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知識頻道(茶葉知識科普)
茶葉知識科普
1 、巧除紗窗油膩:可將洗衣粉、吸煙剩下的煙頭一起放在水里,待溶解后,拿來擦玻璃窗、紗窗,效果均不錯。
2、將蝦仁放入碗內,加一點精鹽、食用堿粉,用手抓搓一會兒后用清水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洗凈,這樣能使炒出的蝦仁透明如水晶,爽嫩可口。
3、和餃子面的竅門1:在1斤面粉里摻入6個蛋清,使面里蛋白質增加,包的餃子下鍋后蛋白質會很快凝固收縮,餃子起鍋后收水快,不易粘鍋。
4 、將殘茶葉浸入水中數天后,澆在植物根部,可促進植物生長;把殘茶葉曬干,放到廁所或溝渠里燃熏,可消除惡臭,具有驅除蚊蠅的功能。
5、巧用“十三香”:燉肉時用陳皮,香味濃郁;吃牛羊肉加白芷,可除膻增鮮;自制香腸用肉桂,味道鮮美;熏肉熏雞用丁香,回味無窮。
茶葉科普小知識
黃茶是中國特產。歷史上最早記載的黃茶概念,不同現今所指的黃茶,是依茶樹品種原有特征,茶樹生長的芽葉自然顯露黃色而言,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
茶葉的科普知識
1、金銀花有疏散風濕功效,金銀花水煎取汁涼后與蜂蜜沖調可解暑;
2、把核桃放進鍋里蒸十分鐘,取出放在涼水里再砸開,就能取出完整的桃核仁了;
3、把蝦仁放進碗里,加一點精鹽、食用堿粉,用手抓搓一會兒后用清水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沖洗,即能使炒出的蝦仁透明如水晶,爽嫩可口;
4、白色衣褲洗后易泛黃,可取一盆清水,滴上二三滴藍墨水,將洗過的衣褲在浸泡一刻鐘,不必擰干,就放在太陽下曬,即可潔白干凈;
5、不管是鞋子的哪個地方磨到了你的腳,你就在鞋子磨腳的地方涂一點點白酒,保證就不磨腳了;
6、插花時,在水里滴上一滴洗潔精,可以維持好幾天;
7、炒肉時,先把肉用小蘇打水浸泡十幾分鐘,倒掉水,再入味,炒出來會很嫩滑;
8、吃過于肥膩的食物后喝茶,能刺激自律神經,促進脂肪代謝;
9、吃了辣的東西,感覺就要被辣死了,就往嘴里放上少許鹽,含一下,吐掉,漱下口,就不辣了;
10、吃了有異味的東西,如大蒜、臭豆腐,吃幾顆花生米就好了;
11、金銀花有疏散風濕功效,金銀花水煎取汁涼后與蜂蜜沖調可解暑;
12、吹風機對著標簽吹,等吹到商標的膠熱了,就可以很容易的把標簽撕下來;
13、打打嗝時就喝點醋,立桿見影;
14、多吃薏米小豆粥等潮濕健脾,可防暑濕;
15、發(fā)生頭痛、頭暈時,可在太陽穴涂上牙膏,因為牙膏含有薄荷腦、丁香油可鎮(zhèn)痛;
16、防失眠:睡前少講太多話,忌飲濃茶,睡前勿大用腦,可用熱水加醋洗腳;
17、剛剛被蚊子咬完時,涂上肥皂就不會癢了;
18、過多食用生蔥蒜會刺激口腔腸胃, 不利健康,最好加一點醋再食用;
19、喝酸奶能解酒后煩躁,酸奶能保護胃黏膜、延緩酒精吸收,并且含鈣豐富,對緩解酒后煩躁尤其有效;
20、亨調蔬菜時,如果必須要焯,焯好菜的水最好盡量利用。如做水餃的菜,焯好的水可適量放在肉餡里,這樣既保證營養(yǎng),又使水餃餡味美有湯;
21、及時補充水分但應少喝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腸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天應多喝白開水或淡鹽(糖)水;
