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茶文化有哪些特點
答;關于宋代的茶葉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礎上繼續(xù)發(fā)展深化,并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與唐代茶文化一起,共同構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燦爛篇章。
1、茶學的深入
宋代茶學與唐代茶學相比,在深度上多有建樹。由于茶業(yè)的南移,貢茶以建安北苑為最,所以不少茶學研究者在研究重心上也傾向于建茶,特別是對北苑貢茶的研究,既深且精,在學術專題上形成了強烈的時代和地域色彩。這些研究以著作的形式流傳下來后,為當今宋代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2、在宋代茶葉著作中,比較著名的有葉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錄》、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沈括的《本朝茶法》、趙佶的《大觀茶論》等。在宋代茶學作者中,有作為一國之主的宋徽宗趙佶,有朝廷大臣和文學家丁謂、蔡襄,有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沈括,更有鄉(xiāng)儒、進士,乃至至今都不知其真實姓名的隱士審安老人。
3、從這些作者的身份來看,宋代茶學研究的人才和研究層次都很豐富。在研究內(nèi)容上包括茶葉產(chǎn)地的比較、烹茶技藝、茶葉型制、原料與成茶的關系、飲茶器具、斗茶過程及欣賞、茶葉質(zhì)量檢評、北苑貢茶名實等等。
4、宋代茶學由于比較專注于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統(tǒng)性上與唐代相比都有新的發(fā)展。
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 ,宋代茶文化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宮廷皇室的影響。無論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帶上了一種貴族色彩。于此同時,茶文化在高雅的范疇內(nèi),得到了更為豐滿的發(fā)展。封建禮制對貢茶的精益求精,進而引發(fā)出各種飲茶用茶方式。
5、宋代貢茶自蔡襄任福建轉運使后,通過精工改制后,在形式和品質(zhì)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號稱“小龍團餅茶”。歐陽修稱這種茶“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薦這種小龍團,珍惜備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隨便賜贈,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禮祭天地時,中樞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團,而這些大臣往往自己舍不得品飲,專門用來孝敬父母或轉贈好友。這種茶在賜贈大臣前,先由宮女用金箔剪成龍鳳、花草圖案貼在上面,稱為“繡茶”。