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珍貴的茶葉樹(世界上最珍貴的茶樹)
世界上最珍貴的茶樹
紫芽茶。
紫芽茶,是云南大葉種茶葉稀有的自然變異品種,其生茶因其具有生于茶樹呈紫紅色,制成干茶成品呈墨綠色,置于杯中沖泡后呈青綠色的神奇變化,故被普洱茶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稱為"三色茶"。
紫芽是從幼嫩芽葉呈紫色的茶樹上采取茶菁進行加工以后形成的成品或半成品。一片茶林中出現(xiàn)紫芽的樹很少,一株古樹上紫芽茶也不多。
紫芽生長環(huán)境的生態(tài)完整,茶樹的生長態(tài)勢良好,區(qū)別于人工栽培種植的紫娟。外型上,紫娟葉身薄而葉脈不明顯,紫芽葉身紫紅深厚,葉脈突顯,與栽培型野生茶類似,湯感上,紫娟毛茶湯色呈紫色,湯質(zhì)薄帶明顯苦澀味,紫芽毛茶湯色金黃,湯質(zhì)厚實、口感飽滿、回韻足,茶質(zhì)介于栽培型古樹茶與野放茶之間。
紫芽茶最難能可貴的是含有稀有的凈血因子,因此它除了具有傳統(tǒng)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外,在軟化血管凈化血液方面較傳統(tǒng)普洱茶更為突出。
經(jīng)權威部門檢驗,紫芽茶所含的氨基酸、總黃酮類物質(zhì)、花青素、茶多酚及多種微量元素等對人體有益的化學成分比一般云南大葉種茶高出許多。
紫芽茶屬于云南大葉種茶葉中稀有的自然變異品種,它與其他云南大葉種普洱茶相比,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普洱茶中的一個魂寶。
世界上最珍貴的茶樹品種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茶、制茶、飲茶的國家,茶樹的栽培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云南普洱縣有棵“茶樹王”,高13米,樹冠32米,已有1700年的歷史,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人工栽培茶樹。唐朝陸羽所著的《茶經(jīng)》是世界第一部關于茶的科學專著,他被人們稱為世界第一位茶葉專家。
同時茶樹起源云南,茶樹種類多樣化中心也在云南,品種資源豐富為世界之最!
經(jīng)1980年代全面考察征集,獲得資源材料410份,近緣植物20份,地方群體良種26個,優(yōu)良珍稀單株110個,在省茶科所建立國家資源圃30畝,保存茶樹品種和品種資源共810份。
從分類上認定,全世界現(xiàn)有茶種37個,變種3個,云南有31個種,2個變種,共33個種,它們分屬于4個系: 五寶茶系:廣西茶、大苞茶、廣南茶、五室茶、疏齒茶;
五柱茶系:厚軸茶、五柱茶、老黑茶、大理茶、滇緬茶、園基茶、皺葉茶、馬關茶、哈尼茶、多瓣茶;
禿房茶系:勐臘茶、德宏茶、突肋茶、擬細萼茶、假突房茶、榕江茶、紫果茶、多脈茶;
茶系:茶、苦茶(變種)、白毛茶(變種)、普洱茶、多萼茶、擬細萼茶,元江茶、高樹茶。
茶樹品種主要分為兩類:群體種、無性系品種
群體品種有:勐庫大葉茶,勐海大葉茶,鳳慶大葉茶(以上為國家級良種),元江糯茶,秧塔大白茶,鎮(zhèn)源馬鐙茶,綠春瑪玉茶,漭水大葉茶,冰島大葉茶,壩子白毛茶,云龍山大葉茶,景谷大葉茶,團田大葉茶,邦東大葉茶,官寨茶,大廠茶,瀾滄大葉茶等。
無性系品種簡介
無性系品種是以無性繁殖方式選育出來云南大葉種的后代。主要有云抗43號、長葉白毫;云抗1O號、云抗14號;云梅、云瑰、矮豐等;云選9號、云抗37號,它們都是勐海種的后裔。在上世紀云南省政府行為參與下,以“云抗1。號”為代表的云南大葉種“勐海種”的后代,被廣泛推廣到云南各地,并有繁殖擴大的趨勢。
