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藝品制作(玻璃制造流程)
玻璃制造流程
琉璃與玻璃不一樣,二者的區(qū)別如下:琉璃的顏色更加豐富多彩,古法琉璃可以有多種顏色混成,且通透如故。玻璃可以有不同的顏色,但全部以純色為主,混合后會爆裂或者混濁。二、二者在光澤度上的區(qū)別琉璃的密度明顯高于玻璃,所以在光澤度上不如玻璃。另外琉璃在原料煅燒過程中自然形成有氣泡,這些氣泡也使得琉璃更具表現(xiàn)力,在燈光的照射下能發(fā)出炫目的光彩。玻璃的光澤度則十分明亮,幾乎無雜質。琉璃的制作非常費時費工,其制作成本遠高于玻璃。古法琉璃的制作被形容為“火里來、水里去”,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即便是熟練技師,成功也要憑運氣。僅出爐一項,成品率就只有70%。另外古法琉璃還不可回收。在制作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一點點問題,十幾天、幾十道工序就前功盡棄了。玻璃主要將塊狀原料粉碎,使潮濕原料干燥,將含鐵原料進行除鐵處理再經(jīng)高溫熔制,成型,通過退火、淬火等工藝加工而成。在時間與工時都要比琉璃少。
玻璃制品工藝流程
制作玻璃的原料有: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堿等。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制成的。輔助原料包括澄清劑、助熔劑、乳濁劑、著色劑、脫色劑、氧化劑和還原劑等。玻璃是用什么制造出來的 玻璃是用什么材料制造出來的
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現(xiàn)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玻璃是用什么制造出來的 玻璃是用什么材料制造出來的
玻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復鹽,是一種無規(guī)則結構的非晶態(tài)固體。
玻璃是用什么制造出來的 玻璃是用什么材料制造出來的
制造玻璃的流程
玻璃熔制有五個階段:1、硅酸鹽形成階段,就普通的鈉鈣硅玻璃而言,這一階段在800到900攝氏度;2、玻璃的形成階段,溫度在1200到1250攝氏度之間;3、玻璃液的澄清階段,溫度在1400到1500攝氏度之間;4、玻璃液的均化階段,就普通的鈉鈣硅玻璃而言,此階段溫度可低于澄清溫度下完成;5、玻璃液的冷卻,對一般的鈉鈣硅玻璃通常要降到1000攝氏度左右,在進行成型。
詳細的話你可以找本書看看《普通硅酸鹽工藝學》
玻璃制造流程詳細
玻璃拋光步驟:
第一步、玻璃表面清潔及玻璃拋光前的準備工作
1、 先將要修復的玻璃邊緣周圍用膠帶圍住,以免玻璃拋光時弄臟周圍環(huán)境。
2、 認真清潔玻璃以及玻璃拋光砂紙的表面, 不能有任何灰塵、沙子等附著。
3、 在玻璃拋光前,先用記號筆在玻璃背后圈出要拋光修復的部位,避免挪位造成拋光面積過大。
第二步、用P120#、P240#、P400#、P600#的玻璃砂紙消除玻璃劃痕
1、注意這里的砂紙型號與日常的手拋砂紙型號標注是不同的,不能和日常使用砂紙混同使用。
2、將拋光原液根據(jù)需要倒出少許,以1:1比例加水稀釋,最多不得超過1:5,專用于砂紙拋光使用。
3、劃痕拋光處一定要保證拋光液充足,任何時候砂紙不能直接在玻璃表面干磨。
A.較深劃痕(手摸感覺明顯):P120#玻璃砂紙初磨---再用P240#打磨平整---用P600#砂紙再拋磨一遍,使表面達到最后拋光要求,也可省略此項直接進入第三步。
