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工藝設計華為(pcb版的設計)
pcb板工藝設計華為
生益科技,2020年實現(xiàn)凈利潤16.81億人民幣,近五年復合增長為22.43%,毛利率26.78%。華為高端PCB主力供應商。
滬電股份,2020年凈利潤13.43億人民幣,近四年復合增長率87.57%,毛利率30.37%。
深南電路,2020年凈利潤14.3億人民幣,近三年復合增長率43.21%,毛利率26.47%。全球領先的無線基站射頻功放PCB供應商。
鵬鼎控股,2020年凈利潤28.41億人民幣,近五年復合增長率29.7%,毛利率21026%。全球第一大PCB公司,客戶包括蘋果、華為、小米、OPPO、VIVO等知名手機品牌。
pcb版的設計
PCB板設計的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PCB板的選用
2、PCB板尺寸
3、PCB板元件布局
4、PCB板布線
5、PCB板接地
6、PCB板抗干擾
7、PCB板焊盤
8、PCB板大面積填充
9、PCB板跨接線
10、PCB板高頻布線
pcb的工藝
焊前處理:(1)將印刷電路板銅箔用細砂紙打光后,均勻地在銅箔面涂一層松香酒精溶液。若是己焊接過的印刷電路板,應將各焊孔扎通(可用電烙鐵熔化焊點焊錫后,趁熱用針將焊孔扎通)。(2)將10只電阻器引腳逐個用小刀刮亮后,分別鍍錫。 焊接:(1)將電阻插入印刷電路板小孔。從正面插入(不帶銅箔面)。電阻引腳留3~5毫米。(2)在電路板反面(有銅箔一面),將電阻引腳焊在銅箔上,控制好焊接時間為2~3秒。若準備重復練習,可不剪斷引腳。將10只電阻逐個焊接在印刷電路板上。 檢查焊接質量:10個焊點中,符合焊接要求的有兒個?將不合格的焊點重新焊接。 將電阻逐個拆下。拔下電路鐵電源插頭,收拾好器材。
華為pcb設計規(guī)范pdf
PCB板塊龍頭股票有:
1、生益科技:PCB龍頭股。華為高端PCB主力供應商,多次蟬聯(lián)華為優(yōu)秀核心供應商大獎。
2、滬電股份:PCB龍頭股。公司涉足PCB行業(yè)多年,經(jīng)過多年的市場拓展和品牌經(jīng)營,已成為PCB行業(yè)內的重要品牌之一,在行業(yè)內享有盛譽。
3、深南電路:PCB龍頭股。PCB行業(yè)屬于電子信息產(chǎn)品制造的基礎產(chǎn)業(yè),受宏觀經(jīng)濟周期性波動影響較大。
4、鵬鼎控股:PCB龍頭股。2020年4月21日互動平臺回復,2019年公司通訊電子類業(yè)務占銷售收入為75%,消費電子及計算機用板類產(chǎn)品25%,公司暫無基站類PCB業(yè)務。
華為 pcb
去華為pcb面試會問你以前的工作經(jīng)驗,為什么離職等。
pcb 工藝
1、開料(CUT)
開料是把原始的覆銅板切割成能在生產(chǎn)線上制作的板子的過程
首先我們來了解幾個概念:(1)UNIT:UNIT是指PCB設計工程師設計的單元圖形。
(2)SET:SET是指工程師為了提高生產(chǎn)效率、方便生產(chǎn)等原因,將多個UNIT拼在一起成為的一個整體的圖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拼板,它包括單元圖形、工藝邊等等。(3)PANEL:PANEL是指PCB廠家生產(chǎn)時,為了提高效率、方便生產(chǎn)等原因,將多個SET拼在一起并加上工具板邊,組成的一塊板子。
2、內層干膜(INNER DRY FILM)
內層干膜是將內層線路圖形轉移到PCB板上的過程。