云南瀾滄江流域是大葉種茶樹品種資源十分豐富的區(qū)域“勐海種”:以西雙版納勐??h為中心,經(jīng)引種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思茅市。上世紀8O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種至滇東南、滇中等地。
云南茶區(qū)遼闊,有120余個縣產(chǎn)茶。但茶葉主產(chǎn)區(qū)主要分布在北緯25·以南、哀牢山以西、怒江以東、瀾滄江中下游兩岸地帶。按習慣分為滇西、滇南、滇中不口滇東北四個茶區(qū)。云南大葉種茶樹集中分布在滇西、滇南兩大茶區(qū)。
(1)滇西茶區(qū):包括臨滄、保山、德宏三個地區(qū)19個市縣。該區(qū)為云南省最主要的產(chǎn)茶區(qū),占全省茶區(qū)總面積的50.14%,茶葉產(chǎn)量占全省總產(chǎn)量的55.58%。主要產(chǎn)茶縣有鳳慶、云具、臨滄、雙江、永德、鎮(zhèn)康、滄源、昌寧、騰沖、龍陵、潞西等縣。自然條件優(yōu)越,大部分屬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少數(shù)縣為南亞熱帶山地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14.7~19.5℃,年積溫4000到7500℃,年降雨量1100~2100毫米,相對濕度75%~85%,土壤以山地紅壤為主,ph值5.0~5.5左右。在茶樹適宜性規(guī)劃中,滇西茶區(qū)被列為最適宜云南大葉種茶樹生育的地區(qū)。
(2)滇南茶區(qū):包括思茅地區(qū)、西雙版納州、紅河州、文山州共四個地州,24個縣。該區(qū)占全省茶園總面積的38.06%,占總產(chǎn)量的36.14%。主要產(chǎn)茶縣有勐海、景洪、勐臘、思茅、景谷、景東、普洱、瀾滄、江城、墨江、西盟、元陽、綠春、金平等。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16.4—21.7℃,年積溫5069.2—7629.0℃,極端最低溫度-0.5~-5.5~C,極端最高溫度31.5—41℃,年降雨量充沛,大多數(shù)縣為1200毫米左右,全年降雨80%集中在5~10月,冬春霧日長達100天以上,土壤為磚紅壤性紅壤、紅壤等。在茶樹適宜性規(guī)劃中,滇南茶區(qū)被列為最適宜云南大葉種茶樹生育的地區(qū)。
需要說明的是:云南滇中茶區(qū)的大理、楚雄、昆明,是一個大葉種茶樹向中小葉種茶樹過渡的區(qū)域,在該區(qū)域內(nèi),大、中、小葉種茶樹間而有之?;镜姆植家?guī)律是紅水河、南盤江、元江、哀牢山、無量山、怒山以南一線,是大口十種茶樹的集中分布區(qū),該線以北為大葉種向中、小葉種茶樹的過渡區(qū),微域環(huán)境里的茶樹究竟是否屬于云南大葉種,受云南立體農(nóng)業(yè)氣候決定,應區(qū)別對待。
剛接觸普洱茶之時,聽到很多說法,看到很多包裝。其中最有趣,同時也最有迷惑性的當然不是:大樟樹林,喬木老樹,肥芽厚葉,人工采摘,低度產(chǎn)量。(——鄧時?!镀斩琛罚?。
而是凡說起新樹茶園就稱為:臺地茶——密植矮化灌木茶。
我之所以要特意說起臺地茶樹是大喬木是因為我原來認為它是灌木,但前一段時間翻看從前拍得錄像帶,發(fā)現(xiàn)臺地茶有主干,挖起的有主根(雖然不是很壯,且側根也發(fā)達),所以才考慮這個引起我錯覺的問題。為什么說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太多人贊同這一點:密植新茶園就是灌木茶,而且密植度達到三千至五千棵每畝。我們來看看實際情況如何?
