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的特色(茶油的特色文化其他有關(guān)的)
茶油的特色文化其他有關(guān)的
三江并流風(fēng)景區(qū) 位于云南省西北橫斷山脈縱谷地區(qū),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條大河均源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入云南省境內(nèi)并靠奔流400公里,最近處直線距離僅66公里,這種景象世所罕見。
三江水流湍急,懸崖峽谷,灘險眾多,形成地貌奇觀。景觀佼佼者有高山雪峰橫亙,梅里雪山連綿數(shù)百里,太子雪山海拔6740米。
景區(qū)內(nèi)聚居藏族、納西、傈僳等少數(shù)民族,民風(fēng)民俗豐富多采。 三江并流險奇,卻鮮為人知。金沙江(即長江上游)、瀾滄江(境外稱循公河)、怒江(境外稱薩爾溫江);從青藏高原奔涌而出,進入滇西北,在橫斷山脈的鉗制下,大致平行長驅(qū)南下,形成了奇特的“三江并流”的壯麗景觀。
這里水奇。“三江”由東至西江面海拔逐次降低,在北緯27度附近,金沙江為2100米,瀾滄江為1900米,怒江僅1600米。谷底三江滔滔,奔涌不息;山頂壩區(qū)又鑲嵌著許多秀麗的高原湖泊。其間還有不少溫泉群。
這里山雄。崇山峻嶺逶迤磅礴,雪峰層出,銀光四射。
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高6740米,白茫雪山主峰高5429米,哈巴雪山高5396米,玉龍雪山高5596米,被當?shù)厝朔Q之為“寶鼎”。這里山峰高大陡峭,形成鮮明的立體氣候和植被,谷底炎熱,果木蔥郁;山坡溫涼,花俏草碧,而山頂嚴寒,冰天雪地。這里谷險。
三江并流地段,多系水流湍急的大峽谷。有的地方兩岸山崖壁立,怪石睜峰,看天一縫。有的斷崖突現(xiàn),瀑跌高坎,水花迸濺,風(fēng)馳電掣般奪路而去。有的礁石密布,險灘相連,石怪水怒,險象環(huán)生。由于水流年復(fù)一年的切割,峽谷越來越深?;⑻鴯{,現(xiàn)已成為世界上最深的峽谷。
茶油的特點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榨取自油茶樹的種籽。山茶油的傳統(tǒng)制作過程包括去殼、曬干、粉碎、榨油,過濾,全過程均為物理方法,是純天然綠色食用油。該傳統(tǒng)工藝榨制的茶油中不含芥酸、膽固醇、黃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劑,有益于人體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以上,其中油酸80-83%,亞油酸7-13%,尤其是所含的亞油酸、亞麻酸是人體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富含維生素E等。
在茶油的應(yīng)用中,絕大部分都是在菜品出鍋前淋上一勺茶油,實際上就是把茶油當做提香油來使用,最能凸顯茶油的優(yōu)勢特點。
但是,茶油價格太高,且傳統(tǒng)有濃郁香味的茶油需要高溫蒸炒獲得,質(zhì)量上很難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其次,茶油風(fēng)味在持久性上也比較差,很難有芝麻油或其他調(diào)味油所具有的持久濃郁風(fēng)味,使用效果較差
油茶是哪個民族的特色食品
油茶的起源,和佛教有淵源。
佛教禁戒宰殺動物,食素,促進了凈素烹飪流派的興起和發(fā)展。油茶就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間,是典型的佛教文化產(chǎn)物。
清朝雍正皇帝信佛教,喜歡素食。為視察黃河來到武陡縣,當時有一廚師,祖居南陽,在武陡當差,煞費苦心地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花生、核桃仁、芝麻炒出香味;還有面粉加入適量鹽炒,然后加香油攪勻,調(diào)成糊狀,倒入沸水中做成湯。
雍正吃后大加贊賞,油茶因此聲譽鵲起。南陽的油茶也隨著武陟油茶自此興盛。
油茶是不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元末明初,茶山號子,湖南省懷化市辰溪縣地方傳統(tǒng)音樂?,幾遴l(xiāng)民就懂得挖油茶山,養(yǎng)護油茶樹,增加茶油產(chǎn)量。
