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冬季養(yǎng)殖(魚類越冬要求)
魚類越冬要求
天寒地凍,為農歷數(shù)九嚴寒之天,除亞熱帶區(qū)域外,多數(shù)地區(qū)的魚類都處于冬眠狀態(tài),能釣到的魚類極少,是魚兒上鉤率最低的月份。北方鑿冰垂釣,用紅蟲能釣到少量的鯽魚。但吃鉤動作極其輕微,以致難以發(fā)現(xiàn)。其他魚類則基本不吃鉤。
普通動物學上說魚類進入越冬區(qū)后,暫時停止進食,很少活動,很少而已,不是不活動,而且前
提是不進行越冬洄游的魚。只有少數(shù)的魚類才進行冬眠的(鯉魚)
甲魚的最適生長水溫是24℃~30℃。當水溫降至18℃時,甲魚基本不吃食物,還有少量活動;當水溫降至15℃以下時,就基本冬眠。鯉魚常常在河水底部過冬,幾十尾到成百尾群集在水底的洼處圍成一圈,頭和頭密密地緊挨在一起,呼吸遲鈍,鰓蓋活動得非常緩慢,體溫可下降到1攝氏度,直到春天才“復蘇”散去。?。~咸)魚冬眠時比鯉魚睡得更死,當你把埋在河泥中冬眠的丁(魚咸)魚挖出來,不用棒打還看不出它是活的呢!鱔魚是一種半冬眠的魚類。當氣溫低于15℃時,鱔魚便不吃不動,靠微量吸入蜇冬眠。
魚的過冬方式屬于哪種
鯉魚,兩棲類娃、蛇過冬與梭魚一樣。
梭魚養(yǎng)殖管理:
(1)餌料管理:
魚苗培育階段,早期以施肥和潑灑豆?jié){為主,后期投喂豆餅漿或米糠,日投飼量為體重10%~15%。魚種培育階段,要盡量投足投好飼料,并根據梭魚喜食含硅量和纖維素較高的飼料,如豆餅、麩皮、菜餅、米糠、花生餅或酒糟等進行投喂,日投飼量為體重8%~10%,以后隨著個體的增長,逐步減少。同時要根據天氣變化掌握投喂量,在正常情況下,每天投喂2次,一般上午是在8:00~9:00,下午在4:00~5:00,天氣晴好可略多投,陰雨天氣少投,遇到暴雨、雷雨、氣壓低的天氣則不投。
(2)水質管理:
魚苗下池后,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通過施肥、潑灑豆?jié){和投餌來保持生物餌料豐度,間隔5~7天往池內加注新水一次,每次進水10厘米,最后使池水保持在1米左右。魚種培育期間,池水控制在1.2~1.5米之間,在高溫季節(jié),為防止魚類浮頭及防止水質老化,適時換注新水,每次交換量掌握在池水的10%~15%。
魚類過冬的方式是什么
答:不能
一、魚類體溫的變化、魚類是冷血動物,自身不產生溫度,但是會自己調節(jié)自己的體溫。當水溫升高,魚類的體溫隨之升高,變得十分活躍;當水溫降低,魚類的體溫隨著水溫的降低而降低,這是絕大多數(shù)魚類體溫的變化。
那么我們又產生一個疑問,魚類是怎么調節(jié)體溫的?很簡單,魚類在通過鰓過濾水中的氧氣呼吸,而魚鰓中含有大量的毛細血管,呼吸氧氣的過程中,水流經過毛細血管,就可以進行溫度調節(jié)。當水溫比較高,隨著魚類呼吸,來增加體溫,當水溫降低,也是通過毛細血管降低體溫,從而讓到體溫和水溫相差不大,一般魚類的體溫比水溫高0.5-1°。
二、氣溫不等于水溫、氣溫和水溫相差很大,并非相同。其實釣魚人在冬季都能發(fā)現(xiàn),深水釣獲的魚類體表溫熱,而淺水釣獲的魚類身體冰涼。冬季水體的溫度,有水表向水底遞增,深水區(qū)水溫更為溫暖。
如果水體整體很淺,那么水溫相差無幾(水溫2米以下),如果水體有深有淺,那么深水區(qū)水溫就比較高,魚類喜歡躲藏在深水區(qū)越冬。這也是為什么淺水釣魚魚情相差不大,如果水體內有深有淺,那么在冬季釣魚的時候盡量釣深水,因為深水區(qū)溫度高,魚類感覺舒適。