1、云抗10號(國家級良種)
無性繁殖系,屬喬木型、大葉類、早生種。樹姿開張,主干明顯,最低分枝高12.2厘米,分枝密、葉片水平狀著生。三年投產(chǎn),投產(chǎn)當年畝產(chǎn)干茶77.4kg,五足齡畝產(chǎn)干茶147.4kg。
2、云抗14號(國家級良種)
無性繁殖,屬喬木型、大葉類、中生種。樹姿開張,主干明顯,最低分枝高14.1厘米,分枝密,葉片稍上斜狀著生。產(chǎn)量高,比勐海大葉種高39%。
3、長葉白毫(省級良種)
無性繁殖系,屬喬木型、大葉類、早生種。
樹姿開張,主干明顯,分枝密,葉片呈下垂狀著生。產(chǎn)量高,比勐海大葉種增產(chǎn)24%以上。
以上皆由由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選育而成。適宜在極端氣溫在-3度以上地區(qū)推廣
4、雪芽100號(地區(qū)級良種)
無性繁殖系,屬喬木型、大葉類、早生種。樹姿直立型,主干明顯,生長勢強,分枝部位高,枝條著生角度小,適合密植。比勐海大葉種增產(chǎn)20%以上。
5、云瑰(省級良種)
無性繁殖系,屬喬木型、大葉類、早生種。由云南省思茅茶樹良種場選育而成樹姿開張,主干明顯,分枝角度大,低位分枝多,葉片水平狀著生。比云抗10號產(chǎn)量高23.1%。
6、矮豐(省級良種)
無性繁殖系,屬喬木型、大葉類、早生種。樹資開張,樹型低矮,主干較明顯,分枝部低,角度大,葉片略下垂狀著生。
比云抗14號增產(chǎn)31.3%。適合在氣溫不低于-3℃茶區(qū)推廣。
7、短節(jié)白毫(地區(qū)級良種)
無性繁殖系,屬典型喬木型、大葉類、中生種。直立株形,主干粗大、明顯,分枝角度小,分枝部位高,枝層間距小,故能形成樹冠緊湊、濃密的豐產(chǎn)樹型。葉片略上傾狀著生,產(chǎn)量高,與云抗10號差不多。
8、云梅(省級良種)
無性繁殖系,屬喬木型、大葉類、早生種。樹姿特別開長,主干明顯,分枝角度大,樹冠下部的骨干枝能水平狀著生,構成寬大稀疏的樹冠。葉片水平狀著生,比勐海大葉種增產(chǎn)36.2%。適合在云南氣溫不低于-3度綠茶區(qū)推廣。
以上皆由云南省思茅茶樹良種場選育而成,除矮豐云梅外適合在極端氣溫不低于0度茶區(qū)推廣。
9。臺茶12號(省級良種)又名“金萱烏龍”簡稱“金萱”。無性繁殖系。由臺灣省茶業(yè)改良場以“臺農(nóng)8號”為母本、“硬枝紅心”為父本經(jīng)有性雜交育成。屬灌木型,中葉類、中生種。樹姿開張,生長勢強,分枝密。適制包種茶與烏龍茶,香味高雅,帶濃厚的玉蘭香氣,極適合制鐵觀音型茶。適宜在臺灣省中部茶區(qū)推廣。
近年來滇西南茶區(qū)廣泛引種,獲得成功。
密植而不高產(chǎn),高產(chǎn)又不高質(zhì),高質(zhì)卻不高價。例如云抗十號由于根系發(fā)展不理想,且抗病蟲害能力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差。根本就應換植,但實際情況如何?還不是大量種植。
曾經(jīng)有各種檢驗報告,茶園臺地茶的品質(zhì)最好。但是喝茶品茶鑒定茶最終最有效最不可替代的是:人的參與。
說起檢驗,非洲某地的茶葉茶多酚含量幾乎比中國所有地區(qū)的茶葉都要高,但是制成品不是頂級品。茶制品生化組成部分至少在五百種以上。其口感品質(zhì)是所有成分的綜合體現(xiàn)。而這五百多種成分是可以產(chǎn)生各種組合的,可以想見其變化無窮無盡,怎會是一些或簡單或復雜的設備就能分析出來的呢?