勞動時,鼓手在前方不遠處敲鼓,挖山的人們在山腳下一字排開,伴隨著鼓聲, 號子聲的節(jié)奏揚鋤落地,久而久之,這種歌謠被稱為茶山號子。旋律高亢跌宕, 激越悠揚, 奔放婉轉(zhuǎn),代表曲目有《哇哇歌》,《早晨來》,《瑤家人民心向黨》等。2008年,由辰溪縣申報茶山號子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目錄。
油茶是什么地方的特色
咱們就說一下非常具有老重慶特色,比小面更加經(jīng)典的重慶早餐——油茶。
要明確一點,油茶并不是茶,也和茶沒有什么具體的聯(lián)系,至于為什么要叫油茶,暫時沒有得到一個比較靠譜的解釋。
其實,重慶的油茶,主要的就是米糊,然后加上油炸的馓(sǎn)子,這是一種將面條經(jīng)過油炸而制成的食品,面條也并不是普通的面條,而是專為油茶而準備的。然后,可以按照你自己的口味,加入各種調(diào)味料,辣椒自然是必不可少,這也是重慶人的最愛。
所以,從味型上來說,油茶也算是早餐當中的重口味了,因此,當小面逐漸替代油茶的時候,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的。
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油茶變得少了呢?主要是因為其他新式早餐的沖擊。油茶需要熬煮米糊,油炸馓(sǎn)子,工序復(fù)雜,而且通常賣不出高價,所以逐漸被邊緣化,雖然還沒有完全消失,但是相比起更加方便的小面,油茶在餐飲市場上,已經(jīng)不成氣候。
如今,更多的人開始關(guān)注油茶,甚至還有網(wǎng)紅油茶店,它們推出了雞雜油茶,除了普通的馓(sǎn)子之外,還能夠加入雞雜,感覺就是在重慶小面的基礎(chǔ)上,加入肥腸、牛肉一樣的操作。親自嘗試過,味道還是不錯的。所以,如果真的沒有小面了,重慶人多半會選擇油茶。
而其他的,像是豆?jié){油條、包子、饅頭、稀飯,也屬于傳統(tǒng)早餐,一直都有市場。而更多快節(jié)奏的都市群體,估計就直接選擇牛奶面包之類的了?;蛘撸又苯右稽c,放棄早餐。但是,對于重慶人而言,油茶一定會是那個特別的存在
油茶是哪個地方的特色
油茶是我們河南的特色小吃,早餐市場上隨處可見。雖然已經(jīng)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了,但是即使在我們河南,不同地區(qū)油茶的做法也不相同。我們這里的油茶除了炒至好的油茶面煮好的油茶外,還要在上面撒上些炸的面筋泡,面筋泡很酥脆,搭配香濃的油茶,一頓美味的早餐就完成了。自己做的油茶,放料很實在,多多的堅果碎,吃起來香極啦!
材料
主料:小麥面粉400g、核桃仁60g、芝麻60g、花生米60g;輔料:橄欖油適量、鹽適量、五香粉適量
河南油茶
1
面粉用屜布包上蒸25分鐘,然后晾涼搟碎過篩備用
2
核桃仁炒熟
3
芝麻炒熟,我用了黑白兩種芝麻
4
花生米芝麻核桃仁全部炒熟晾涼
5
用料理機的絞肉杯把花生米和核桃仁打成顆粒狀,芝麻則用研磨杯打碎,也可以全部用絞肉杯打成顆粒狀。
6
鍋中倒入少量的橄欖油
7
倒入面粉小火慢炒、最好是用不粘鍋,這樣不易炒糊
8
待油被完全吸收后再加少量的橄欖油
9
繼續(xù)翻炒至油完全吸收,大約加油3--4次,把面粉炒至油潤。油的量以面粉看上去有油潤的感覺即可
10
面粉炒好后加入所有果仁碎
11
面粉炒好后加入所有果仁碎,鹽大概要10克左右,因為吃的時候一次只取2-3勺,所以要考慮到鹽的分散食用情況。
12
繼續(xù)翻炒3分鐘左右即可。晾涼后收到密封盒中
13
吃的時候取大約3小勺,用水沖開,小火煮開
14
煮開后就是濃稠的油茶了。也可以直接用開水沖,不煮,但開水沖后要不斷攪拌,一直攪拌到順滑沒有疙瘩。
15
煮好的油茶盛入碗中后撒上炸的酥脆的面筋泡,享用吧
小貼士
1.面粉先蒸熟再炒,可以大大縮短炒制的時間,比較省力氣,而且還可以避免炒的不夠均勻2、炒好的油茶可以煮開喝,也可以直接用開水沖泡,直接用開水沖泡要注意兩點,一個是水要夠熱,否則容易泄,一個是沖入開水后要不斷的攪拌,直到把所有疙瘩全部攪拌均勻。有疙瘩的話就影響口感了。33、堅果不要完全打碎,要有顆粒感,吃起來會更香。果仁品種也可以根據(jù)自己喜歡調(diào)換
茶油的種類與價值
一、中科大果油茶