三、魚類可以根據水溫自由調節(jié)溫度、比如: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隨著太陽的直射,水表面和淺水區(qū)升溫很快,魚類就會躲藏在深水或者陰涼的地方躲避炎熱。當天寒地凍的冬季,魚類會游向深水或者躲藏在較深的地方越冬。
能越冬的魚
不耐寒
水溫鱸魚養(yǎng)殖最適宜的水溫為23-28℃。這個水溫增速最快。超過32℃就影響飼料,超過36℃就達到公差極限。如果低于5℃,停止進食或幾天吃一頓飯;水質魷魚喜稀水,不喜過于肥膩渾濁的水,對亞硝酸鹽耐受性高;最合適的溶解氧是5-15,低于0.8死亡,低于2吐槽;水深只要能保證夏天水溫不超過35°C就可以升高,但如果夏天溫度高,水深一般在兩米左右;池塘面積池塘面積可以從幾平米到30畝,最好不要超過30畝
魚類需要冬眠嗎
一般來說,魚也是需要冬眠的。他們往往在冬天在一片水流比較平緩的地方進行冬眠。這樣對他們也是比較安全的打開。他們要冬眠一個月左右,等到天暖和起來,他們就可以開始活動了。在冬眠的時候,他們需要儲備足夠的食物才可以安全度過這個時候。
可以過冬的魚類
冬天溫度低,很多魚停止覓食,魚很不好釣。不過冬季并不是所有魚都不能釣,今天我們來盤點10種很耐寒的魚類,在冬天也會覓食,找準方法不比在夏秋釣得少。
第一,鯉魚
鯉魚分布廣泛,在全國各地都能釣到,且鯉魚適應能力強,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能釣到。
冬季鯉魚雖然也會吃餌,不過由于水溫比較低,所以它們都會潛到深水區(qū)活動。因此我們要想釣到鯉魚,就要釣深水,一般水深要在2-4米左右。
鯉魚是雜食性餌料葷素不忌,不過在冬季垂釣我們還是要選擇濃腥味道的葷餌才可以。葷餌含有高蛋白可以補充營養(yǎng),濃腥味穿透力強能快速誘魚,素餌在冬季效果會很不理想。葷餌我們最好也要選擇活體餌料,例如紅蚯蚓、紅蟲都是很好的冬季魚餌。
第二,鯽魚
第二種常見的耐寒魚就是鯽魚了,這也是我們冬季釣得最多的魚。鯽魚和鯉魚一樣在我國南北都有分布,即使水面結冰,我們在深水區(qū)也能釣到鯽魚。在北方水面結了一層厚冰,鯉魚恐怕已經進入冬眠,我們在冰面打個洞還是能釣到不少鯽魚。
鯽魚同樣是雜食性動物,不過和垂釣鯉魚一樣,冬季水溫低時我們還是要選擇紅蟲、蚯蚓之類的活體葷餌垂釣。
第三,翹嘴
翹嘴也是比較耐寒的魚種,它們在水溫3攝氏度以上都會開口。冬天溫度往往會降到零度以下,不過下層水的水溫都會比較高,就算結冰但是在厚厚的冰層下水溫甚至能到10度以上,因此冬季翹嘴也是可以釣到的。
垂釣翹嘴要選擇晴天的中午溫度比較高時,同時要釣深水。
翹嘴是肉食性魚類,吃餌比較兇猛,可以選擇蚯蚓、小魚蝦等葷餌作為餌料。
第四,柳根魚
柳根魚比較少見,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種魚主要分布在東北黑龍江地區(qū),看它們生活的地區(qū)就知道這是一種耐寒的魚。這種魚喜歡生活在溫度比較低的小河、溪流中,冬天會進入江水支流或大江的石縫或亂石堆里生活。
柳根魚是雜食性魚類,冬季仍然要用葷餌垂釣,可以選擇小紅蚯蚓或者面包蟲作為釣餌。
第五,青魚
青魚的耐寒性比之以上四種魚差一些,在低于6.5攝氏度的水溫下會死亡,釣青魚的季節(jié)主要在夏秋,不過冬季的深水區(qū)也可以釣到,只是比較困難。
冬季青魚都會藏在深水區(qū),所以垂釣青魚只用重鉛釣底即可。可以選擇田螺作為釣餌。
第六,白條
在夏秋季節(jié)白條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小雜魚,冬天它們也會吃餌。
垂釣白條魚可以選擇腥味的商品餌。
第七,鳑鲏魚