B.輕微劃痕(手摸無感覺但有白印痕):P400#玻璃砂紙初磨---用P600#砂紙再拋磨一遍,使表面達到最后拋光要求,也可省略此項直接進入第三步。
第三步、換加拋光原液使用專用拋光輪拋光還原玻璃透亮
1、將玻璃擦干凈觀察砂紙打磨范圍,涂上拋光原液利用專用拋光輪(使用適當壓力,拋光機托盤與玻璃表面應持平)拋光。如無拋光機可用手工拋光片拋光,注意此時移動速度不要過快,細細打磨,保證效果。
2、如光澤欠佳, 則重復上述步驟
注意事項:深度超過100微米深劃痕,雖然也能拋光去除,但經(jīng)拋光后會影響玻璃的安全性能,特別是汽車前風擋玻璃表面超過100微米深劃痕不適合進行拋光處理。
簡單總結為:先用砂紙濕磨逐步除痕,再用拋光片加拋光液拋光透亮
玻璃拋光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玻璃精磨完畢之后,隨即在加工工件上進行拋光,可以使玻璃表面變成透明,拋光加工的時候,玻璃的表面需要加拋光粉,拋光加工與研磨加工同樣也是利用研磨機進行,所以研磨加工的所有調修正效果以及規(guī)則都使用與拋光加工。
研磨加工完畢之后,需要使用溫水沖洗加工工件,以有效地清除黏附的剛石粉,然后將加工工件在平面拋光機中準備拋光,拋光盤凹面必須與玻璃的面形狀配合,能立即均勻的摩擦是玻璃鏡面光亮。
一般都會在旁邊準備溫水,先將拋光盤浸入溫水桶中使表面層變軟,然后將置于加工工件上,使其與玻璃相配合,然后開動研磨機。
拋光必須對研磨工件的形狀,表面光度等加工情形確切的了解,拋光至5分鐘需要將加工,停下進行檢查,看看中央邊緣位置的光度差別,以確定拋光加工是否正確,在工件進行拋光的時候,不可以加太多拋光粉,否則會使得拋光劑起到滑動的作用,反而沒有拋光的作用,拋光劑可以使用機器自動裝置進行添加,其量需有拋光工憑著檢驗進行界定,由于工件表面拋光的程度的不同,是可以判定拋光劑種類是否使用的正確。
拋光加工是不會影響工件的最終的厚度的,正常的拋光加工最多會是工件檢減小0.03mm厚度,而這個值是在公差所允許的范圍內(nèi)。
在進行拋光時間過半之后,再對工件進行檢查,看其公差是否是達到了規(guī)定的范圍,此項檢查關系非常大,如果是不合乎要求需要及時做拋光修正,拋光之后的修正與磨盤的修正原則有著非常重大關系。
在工件平面加工的時候,檢驗玻璃的表面是否符合要求,最好是在燈光下進行檢查,然后將加工工件進行清洗干凈,最后玻璃上會涂上防護膠以用于保護玻璃的透鏡效果。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拋光工具和磨料顆粒或其他拋光介質對工件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
拋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幾何形狀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鏡面光澤為目的,有時也用以消除光澤(消光)。通常以拋光輪作為拋光工具。拋光輪一般用多層帆布、毛氈或皮革疊制而成,兩側用金屬圓板夾緊,其輪緣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勻混合而成的拋光劑。
玻璃制造流程視頻
制作游戲視頻,流行用 愛剪輯 除了簡單免費,自帶了大量酷炫的特效,以及人性化的美化功能 導入錄制的游戲視頻(如果不會錄制視頻,那可以用 超級捕 快),截取/分割視頻,你可以一鍵調色 一鍵應用風沙、火焰、光效、煙花、漣漪、震動、水波、水墨、放大、縮小、幻影、滾動等字幕特效 以及模糊、暴閃、布藝效果、磨砂玻璃、LOMO效果、水彩畫、老電影、重疊畫中畫等各種電影電視濾鏡~~
玻璃制造流程化學反應