22、加酶洗衣粉劑放在溫水中需要較長的分解時間才能使洗衣效果更佳;
23、夾生飯重煮法:可用筷子在飯內扎些直通鍋底的孔,灑入少許黃酒重燜,
24、將白醋噴灑在菜板上,放上半小時后再洗,不但能殺菌,還能除味;
25、將殘茶葉浸入水中數天后,澆在植物根部,可促進植物生長;
26、金銀花有疏散風濕功效,金銀花水煎取汁涼后與蜂蜜沖調可解暑;
茶葉知識科普文章
很多人,尤其是小白很容易忽略干茶的一個狀態(tài),甚至不好意思湊過去看。
實際上,觀察干茶的狀態(tài)是了解一泡茶葉的開始,它的香氣是否純正,條索是否清晰,顏色是否正宗,你只需要看看干茶是否有雜質,再近距離聞聞它是否有異味,如果有,那么它肯定就不會是一款合格的茶葉。
茶湯渾濁:尤其是三泡以后還這樣就很可疑
觀察完干茶,緊接著就是對茶湯的審視!
如果一泡茶的茶湯十分渾濁,那么一般就與它里面的雜質有關。不過在這個問題上,你需要先學會辨別茶毫和雜質在茶湯里面的視覺區(qū)別。
茶毫一般在放置幾秒后漂浮在茶湯上方,而且看起來是干凈的,而雜質帶來的渾濁就像下過雨的江水,烏漆墨黑!一點都不透亮。
某些茶葉,譬如新年份熟茶也會有茶湯渾濁的問題,但一般第三泡后,沒有合格的茶葉仍然是渾濁的狀態(tài)。
所以,如果你喝到的茶湯在三泡甚至到結束都是渾濁的樣子,請放下你手中的茶杯,愛護身體。
葉底干癟:想想那些沒有生命力的植物先作一個基礎科普,葉底指的就是茶葉泡過之后的“它”。
一泡茶直至喝完,你都無法說出個一二三來,大膽地觀察葉底就是一個絕佳的方法,能夠讓你在最后識別出這泡茶的好壞,以免下次再“受害”。
當主泡人試圖丟棄茶葉的時候,你就可以提出:“稍等一下,我想看看葉底?!?/p>
然后把蓋碗拿過來,先用眼睛觀察葉片是否完整,完整的葉片說明茶葉不管是在采摘還是在初制過程中都是到位的。
接著用手適當揉搓,看看葉子是否有彈性和一些粘液。
茶葉相關知識
第一,是采摘手法。
茶葉采摘的手法,通常使用的是提手采,就是將幼嫩芽葉用食指和拇指輕輕地交合在一起,往上一提。
現在很多采摘手法是不對的,要避免撕、拉、擰、掐等等錯誤的手法。因為這些手法會帶來采摘部位的傷口面積的加大,既給茶樹體增加了創(chuàng)口面積,也給采回來的新梢加工出茶葉以后,在成品茶的莖基部發(fā)現紅變的痕跡,使葉底花雜。
第二,是注意采摘方式。
我們提倡及時采、跑馬采。就是說要快,要在分清批次的基礎上強調勤采,要在勤采的基礎上分清批次。
不要像“理發(fā)”一樣,一次性推著往前走,否則前面采的嫩,后邊的枝條就變得老掉了。這就是豐產不豐收、豐產不優(yōu)質的原因。
第三,要注意“壓中間促兩邊”。
什么意思呢?茶葉有一個向頂生長、中心優(yōu)勢比較強,頂端優(yōu)勢比較強的特性,往往樹中間的生長速度會超過樹的兩側。中間的部位可以采的重一些,兩側要適當地留養(yǎng)一下。
用“壓中間、促兩邊”的方法,樹冠會越采越密。
第四,是機械采茶。
機械采茶,在我國運用的越來越多。有兩點知識需要提醒朋友們:
第一,機械采茶的早期,由于茶樹的發(fā)芽部位不統(tǒng)一,會出現采摘效果不理想。很多地方常常由于這個原因,而放棄了使用機械采茶。
機械采茶一定要堅持下去,在一個平面上、在一個采摘高度上,進行多次的輕修平、輕修剪以后,發(fā)芽的部位就會逐漸地統(tǒng)一在一起。通過5-6次的反復刺激以后,發(fā)芽部位就會越來越統(tǒng)一了,效果就會越來越好。
