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怎么算女性(bmi女性計算公式)
bmi怎么算女性
BMI是通用的,不分男女。
BMI是根據(jù)身高體重情況劃分區(qū)域的。
BMI=體重kg/身高m2
計算出數(shù)值后,如果BMI<18.5就偏瘦;
BMI處于18.5~23.9之間就是正常體重;
BMI處于24~27.9之間就是超重;
BMI≥28肥胖。
BMI≥40極重度肥胖。
bmi女性計算公式
女性正常BMI范圍是18.5-24,BMI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標準。當BMI指數(shù)<18.5則為消瘦,24-28時則為超重,28以上則為肥胖。BMI的計算公式為,體重(公斤)/ 身高(米)的平方。但需要注意,BMI值只適用于正常成年人,對于未滿18歲的人群、孕婦、哺乳期患者、運動員,以及正在進行體重訓練的人群,并不適用。
bmi怎么算女性標準
女性bmi指數(shù)值標準表
體重標準計算方法:個子(cm)-105=體重標準(kg)
每一女孩的體重標準計算方法全是依照個子減掉105,隨后是你的體重標準。
女性BMI怎么計算
體重指數(shù)是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實際體重在根據(jù)公式計算出的標準體重的±10%內(nèi)屬于正常,大于20%為肥胖,20%-30%為輕度肥胖,30%-50%為中度肥胖,大于50%為重度肥胖。
例如:女生身高1.6m,體重50kg,則標準體重在:
1、體質(zhì)指數(shù)(BMI)=50/1.6^2 =50/2.56=19.53。
2、體重指數(shù)是標準體重(千克)=160-105=55。男大學生體重指數(shù)(BMI)范圍在17.9~23.9。女大學生體重指數(shù)(BMI)范圍在17.2~23.9。
bmi女性計算公式怎么算
女性正常BMI范圍是18.5-24,BMI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標準。當BMI指數(shù)<18.5則為消瘦,24-28時則為超重,28以上則為肥胖。BMI的計算公式為,體重(公斤)/ 身高(米)的平方。但需要注意,BMI值只適用于正常成年人,對于未滿18歲的人群、孕婦、哺乳期患者、運動員,以及正在進行體重訓練的人群,并不適用。
女生bmi怎么算正常
體質(zhì)指數(shù)(BMI)=體重(kg)/身高(m)^2
體重指數(shù)是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實際體重在根據(jù)公式計算出的標準體重的±10%內(nèi)屬于正常,大于20%為肥胖,20%-30%為輕度肥胖,30%-50%為中度肥胖,大于50%為重度肥胖。
例如:女生身高1.6m,體重50kg,則標準體重在:
體質(zhì)指數(shù)(BMI)=50/1.6^2=50/2.56=19.53。
2、體重指數(shù)是標準體重(千克)=160-105=55。
男大學生體重指數(shù)(BMI)范圍在17.9~23.9。
女大學生體重指數(shù)(BMI)范圍在17.2~23.9。
一、標準體重:
男性:(身高cm-80)×70﹪=標準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準體重
標準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準體重正負10﹪~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
標準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超重計算公式
超重%=[(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二、標準身高:
1、男性身高=出生時身長(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時身長(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適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兒;測量身長數(shù)據(jù)時如能精確到0.1厘米,身高的預測將更準確。
2、男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體標準身高預測公式(遺傳法則)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厘米)
女性BMI計算
一、標準體重的計算方法
男=50+(身高H-150)×0.75+(年齡-21)÷5
女=50+(H-150)×0.32+(年齡-21) ÷5
二、標準身材各項指標。
從理論上講,女性的身高與體重,四肢與軀干等部位在一定的比例下最美。專業(yè)人士在進行了大量研究后,終使美麗得以量化:
1、上、下身比例:以肚臍為界,上下身比例應為5比8,符合“黃金分割”定律。
2、胸圍: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豐滿處測量胸圍,應為身高的一半。
3、腰圍:在正常情況下,量腰的最細部位。腰圍較胸圍小20厘米。
4、髖圍:在體前恥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髖圍較胸圍大4厘米。
5、大腿圍: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線下。大腿圍較腰圍小10厘米。
6、小腿圍:在小腿最豐滿處。小腿圍較大腿圍小20厘米。
7、足頸圍:在足頸的最細部位。足頸圍較小腿圍小10厘米。
8、上臂圍:在肩關節(jié)與肘關節(jié)之間的中部。上臂圍等于大腿圍的一半。
9、頸圍:在頸的中部最細處。頸圍與小腿圍相等。
10、肩寬:兩肩峰之間的距離。肩寬等于胸圍的一半減4厘米。
骨骼美在于勻稱、適度。即站立時頭頸、軀干和腳的縱軸在同一垂直線上;肩稍寬,頭、軀干、四肢的比例以及頭、頸、胸的連接適度。
肌肉美在于富有彈性和協(xié)調(diào)。過胖過瘦或肩、臀、胸部的細小無力,以及由于某種原因造成的身體某部分肌肉的過于瘦弱或過于發(fā)達,都不能稱為肌肉美。
膚色美在于細膩、光澤、柔韌、摸起來有天鵝絨之感,看上去為淺玫瑰色的最佳。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