玻璃原料比較復雜,但按其作用可分為主要原料與輔助原料。主要原料構成玻璃的主體并確定了玻璃的主要物理化學性質,輔助原料賦予玻璃特殊性質和給制作工藝帶來方便。
1、玻璃的主要原料
(1) 硅砂或硼砂:硅砂或硼砂引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或氧化硼,它們在燃燒中能單獨熔融成玻璃主體,決定了玻璃的主要性質,相應地稱為硅酸鹽玻璃或硼酸鹽玻璃。
(2) 蘇打或芒硝:蘇打和芒硝引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鈉,它們在煅燒中能與硅砂等酸性氧化物形成易熔的復鹽,起了助熔作用,使玻璃易于成型。但如含量過多,將使玻璃熱膨脹率增大,抗拉度下降。
(3) 石灰石、白云石、長石等:石灰石引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增強玻璃化學穩(wěn)定性和機械強度,但含量過多使玻璃折晶和降低耐熱性。
白云石作為引入氧化鎂的原料,能提高玻璃的透明度、減少熱膨脹及提高耐水性。
長石作為引入氧化鋁的原料,它可以控制熔化溫度,同時也可提高耐久性。此外,長石還可提供氧化鉀成分,提高玻璃的熱膨脹性能。
(4) 碎玻璃:一般來說,制造玻璃時不是全部用新原料,而是摻入15%——30%的碎玻璃。
2、玻璃的輔助原料
(1) 脫色劑:原料中的雜質如鐵的氧化物會給玻璃帶來色澤,常用純堿、碳酸鈉、氧化鈷、氧化鎳等作脫色劑,它們在玻璃中呈現(xiàn)與原來顏色的補色,使玻璃變成無色。此外,還有與著色雜質能形成淺色化合物的減色劑,如碳酸鈉能與氧化鐵氧化成二氧化二鐵,使玻璃由綠色變黃色。
(2) 著色劑:某些金屬氧化物能直接溶于玻璃溶液中使玻璃著色。如氧化鐵使玻璃呈現(xiàn)黃色或綠色,氧化錳能呈現(xiàn)紫色,氧化鈷能呈現(xiàn)藍色,氧化鎳能呈現(xiàn)棕色,氧化銅和氧化鉻能呈現(xiàn)綠色
(3) 澄清劑:澄清劑能降低玻璃熔液的粘度,使化學反應所產(chǎn)生的氣泡,易于逸出而澄清。常用的澄清劑有白砒、硫酸鈉、硝酸鈉、銨鹽、二氧化錳等。
(4) 乳濁劑:乳濁劑能使玻璃變成乳白色半透明體。常用乳濁劑有冰晶石、氟硅酸鈉、磷化錫等。它們能形成0.1——1.0μm的顆粒,懸浮于玻璃中,使玻璃乳濁化。
拓展資料:
玻璃的原材料為水晶沙,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硅。水晶60%成份是「二氧化硅」(sio2),水晶的顏色是由于除了二氧化硅外,還含有各種不同微量的金屬所造成的。
在天然環(huán)境里頭,水晶多數(shù)會與礦物方解石、黃鐵礦、輝鐵礦、各種顏色的云母片、碧茜、花崗巖、金紅石等「共生」,而形成了一些疑幻似真的景像,即所謂「異像水晶」,增加了收藏水晶的樂趣和價值。
水晶多數(shù)是在地底生長,生長的過程需要大量含有飽和的二氧化硅的地下水源,溫度在550-600℃之間,并需要比大氣壓力大二倍至三倍的壓力,經(jīng)過了漫長的歲月,便變成了六角柱形的水晶。
玻璃制造的工藝流程
摘要:根據(jù)氣體在玻璃液中的溶解度與溫度成反比的理論,討論了窯爐結構及工藝條件對消除氣泡的影響,找出了窯爐熔化溫度,出料量與氣泡數(shù)量間的平衡關系,用以指導生產(chǎn)。
關鍵詞:玻璃瓶;高白料;氣泡;吸收法{TodayHot}
氣泡是玻璃中的常見缺陷,其產(chǎn)生的原因很多,有熔化能力不足,溫度不夠造成的,有澄清不良消除不掉的,也有耐火材料產(chǎn)生的,還有成型時供料操作不當帶來的。
本文討論我公司1號玻璃窯爐生產(chǎn)高白料玻璃瓶時消除氣泡的做法。
氣泡的產(chǎn)生及消除過程