二是每次機械采茶,實際上對茶樹是進行了一次輕修剪,或者是輕修平。所以,機械采茶的茶園,要求的肥培水平更高,要加強肥培管理。
茶葉知識科普宣傳
1、不是所有茶都要用沸水沖泡。不同的茶葉因為選料不同、發(fā)酵度不同、口感特點不同,因此就有不同的沖泡溫度。黑茶、普洱茶、烏龍茶、紅茶、白茶這幾種茶類,適合用滾燙的開水來沖泡才能,將其香氣滋味激發(fā)出來。為了保持鮮爽的口感和香氣,綠茶適合用85℃左右的水、黃茶適合用90~100℃的水。而一些特殊的茶,比如像日本的特級玉露,因為其原料過于鮮嫩,甚至可以采用冰塊投泡,稱之為“冰出玉露”。
2、不是所有茶的投茶量都一樣。意見參考:如果每次注水量都恒定為120毫升,那么綠茶、紅茶、黃茶、白茶的投茶量均為3克;而黑茶、普洱茶的投茶量一般為7克,烏龍茶投茶量則為8克。
3、頭道茶不可以洗掉農殘。茶葉農殘很大部分都是脂溶性,而非水溶性,也就是說這些農殘一般只會溶解于油脂,而不是熱水。
需要再次科普的是,有農殘不等于農殘超標,國家對茶葉產品的農殘是有嚴格的劑量標準規(guī)定的,只要是在標準以內,都是相對安全衛(wèi)生的產品,不用過分擔心。4、發(fā)霉的茶不能喝。發(fā)霉的茶,不管用熱水沖多少遍,都不能洗掉上面的有害霉菌毒
5:不是所有的茶喝了都會失眠。一般來說,喝茶會不會失眠是看每個人對茶葉中所含咖啡因的耐受性。
6:純芽頭的茶不一定是最頂級的茶。絕大部分的茶葉在原料選取上,并不是以純芽頭的最好的標準。
誤解7:茉莉花茶并劣質。比如福建福州的茉莉花茶,就會精選上好茶坯與上好的茉莉花進行窨制,甚至在制作過程中有長達7~8次的多次窨制,選料考究、制作繁復,實在是相當精致的好茶!
誤解8:中國人喜歡喝茶,而歐美人也喜歡喝。從清朝開始,我國就向歐美大量出口茶葉,英國因此形成了獨特的英式下午茶文化,還在印度種茶制茶,以抵消與清朝的貿易逆差,甚至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至今,英國人喜歡喝紅茶、俄國人喜歡喝黑茶、美國人喜歡喝冰茶、日本人喜歡喝烏龍茶……
誤解9:瓷杯開片不一定是質量有問題。開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開裂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成型時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響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脹系數不同,焙燒后冷卻時釉層收縮率大。人們掌握了開裂的規(guī)律而制出的開片釉(即裂紋釉),變成為瓷器的一種特殊裝飾了。
10、任何茶都對身體有益。喝茶對身體有益,這是醫(yī)學界和民間都達成的共識。可也有不少人在喝茶之后身體會不舒服,甚至越喝越不舒服。想要通過喝茶改善身體的某些亞健康狀態(tài),其實應該先弄清自己的體質,然后再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茶,這樣才能帶來事半功倍的正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