茶園茶的單一生化組分也許很高,但綜合品質(zhì)卻絕對比不上老茶山稀植老樹茶的口感。更何況普洱茶的后期陳化中很多不溶性成分與可溶性成分的互相轉化。至少現(xiàn)在沒有人能夠分析出來。例如很多老樹青餅越放茶味越濃就是理論不能解釋的。
臺地茶,我們聯(lián)想的總是低矮的灌木。人工栽培的,就說是小喬木。在植物學分類來說,一般只是分喬木和灌木及亞灌木。對有主根和主干的就稱為喬木,對沒有主干和主根的就叫做灌木。而小喬,大喬和偉喬只是簡單的從高度來區(qū)別,而這樣的分類并沒有準確的界限。例如就以山茶科植物來說,有五米高的灌木,有十米高的小喬木,并且也有三四米的大喬木。
而人工栽培茶實際上可分為古茶園和新茶園。古茶園的特點就是稀植,最多也就是每畝一百多株,又有相當多屬于混生型茶園,生態(tài)良好,平衡且可持續(xù)。這樣的茶應該說從很多方面超過了野生型野生茶,另外現(xiàn)在市面上很多人把丟荒古茶園的茶也稱為野生茶,這當然是混淆視聽。概念上就錯了。只能叫野放茶。并且這樣的茶從總體來說質(zhì)量不會超過管理良好的古茶園茶。
因為任何一種植物遇到逆境,基因總會發(fā)生一些變化,原來正常表達產(chǎn)生的蛋白質(zhì)受阻,從而引起新的適應蛋白質(zhì)以完成對自身的保護,例如產(chǎn)生逆境蛋白,熱激蛋白,水分脅迫蛋白,厭氧蛋白,活性氧脅迫蛋白。另外茶葉一直不采摘,內(nèi)含有機酸轉變?yōu)槊撀渌岱e累,啟動熱激蛋白和水分氧化蛋白等。其品質(zhì)難以預估。
還有樹干之粗細,茶樹的高矮與樹齡的大小并無絕對相關。管理茶園本身就以采摘,修剪,臺刈,深耕等實現(xiàn),茶樹之高度并不固定。以樹的高矮來分喬木和灌木是完全錯誤的,同時以樹干的粗細來研究樹齡也是完全錯誤的,曾有人對版納老樹做出統(tǒng)計,樹圍大小與樹齡不成正比的關系。說個更加簡單的例子。云南騰沖因為地理條件(以火山熱海聞名),樹長得特別快,就以一般的常綠闊葉植物來說,十年以內(nèi)樹圍可以超過合抱水平。二三年就有碗口粗細(大碗)。而麗江地區(qū)的二三十年的也不過如此。
就純野生山茶科植物來說,很多是灌木。并且有高度達到五米之原種。而現(xiàn)在云南的臺地茶,幾乎全部為喬木。(除金宣即臺茶十二號)。這些茶因為改良和密植(密植茶園會有茶樹高度趨同的走勢)分枝較低一般為十厘米左右,但絕對不是灌木。這和江南等茶區(qū)的灌木大,中,小葉種有根本的不同。
野生茶樹,極端低溫越低的地方,很多是中小葉種的,但在云南仍然以喬木為主。
世界上最珍貴的茶樹圖片
我們生存的地球可是有40多億年的歷史了,也發(fā)生了很多次時代的變遷,物種的更替。所以這個地球可是非常神奇和神秘的。地球上的樹木的種類有很多,而下面我們說的這些樹木彌足珍貴。
最昂貴的樹---武夷山大紅袍茶樹
武夷山大紅袍是全國最富盛名的茶之一,名氣不亞于龍井、普洱等。而大紅袍的四株始祖茶樹就生長于武夷山東北部天心巖下永樂禪寺之西的九龍巢陡壁上,傍邊的巖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紅袍”石刻。
這四株茶樹可以說是中國最昂貴的樹了。人民保險公司以一億元承保4株母樹大紅袍。而這四株母樹所產(chǎn)的茶葉也是稀有而最貴,據(jù)統(tǒng)計,自1998年以來的歷次拍賣會上,20克大紅袍拍出15.68萬元至20.8萬元人民幣不等的天價。
最高貴的樹---黃山迎客松
這棵樹如今已經(jīng)成為安徽的標志與象征,沒有之一,大家看電視安徽臺的臺標就是簡化的迎客松形象。迎客松生長于黃山玉屏樓左側、文殊洞,依著懸崖邊夾縫求生。樹齡已有800年,為黃山“四絕”之一。每年有三四百萬人來看這棵樹。
黃山迎客松可以說是中國最高貴的樹了。在安徽,許多人家客廳或大堂掛的壁畫就是它。人民大會堂上的鐵畫也是迎客松。除了這些“領導”待遇,它還有專門的“護衛(wèi)”——也就是守松人。這些守松人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盯著迎客松,負責它的“樹生安全”。除了保鏢,它還有私人醫(yī)生,會有專門的古樹專家定期為其體檢。
最珍貴的樹---普陀鵝耳櫪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那里氣候絕佳,在慧濟寺西側,有一株世界僅存的植物——普陀鵝耳櫪。鵝耳櫪是一種落葉喬木,是世界上特有的珍稀植物。在上個世紀30年代,我國植物學家發(fā)現(xiàn)這個新物種時還存有不少,但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鵝耳櫪的數(shù)量就突然銳減。
