葉的品種決定投放量。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淆影響茶葉的品質(zhì)。
然后,請茶:茶杯應(yīng)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請客人喝茶,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并用雙手奉上。當(dāng)賓主邊談邊飲時,要及時添加熱水,體現(xiàn)對賓客的敬重??腿藙t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飲”姿態(tài)。
還有,續(xù)茶:往高杯中續(xù)茶水時,左手的小指和無名指夾住高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側(cè)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體現(xiàn)舉止的文雅。
最后,茶藝:表演茶道技藝,已經(jīng)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比如中國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種,有其嚴格的操作程序。
茶匙與湯匙
肉和匙柄的讀音是chí ròu hé chí bǐng。
匙[chí]漢字
(形聲。字從匕( bǐ),從是,是亦聲?!柏啊奔础罢{(diào)羹”?!笆恰币鉃椤罢龑Α薄ⅰ皩?zhǔn)”?!笆恰迸c“匕”聯(lián)合起來表示“把調(diào)羹對準(zhǔn)嘴部”。本義:小型的勺子。說明:后來的茶匙、湯匙,即由“調(diào)羹”演變而來)。后來指開鎖的一種用具。
康熙字典【子集下】【匕字部】匙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9《唐韻》是支切《集韻》《韻會》常支切《正韻》辰之切,?是平聲?!墩f文》匕也。從匕,是聲。《蔡襄茶錄》茶匙要擊拂有力。又鑰匙?!饵S庭經(jīng)》玉匙金鑰常完堅。又通作鍉?!夺釢h·隗囂傳》侍奉盤錯鍉,割牲而盟?!都崱坊蜃?,亦作?。
茶匙和茶則
1、匙置
用來放置茶匙和茶夾,材質(zhì)可以是陶瓷、竹木、石頭或塑料。
2、茶匙
又稱茶扒,因外形像湯匙而得名,主要作用是挖取茶壺內(nèi)泡過的茶葉。
3、茶夾
又稱茶筷,是溫杯洗杯時所用的茶具。
4、茶海
又名茶盅,公道杯。茶壺內(nèi)的茶水和茶葉的接觸程度會影響茶水的顏色,因此如果從茶壺內(nèi)直接倒出茶水,就會濃淡不均。公道杯就是來解決這一問題的。
5、茶盤
茶盤的材質(zhì)和款式多樣,挑選時要選擇平整的盤底,茶杯才站得穩(wěn);茶盤的邊要淺、顏色要白,因為深色茶盤易藏污納垢不方便清理。
6、茶壺
常見的材質(zhì)有陶、瓷、紫砂、玻璃或石制,最普及的當(dāng)屬紫砂陶瓷類茶壺,陶壺質(zhì)地細密透氣性好,導(dǎo)熱慢、保溫性好。
7、茶則
茶則的作用是把茶葉加入茶壺中,常見的材質(zhì)為竹制,竹子對半剖開后,再把前端斜切并磨成易盛放茶葉的形狀。
8、燒水壺
燒水壺的材質(zhì)多樣,常見有鐵質(zhì)、陶制、不銹鋼、電水壺或快煮壺等。
9、杯托
杯托是放在桌上,專門用來盛放杯子用的,相當(dāng)于杯墊的作用,避免茶杯直接放于桌面留下茶漬。
10、品茗杯
用來品茶和賞茶色用的,大多為白瓷、紫砂或玻璃材質(zhì),一般為單獨一人使用,一杯只有一口。
茶則與茶匙的區(qū)別
茶道六君子,指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則、茶桶。