在PCB制作中我們會提到圖形轉移這個概念,因為導電圖形的制作是PCB制作的根本。所以圖形轉移過程對PCB制作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內層干膜包括內層貼膜、曝光顯影、內層蝕刻等多道工序。內層貼膜就是在銅板表面貼上一層特殊的感光膜,就是我們所說的干膜。這種膜遇光會固化,在板子上形成一道保護膜。曝光顯影是將貼好膜的板進行曝光,透光的部分被固化,沒透光的部分還是干膜。然后經(jīng)過顯影,褪掉沒固化的干膜,將貼有固化保護膜的板進行蝕刻。再經(jīng)過退膜處理,這時內層的線路圖形就被轉移到板子上了。其整個工藝流程如下圖。
對于設計人員來說,我們最主要考慮的是布線的最小線寬、間距的控制及布線的均勻性。因為間距過小會造成夾膜,膜無法褪盡造成短路。線寬太小,膜的附著力不足,造成線路開路。所以電路設計時的安全間距(包括線與線、線與焊盤、焊盤與焊盤、線與銅面等),都必須考慮生產(chǎn)時的安全間距。
(1)前處理:磨板磨板的主要作用:基本前處理主要是解決表面清潔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問題。去除氧化,增加銅面粗糙度,便于菲林附著在銅面上。
(2)貼膜將經(jīng)過處理的基板通過熱壓或涂覆的方式貼上干膜或濕膜 ,便于后續(xù)曝光生產(chǎn)。
(3)曝光將底片與壓好干膜的基板對位,在曝光機上利用紫外光的照射,將底片圖形轉移到感光干膜上。
(4)顯影利用顯影液(碳酸鈉)的弱堿性將未經(jīng)曝光的干膜/濕膜溶解沖洗掉,已曝光的部分保留。
(5)蝕刻未經(jīng)曝光的干膜/濕膜被顯影液去除后會露出銅面,用酸性氯化銅將這部分露出的銅面溶解腐蝕掉,得到所需的線路。
(6)退膜將保護銅面的已曝光的干膜用氫氧化鈉溶液剝掉,露出線路圖形。
3、棕化
目的:是使內層銅面形成微觀的粗糙和有機金屬層,增強層間的粘接力。
流程原理:通
pcb板制造工藝
1.原理圖繪制
常見的元器件原理圖庫都會自帶,但是一些特殊的元器件需要自己畫,比如特殊芯片、晶體管、數(shù)碼管等;找出所需的元器件,然后排列得當之后,按照要實現(xiàn)的電路功能連線;畫好原理圖后,可生成BOM表。
2.PCB板設計
畫PCB板,可設計單面板、雙層板和多層板,然后生成元器件封裝電路圖,接著需要畫元器件封裝庫;布局連線。
布局隨意 僅供參考
3.Layout布線
最后就是Layout布線。布線完成之后可以查看3D效果圖。如果要制成PCB板的話,需要打樣制作PCB板,導出BOM表,焊接相對應的元器件,實現(xiàn)線路功能。
華為pcb設計指導
華為50家核心供應商名單:
1、 Foxconn(富士康):全球最大的電子產(chǎn)品代工廠,迄今在中國大陸、臺灣、日本、東南亞及美洲、歐洲等地擁有200余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其中,在大陸珠三角地區(qū)、長三角地區(qū)、環(huán)渤海地區(qū)、以及中西部地區(qū)均設有生產(chǎn)研發(fā)基地。
2017年,富士康實現(xiàn)營收4.7萬億臺幣,約合1589億美元。富士康是華為手機、平板電腦組裝廠,譬如華為MateBook(13/15英寸)系列筆記本就是由富士康代工的。
2、Qualcomm(高通):高通是全球最大的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在智能機SoC市場的占有率高達42%。華為于2017年7月發(fā)布的暢享7全網(wǎng)通標配版搭載了高通MSM8917驍龍425四核處理器。
3、DHL(敦豪):全球領先的物流公司,業(yè)務遍及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qū),全球員工人數(shù)超過35萬人,是華為供應鏈合作伙伴,為華為提供物流運輸服務。此外,DHL還為華為的電子成品提供包括清關服務、包裝、公路運輸以及海運貨代等服務。