1號玻璃窯爐是座燃煤蓄熱室馬蹄焰池爐。在設計上采用小動量比,傾斜底板小爐結構,深澄清池,傾斜上升式流液洞與上升料道,無工作池,該窯爐冷修改造后生產(chǎn)高白料玻璃瓶,投產(chǎn)后發(fā)現(xiàn)制品上帶有氣泡,有圓形的,橢圓形的和表面薄皮氣泡,數(shù)量0個23/!左右,嚴重影響產(chǎn)品外觀質量。
起初,我們按排出法的思路采取措施:提高熔化溫度,降低熔化率,將火焰空間輻射溫度逐步提高,出料量也降低,結果氣泡數(shù)量增加到523/!,直徑增大薄皮氣泡增多;提高配合料氣體率,加大澄清劑用量,氣體率提高,但氣泡并未減少;加大助熔劑的引入量,仍無明顯效果。
{HotTag}面對制品上越來越多的氣泡,我們意識到“吸收法”的思路才可能是正確的。于是,將熔化溫度降低后氣泡數(shù)量減少。后又降到0個23/!,接著改進加料機實現(xiàn)薄層裹入式加料,繼續(xù)降低熔化溫度,出料量控制合適,最終氣泡數(shù)量穩(wěn)定,直徑減小。
玻璃熔制工藝中氣泡消除機理
熔制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包含硅酸鹽形成階段,玻璃形成階段,澄清均化階段,其中澄清階段是氣泡消除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隨溫度升高玻璃液粘度降低,氣泡中的氣體,窯內(nèi)氣體與玻璃液中物理溶解和化學結合的氣體之間建立平衡,再使可見氣泡漂浮于玻璃液面加以消除。在澄清過程中可見氣泡的消除按下列兩種方式進行:
1氣泡體積增大加速上升,漂浮出玻璃表面后破裂消失。
2小氣泡中的氣體組份溶解于玻璃液中,氣泡被吸收而消失。
氣泡的大小和玻璃液的粘度是氣泡能否漂浮的決定因素。根據(jù)斯托克斯定律,氣泡的上升速度與氣泡的半徑平方成正比,而與玻璃液粘度成反比。
根據(jù)高白料玻璃的成分計算玻璃液在不同溫度下的粘度,并與我公司一翠綠玻璃配方相比較。
以澄清位置的玻璃液溫度,氣泡上浮距離計算不同直徑氣泡的上浮時間。
提高熔化溫度可增加直徑0。2mm以上氣泡的上浮速度,減少上浮所需要時間,但對直徑在0。2mm以下的氣泡則很難通過上浮而消除,必須通過對溫度進行調節(jié)使小氣泡在玻璃液中被吸收而消除。
在玻璃液降溫過程中,由于氣體變冷,氣體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氣泡將變小。由于玻璃表面張力的原因,氣泡內(nèi)壓力因半徑的減小而增大,降溫時,玻璃液中氣體的飽和壓力低于氣泡內(nèi)氣體的壓力,氣泡內(nèi)的氣體釋散到玻璃液中。由于放出了氣體,氣泡半徑又減小,玻璃液表面張力使氣泡內(nèi)壓力進一步增高,直到最后氣泡完全被玻璃液所吸收。
玻璃液在澄清過程中,大氣泡排出與小氣泡吸收這兩個階段是必不可少的,前者要求必要的溫度和持續(xù)時間,后者需要一定的溫降梯度,如果這些條件有一項達不到就會使制品帶上氣泡。
窯爐結構及所給出的工藝條件對消除氣泡的影響
1。
窯爐結構
該窯爐結構有兩個特點:一是大傾角小動量比的小爐結構,二是下沉的深澄清池結構。這種結構使火焰有較高的速度和剛性,火焰緊貼玻璃液面,對料堆有一個向前的推力。據(jù)測量,當熔化溫度不足,出料量偏大時,料堆移后,有的配合料還未完全熔化就到了澄清部,占用了澄清時間,使澄清不充分,本該排出的氣泡留在了玻璃液中進入了冷卻階段。
制品上直徑0。2mm以上的氣泡就是這樣形成的。
不同直徑氣泡上浮速度和所需時間不一樣。窯長方向上澄清距離短,澄清時間相對不足,大氣泡的排出有時是不充分的。從澄清池結構分析,所謂深澄清池下沉也有限,比較以往下沉的深池,垂直方向上玻璃液向下冷卻的距離縮短,時間減少,溫度降低幅度小。
玻璃液向下澄清的時間短,小氣泡不能完全溶解于玻璃液中,進入上升料道的玻璃液既有直徑0。2mm以上的氣泡,也有直徑0。2mm以下的灰泡。