鳑鲏魚也是非常令人心煩的小雜魚,不過冬季很多魚釣不到,鳑鲏魚就成了不錯的選擇。
鳑鲏魚垂釣相對也比較簡單,可以和白條魚一起釣,選擇濃腥味的商品餌即可。
第八,狗魚
狗魚是生活在北方的耐寒魚類,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地區(qū)。
狗魚體型比較大,最大能長到30多斤,屬于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垂釣狗魚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小魚作為釣餌。
第九,趴地虎
這種魚也比較少見,屬于雜食性魚類。冬季垂釣可以選擇蚯蚓作為釣餌,
第十,黃顙魚
在水溫高于11攝氏度時,黃顙魚開始開口覓食。因此冬季在一些深水的小水域還是可以釣到黃顙的。
黃顙魚屬于雜食性魚類,冬季垂釣我們還是要用蚯蚓之類的活體餌料,或者一些動物內臟垂釣。
魚類越冬水深多少
在水溫10℃左右時,將金魚移入室內水池越冬。養(yǎng)魚池首先要注入新水,放養(yǎng)密度比室外秋季飼養(yǎng)密度大2倍~3倍。整個冬季,水溫可保持在2℃~10℃。在水溫較高的時候,可少量投喂,隔幾天用吸管吸去池底的污物,再慢慢注入適量的新水,并且溫差不宜超過2℃。室內越冬的特點是金魚成活率高,一般能達到95%以上。
二、室外越冬
金魚也可在室外越冬,只要管理得當,成活率都可在90%以上。室外越冬一定要選深水池,一般水深要在2米以上,如蓄水池、土池等。在具體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清塘消毒
事先要清池,挖除池底淤泥,用生石灰水潑灑殺死敵害生物,待毒性消失后,注入新水,再放魚入池。
2、合理放養(yǎng)
放養(yǎng)時機應選在水溫5℃左右時,最好選擇一個晴天中午。放養(yǎng)的魚必須是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的健康魚種。放養(yǎng)密度不宜過大,室外越冬金魚生活在冰下,水中氣體無法與外界交換,一般每平方米只能放養(yǎng)5尾~8尾。
3、加強管理
在晴天的時候要勤于掃雪打冰,增加水中溶氧,同時要防止人為破壞。室外越冬的金魚比室內越冬的金魚抗病力強,更能經受來年春季溫差變化大的天氣。
三、室內越冬
在水溫10℃左右時,將金魚移入室內水池越冬。養(yǎng)魚池首先要注入新水,放養(yǎng)密度比室外秋季飼養(yǎng)密度大2倍~3倍。整個冬季,水溫可保持在2℃~10℃。在水溫較高的時候,可少量投喂,隔幾天用吸管吸去池底的污物,再慢慢注入適量的新水,并且溫差不宜超過2℃。室內越冬的特點是金魚成活率高,一般能達到95%以上。
四、暖房越冬
條件好的養(yǎng)魚池,有玻璃的或塑料大棚式的暖房供金魚越冬。暖房由于能夠很好地接受陽光而且保溫效果好,當外界水溫降到15℃時,暖房內水溫可達25℃,金魚“入房”后能正常吃食生長。在暖房越冬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備好暖房
金魚房要座北朝南,背風向陽,透光保溫。室內要有取暖設備,供水供電方便,準備可自由掀蓋的草簾或棉簾,以便夜蓋晨掀,發(fā)揮夜間御風寒、白天采光取暖的作用。
2、適當投喂
在暖房水溫適宜的條件下,可多投喂,勤換水。當嚴冬到來,水溫降到16℃以下時,則要少喂,換水次數(shù)也適當減少。第二年早春季節(jié),當水溫再度升到16℃以上時,暖房內的金魚則會發(fā)情產卵,這個時間較正常產卵時間提早20天~30天??砂捶敝臭~管理,使金魚提前產卵,也可將
熱帶魚過冬應該保持多少度?