,中科大果油茶為目前國內(nèi)外最好油茶品種之一。該品種適應(yīng)性強,凡油茶產(chǎn)區(qū)均可種植,能耐-10℃嚴寒和40℃酷暑,極少病蟲害,抗旱耐寒貧瘠。嫁接苗3年開花,4年結(jié)果,6至7年豐產(chǎn),實生苗比嫁接苗遲開花1至2年。畝產(chǎn)油茶果3000公斤以上,該有茶一般畝產(chǎn)高檔茶油100公斤以上,比普通茶油高產(chǎn)7倍以上。
二、大果紅花油茶
人工栽培嫁接苗、扦插苗2年開花,3-4年結(jié)果,5-6年豐產(chǎn);實生苗5年開花,7-8年豐產(chǎn),生長期100-200年。大果紅花油茶單果重0.5kg以上,株產(chǎn)果50-150kg,最高株產(chǎn)350kg,每50千克生果可產(chǎn)茶油2千克。茶仁出油率40%-62%,比普通油茶高2-3倍。
三、湘林油茶系列品種——湘林69
經(jīng)專家現(xiàn)場測產(chǎn)審定以鐵的事實證明畝產(chǎn)茶油75.5-85公斤,是國家級、省級審定的國內(nèi)畝產(chǎn)茶油最高的油茶品種之一,嫁接苗栽后3年即掛果,嫁接后第四年平均畝產(chǎn)茶油75.5-85公斤。
四、浙林17號
浙林17號品種特性早熟種,大小年明顯。嫁接苗定植后6-9年連續(xù)4年測定,年均畝產(chǎn)量40.25公斤,鮮果出籽率50.45,種仁含油率49.36。果油率5.54。
五、大果寒露2號
大果寒露2號品種特性為大果早花型,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盛果期平均株產(chǎn)量11.4公斤,6年生試驗林畝產(chǎn)油量44.6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77.5;盛花期10月下旬,成熟期10月中旬;平均單果重17.2克,鮮果出籽率44.5,干果出籽率25.16,出仁率61.82,種仁含油率48.6。
六、亞林1號
亞林1號的品種特性為樹冠張開,分枝力強,果實64個/公斤,盛果期10月,四年平均畝產(chǎn)油35公斤,鮮果出籽率45.98,種仁含油率47.35,果油率8.63,可作為食用油或化妝品原料。
油茶的文化內(nèi)涵
苗族人的飲茶習(xí)俗 苗族有著悠久的種茶、飲茶歷史,飲茶成俗,并將茶作為寄托或表達思想感情甚至哲理觀念的載體世代相襲。苗族茶俗既是苗族同胞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生活理念的體現(xiàn)。在苗族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生老病死、節(jié)慶娛樂等社會交往中,處處離不開茶。 溫馨清雅的茶情茶禮 孩子出生時,苗族的左鄰右舍用帶有露水的茶芽梢作賀禮。如果生的是男孩,就送一芽一葉的芽梢;如果生的是女孩,則送一芽二葉的芽梢,寓意“一家有女百家求”。 苗族同胞以茶為聘,象征男女愛情忠貞不渝?!俺圆琛笔怯喕榈拇~。未訂婚的女子必須恪守“一女不吃二家茶”的規(guī)矩。苗族男女的婚配,要有“三茶”,即媒人上門,沏糖茶,表示甜甜蜜蜜;男青年第一次上門,姑娘送上一杯清茶,以表真情一片;舉行結(jié)婚儀式的當日,以紅棗、花生、桂圓和冰糖泡茶,送親友品嘗,以示早生貴子、生活和美。 苗族人臨死前由村中長者用青蒿葉沾一點茶水灑到嘴角,入殮的棺材里要放茶葉,湘西北一些地方還有在死者手里或嘴中放置茶葉的習(xí)俗。悼念亡故的親人或祭神祭祖,苗族同胞常用“清茶四果”或“三茶六酒”,借以表達至真至純的虔誠。苗家茶祭是由巫師主持的對植物神與水神媾生茶水表示崇敬的祭祀活動,內(nèi)容包括敘述茶史、膜拜茶神和與賓共飲。其內(nèi)涵豐厚,音舞古樸典雅,具有頗高的觀賞價值和考究價值。 別有風(fēng)味的茶食茶肴 “萬花茶”是湘西綏寧苗家的傳統(tǒng)產(chǎn)品,早在明朝就已問世,古時只有待字閨中的姑娘們才有資格制作?!叭f花茶”是選用老熟的冬瓜和鮮嫩的柚子(拋)皮經(jīng)過切條塊,深淺浮雕、線雕、鏤空雕等高超手法,雕刻出各種花草、鳥獸、蟲魚等吉祥圖案,然后用石灰水浸泡除去苦澀味,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明礬沖洗濾干之后,加入適量的白糖、蜂蜜和桂花香精,均勻拌合溶化,最后將“萬花”端到太陽下反復(fù)曝曬、攪拌直至干透,貯藏備用。曬干后的“萬花”透明如玉,不僅色味俱佳,而且堪稱賞心悅目的藝術(shù)品?!