4、Analog Devices(亞諾德半導體):成立于1965年,總部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是全球高性能模擬、混合信號和數(shù)字信號處理(DSP)、集成電路(IC)制造商,產(chǎn)品主要包括數(shù)據(jù)轉換器、放大器和線性產(chǎn)品、射頻(RF)IC、電源管理芯片、傳感器以及信號處理產(chǎn)品等。
2016年7月,ADI強勢并購凌力爾特( Linear Technology),收購總價為148億美元,收購后的ADI成為僅次于TI的模擬IC大廠。
5、Amphenol(安費諾):華為連接器及線纜供應商,創(chuàng)立于1932年,全球第三大連接器制造商。1984年進軍中國,1991年在紐約證交所上市。2005年,安費諾一舉收購了泰瑞達,使其在高速通信連接器市場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2015年6月,Amphenol宣布擬以12.8億美元收購新加坡FCI亞洲貿(mào)易公司,合并后改名為Amphenol FCI,簡稱AFCI。安費諾通過收購合并等變成連接器世界老三,在軍工,航天、航空,通信方面非常有名。
6、BYD(比亞迪):在國內,比亞迪被視為專業(yè)的汽車制造商、光伏組件及鋰電池供應商。但實際上,比亞迪早前卻是靠代工起家的。目前,比亞迪不但為華為組裝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還為其供應電池、充電器等零部件。譬如,華為P9 Plus原裝充電器就是由惠州比亞迪供應。
7、Broadcom(博通):華為芯片供應商,博通是全球第二大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2015年,新加坡半導體公司安華高(Avago)宣布以370億美元收購博通,安華高科技前身為安捷倫半導體事業(yè)部,主要開發(fā)模擬、數(shù)字以及混合式芯片。而博通公司為全球大約50%的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生產(chǎn)芯片。兩家公司合并后,安華高保留了博通的名稱。就在不久前,高通還拒絕了博通130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8、Fujtsu(富士通):日本信息通信技術(ICT)供應商,前身為古河電器工業(yè)株式會社,曾是全球第二大企業(yè)用硬盤驅動器制造商和第四大移動硬盤制造商。
9、Furukawa Electric(古河電氣工業(yè)株式會社):古河電工創(chuàng)立于1884年,公司總部位于日本東京,是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產(chǎn)品涉及信息通信、汽車、電子產(chǎn)品、能源、建筑、材料等多個領域。
10、ARM:世界最大的IP授權公司,全球有超過95%的智能手機采用ARM設計架構的處理器。在移動市場幾乎ARM一家獨大,如Google,蘋果,高通,IBM,AMD,TI,NXP,ST,Infienon,TSMC,Xilinx,三星,英偉達,聯(lián)發(fā)科,華為,小米等一大批廠商都是ARM陣營里的佼佼者。2016年7月,日本軟銀(Soft Bank)斥資243億英鎊將ARM收入麾下。
11、Flextronics(偉創(chuàng)力):華為代工廠,成立于1969年,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合約制造服務商(EMS)之一。2016年,偉創(chuàng)力成為首家在印度為華為組裝手機的代工廠。
12、HRS(廣瀨):華為連接器供應商,是世界排名領先的精密連接器制造商,產(chǎn)品廣泛應用于手機,無線電通信,測量設備,GPS,無線傳輸,藍牙設備,汽車等行業(yè)。