1
中國十大珍貴茶樹
軒轅柏、鳳凰松、迎客松、二將軍柏、阿里山神木、 帝王樹、章臺古梅、玉峰寺山茶、天馬河古榕、圣水寺漢桂,這是中國的十大古樹。還有中國特有的茶樹――大紅袍等等。
最名貴的茶樹
1、武夷山(大紅袍) ( 世界遺產(chǎn) 5A景區(qū) 風景名勝 自然保護 )
武夷山,武夷山位于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區(qū)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是地球同緯度地區(qū)保護較好、物種較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擁有2527種植物物種,近5000種野生動物。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國家水利風景區(qū)、國家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
2、黃山(黃山毛峰) ( 世界遺產(chǎn) 世界地質(zhì) 5A景區(qū) 風景名勝 國家地質(zhì) )
黃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與長江、長城、黃河同為中華壯麗山河和燦爛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譽為“人間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于世。境內(nèi)群峰競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次登臨黃山,贊嘆道:“薄海內(nèi)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后人據(jù)此概括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3、獅峰山(龍井茶)
獅峰山是浙江省西湖龍井原產(chǎn)地一級保護區(qū),這里生產(chǎn)的西湖獅峰龍井茶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之首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被譽為“綠茶皇后”。早在1915年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西湖龍井茶獲得了特別金獎,被譽為“國茶”。獅峰山一帶的土壤由“西湖石英”巖的殘破積物和粉砂巖、粉砂質(zhì)泥巖風化而成的白砂土與黃土組成,所含的微量元素特別適宜茶葉優(yōu)質(zhì)品質(zhì)的形成。
4、君山(君山銀針茶)
君山島,古稱洞庭山、湘山、有緣山,位于岳陽市境內(nèi),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對,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組成,被“道書”列為天下第十一福地,現(xiàn)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區(qū)。山的西南懸崖峭壁,怪石嶙響,巖下有石穴。因其浮游于浩浩蕩蕩的洞庭煙波之中,神秘飄渺,遠看知橫黛,近看似青螺,因而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的詩句來描繪它的景色和秀姿。2011年9月,全國旅游景區(qū)質(zhì)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正式批準岳陽樓—君山島景區(qū)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5、鳳凰山(烏龍茶)
潮州鳳凰山天池位于潮州鳳凰山脈烏崠山東峰頂部,海拔約1325米,其主峰海撥1391米,僅次于粵東第一高峰銅鼓嶂(1559.5米)。天池旅游區(qū)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迷人的自然風光吸引了無數(shù)游人前來。天池的面積為76畝,是由古火山口形成的天然湖。特殊的氣候使池面時而波浪滔天,時而水波不興,傳說中這里是西王母沐浴之處,更為其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6、太姥山(福鼎大白茶) ( 5A景區(qū) 國家地質(zhì) )