玻璃液從上升料道底部到頂端一直到料盆附近還有一個冷卻過程,由于上升料道保溫強度高,這個階段溫降梯度不大,頂端的玻璃液溫度高,為使成型溫度合適須加大冷卻風量,玻璃液被快速強制冷卻,表皮處的玻璃因過冷而影響了對小氣泡的吸收,這就出現(xiàn)了制品上小氣泡分布不勻的現(xiàn)象。
為充分發(fā)揮玻璃液進入流液洞以后這個過程吸收小氣泡的作用,我們把上升料道的保溫強度降低,拆掉保溫磚,測量結果顯示上升料道頂端的玻璃液溫度降低,調溫風機的轉速下降。這樣處理的結果是制品上的氣泡直徑變小,數(shù)量變少。
2。
加料機改造,出料量控制
窯爐配備的加料機不能實現(xiàn)裹入式薄層加料,碎玻璃比例只有%7,配合料入爐后漂浮在玻璃液面上的高度大,這給火焰的吹動增加了作用面積,推力增加漂動速度加快。比較碎玻璃比例大的綠料(部分裹入式加料),料堆浮在液面上的高度小,料堆前沖的現(xiàn)象就不明顯。
改進加料機縮小吐料口,將加料機下移使加入的配合料部分浸入到玻璃液中,料堆的厚度減小,受力面積減小了,料堆前沖的距離減少,有利于防止跑料,增加澄清時間。
3。熔化溫度
一般而言,提高熔化溫度是解決氣泡最直接的措施,它是通過加快配合料的熔化速度,提高玻璃液的溫度,降低粘度,從而有利于氣泡的排出。
就本例而言,熔化溫度提高后有以下幾個直接作用。
①加大了火焰的噴出速度和火焰長度?;鹧嫠俣忍岣叩淖饔檬菍α隙训耐屏哟?火焰加長的結果是熱點前移。熱點前移使冷卻段縮短,不利于小氣泡吸收。
②提高了玻璃液的溫度,降低了玻璃液中氣體的溶解度,析出的氣體增多,當澄清時間不充分時起不到使氣泡減少的作用而是相反。
③降低了玻璃液的粘度。粘度降低一方面有利于大氣泡排出,另一方面使料堆向前漂移的阻力減小更容易跑料,惡化澄清質量,不利于氣泡排出。觀察到的情況是氣泡時多時少的現(xiàn)象更加嚴重了,這說明第二方面的作用大。
④氣泡直徑變大。這些長大的氣泡來不及從玻璃液中排出就進入了冷卻段,反而變得不易吸收。
而適當降低熔化溫度,火焰噴出速度減小,玻璃粘度增大不易跑料,熱點后移澄清時間延長,氣體在玻璃中的溶解度提高,氣泡就能夠減少或者消除。當然也不是溫度越低越好,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問題會走向反面,不但氣泡減輕不了,結石還會出現(xiàn)。
4。
配方中氣體率對氣泡數(shù)量的影響
增大氣體率雖然能縮短熔化時間,相應延長澄清時間,但這一效果比起氣體率增大需要更長的澄清時間來說是負面的,同時氣體率提高還增加了配合料的成本,是不合算的,所以最后我們將氣體率降低。
5。玻璃粘度的影響
為了研究玻璃粘度對跑料的影響,我們比較了另一座生產(chǎn)綠料窯爐加料口處玻璃液的溫度和粘度,兩種料的粘度上的差異對料堆漂移速度的影響很明顯,從人工撥料的難易程度上也能看得出來。
這可以解釋同一座窯爐生產(chǎn)綠料時出料量大不易跑料,而生產(chǎn)白料時出料量小還容易跑料的原因?! ?/p>
總結
此次解決氣泡問題思路來自大多數(shù)氣體在玻璃液中的溶解度與溫度成反比的理論,用于生產(chǎn)實踐,通過采取降低溫度的措施提高氣體在玻璃液中的溶解度,使大量影響制品外觀質量的氣泡被玻璃液吸收。
事實上這座窯爐生產(chǎn)高白料玻璃瓶其熔化溫度,出料量和氣泡數(shù)量之間存在一個平衡關系,即出料量減少時熔化溫度還可以適當降低,出料量增加時,熔化溫度應適當提高,但不能超高。用這一規(guī)律指導生產(chǎn),可使制品氣泡數(shù)量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nèi)。
。
玻璃的生產(chǎn)工藝和生產(chǎn)流程
雙邊機,單邊機、清洗機、(迪威) 鋼化爐(同昌、精工、北玻) 至于價格,看設備大小了,小型的廠家這些就夠了,如果想大點, 建議中空和夾層也上。