2001年,廣瀨電機在上海開設了“日本廣瀨電機株式會社上海代表處”。2003年在上海成立“廣瀨電機貿(mào)易(上海)公司”。之后又相繼在深圳和北京開設辦事處。
13、HUBER+SUHNER(灝迅):創(chuàng)立于1864年,總部位于瑞士,是全球知名的射頻微波電纜與連接器產(chǎn)品供應商。1997年至今,先后成立HUBER+SUHNER香港、上海、北京三家公司以及深圳、上海兩個工廠。在中國的業(yè)務主要分為四大類:RF連接器、同軸電纜/電纜部件、無線應用產(chǎn)品(包括天線、TMA、分布式天線系統(tǒng)、避雷器等),光纖產(chǎn)品以及能量、信號傳輸設備等。
14、COMPEQ(華通電腦):華為PCB供應商,成立于1973年,產(chǎn)品涵蓋信息類、通訊類、網(wǎng)絡類及消費性電子設備,目前在大陸惠州設有生產(chǎn)基地。
15、Keysight(是德科技):原安捷倫電子測量事業(yè)部,是安捷倫科技公司以免稅剝離其電子測量業(yè)務的方式而成立的一家公司,主要提供電子測量儀器、系統(tǒng)和相關軟件,目前在大陸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以及成都設有多家分公司。去年,是德科技宣布與華為一起參與中國5G技術研發(fā)試驗第二階段測試。
16、KUEHNE+NAGEL(德迅):華為貨運商,全球最大的貨運代理公司之一,目前已發(fā)展成為一家全球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
17、intel(英特爾):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去年營收已被三星電子趕超。華為最新推出的MateBook筆忘本搭載了英特爾的第八代酷睿i5、i7處理器。
18、infineon(英飛凌:)脫胎于西門子半導體部門,于1999年4月1日在德國慕尼黑正式成立,2000年上市,2002年后更名為英飛凌科技公司(以下簡稱英飛凌)。
英飛凌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科技公司,產(chǎn)品涵蓋廣泛,包括微控制器、傳感器、射頻收發(fā)IC、雷達、分立式和集成式功率半導體、電源以及電機控制和驅動、NFC等。其中,榮耀6Plus高配版的NFC芯片由英飛凌提供。
19、MuRata(村田):村田制作所由村田昭在1944年創(chuàng)立,成立之初,主要從事氧化鈦陶瓷電容器的生產(chǎn)。如今,村田已是陶瓷電容器世界霸主,在MLCC市場獨占40%份額,而在表面濾波器、通信模塊以及時鐘元件等市場也分別占有50%、55%、75%的份額。
20、MediaTek(聯(lián)發(fā)科):臺灣IC設計公司,專注于無線通訊及數(shù)字多媒體等技術領域。雖然華為手機大多采用自家麒麟芯片,但由于麒麟兩個系列(麒麟9和麒麟6)分別定位高端和中低端,唯獨缺少入門級別芯片。為了減少成本和風險,華為低端手機仍會采用高通或者聯(lián)發(fā)科的入門級芯片。
21、Marvell(美滿電子):一家頂尖的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由印尼華橋周秀文及妻子戴偉立女士、周秀武共同創(chuàng)辦,公司每年出售超10億顆芯片,產(chǎn)品包括處理器、存儲、無線技術、寬帶、以太網(wǎng)交換控制器、收發(fā)器、電力線通信、系統(tǒng)控制器等,客戶包括RIM、中興、華為、中國移動、微軟、希捷、東芝、三星、思科、HP等。去年,美滿電子以約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芯片制造商Cavium Inc.