沒有加熱設備可以用土辦法。把魚缸裹上棉被。搞一個一百瓦的燈泡。將其放入水中。上面用個木條作為固定,不使燈頭落入水中,防止漏電。連上燈頭將其打開。燈泡的溫度就可以替代加熱棒。有人會說會不會爆炸?我的實踐證明肯定不會。因為水有散熱作用,燈泡表面的熱量會被水迅速帶走。原來的時候沒有網絡,根本就不知道加熱棒從哪里買。為了使熱帶魚過冬,就用了這個辦法。效果還真的不錯,它們都平穩(wěn)的度過了寒冬。有人會說如果燈泡爆裂,會不會把魚電死?答案是否定的。前面已經說過了因為燈泡泡在水里就不會裂。最壞的現(xiàn)象就是燈絲斷了。換個燈泡就是了。其原理其實跟現(xiàn)在的加熱棒是一樣的。最后還得說一句魚缸的上面也要蓋上一個棉被。不過要留好通氣孔。
越冬洄游的魚類
帶魚屬于洄游性魚類,有晝夜垂直移動的習慣,白天群棲息于中、下水層,晚間上升到表層活動,我國沿海的帶魚可以分為南、北兩大類,北方帶魚個體較南方帶魚大,它們在黃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魚汛,秋天結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魚汛,南方帶魚每年沿東海西部邊緣隨季節(jié)不同作南北向移動,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故東海帶魚有春汛和冬汛之分。
冬季魚怎么越冬
1、 養(yǎng)魚前先要準備好一個體積不能太小的魚缸,這主要根據你所養(yǎng)魚的大小和數(shù)量多少來決定。要注意魚的投放密度。最少要保證達到3升水養(yǎng)1厘米長的魚,如果您的魚缸容納了100升水,那么可喂養(yǎng)10厘米的魚3條,5~6厘米的魚(其體形比較窄小)可養(yǎng)8條。冬天氣溫低、喂食少,可以適當密一些。在較大的空間內魚比較活躍,體色較鮮艷。密度過大易導致水中缺氧、水質惡化,導致魚生病死亡?! ?/p>
2、準備給魚用的新水,要先存放一兩天,稱為曬水,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去水中的除部分氯氣,另一個作用是使新水和舊水的溫度接近?! ? 、不能急劇改變水的溫度。魚可以在很寬的溫度范圍內生存,冬天在冰層以下仍可維持生命,大熱天只要不在烈日下爆曬也能正常生活,但是如果急劇改變溫度,就會導致生病或死亡,偏差不宜過大,一般4度以內是允許的?! ?、 不能一次換水過多, 否則水質突然變化,會導致魚的水質不適癥發(fā)生。 魚已適應了原來的水質中生活,水質突然改變,魚會無法適應而得病,甚至突發(fā)死亡。 5、怎樣投食。以每天一至兩次和5至10分鐘內吃完為宜。陰雨天少喂,晚間不喂。魚在消化食物時需要消耗更多的氧,陰雨天、晚間氣壓較低,溶入水中的氧也就低,如此時喂魚將可能導致水中嚴重缺氧而死魚。死魚大都發(fā)生在晚間,其原因就在于此??筛鶕~糞的顏色來分辨別金魚饑飽和消化吸收情況:魚糞呈綠色、棕色或黑色者,表示魚體攝食適合,吸收良好。如果魚糞呈白色,則表明魚食過飽?! ?、食料一定要清潔。喂飼了不潔魚食,極易導致魚病的發(fā)生。雖然魚最喜歡活食,喂活食的魚生長也較快。但活食都生長在污染的水環(huán)境中,極易沾染病菌,故投放活食要慎重。建議購買由專業(yè)公司生產的品牌冷凍新鮮食料,如血紅蟲、豐年蝦等,再輔以豆類及蔬菜,以維持全面的營養(yǎng)。面包蟲也是魚喜愛的活食,營養(yǎng)價值也高,也可以適當投喂?! ?、 要保持水的清潔。魚進食量大,消耗大量氧氣及排出大量廢物對水產生污染并滋生病菌。為了保持水的清潔,應該安裝過濾器,每天還要利用從缸底部抽除排折物和殘餌的同時換去十分之一的舊水,特別是夏天一定不能忽視。最好采用帶充氣設計的過濾,讓過濾和充氣同時進行,既使水體得以凈化又補充了氧氣。 8、 不能將油脂類帶入水中。油污會浮在水面將空氣隔絕,使水中的氧得不到補充,會導致魚缺氧死亡。投食肉類或手上涂抹過護手霜操作,都會將油脂帶入水中,應該仔細避免。
魚類怎么過冬
1、魚類會在秋季增加進食量,以補充體能為過冬做準備;
2、冬季水中的氧氣減少,為了保持正常的生理平衡,大多數(shù)魚會自動地減弱呼吸作用,以使新陳代謝減慢。因此不少魚類在冬天行動變得緩慢起來,甚至有些魚開始冬眠;
3、河底最深處的水溫能保持在4攝氏度,大多數(shù)魚類會選擇聚焦到較深的水層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