太姥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縣境內(nèi),有“海上仙都”之稱,景區(qū)總面積100平方公里。太姥山與雁蕩山和武夷山成鼎足之勢。太姥山是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自然遺產(chǎn)。2013年10月11日,國家旅游局授予太姥山旅游景區(qū)等10家景區(qū)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稱號。2010年10月3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希臘萊斯沃斯島召開的世界地質(zhì)公園評審大會上,包括太姥山在內(nèi)的寧德地質(zhì)公園被正式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zhì)公園網(wǎng)絡名錄,獲得“寧德世界地質(zhì)公園”稱號。
7、廬山(廬山云霧茶) ( 世界遺產(chǎn) 世界地質(zhì) 5A景區(qū) 風景名勝 國家地質(zhì) 自然保護 )
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nèi),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中華十大名山、中國最美十大名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避暑勝地、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是我國著名的旅游風景區(qū)和避暑療養(yǎng)勝地,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
8、蒙頂山(蒙頂甘露)
由蒙山和百丈湖兩個主景區(qū)組合而成,是四川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之一。座落在名山縣境內(nèi),距成都110公里,離雅安市15公里,318國道縱貫景區(qū),成都-雅安高速公路兩條引道與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連,交通十分方便。蒙山,橫亙于名山縣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nèi)。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蒙頂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從蒙頂西眺可見峨眉、瓦屋、周公諸山。向東俯視,原野平疇,山巒起伏,溪澗縱橫,風景如畫。
9、狗牯腦山(狗牯腦茶)
狗牯腦山位于江西省遂川縣湯湖鎮(zhèn),山中林木蒼翠,溪流潺潺,終年云霧繚繞,四時清泉不絕,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土壤肥沃,是得天獨厚的名茶產(chǎn)地。狗牯腦山出產(chǎn)的狗牯腦茶是江西珍貴名茶之一,距今已有300年歷史。狗牯腦茶葉片細嫩均勻,碧色中微露黛綠,表面覆蓋一層柔細軟嫩的白毫,茶葉五至七片,茶水清澄而呈金黃,茶味清涼芳醇香甜。
10、大別山(信陽毛尖、六安瓜片)
大別山主峰景區(qū)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地質(zhì)公園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是以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為核心景點。大別山脈橫跨鄂豫晥三省,呈東南往西北走向,長270千米,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整個景區(qū)涵蓋四大景點白馬尖、龍井峽、四望堡、別山湖以及大別山莊度假村、面積達340平方公里,還有漂流等參與性項目。已對外開放的景點有白馬尖、別山湖、龍井峽以及海拔950米的大別山莊度假村。
世界上最珍貴的茶葉
武夷山大紅袍
