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殺青后要暴曬嗎(茶葉殺青溫度過高)
茶葉殺青溫度過高
茶葉殺青的溫度是200~260℃。
殺青顧名思義就是破壞鮮葉的組織,殺青過程即采取高溫措施,使鮮葉內含物迅速地轉化,茶青得當,則可以形成茶葉的關鍵品質,而殺青不到位,則茶葉有澀味,但如果溫度過高,又會使茶葉變焦。
炒青,是指在制作茶葉的過程中利用微火在鍋中使茶葉萎凋的手法,通過人工的揉捻令茶葉水分快速蒸發(fā),阻斷了茶葉發(fā)酵的過程,并使茶汁的精華完全保留的工序。炒青是制茶史上一個大的飛躍。
1、適當高溫,先高后低
炒青過程中,葉溫升高,酶促活動迅速增強,在酶的最適宜活動溫度20-45度范圍內,溫度每升高10度,酶活動性增加一倍。
2、悶炒為主,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悶炒能使炒青葉充分吸收鍋的輻射熱能,也利用了葉間的水蒸氣熱能,升溫快,受熱均勻,在三、四分鐘內達到葉溫70度以上,揚炒須要五六分鐘。
3、快速短時,程度稍輕
炒青中采用適當高溫和悶炒為主的方法。炒青葉在鍋中升溫快,三、四分鐘葉溫可達70度以上,制止了酶促作用。
4、掌握適當的投葉量
投葉量太多,炒青葉溫升慢,翻動不均勻,易繼續(xù)紅變,產生浸潤狀褐紅色,品質下降;投葉量太少,炒青葉不能悶炒,失水多,葉子部分不能翻炒,易焦灼,生產效率低。
5、根據不同的做青葉掌握炒青
(1)發(fā)酵程度
發(fā)酵程度適當的鮮葉,一般含水量較少,葉尖略干枯,易于焦灼,炒青應稍低溫,多悶熱,以保持適量水份;發(fā)酵不足的應適當高溫,悶炒結合揚炒,以散發(fā)水份與青氣,炒青程度充足。
(2)品種
香氣高強,葉張薄黃的品種,如黃旦、本山,炒青溫度宜稍低,炒青程度略輕,但應及時揉捻和烘焙,青味濃強的肥厚品種,如大葉烏龍等宜適當高溫揚炒,程度充足。
(3)季節(jié)
春茶宜適當高溫和炒青充足;夏暑茶鍋溫可稍低,程序充足,以防在高溫氣候下,繼續(xù)發(fā)酵變色,秋茶可低鍋溫悶炒保水,程度稍輕一些。
(4)嫩度
成熟度高的做青葉,纖維素多,含水量少,宜低溫悶炒為主,程度略輕,較細嫩的做青葉,含水量多,多酚類物質多,應適當高溫揚炒,程度充足。以散失較多水份,便于揉捻,同時可減少苦澀味。
6、根據不同的炒青機具掌握炒青
不同的炒青機具,由于性能不同,為達到適當的失水程度,要注意掌握相應的操作方法。
茶葉高溫殺青和低溫殺青的區(qū)別
鮮葉—萎調—揉捻—發(fā)酵—干燥—包裝—紅茶成品;但是成品紅茶的色、香、味、型和葉底質量不一,造成每批茶的質量都有差別,特別是茶鮮葉產量大時,加工不及時,造成茶鮮葉的損壞,制不出優(yōu)質的紅茶,公開了一種紅茶的加工方法,該方法的流程主要包括:茶葉做青—分級—揉捻—發(fā)酵—殺青—造型—低溫烘焙—提凈工序;該方法中引入了殺青工序,通過殺青可以使發(fā)酵好的茶葉的色澤質量及內在的品質得以提高。
茶葉殺青溫度對茶葉的影響
茶葉烘干一般正常溫度100~150°
茶葉殺青溫度過高會不香嗎
綠茶炒干后顏色不好炒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和加工工藝有直接關系。
一般情況下,炒綠茶的時候,先把炒好的綠茶的鐵鍋燒到鍋紅,然后就可以把新鮮的綠茶放進鍋里快速翻炒了。如果此時火力不足或者溫度不合適,會使茶葉變焦或者變黃,使炒出來的綠茶不綠。