22、Micron(美光):為華為供應內存產(chǎn)品,是美國最大的電腦內存芯片商,產(chǎn)品包括DRAM、NAND閃存、CMOS圖像傳感器、其它半導體組件以及存儲器模塊,用于前沿計算、消費品、網(wǎng)絡和移動便攜產(chǎn)品。
23、Microsoft(微軟):全球最大的電腦軟件供應商,華為Mate 10翻譯技術由微軟提供。
24、Mitsubishi Electric(三菱電機):始創(chuàng)于1921年,是引領全球市場的電機產(chǎn)品供應商,主要從事信息通信系統(tǒng)、電子元器件、重電系統(tǒng)、工業(yè)自動化系統(tǒng)、汽車電裝品設備和家用電器等業(yè)務。目前,三菱電機在中國獨資、合資的企業(yè)達三十多家,涉及汽車零部件、工業(yè)自動化、家用電器以及電子元器件等領域。
25、Neo Phontonics(新飛通):為華為供應光通訊產(chǎn)品,紐交所上市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光通信器件供應商,總部在加州圣荷塞,在美國、中國、日本和俄羅斯均設有研發(fā)和生產(chǎn)基地,產(chǎn)品主有PIC(光子集成電路)器件、模塊及子系統(tǒng)等。
26、NTT Electronics:日本NTT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主要產(chǎn)品是半導體激光器件、波長轉換激光器、氣體探測用激光器、固體歐美激光器等,是全球主要的半導體發(fā)光器件供應商。
27、SK HynixSK(海力士):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之一、第二大存儲芯片商,主要為華為提供閃存產(chǎn)品。
28、NXP(恩智浦):華為NFC芯片供應商,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提供高性能混合信號和標準產(chǎn)品解決方案。2015年,NXP宣布與Freescale(飛思卡爾)合并。2016年,NXP又與高通達成協(xié)議,同意以470億美元的價格被高通收購。
29、ON Semiconductor(安森美半導體):世界最大的模擬IC、邏輯IC以及分立半導體器件供應商之一,2016年以2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仙童半導體。
據(jù)了解,安森美為華為智能手機提供的產(chǎn)品包括光學防抖、自動對焦、可調諧射頻器件、攝像機和充電器的電源管理IC解決方案,以及保護器件等。此外,安森美還給華為的太陽能和大功率應用提供解決方案。
30、Oracle(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企業(yè)級軟件供應商,1989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在2013年超越IBM,成為繼微軟后全球第二大軟件公司。
31、Qorvo:一家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移動、基礎設施和國防應用核心技術和射頻解決方案提供商。據(jù)悉,Qorvo為華為最熱門的旗艦智能手機和中端智能手機提供多個創(chuàng)新型 RF 解決方案,包括 RF Fusion?、RF Flex?、高度集成的功率放大器、天線調諧器、高級濾波器和移動 Wi-Fi 解決方案。
32、Rosenberger(羅森柏格):一家擁有近60年歷史的國際頂端無線射頻和光纖通信技術制造商。目前,羅森伯格亞太公司在北京、昆山、上海、東莞和印度新德里、果阿等城市建成了六大研發(fā)和生產(chǎn)基地,同時在中國建立了五大地區(qū)服務中心,并且在越南、印尼、新加坡、阿聯(lián)酋等十余個地區(qū)和國家設立了分公司。
業(yè)務領域涵蓋:通信設備的高速互連解決方案、無線通信網(wǎng)絡的天饋/室分系統(tǒng)、汽車電子、樓宇及數(shù)據(jù)中心布線系統(tǒng)、測試與測量產(chǎn)品、醫(yī)療與工業(yè)連接產(chǎn)品等。
33、AAC Technologies(瑞聲科技):成立于1993年,2005年于香港掛牌上市,目前全球員工超過4萬人,其中研發(fā)工程師4,206人。瑞聲擁有25個銷售中心,5大制造基地(中國深圳、常州、沭陽、蘇州、越南),以及分別在中國、美國、芬蘭、丹麥、韓國、日本和新加坡設立的14個研發(fā)中心,2016年營收155億人民幣。瑞聲科技為華為手機提供聲學元件包括揚聲器和聽筒等產(chǎn)品。
34、SAMSUNG(三星):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OLED屏幕、存儲器供應商。三星不僅為華為提供屏幕和內存,甚至有消息傳出華為海思7nm訂單也將由三星代工。
35、Seagate(希捷):美國硬盤制造商,為華為提供硬盤產(chǎn)品。