×餍杏谙嫖骶钢菝缱遄灾螀^(qū)的“柚皮茶”是當?shù)孛缂胰丝畲腿说募哑?。每到秋末,這里的苗家婦女就會采摘自家的柚子,將柚子皮鏤雕成一尾尾栩栩如生的魚兒、一只只呼之欲出的鳥雀等,一一放置在竹篾盤里,端到陰涼通風(fēng)處風(fēng)干,風(fēng)干后摻入少量的茶葉收藏到瓷壇里密封保存,等待貴客光臨時泡飲。沸水泡開的“柚皮茶”呈翡翠色,茶湯里有“鳥”、“魚”漂浮,既可細啜慢飲,又可欣賞悅目美景,可謂是湘西“靖州一絕”。 油而不膩、清香味濃的八寶茶(油茶)也是苗族同胞用來招待遠方貴客的特有飲食之一,尤其是在冬天,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油茶,頓時舒心暖肺,妙不可言。油茶的做法比較簡單,將油、食鹽、生姜、茶葉倒入鍋中同炒,待油冒煙,便加入清水煮沸,再用文火煮,然后濾出渣滓,把油茶湯倒入放有炒熟的玉米、黃豆、花生、米花、糯米的碗里,再調(diào)以蔥花、蒜葉、胡椒粉和山胡椒等佐料即成?!“瞬鑴t稱得上是苗族的一種獨特茶飲。制作“包菜茶”時,先用幾片寬大的新鮮白菜葉或青菜葉將茶葉嚴嚴實實地包好,再放入火塘內(nèi)熱炭中捂悶,待菜葉干枯后取出,棄掉菜葉,將冒著熱氣的茶葉用水沖泡,立即散發(fā)出菜茶混合的香氣,味道亦十分鮮美,既能解除干渴,還能消除疲勞?!∠x茶是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長安鄉(xiāng)長安村的著名土特產(chǎn),相傳已有200年的歷史,是當?shù)氐拿缱逋麄儗⒖嗖柚θ~喂飼化香夜蛾的幼蟲,再用“蟲屎”制作成的茶。制作優(yōu)質(zhì)的蟲茶,需將在陽光下曝曬后的蟲屎投入到180 ℃高溫的鍋中炒20分鐘,再拌合蜂蜜、茶葉。飲用蟲茶時要先在杯中倒入開水,后放入適量蟲茶,蓋好蓋子。蟲茶粒先漂浮在水面,待其緩緩下沉到杯底并開始溶化時即可飲用。用蟲茶泡出的茶水馥郁甘洌,醇香宜人,飲之令人頓感心曠神怡。蟲茶還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飲料,具有清熱、祛暑、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效,對腹瀉、鼻衄、牙齦出血和痔出血均有較好療效,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的一種重要的清涼飲料。
茶油的歷史與文化
6~8年,油茶進入盛產(chǎn)期。在正常栽培情況下,油茶實生樹一般4-6年開花結(jié)果,6-8年后逐漸進入盛果期。一般盛果期平均畝產(chǎn)油茶果600-1500千克,優(yōu)良新品種畝產(chǎn)茶果2500千克以上。
油茶是我國南方特有的食用油木本油料植物,與油橄欖、油棕、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與烏桕、油桐和核桃并稱為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油茶在我國栽培已有2300多年歷史我國現(xiàn)有油茶面積約400萬公頃,年產(chǎn)茶籽80萬噸,產(chǎn)油20多萬噸。涉及長江流域及以南的18個?。▍^(qū))。湖南適應(yīng)油茶栽培的面積4500多萬畝,現(xiàn)有面積約2000萬畝,計劃到2020年發(fā)展到2500萬畝。
酥油茶的文化內(nèi)涵
藏族喝酥油茶是有一套非常講究的規(guī)矩,到藏族群眾家中做客就應(yīng)遵守這套規(guī)矩,從而避免違禮的“越規(guī)行為”。
在藏族群眾家喝酥油茶或是甜茶、清茶,絕不能一口氣喝完,而是要每次小口慢飲。主人家是會隨時把客人碗里的酥油茶續(xù)杯斟滿。
假如你不想喝,就不動茶碗或者用手蓋住碗。如果喝了一半主人又馬上把碗里的茶斟滿,你就可以擺著茶碗不喝,告辭時再一飲而盡。如果臨走時,茶已經(jīng)涼了或者不想喝了,亦可不喝,而以示“富足有余”或者今后再會的良好寓意。這樣做不僅符合藏族人家的禮儀傳統(tǒng),更會受到藏族同胞的歡迎。
此外,在日常的飲茶中,民間還講究尊卑有序、長幼有序、主客有序。在家中,煮好茶必先斟獻于佛堂、父母、長輩。敬茶的人要在客人喝一口后,立即又為其斟滿,除非客人以手蓋碗表示不能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