有些版本把茶撥也歸入“六君子”,這也是沒錯的。茶撥就是茶匙,也有人叫渣匙。只是叫法不同,無需在意,只需要把它的功用弄明白就行了。
茶匙
又稱“茶勺 ”,形狀像湯匙所以稱為茶匙。
從外形來看,茶匙狀如湯匙,容易讓人誤解是用來舀茶湯的,殊不知走了“想當(dāng)然”的誤區(qū)。
茶匙,主要用來將茶葉從茶則或者茶荷撥入茶壺中,所以也被稱為茶撥;或者在沖泡了茶葉之后,變得肥大的茶葉堵塞壺口時,用手挖茶不方便不衛(wèi)生,也用茶匙將廢茶葉挖取出來,所以也有人稱其為渣匙。
因而,茶匙有三種叫法,其一便是茶匙,其二叫茶撥,其三叫渣匙。
茶則與茶匙怎么使用
茶漏
01,茶漏的作用是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dǎo)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是沒有濾網(wǎng)的。
▲茶漏使用方法
而茶濾帶有濾網(wǎng),一般是架在公道杯上,用來在沖泡中濾去茶渣,分離茶與茶湯。
茶針
02,這條謠言可以說是非常有迷惑性了。六君子里的茶針,與撬茶用的茶針還真是同名同姓沒區(qū)別。
茶針使用方法
但屬于六君子的茶針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nèi)網(wǎng),以保持水流暢通,當(dāng)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故又名茶通。
且六君子里的茶針多為竹、木制成,不像撬茶用的茶針一般是金屬材質(zhì)。
撬茶用的茶針
茶撥
03,茶撥又叫茶則,我們需要利用它來將茶盒中的茶葉撥到茶壺或蓋碗中。
▲茶撥使用方法
另外,在正規(guī)的品鑒現(xiàn)場,茶則可以用來將葉底挑出,供在坐者觀察茶葉。
茶匙
04,茶匙又叫茶勺,主要用于盛茶,散裝茶可用茶勺盛入茶壺或蓋碗中。
茶匙使用方法
在我們?nèi)〔钑r,用茶匙伸入茶葉罐中去取茶葉,既避免了手直接抓取,同時也可以衡量茶葉用量,確保投茶適量。
茶夾
05,茶夾使用方法
茶夾常用于挾著茶杯洗杯,一來避免茶碗燙手,二來避免手污染了茶碗。
茶筒
06,茶筒用途就像筆筒一樣,只不過筆筒是用來放筆的,而茶筒則用來放茶藝用品。
茶則和茶匙的區(qū)別圖片
在蓋碗沖泡中茶具有哪些:茶盤、茶荷、茶則、茶匙、茶針、茶巾、茶漏、茶夾、公道杯、茶導(dǎo)、茶寵、品茗杯、聞香杯、蓋碗。
使用蓋碗泡茶,能夠使茶葉沉積于底,注水時茶葉翻滾,易于泡出茶汁。在禮節(jié)上也有“端茶敬客”的作用。
使用公道杯,一來可以保證茶席桌面清凈,特別是在使用蓋碗的時候,公道杯顯得必不可少,二來,使用茶壺泡茶時,茶水倒入杯子時容易出現(xiàn)前面的茶水淡,后面茶水濃的現(xiàn)象。而公道杯在此時,就起到了很關(guān)鍵的作用。
茶荷茶匙
茶器“四劍客”:茶則、茶斗、茶匙、茶荷
茶則:茶道六用之一,量器的一種。在茶道中,把茶從茶罐取出置于茶荷或茶壺時,需要用茶則來量取。
茶匙:一種細長的小耙子,用于將茶葉由茶則撥入壺中。
茶則與茶匙茶撥
功夫茶的用茶叉來代替用手去端杯。
茶叉并不是茶道里的一種。一套茶道有6種,分別為:茶則、茶匙、茶漏、茶針、茶夾、茶筒。
茶則:是用來量取茶葉的,即從茶葉罐中取茶的工具。
茶匙:用來向茶壺或者蓋碗中撥倒茶葉。
茶漏:向壺中投放茶葉時,放在壺口,防止 茶葉外漏。
茶針:用來疏通壺嘴。
茶夾:溫杯時用來夾取品茗杯和聞香杯。
茶筒:用來盛放以上5種茶具的容器。
什么是茶匙
1茶匙=5ml 1湯匙=15ml 或者 1湯匙=20ml,主流的西方度量有兩個標(biāo)準(zhǔn),好的食譜會告訴你它用的是哪個。如果沒有注明,通常是15ml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