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濾液處理工藝(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
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
1、垃圾中轉站滲濾液的廢水通過壓縮線上的明溝收集,自流至廢水收集池經泵輸送至沉砂池,進入沉砂池前,經固液分離機截留細小雜物,在沉砂池中將廢水中顆粒較大的無機物去除,然后重力流入調節(jié)池。
2、調節(jié)池中廢水經泵提升至厭氧反應器,經厭氧反應器處理后的出水,進入生硝化池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厭氧反應產生的沼氣經管道收集輸送至火炬放散燃燒。
3、厭氧池出水自流至硝化池,硝化池中混合液經泵送至超濾膜系統(tǒng)進行泥、水分離,濃液回流至硝化池,剩余污泥排到污泥貯池,超濾出水進入納濾系統(tǒng)后達標排放。
4、沉砂池、厭氧反應器和MBR系統(tǒng)產生的剩余污泥經離心脫水機機械脫水后,污泥與垃圾一起外運填埋。
5、垃圾滲濾液的處理過程中,格柵間、調節(jié)池產生的臭氣經收集,由引風機通過風管送至生物除臭裝置處理。
滲濾液的工藝流程
通常1噸垃圾滲濾液會產生15~30m3的沼氣。
沼氣是由各種有機物質在適宜溫度、濕度及無空氣的條件下,經過微生物的發(fā)酵作用產生的一種可燃氣體。沼氣的主要成分是CH4,含量為50%~70%;另外還含有30%~40%的CO2,0%~5%的N2,以及少量的H2、H2S、NH3、硫醇、硫醚和微量的不飽和烴垃圾滲濾液處理厭氧工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沼氣,通常1m3垃圾滲濾液會產生15~30m3的沼氣。
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原理
加硫酸調節(jié)RO濃水pH,為了防止DTRO膜結垢。滲濾液處理流程是:收集→調節(jié)池→厭氧反應池(罐)→好氧池→硝化池→UF→NF→Ro→DTR0,為將RO產生的濃水消耗,為了防止DTRO結垢,RO濃水進入DTRO前加硫酸調節(jié)pH在6~65之間,因為硫酸百分比濃度比較大,儲存方便,所以采用硫酸調pH。
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設計
滲濾污水中的濾液是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滲濾污水由于水質不穩(wěn)定,濾液中含有大量的萘、菲等有毒物質,使?jié)B濾污水中的濾液難以處理。
綜述了土地處理技術,展望了滲濾污水處理中濾液回灌處理方法的發(fā)展方向。
土地處理技術利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組成的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機制和污染物的綜合凈化功能來處理垃圾填埋場污水滲漏中的濾液。污水中濾液的常用處理方法是人工濕地和再充水。本文重點介紹充電處理技術及其優(yōu)缺點。
1。人工濕地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是利用土壤和基質的快速過濾和吸附凈化廢水,通過植物對廢水的吸收提高凈化效果的一種優(yōu)化的土地處理方法。在國外,人工濕地對污水滲濾液的處理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應用。1889年,紐約州伊薩卡填埋場開始使用潛流濕地處理滲濾液,許多國家,如挪威、加拿大、英國、斯洛文尼和波蘭等,已成功地利用人工濕地系統(tǒng)處理滲濾廢水中的濾液。我國利用人工濕地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實例較少,僅采用上海老港填埋場作為填埋場。該技術相對于中小城市污水滲濾液和城市衛(wèi)生填埋場滲濾液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且地域限制較小。
2 回灌處理技術
滲濾污水中的濾液回灌是一種循環(huán)處理方法,即不經任何處理的污水直接再灌,噴在填埋場上,滲濾液通過垃圾層和土壤層的凈化作用對填埋場滲濾液進行處理。大量實驗表明,滲濾污水中濾液回灌處理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處理方法,通過降低污水中濾液的含水量,可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此外,回灌處理還可以降低污水處理成本,加快垃圾在填埋場中的降解速度,提高甲烷的產量和產率,縮短垃圾填埋場的維護期。
2.1在改善水質和污水回灌處理的過程中,在填埋場的作用下對污水中的濾液進行凈化,大大降低水中重金屬離子的濃度,大大改善水質。充電不需要基于其他處理過程,技術和財務支持要求非常低。實踐證明,污水回灌處理后可去除95%以上的污染物,對改善填埋場周邊水質具有重要意義。
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簡單說明
滲濾液崗位做好了還是挺有前途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但是一定要有比較強的責任心才行。
崗位職責:
1、負責滲瀝液處理廠生產運行過程的操作和設備維護等工作;
2、對各處理單元進行水質取樣化驗、分析及日常維護;
3、執(zhí)行巡回檢查,保障滲瀝液處理站設備正常運行;
4、做好各項工作記錄。
任職要求:
1、化學、環(huán)境工程等相關專業(yè),學歷不限。
2、了解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掌握滲濾液常規(guī)測定項目;熟悉廢水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3、能適應運行倒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