“大紅袍”茶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巖峭壁上,巖壁上至今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巖頂終年有細泉浸潤,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造就了大紅袍葉質(zhì)較厚芽頭微微泛紅的特異品質(zhì)?!按蠹t袍”以其卓越的品質(zhì)和極為稀少的產(chǎn)量,成為茶中之王。
中國最珍貴的茶樹
世界上值錢的東西是什么,可能人們最先想到的是黃金鉆石這些,而有一種樹,它的葉子比金子還貴,可以和鉆石爭高低,一片就價值五六千元,這種樹葉就是來自我國,它就是來自武夷山的大紅袍母樹。
大紅袍母樹產(chǎn)自武夷山,極其的稀少,目前僅存的只有三棵六株,所以它的價值也就更顯得貴重了,可是說是全球最貴的樹和樹葉了,為此,在九八年還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大紅袍茶文化節(jié)。
當時有一位富豪,非常的有錢也非常的喜歡紅袍茶,他就是來自澳洲的許榮茂。這位許先生當時以接近16萬元的高價,競拍到了20克的大紅袍,他競拍到的是一種母樹的大紅袍,所以價值更加珍貴。
然而這還僅僅是一個開端而已,在這之后武夷山的大紅袍價格一種飆升,在上海舉辦的國際茶文化節(jié)上,大紅袍再度被人出價19.8萬元,而這還不算完,在之后的第七屆武夷山茶文化節(jié)上,還是20克的重量,被拍出了20.8萬元的價格,創(chuàng)下了一個歷史的新高,也使大紅袍成為世界上最貴的一種樹。
中國最貴的一顆茶樹
世界上最貴的茶葉當數(shù)大紅袍。
“大紅袍”的茶樹生長在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高巖峭壁上,那里兩旁巖壁直立,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巖頂終年有細泉由巖谷流滴,滋潤茶地。這種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zhì),使得大紅袍天賦不凡,得天獨厚。大紅袍茶樹現(xiàn)有6株,樹齡350年左右,每年能產(chǎn)500克左右的大紅袍茶,茶葉成品的價格高達每千克20.8萬元,在斗茶會上甚至賣出更高的價錢。
世界上最珍貴的茶樹排名
世界十大名茶各有特色,排名不分先后:
1、印度奶茶
在印度,人們每天都會制作奶茶。印度奶茶基本由四種材料組合而成:濃郁的紅茶、牛奶、多種香料,以及糖或蜂蜜。
制作奶茶所添加的香料,會因地區(qū)、喜好的不同有所差異。其中,丁香、姜、胡椒、豆蔻以及肉桂是最常使用的幾種香料。
2、玄米茶
玄米茶是一種日韓風味的綠茶飲品。味道恬靜而淡雅,溫馨又醇和。
玄米茶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既有日本傳統(tǒng)綠茶淡淡的幽香,又蘊含特制的烘炒米香,茶米的香氣有機交融,無論是滋味、氣味、還是營養(yǎng)價值都遠超傳統(tǒng)綠茶飲料。
因此,在高速運行的現(xiàn)代生活中,玄米茶在日本和韓國極受上班族的青睞。
3、伯爵茶
查爾斯·格雷二世于1830年到1834年就任英國首相大臣,他是一個偉大的改革家,這種世界聞名的混合型調(diào)味茶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據(jù)說,此類混合型調(diào)味茶來源于中國,是清朝時期一個中國人作為回饋的禮物送給格雷伯爵二世的。
香檸檬油是一種在格雷伯爵茶中使用的香味劑,取材于佛手柑的皮,如今在意大利南部廣泛種植,但是其起源是越南和中國南方。
4、抹茶
“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边@是唐代詩人盧仝對抹茶的贊美,詩句中有對抹茶泡沫的形狀、顏色所作的描述和贊美。
抹茶對工藝和原料的要求較高,9世紀末隨遣唐使進入日本的中國抹茶,在日本得到了發(fā)揚光大?,F(xiàn)在,日本最具影響力的抹茶道是“表千家”和“里千家”茶道,流傳面極廣,盛行全國。
5、鐵觀音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它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屬于半發(fā)酵類茶。
20世紀70年代,日本刮起“烏龍茶熱”,隨即風靡全球。今天,下午茶喝極品鐵觀音已經(jīng)成為歐美高品位生活的符號之一。