36、Sony(索尼):索尼是全球最大的圖像傳感器供應商,為華為提供CMOS感光元件。
37、Sumitomo Electric(住友電氣工業(yè)株式會社):住友電工成立于1897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通信廠商之一,主要通過其中國子公司SEA向華為供應光通信器件。
38、Synopsys(新思科技):全球領先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件工具領導廠商,為全球電子市場提供技術先進的集成電路(IC)設計與驗證平臺,致力于復雜的芯片上系統(tǒng)(SoCs)的開發(fā)。同時,Synopsys公司還提供知識產(chǎn)權(IP)和設計服務,為客戶簡化設計過程,提高產(chǎn)品上市速度。Synopsys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MountainView,有超過60家分公司分布在北美、歐洲、日本與亞洲。
39、SCC(深南電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總部在深圳,主營印制電路板、封裝基板和電子裝聯(lián)業(yè)務,是國內印制電路板的龍頭企業(yè),華為是其第一大客戶。另外,其制造的硅麥克風微機電系統(tǒng)封裝基板還大量應用于蘋果和三星等智能手機中,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30%。
40、Xilinx(賽靈思):全球領先的可編程邏輯完整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新一代智能云硬件平臺Atlas搭載了賽靈思高性能的Virtex UltraScale+ FPGA。
41、SPIL(矽品):臺灣封測廠,其設在大陸蘇州的工廠是華為旗下海思的主要封測代工據(jù)點。除了海思,該廠還承接“紫光系”IC設計公司的后段訂單。
42、Texas Instruments(德州儀器):世界上最大的模擬電路元器件生產(chǎn)廠商,為華為提供DSP和模擬芯片。
43、TSMC(臺積電):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華為的麒麟處理器就是由臺積電代工完成的。
44、Toshiba(東芝):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華為閃存產(chǎn)品供應商。
45、Western Digital(西部數(shù)據(jù)):華為硬盤供應商。
46、SYE(生益科技):華為高端PCB主力供應商,多次蟬聯(lián)華為“優(yōu)秀核心供應商”大獎。
47、i-brights(陽天電子):是全球化的戶外數(shù)字標牌跨國公司,也是中航工業(yè)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于2017年11月榮獲“華為CPC核心供應商金獎”。是華為溫控設備的最大供應商,華為通信整機主力供應商以及華為TOP級的結構件供應商。
48、ZHONGLIGROUP(中利集團):華為線纜供應商,前身為常熟市唐市電纜廠,于2007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登陸深交所上市,主營特種電纜、光纜、光伏產(chǎn)品和電站業(yè)務。
49、Bollore:成立于1822年,擁有運輸和物流、通信、電力存儲和解決方案等三個業(yè)務。
50、WUS PRINTED CIRCUIT(滬士電子):成立于1992年,201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yè)板掛牌上市,主要從事印制電路板的研發(fā)設計和生產(chǎn)制造,其產(chǎn)品廣泛應用于通訊、通信設備以及汽車的印制電路
pcb板子工藝
pcb板無鉛工藝熔點在218度,而有鉛噴錫熔點在183度,無鉛錫焊可焊性高于有鉛錫焊。有鉛工藝牢固性相對較差,焊接容易出現(xiàn)虛焊。但是由于有鉛的溫度相對較低,對電子產(chǎn)品的熱損壞較小,且PCB表面更光亮。
有鉛焊錫的表面看上去呈現(xiàn)的是亮白色,而無鉛焊錫呈現(xiàn)的是淡黃色,這其實是因為無鉛焊錫中含有銅金屬的原因。
華為PCB設計規(guī)范
華為bohk-wax9x筆記本性價比非常好。
華為bohk-wax9x僅1.35kg、15.8mm毫米厚的機身,鋁鎂合金材質,A面低調而深邃,引力波線性波紋設計,堅固性更強,防污防滑。還擁有翻轉、平板、分享和游戲四種模式。散熱方面,ROG冰川散熱架構2.0,雙風扇三出口雙熱管全方位散熱。
更重要的是,華為bohk-wax9x還能再外接一個名為「XG Mobile」(GC31)的外接顯卡,通過獨家規(guī)格的PCIe 3.0連接,能夠提供63Gb/s 的傳輸速率,遠超 Thunderbolt 40Gb/s 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