家里炒綠茶,只能高溫炒三分鐘左右。炒太久會讓鍋里的茶變色,炒出來的茶變綠。綠茶炒制時,需要雙手帶手套反復搓揉壺中的茶葉。如果搓力過小,會影響炒出來的綠茶的色澤,但是搓力過大,茶就會被壓碎。
將新鮮茶葉在鍋中揉捻后,用小火煸制。這時鍋的溫度在90~100度左右。如果鍋的溫度過低或過高,也會影響炒后綠茶的顏色。鍋里的茶葉用小火炒,30分鐘左右就可以炒好。
茶葉高溫殺青后如何處理
要放在地上攤晾2—3小時。
殺青宜掌握,嫩葉老殺,老葉嫩殺,殺青時間一般在5--7分鐘,減去水分到生葉原料全部重量的20%----30%左右,殺青完后將葉子抖散攤開,待涼后進行揉捻。
殺青是綠茶等形狀和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殺青方式:炒青、蒸青、泡青、輻射殺青。殺青一般掌握“高溫殺青、先高后低;老葉嫩殺、嫩葉老殺;拋悶結合、多拋少悶”等原則。滇青茶殺青溫度依鮮葉實際情形來判斷,通常鍋內壁溫度180度左右,鍋外溫度較高。
茶葉殺青溫度越高越好嗎
普洱茶殺青殺過和沒殺熟影響是有利于茶葉香氣的形成,保證內含物轉換為各大茶類特有品質。茶葉殺青一般掌握“高溫殺青、先高后低;老葉嫩殺、嫩葉老殺;拋悶結合、多拋少悶”等原則,來促進茶葉良好香氣的形成。但并不是溫度越高越好,過高溫度對茶葉品質不利。
茶葉殺青溫度過高會怎樣
殺青是綠茶加工中的關鍵工序。殺青是采取高溫措施,散發(fā)葉內水分,鈍化酶的活性,并使鮮葉中的內含物發(fā)生一定的化學變化,從而形成綠茶的品質特征。殺青利用高溫措施鈍化酶的活性,阻制酶促反應。所以注意在殺青過程中若鍋溫過低,葉溫升高時間過長,會使茶多酚發(fā)生酶促反應,產生“紅梗紅葉”。相反,如果溫度過高,葉綠素破壞較多,導制葉色泛黃,有的甚至產生焦邊、斑點,降低綠茶品質。
殺青除極個別高級名茶采用手工殺青,絕大數茶葉殺青采用機械殺青,一般選用滾筒殺青機,殺青機筒徑60~80cm,筒長400cm。殺青時,先開啟殺青機,同時點燃爐火,使爐筒受熱均勻,避免筒體受熱不均變形。當筒內有少量火星閃爍時,溫度達至200't3~300't3,即投放鮮葉,從青葉投入至出葉約需4~5min,不同等級及不同季節(jié)的鮮葉的殺青時間不同,一般說掌握“高溫殺青,悶拋結合,少悶多拋,老葉嫩殺,嫩葉老殺”的原則。春茶嫩葉投葉量掌握在150~200kg/h,夏茶老葉投葉量掌握在200~250kg/h。殺青后葉子葉色暗綠,手捏葉質柔軟,略有黏性,梗折不斷,手捏成團,略有彈性,青氣消失,茶香溢出。
茶葉殺青溫度過高的危害
因為炒青是影響茶葉品質的重中之重。炒青沒炒熟,不僅青臭味無法去除,而且還會有青澀感。殺青的溫度如果過高,則茶葉會有焦苦。
揉捻速度太快,則造成條索偏碎,茶湯不僅渾濁,還苦澀。焙火焙的好,可以降低甚至是消除苦澀感。因此,如果焙火沒到位,茶湯不僅顯得不夠干凈,而且還會有苦澀感。
茶葉殺青的溫度
殺青溫度200~260℃,指的是鍋溫,而殺青的溫度可保持茶葉葉溫在一定水平。
茶葉殺青的時間,溫度是多少最適合?
茶葉獨芽殺青要60度左右,二天時間。
茶葉殺青多少度
生茶不宜飲用,所謂生茶是指殺青后不經揉捻而直接烘干的烘青綠茶。這種茶的外形自然綠翠,內含成分與鮮葉所含的化合物基本相同,低沸點的醛醇化合物轉化與揮發(fā)不多,香味帶嚴重的生青氣。
老年人飲了這種綠茶,對胃粘膜的刺激性很強,飲后易產生胃痛;青年人飲后也會覺得胃部不適,即通常所說的“刮胃”。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