6、普洱茶
人們對普洱的關注似乎超出了茶的范圍,文化、保健、收藏、升值……普洱承載了太多累贅。
舉杯熱普洱于鼻前,陳味芳香如泉涌般撲鼻而來,其高雅沁心之感,不輸幽蘭清菊。
普洱的真韻在于,啜飲入口,雖略感苦澀,但待茶湯與喉舌間略作停留時,即可感受茶湯穿透牙縫、沁滲齒齦,并由舌根產(chǎn)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時滿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氣爽。
7、洋甘菊茶
原產(chǎn)于歐洲和西亞、北非的洋甘菊,在當?shù)丶矣鲬魰?,因為它保健功能強大,稱為歐美家庭中最常見的花草茶之一。
金黃色的茶在濃烈香甜中伴隨著獨特的苦味,不妨酌量添加蜂蜜、鮮奶或肉桂,溫飲冰飲都芳香可口。
洋甘菊茶能松弛神經(jīng),餐后飲用可助消化,常飲用也有助于明目、養(yǎng)肝、降血壓,功能十分強大,無怪乎別名為“醫(yī)生的花草茶”。
但是,洋甘菊茶的助眠功能顯著,不適合在早晨飲用。
8、如意茶
如意茶也叫博士茶,是一種南非豆莢類植物加工而成的茶,因其稀有深邃的香味和濃郁的口感,被稱為非洲最流行的飲品,可以熱飲、冷飲,原甜味或添加牛奶等。
如意茶中含有比普通茶葉含量更高的抗氧化劑和酚類化合物,但不含任何咖啡因,單寧酸含量也很低。
9、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是經(jīng)過精心采摘制作的成品茶,條索肥壯,緊結圓直,色澤烏潤,沖水后湯色艷紅,經(jīng)久耐泡,滋味醇厚,似桂圓湯味,氣味芬芳濃烈,以醇馥的煙香和桂圓湯、蜜棗味為主要品質(zhì)特色。如果加入牛奶,茶香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甘甜爽口,別具風味。
正山小種紅茶非常適合與咖喱和肉的菜肴搭配。一位日本茶人曾說:這是一種讓人愛憎分明的茶,只要有一次你喜歡上它,便永遠不會放棄它。
10、白茶
白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白茶葉是兩片葉子,中間有一葉芽,葉子隆起呈波紋狀,葉片肥嫩,邊緣后垂微卷,背面布滿白色茸毛。沖泡后,碧綠的葉子襯托著嫩嫩的葉芽,形狀優(yōu)美,好似牡丹蓓蕾初放,恬淡高雅。茶湯色清澈呈杏黃色,茶味甘醇清新。
抹茶、鐵觀音、正山小種、白茶、普洱茶這五個名茶都來自中國,其中鐵觀音、正山小種、白茶三個產(chǎn)于福建,足見中國作為世界產(chǎn)茶大國的影響力之大。
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樹
雅安是世界茶文化發(fā)源地,最早人工種茶 地。蒙頂山茶(榮獲中國最具資源力品牌茶,蒙頂山茶榮獲中國十大茶葉品牌殊榮,也是曾經(jīng) 的 五朝貢茶),雅安也是中國藏茶唯一研產(chǎn)基地;雅安被中國茶葉協(xié)會評為世界最美茶鄉(xiāng)-中國茶 都( 超100萬畝的種植茶園),擁有全國唯一的茶葉類大宗商品交易所、唯一國家茶葉公園、 唯一國 家級茶樹繁育場、全國最大的無性系茶樹良種繁育基地,同時擁有全省唯一的黑茶類國 家級非物 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及其生產(chǎn)性保護基地——南路邊茶傳統(tǒng)制作技藝及其生產(chǎn)性保護基地
世界上最貴的茶葉樹
云南比較貴的茶:
1、班章古樹茶老班章寨古樹茶專指用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h布朗山鄉(xiāng)老班章村老班章茶區(qū)的古茶樹大葉種喬木曬青毛茶壓制的云南緊壓茶,在業(yè)內(nèi)有“茶王”之美稱。按產(chǎn)品形式可分為沱茶、磚茶、餅茶和散茶,按加工工藝又可分為生茶和熟茶。
2、昔歸古樹茶昔歸古樹茶干茶葉色濃綠,富有光澤,葉質(zhì)厚軟;嫩芽綠色,肥壯多茸毛。沖泡品飲時,茶湯湯色金黃明亮,茶香氣高銳明顯,茶湯初入口微澀帶苦主要表現(xiàn)在舌面,但無雜味,且苦澀化得較快,隨即回甘生津顯露,口腔兩頰與舌底尤為顯著,回甘甜度高。有“縣委茶”之稱。
3、冰島古樹茶冰島古樹長葉茶植株高大,自然生長情況下樹高可達8.2米,樹幅4.6米,樹姿直立,主干明顯。葉特大,葉形長橢圓。葉色綠稍黃,富光澤,葉面微隆起,葉質(zhì)軟。嫩芽黃綠色,茸毛特多。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