玻璃生產(chǎn)流程
一、玻璃手機鏡片性能 玻璃類產(chǎn)品主要為超薄玻璃(0.4-2.0mm厚),經(jīng)過玻璃開片、仿型磨邊、拋光、硬化、超聲清洗、真空鍍膜、絲印等一系列特殊加工工藝制作而成的產(chǎn)品。
它具有美化裝飾和保護的功能。目前產(chǎn)品對象主要為手機(LENS)鏡片、MP3鏡片等小尺寸產(chǎn)品?! ?)產(chǎn)品性能 A、極好的表面光潔度; B、極高的表面硬度和超強的抗劃傷能力; C、較好的表面強度; D、精確的尺寸控制; E、具有極好的金屬視覺效果。 F:表面硬度高,莫氏硬達8H,耐劃傷,透光度良好. 2)產(chǎn)品結構: 平片、卜面、單橋、雙橋、批花、異形等 3)產(chǎn)品表面處理: 真空鍍膜、絲印、鐳射、幻彩、鍍金剛膜、AR膜、AF膜、AS膜特殊工藝為生產(chǎn)特色 二、玻璃手機鏡片生產(chǎn)工藝簡介 1.開料:將玻璃開成比產(chǎn)品大15-20個C,再轉到下工序生產(chǎn); 將開料過來的材料進行成型加工,加工成與客戶提供的圖紙一致的形狀;如果選用精度高、速度快、性能穩(wěn)定的恒遠數(shù)控玻璃雕刻機,很多產(chǎn)品都可以不用車邊環(huán)節(jié),而且可以給你帶來更為精準的外形尺寸?! ?.開槽:將要求有槽位的產(chǎn)品進行開槽,由穩(wěn)定精準的恒遠數(shù)控雕刻機完成; 3..倒邊:將車邊完成的產(chǎn)品進行磨邊處理,按客戶要求達到外觀和性能的要求,倒邊都不需要單一的倒邊機了,由工程人員設計加工砂輪磨頭,實現(xiàn)直邊斜邊一次搞定; 4.精雕:主要將需要打孔和開臺階等一般工藝做不到的玻璃產(chǎn)品進行加工,也可以代替車邊、開槽、倒邊等工藝。不過雕刻機的銷售價格不菲,很多廠家還是按傳統(tǒng)工藝制作;但各位可以仔細合算下,省下前面三工藝后,你可以減少多少開支?(設備、人力、電費、占地面積)而且還給你制造出更為精良的產(chǎn)品; 5.平磨:將倒邊完成的產(chǎn)品進行表面光潔度的要求,且控制玻璃的厚度要求,此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而且要選用品質好的平磨設備; 6.將平磨加工完成的產(chǎn)品進行強化處理,使玻璃的表面硬度和抗沖擊性能提高,從而達到客戶要求; 7.電鍍/絲?。簩⑵侥ネ瓿傻陌灼a(chǎn)品進行電鍍效果處理,達到鏡片要求的效果; 8.包裝:將效果處理完成且達到客戶要求的產(chǎn)品進行清洗、檢驗、包裝。
玻璃制造流程圖片
制作糖化玻璃的步驟如下: 材料:
1)舊的深平底鍋
2)烤箱
3)烘焙溫度計
4)2份量水
5)1份量糖漿
6)3.5份量糖
7)杯子模具 步驟: 1)將水、糖漿、糖在深平底鍋中混合,并放在烤箱里把它煮沸。 2)把它煮沸直到混合物變濃稠,幾乎將所有的水煮沒。 3)將它倒入你將使用的容器中使它冷卻。 注意: 1)把它放在遠離潮濕的地方并且防止太陽直曬。 2)糖化玻璃不會持續(xù)很長時間(扭曲或者變粘),所以制作時間和使用時間不要隔很久。 3)就算是糖化玻璃,當它破碎的時候也會有很鋒利的邊邊角角,所以處理它的時候注意不要被劃 傷。 4)不要讓糖變焦,否則它會變成恐怖的棕色。 5)如果想要達到通透的玻璃效果,使用液體葡萄糖代替糖漿。它同樣具有相同的屬性只是變得清 澈。糖化玻璃,被用于特技鏡頭,代替真實玻璃以防止傷害演員。雖然它不像真正的玻璃那么危 險,但它依然具有潛在傷害性。 制作彩色玻璃需要加食用色素。如果你想要棕色瓶子就加黃糖。如果你想要清澈的透明玻璃就用液 體葡萄糖代替糖漿。 糖化玻璃板或滾筒制作完成后必須及時使用。如果間隔時間過長,它會變軟、變粘,形狀會變扭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